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5519发布日期:2019-03-05 17:5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力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转电机,所述内转电机包括一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磁铁,同时套筒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上绕制有第一线圈,同时该转子上固定设置有能够跟随转子同步转动的转轴。

另一种是外转子电机,外转子电机工作的时候,第一线圈和线路板固定不动,只有外部的金属罩在转动,金属罩内部固定有一根转轴,金属罩转动时带动转轴转动。

上述的两种电机通过在其转轴末端套上风叶后,就能驱动风叶转动产生风量。但是不能产生环形风,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能够产生环形风的风力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力发生装置,包括:

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上设置有一贯穿整个电机主体的电机轴;

扇叶,所述扇叶设置于所述电机主体上,

其中,所述电机主体能够驱动所述扇叶转动;

所述电机轴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整个电机轴的通孔,

所述扇叶设置于所述电机轴上或所述扇叶设置于所述电机主体的外周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机主体还包括:

定子,所述定子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轴的外周壁上,同时该定子上绕制有第一线圈;

转子套,所述转子套活动套设于所述定子的外周,同时该转子套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定子和转子套之间的第一磁铁;

所述扇叶设置于所述转子套上,该扇叶能够跟随所述转子套同步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主体还包括一轴承,所述轴承套接于所述电机轴的外周壁上,同时所述转子套套接于所述轴承上。

优选地,所述扇叶包括一内部中空的环形套筒,所述环形套筒的外周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片叶片,所述叶片与所述环形套筒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所述环形套筒套接于所述转子套的外周壁上。

其中,所述环形套筒与多片叶片之间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转子套的一端部设置有朝向该转子套的内部延伸的安装板;所述环形套筒邻近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板配合连接的连接板;其中,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为一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子套一端处的环形板,该环形板上开设有三个绕着该环形板的轴线周向均匀布置的螺纹孔;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三个分别与三个螺纹孔配对使用的过孔;每个过孔中均安装有一与其对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主体还包括:

转子,所述转子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轴的外周壁上,同时所述转子上绕制有第二线圈;

定子套,所述定子套套接于所述转子的外周,且所述定子套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位于该定子套与所述转子之间的第二磁铁;

其中,所述扇叶设置于所述电机轴上且该扇叶能够跟随该电机轴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扇叶包括一内部中空的环形套筒,所述环形套筒的外周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片叶片,所述叶片与所述环形套筒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所述环形套筒套接于所述电机轴的外周壁上。

进一步,所述环形套筒与多片叶片之间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生装置通过在电机轴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整个电机轴的通孔,当电机主体带动所述扇叶转动时,可以形成环状吹风,从而满足用户对环状吹风的要求;而且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生装置的结构新颖,外表美观独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一种风力发生装置,包括电机主体100和扇叶40,所述电机主体100上设置有一贯穿整个电机主体100的电机轴10;所述扇叶40设置于所述电机主体100上,其中,所述电机主体100能够驱动所述扇叶40转动;所述电机轴10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整个电机轴 10的通孔11,所述扇叶40设置于所述电机轴10上或所述扇叶40设置于所述电机主体100的外周壁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生装置通过在电机轴10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整个电机轴10的通孔11,当电机主体100带动所述扇叶40转动时,可以形成环状吹风,从而满足用户对环状吹风的要求;而且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生装置的结构新颖,外表美观独特。

其中,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主体100的结构更加简单、便于制作,在这里,优选地,所述电机主体100还包括定子20、转子套30,所述定子20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轴10的外周壁上,同时该定子20上绕制有第一线圈21;所述转子套 30活动套设于所述定子20的外周,同时该转子套30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定子20和转子套30之间的第一磁铁31;所述扇叶40设置于所述转子套30上,该扇叶40能够跟随所述转子套30同步转动。

