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被动双向抽真空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3484发布日期:2019-02-01 19:17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动被动双向抽真空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压缩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动被动双向抽真空压缩机。



背景技术:

真空压缩机是用来进行抽真空压缩的装置,这种装置一般依靠气泵将密封体内的空气抽取,形成真空压缩的环境。目前使用的真空压缩装置只要还是依靠气泵抽气来进行气体外排,这种被动式抽真空使得真空压缩的效率无法提高。

CN201620416478.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电磁驱动抽真空机,抽真空机外壳内的顶部通过角钢固定安装电磁盒,抽真空机外壳内的底部通过角钢固定安装抽真空机腔,所述的抽真空机腔内安装活塞,活塞上固定安装活塞杆,活塞杆的顶部固定安装磁铁,所述的抽真空机腔的底部与真空吸气管连通,抽真空机腔与真空吸气管连接位置处设置底阀,底阀的底部固定安装重力杆,所述的抽真空机腔的右侧底部与换气管连通,换气管上安装单向阀,所述的电磁盒内安装电磁铁芯,电磁铁芯上缠绕电磁线圈,所述的电磁线圈通过线路与开关、控制器、电源串联连接。本实用新型其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组成简单,使用方便,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述专利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电磁驱动抽真空机,依靠气泵抽气来进行气体外排,这种被动式抽真空使得真空压缩的效率无法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抽真空机体和主动排气压板相配合,在抽真空时,主动排气压板下压帮助主动排气,抽真空机体抽气帮助被动排气,极大加快了抽真空压缩的效率的主动被动双向抽真空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主动被动双向抽真空压缩机,包括汽缸筒体、机架体、活塞杆、主动排气压板、抽真空机体、单向阀和抽气嘴,汽缸筒体设置在机架体的顶部,活塞杆设置在汽缸筒体的内部,主动排气压板设置在活塞杆上,抽真空机体设置在机架体的侧面,单向阀设置在抽真空机体上,抽气嘴设置在单向阀上,主动排气压板和抽真空机体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汽缸筒体包括筒体外壳、进气孔、呼吸孔和活塞,进气孔和呼吸孔设置在筒体外壳上,活塞设置在筒体外壳的内部,活塞杆设置在活塞上。

