旋片式真空泵用二级转子及旋片式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8528发布日期:2018-11-30 20:5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片式真空泵,尤其涉及一种旋片式真空泵用二级转子及旋片式真空泵。



背景技术:

油封旋片式真空泵,是通过旋片高速旋转使气体容积变化来压缩气体,并使气体由压缩端排向排气端来实现抽真空目的。旋片泵对技术性能指标起主要作用的是定子、转子、旋片和端盖。转子装在定子里边,定子和转子的内切点紧紧靠住,由于定子和转子的直径不同,因此产生了偏心距,定子和转子就构成了“月牙形”的密闭空间。转子开有长槽,装有两块旋片。当真空泵运行时,转子高速旋转,两块旋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得旋片的圆弧部分和定子的内表面紧紧贴住,构成互不通气空间。此时吸气处接密闭的所要获得真空状态的容器,旋片随转子既要旋转运动,又要在转子内移动,旋片使得进气口处的容积不断地变大,使接在吸气口处容器内的气体被排进定子内。随着转子旋转使旋片运动,将泵腔内的体积由大变小,将吸入的气体压缩,使气体通过气路输送到排气端,当排气端气体压强增大到高于大气压时,气体就推开排气阀片进入空气中,达到排气的目的。

二级转子及二级缸是真空泵的排气端。由于真空泵工作中抽气端压缩气体传递到排气端所带来的压强,及二级转子高速旋转与旋片产生的摩擦等因素,因此对二级转子的材质及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因二级转子在主轴上运行,若发生故障,会产生连锁反应,使其它零部件损坏,造成极高的经济损失。现有旋片式真空泵的二级转子通常为三旋片式结构,加工难度增加,并易造成废品。

现有技术的二级转子通常为三旋片式结构。由于此结构为三旋片式转子,加工难度提高,容错率较低,废品产生几率高,对生产成本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片式真空泵用二级转子及旋片式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旋片式真空泵用二级转子,二级转子整体为圆柱结构,包括顶端圆柱体、中端圆柱体和底端圆柱体,所述顶端圆柱体与中端圆柱体在轴向上开有整体的槽,所述底端圆柱体的下部开有槽。

本实用新型的旋片式真空泵,该旋片式真空泵的一级转子通过联轴节与上述的二级转子的顶端圆柱体连接。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片式真空泵用二级转子及旋片式真空泵,通过二级转子进行结构上的改进,提高加工简易度,降低成本,并不使性能有所降低。使二级转子生产加工更为简便,易于组装及维护保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片式真空泵用二级转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片式真空泵用二级转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片式真空泵用二级转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顶端圆柱体,2、中端圆柱体,3、底端圆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旋片式真空泵用二级转子及旋片式真空泵,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旋片式真空泵用二级转子整体为圆柱结构,包括顶端圆柱体、中端圆柱体和底端圆柱体,所述顶端圆柱体与中端圆柱体在轴向上开有整体的槽,所述底端圆柱体的下部开有槽。

所述顶端圆柱体、中端圆柱体和底端圆柱体三个圆柱体同心。

旋片式真空泵的一级转子通过联轴节与上述的二级转子的顶端圆柱体连接。

所述底端圆柱体下部开有的槽放置所述旋片式真空泵的油泵旋片。

本实用新型的旋片式真空泵用二级转子及旋片式真空泵,通过二级转子进行结构上的改进,提高加工简易度,降低成本,并不使性能有所降低。使二级转子生产加工更为简便,易于组装及维护保养。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整体为圆柱结构。通过连接联轴节与一级转子连接的顶端圆柱体。中间开槽的中端圆柱体。中间开槽放置油泵旋片的底端圆柱体。三个圆柱体同心。结构简单,加工精度高,高效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二级转子,通过连接联轴节与一级转子连接的顶端圆柱体、中间开槽的中端圆柱体和中间开槽放置油泵旋片的底端圆柱体。该二级转子所述中间开槽的中端圆柱体与上下两端圆柱体为同心结构。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制造工艺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便于维护,降本增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