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液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1801发布日期:2019-01-25 18:07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定量液压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液压控制的阀,具体涉及一种定量液压阀。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比例阀来控制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方向。现有技术中,比例阀的原理一般是给予一个指令信号,经比例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并按比例输出电流给比例阀的比例电磁铁,比例电磁铁输出力并按比例移动阀芯的位置,即可按比例控制液流的流量和改变液流的方向。可见,比例阀是节流型的,即通过移动阀芯的位置,控制阀的开度大小来控制液体流量,当开度一定的情况下,流量与截留口两端压差,油温,由的粘度都有很大关系。所以,现有技术中的比例阀的精度受温度,油压,粘度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量液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定量液压阀,包括外壳;外壳中安装有阀芯;阀芯包括正向阀芯和反向阀芯;阀芯为带有螺纹的螺丝杆;正向阀芯和反向阀芯的螺纹方向相反;正向阀芯的螺纹和反向阀芯的螺纹相互匹配并嵌合在一起;阀芯的螺纹牙的凸起结构的边缘与所述外壳的侧壁的内侧相贴合;阀芯的螺纹牙的凹下结构与所述外壳的侧壁的内侧之间有空腔;所述外壳的前壁的内侧和阀芯之间形成进油腔;所述外壳的后壁的内侧和阀芯之间形成出油腔。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正向阀芯的轴向方向和反向阀芯的轴向方向相互平行。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阀芯的螺纹为矩形螺纹。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壳的一端有与所述进油腔连通的入口;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有与所述出油腔连通的出口。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壳由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连接而成;所述上半壳体的长度短于所述下半壳体;所述下半壳体的一端有向上方开放的所述入口;所述下半壳体的另一端有向上方开放的所述出口。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空心圆柱状的第一阀芯腔和第二阀芯腔;所述第一阀芯腔和所述第二阀芯腔的侧壁相连通;所述反向阀芯放置于所述第一阀芯腔中;所述正向阀芯放置于所述第二阀芯腔中;在第一阀芯腔和第二阀芯腔的侧壁相连通之处,正向阀芯的螺纹和反向阀芯的螺纹相互嵌合;所述阀芯的螺纹牙的凸起结构的边缘与所述第一阀芯腔或者所述第二阀芯腔的侧壁的内侧相贴合。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正向阀芯的螺丝杆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有第一旋钮;所述反向阀芯的螺丝杆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第二旋钮;所述第一旋钮和所述第二旋钮的外侧面均有压纹;所述第一旋钮和所述第二旋钮放置于所述外壳之外;当所述正向阀芯的螺纹和反向阀芯的螺纹相互嵌合时,所述第一旋钮的压纹和所述第二旋钮的压纹相互嵌合。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所述第一旋钮和所述第二旋钮的外侧面的压纹为平行纹路,且压纹方向平行于阀芯的轴向。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壳由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连接而成;在所述下半壳体一端的边缘设置有两个定位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放置于两个定位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精确控制流量或压力的液压阀,由两组平行的长阀芯和外壳组成。工作时,两根阀芯相向转动,通过外壳与阀芯间的空腔,把液压油往外推动,由于空腔的体积是固定的,所以通过控制阀芯的转速,可以控制液压油的输出量,由于阀芯长度足够长,油的泄漏会很少,所以只要精确控制阀芯的转速,就可以精确控制油的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外壳的示意图。

图5是外壳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反向阀芯的示意图。

图7是正向阀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如图1、图2 所示,定量液压阀包括外壳5。外壳5中安装有阀芯。阀芯包括正向阀芯4和反向阀芯3。阀芯为带有螺纹的螺丝杆。在本实施例中,螺丝杆的螺纹为矩形螺纹。正向阀芯4和反向阀芯3的螺纹方向相反。正向阀芯4的螺纹和反向阀芯3的螺纹相互匹配嵌合,当其中一个阀芯转动时,另一个阀芯会跟随转动。阀芯的螺纹牙的凸起结构的边缘与外壳5的侧壁的内侧贴合在一起。图3是图 2中A部分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阀芯的螺纹牙的凹下结构与外壳5的侧壁的内侧之间有空腔6。外壳5的前壁的内侧和阀芯之间形成进油腔1。外壳5 的后壁的内侧和阀芯之间形成出油腔2。