参照图1、图3和图4,为了使得转子套30可以更好地相对所述定子20转动,在这里,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生装置还包括一轴承50,所述轴承50套接于所述电机轴10的外周壁上,同时所述转子套30套接于所述轴承50 上。当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生装置的的第一线圈21接通电源时,所述转子套30可以流畅、稳定地相对所述定子20转动,进而该转子套30可以更好地带动扇叶40转动。

参照图2、图3和图4,为了使得扇叶40更好地设置于所述转子套30上,在这里,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扇叶40包括一内部中空的环形套筒41,所述环形套筒41 的外周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片叶片42,所述叶片42与所述环形套筒4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所述环形套筒41套接于所述转子套30的外周壁上。因此安装时,只需要将本实用新型的扇叶40的环形套筒41套接于所述转子套30的外周壁上即可,简单方便。

其中,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扇叶40的生产制作,所述环形套筒41与多片叶片42之间为一体式结构。因此,可以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制作所述扇叶40,简单方便,有助于降低扇叶40的生产成本。当然上述的叶片42通过焊接或粘贴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环形套筒41的外周壁上,也是可以的。或者,所述叶片42可通过螺栓锁紧的方式固定于环形套筒41的外周壁上。

进一步,为了使得扇叶40转动时可以产生更大的风力,在这里,优选地,所述叶片42为一弧形叶片。通过将叶片42 设置为弧形叶片,可以使得叶片42转动时更好地切割空气,进而产生更大的风力。

参照图1、图3和图4,为了防止扇叶40相对所述转子套 30转动,在这里,优选地,所述转子套30的一端部设置有朝向该转子套30的内部延伸的安装板300;所述环形套筒41邻近所述安装板300的一端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板300配合连接的连接板410;其中,所述连接板410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板300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安装板300为一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子套 30一端处的环形板,该环形板上开设有三个绕着该环形板的轴线周向均匀布置的螺纹孔301;所述连接板410上开设有三个分别与三个螺纹孔301配对使用的过孔411;每个过孔411中均安装有一与其对应的螺纹孔301螺纹连接的螺栓。通过采用螺栓将扇叶40锁紧于转子套30上,从而有效防止扇叶40相对所述转子套30转动,保证转子套30能够同步带动所述扇叶 40转动。

当然,除了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扇叶40与转子套30保持同步转动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如:所述环形套筒41与所述转子套30之间为过盈配合,此时通过环形套筒41与所述转子套30之间胀紧力,可以保证扇叶40与转子套30保持同步转动;或者,所述环形套筒41与所述转子套30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环形套筒41和所述转子套30粘结在一起的黏着层。上述的黏着层可以为填充于环形套筒41和所述转子套30之间的胶水。通过胶水将环形套筒41和所述转子套30粘结为一整体,同样可以防止扇叶40相对与所述转子套30转动。或者所述环形套筒41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能够穿过该环形套筒41并挤压所述转子套30的外侧表面的螺栓,通过上述的螺栓挤压转子套30的外侧表面,可以将扇叶40锁紧于所述转子套30上,从而使得两者能够保持同步转动。

参照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生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其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电机主体 100的具体结构稍有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主体100 包括电机轴10、转子60、定子套70和扇叶40,所述电机轴 10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整个电机轴10的通孔11,所述转子60 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机轴10的外周壁上,同时所述转子60上绕制有第二线圈61;所述定子套70套接于所述转子60的外周,且所述定子套70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位于该定子套70与所述转子60之间的第二磁铁71;其中,所述扇叶40设置于所述电机轴10上且该扇叶40能够跟随该电机轴10同步转动。

其中,为了便于扇叶40安装于所述电机轴10上,在这里,优选地,所述扇叶40包括一内部中空的环形套筒41,所述环形套筒41的外周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片叶片42,所述叶片42与所述环形套筒4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所述环形套筒41套接于所述电机轴10的外周壁上。

为了便于扇叶40的生产制作和增强扇叶40的结构强度,在这里,优选地,所述环形套筒41与多片叶片42之间为一体式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