优选的,所述抽真空机体包括外壳体、气泵、出气口和吸气口,气泵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出气口和吸气口设置在气泵上,吸气口与单向阀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包括气管、导向环、弹性套筒、密封圈、阀体、弹簧和本体,气管伸入本体内部,嵌套在本体内部,弹性套筒嵌套在本体与气管之间,阀体设置在本体内部,弹簧设置在阀体与气管之间,密封圈嵌套在阀体上,导向环嵌套设置在气管与本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抽气嘴包括吸气嘴和防漏气罩,吸气嘴设置连接在单向阀上,防漏气罩设置在吸气嘴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动被动双向抽真空压缩机,通过抽真空机体和主动排气压板相配合,在抽真空时,主动排气压板下压帮助主动排气,抽真空机体抽气帮助被动排气,极大加快了抽真空压缩的效率,所述汽缸筒体包括筒体外壳、进气孔、呼吸孔和活塞,进气孔和呼吸孔设置在筒体外壳上,活塞设置在筒体外壳的内部,活塞杆设置在活塞上,该结构能够有效实现汽缸筒体带动活塞杆做上下运动,从而实现主动排气压板下压排气,所述抽真空机体包括外壳体、气泵、出气口和吸气口,气泵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出气口和吸气口设置在气泵上,吸气口与单向阀连接设置,该结构能够实现主动吸气,从而实现抽真空压缩装置的被动排气,所述单向阀包括气管、导向环、弹性套筒、密封圈、阀体、弹簧和本体,气管伸入本体内部,嵌套在本体内部,弹性套筒嵌套在本体与气管之间,阀体设置在本体内部,弹簧设置在阀体与气管之间,密封圈嵌套在阀体上,导向环嵌套设置在气管与本体之间,该结构能够实现单向吸气导出,所述抽气嘴包括吸气嘴和防漏气罩,吸气嘴设置连接在单向阀上,防漏气罩设置在吸气嘴上,该结构能够实现吸气的同时防止漏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汽缸筒体;2、机架体;3、活塞杆;4、主动排气压板;5、抽真空机体;6、单向阀;7、抽气嘴;8、筒体外壳;9、进气孔;10、呼吸孔;11、活塞;12、外壳体;13、气泵;14、出气口;15、吸气口;16、气管;17、导向环;18、弹性套筒;19、密封圈;20、阀体;21、弹簧;22、本体;23、吸气嘴;24、防漏气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2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主动被动双向抽真空压缩机,包括汽缸筒体1、机架体2、活塞杆3、主动排气压板4、抽真空机体5、单向阀6和抽气嘴7,汽缸筒体1设置在机架体2的顶部,活塞杆3设置在汽缸筒体1的内部,主动排气压板4设置在活塞杆3上,抽真空机体5设置在机架体2的侧面,单向阀6设置在抽真空机体5上,抽气嘴7设置在单向阀6上,主动排气压板4和抽真空机体5相互匹配,所述汽缸筒体1包括筒体外壳8、进气孔9、呼吸孔10和活塞11,进气孔9和呼吸孔10设置在筒体外壳8上,活塞11设置在筒体外壳8的内部,活塞杆3设置在活塞11上,所述抽真空机体5包括外壳体12、气泵13、出气口14和吸气口15,气泵13设置在外壳体12的内部,出气口14和吸气口15设置在气泵13上,吸气口15与单向阀6连接设置,所述抽气嘴7包括吸气嘴23和防漏气罩24,吸气嘴23设置连接在单向阀6上,防漏气罩24设置在吸气嘴23上。

结合图2所示的单向阀6包括气管16、导向环17、弹性套筒18、密封圈19、阀体20、弹簧21和本体22,气管16伸入本体22内部,嵌套在本体22内部,弹性套筒18嵌套在本体22与气管16之间,阀体20设置在本体22内部,弹簧21设置在阀体20与气管16之间,密封圈19嵌套在阀体20上,导向环17嵌套设置在气管16与本体22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为:本装置在进行抽真空压缩时,待压缩物品放置在主动排气压板的下方,待压缩物品放气口连接抽真空机体上的抽气嘴,依靠抽真空机体进行被动排气,主动排气压板下压将待压缩物品内的空气下压外排进行主动排气。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动被动双向抽真空压缩机,通过抽真空机体和主动排气压板相配合,在抽真空时,主动排气压板下压帮助主动排气,抽真空机体抽气帮助被动排气,极大加快了抽真空压缩的效率,所述汽缸筒体包括筒体外壳、进气孔、呼吸孔和活塞,进气孔和呼吸孔设置在筒体外壳上,活塞设置在筒体外壳的内部,活塞杆设置在活塞上,该结构能够有效实现汽缸筒体带动活塞杆做上下运动,从而实现主动排气压板下压排气,所述抽真空机体包括外壳体、气泵、出气口和吸气口,气泵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出气口和吸气口设置在气泵上,吸气口与单向阀连接设置,该结构能够实现主动吸气,从而实现抽真空压缩装置的被动排气,所述单向阀包括气管、导向环、弹性套筒、密封圈、阀体、弹簧和本体,气管伸入本体内部,嵌套在本体内部,弹性套筒嵌套在本体与气管之间,阀体设置在本体内部,弹簧设置在阀体与气管之间,密封圈嵌套在阀体上,导向环嵌套设置在气管与本体之间,该结构能够实现单向吸气导出,所述抽气嘴包括吸气嘴和防漏气罩,吸气嘴设置连接在单向阀上,防漏气罩设置在吸气嘴上,该结构能够实现吸气的同时防止漏气。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