图4是外壳的示意图。图5是外壳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如图4、图5 所示。外壳5由上半壳体55和下半壳体56连接而成。上半壳体55的长度短于下半壳体56。由于上半壳体55和下半壳体56之间所存在的长度差,下半壳体56的一端有开口方向向上的入口51。下半壳体56的另一端有开口方向向上的出口52。也就是说,外壳5的一端有与进油腔1连通的入口51。外壳5的另一端有与出油腔2连通的出口52。在下半壳体56一端的边缘设置有两个定位凹槽57。

外壳5中设置有空心圆柱状的第一阀芯腔53和第二阀芯腔54。第一阀芯腔53与第二阀芯腔54相邻的侧壁相连通。反向阀芯3放置于第一阀芯腔53 中。正向阀芯4放置于第二阀芯腔54中。在第一阀芯腔53和第二阀芯腔54 的侧壁相连通之处,正向阀芯4的螺纹和反向阀芯3的螺纹相互匹配嵌合。反向阀芯3的螺纹牙的凸起结构的边缘与第一阀芯腔53内侧相贴合在一起,正向阀芯4的螺纹牙的凸起结构的边缘与第二阀芯腔54的内侧相贴合在一起。

图6是反向阀芯的示意图。图7是正向阀芯的示意图。如图6、图7所示,正向阀芯4的螺丝杆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杆41连接有第一旋钮42。且在本实施例中,正向阀芯4的螺纹绕其轴向顺时针旋转。反向阀芯3的螺丝杆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杆31连接有第二旋钮32。且在本实施例中,反向阀芯3的螺纹绕其轴向方向逆时针旋转。也即正向阀芯4和反向阀芯3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一旋钮42和第二旋钮32的外侧面均有压纹,压纹为平行纹路,且压纹的方向平行于阀芯的轴向。第一旋钮42和第二旋钮32位于外壳5的外侧。当正向阀芯4 的螺纹和反向阀芯3的螺纹相互嵌合时,第一旋钮42和第二旋钮32的压纹相互嵌合。结合图4,当反向阀芯3放置于第一阀芯腔53中,正向阀芯4放置于第二阀芯腔54中时,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分别放置于两个定位凹槽57中。

由于正向阀芯4和反向阀芯3通过螺纹牙与外壳5紧密贴合,正向阀芯4 和反向阀芯3之间也是紧密嵌合,则结合图2可以看出,在两个阀芯静止不转动时,进油腔1到出油腔2之间,是不通的,液压油无法从进油腔1流动到出油腔2。

而当正向阀芯4和反向阀芯3相向转动时,外壳与阀芯之间的空腔6会从进油腔1的一头向出油腔2的一头移动,那么当进油腔1中注满液压油时,外壳5与阀芯之间的空腔6会从进油腔1充满液压油,然后随着阀芯的转动,从进油腔1的一头往出油腔2的一头移动,最后移动到出油腔2,外壳5与阀芯之间的空腔6的内部的液压油就释放到出油腔2,实现把液压油从进油腔1推到出油腔2的功能。由于外壳5与阀芯之间空腔6的体积是固定的,所以通过控制螺旋杆的转速,可以控制液压油从进油腔1到出油腔2的流量,从而实现流量的精确控制。

由于阀芯长度足够长,液压油的泄漏会很少,所以实际加工精度的要求被大大降低,如果合理设计阀芯的尺寸,使得外壳5与阀芯之间的空腔6的体积尽量小,那么在转速不降低的情况下,可以把流量控制到非常微小的值,从而实现微小流量的控制。提高精度。相反,也可以把外壳5与阀芯之间的空腔6 的体积做大,实现大流量精确控制,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个具有流量控制范围很宽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