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组件及配置有该泵组件的洗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6513发布日期:2019-06-29 01:0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泵组件及配置有该泵组件的洗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组件及配置有该泵组件的洗涤设备。



背景技术:

水泵作为洗衣机必不可少的动力装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有的洗衣机泵为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交流泵,基本转速为3000转/分钟,排水流量为每分钟20L左右,虽然价格便宜,但排水流量较低,应用在洗衣机的排水系统或循环喷淋系统中水力性能较差。

为提高洗衣机循环喷淋程序中的喷淋效果,部分洗衣机机型配置了带有无刷直流电机的排水泵或循环泵,此类泵装置能根据洗衣机的运行状况调节转速,例如实现3000转/分钟、4500转/分钟、6000转/分钟等多种转速,实现排水流量为每分钟40-120L左右,甚至更高的排水流量,进而提高了泵的水力性能。但是此类泵装置的价格昂贵,且较永磁同步电机多了一个控制盒,应用在洗衣机中需要更大的安装空间。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泵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洗衣机的泵装置排水量低、水力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泵组件,该泵组件包括:泵体,其形成有进水腔和至少一个排水腔,所述进水腔和所述排水腔交汇并因此形成交汇部,所述泵体上设有与所述进水腔连通的进水口和与所述排水腔连通的出水口;叶轮,其设置在所述排水腔内,所述叶轮包括轮盘和位于所述轮盘一侧的多个叶片;驱动部件,其与所述叶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叶轮旋转;其中,在与所述叶轮轴线平行的方向上,所述交汇部与叶片上边缘之间形成防泄压通道,以便提高所述出水口的流量。

在上述泵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叶片上边缘形成有峰部,所述峰部与所述交汇部之间的通道为所述防泄压通道。

在上述泵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叶轮包括中轴,多个所述叶片均连接到所述中轴并因此形成交线,所述交线的高度低于所述轮盘盘面至所述叶片上边缘的高度。

在上述泵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交汇部包括向所述排水腔内延伸的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叶片上边缘之间的通道为所述防泄压通道。

在上述泵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泄压通道的宽度为0~4mm。

在上述泵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泄压通道的宽度为2~3mm。

在上述泵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叶轮为后弯叶轮。

在上述泵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叶片的出口角为0~60°。

在上述泵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叶片的出口角为15~60°。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叶片上边缘设置峰部,并且/或者在进水腔和排水腔交汇处设置朝向排水腔的环状凸起,将峰部与环状凸起临近设置,使叶片上边缘与交汇部之间仅保持极小的间隙并因此形成防泄压通道,这样能有效阻碍水从叶片上边缘与排水腔内壁面之间的空隙中通过,保证进水腔中绝大部分的水从叶片之间形成的流道排出,进而有效避免因叶片与泵腔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过大而导致的泄压泄流,从而提高泵的排水流量和水力性能。

进一步地,该泵组件作为洗衣机的排水泵使用时,能有效提高洗衣机的排水效率;该泵组件作为洗衣机的循环泵使用时,能有效加快水的循环速度,增强循环水对衣物的喷淋压力,从而提高洗衣机的洗净效果。

进一步地,通过将叶片上边缘设置成自中轴起逐渐爬升,至峰部后逐渐下降的丘状结构,且将位于中轴处的叶片的上边缘的高度设置为最低,这样能有效增大进入排水腔的水流量,进一步提高泵的排水压力与排水量。

进一步地,通过将防泄压通道的宽度设置为2~3mm,既能为运转中的叶轮提供足够的位移空间,又避免因间隙太小而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提高,使得泵组件实现了防泄压效果的同时避免了增加加工成本。

进一步地,通过采用后弯叶轮并将出口角限制在15~60°,能有效增大泵组件的输出压力,从而更好地提升泵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洗涤设备,该洗涤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的泵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洗涤设备具备上述泵组件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滚筒洗衣机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筒洗衣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其中示出了排水泵与循环泵共用一个泵体的情形;

图2为图1中的滚筒洗衣机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筒洗衣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中示出了排水泵与循环泵相独立的情形;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泵组件的等轴侧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泵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5为图4中的泵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泵组件的正视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和叶轮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图8的正视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壳体;2、外筒;3、环形腔;4、密封窗垫;5、减震器;6、泵组件;61、泵体;611、进水腔;612、第一排水腔;613、交汇部;6131、环状凸起;62、第一电机;621、泵轴;63、第二电机;64、第二出水口;65、第一出水口;66、进水口;67、叶轮;671、轮盘;6711、平衡孔;672、叶片;6721、叶片第一上边缘;6722、峰部;6723、叶片第二上边缘;68、电机座;681、隔离板;682、环形密封圈;7、循环管;8、进水管;9、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下述的实施方式是结合滚筒洗衣机来解释说明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其他洗涤设备,例如波轮洗衣机、洗碗机、洗干一体机等,这种应用对象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

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滚筒洗衣机中的外筒、内筒的运转、洗衣机的减震机构等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洗衣机的泵装置排水量低、水力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组件,旨在提高泵组件的排水量,提高泵装置的水力性能。

参照图1-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筒洗衣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其中示出了排水泵与循环泵共用一个泵体的情形;图2为图1中的滚筒洗衣机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筒洗衣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中示出了排水泵与循环泵相独立的情形;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泵组件的等轴侧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泵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图5为图4中的泵组件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泵组件的正视示意图;图7为图5中的A-A向剖视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和叶轮的装配示意图;图9为图8的正视示意图;图10为图8的俯视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正视示意图。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以滚筒洗衣机为例,该滚筒洗衣机具有壳体1,外筒2设置在壳体1内,内筒可旋转地设置在外筒2中,外筒2上方与壳体1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吊簧,外筒2下方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减震器5,吊簧和减震器5共同实现内外筒的减震。洗衣机前面板上设有观察窗,用于观察内筒的内环境。观察窗的周向设有环形腔3,环形腔3的内周设有密封窗垫4和若干喷嘴,环形腔与洗衣机的循环管7连通,从而使循环管7输送的洗涤用水能通过喷嘴喷淋至内筒中的衣物上。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泵组件6位于洗衣机机体的右下方,当然泵组件的位置是示意性的,也可以位于外筒下方的其他位置。泵组件6包括泵体61、第一电机62和第二电机63,第一电机62和第二电机63均连接到泵体上。泵体61形成有泵腔,泵体61上设有与泵腔连通的进水口66,第一出水口65和第二出水口,从而使泵组件6能实现两路排水。进水口66与进水管8的一端连通,进水管8的另一端连接到外筒2的出水口,外筒2内的水能通过进水管8进入泵腔内。第一出水口65与洗衣机中的排水管9连通,排水管9用于将外筒2中的水排出至机体外,第二出水口64与洗衣机中的循环管7连通,循环管7用于将从外筒2中泵出的洗涤用水循环输送至外筒2中。

参照图3,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滚筒洗衣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图1中技术方案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滚筒洗衣机,采用了两个本实用新型中的泵组件6,单个泵组件仅设置有一个出水口,使得泵组件能分别作为洗衣机的排水泵或循环泵使用。如图3,外筒2出水口连接有一个三通管道,三通管道的两个分支管道分别形成排水泵的进水管8和循环泵的进水管8,两个进水管8连接到各自泵组件6的进水口66,泵腔形成有进水腔611和一个排水腔,排水腔与出水口连通。位于洗衣机左侧的泵组件6为排水泵,其出水口连接洗衣机的排水管9;位于洗衣机右侧的泵组件6为循环泵,其出水口连接洗衣机的循环管7。

参照图4-图6,具体地,以图1中的洗衣机配置的泵组件为例,该泵组件6包括泵体61。泵体61形成有泵腔,泵腔包括进水腔611、第一排水腔612和第二排水腔。泵体61设置有进水口66、第一出水口65和第二出水口64,进水口66与进水腔611连通,第一出水口65与第一排水腔612连通,第二出水口64与第二排水腔连通。

继续参照图4,该泵组件6还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泵腔内的叶轮67旋转。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部件包括第一电机62和第二电机63。第一电机62和第二电机63均为永磁同步电机,转速为3000转/分钟。

参照图7-图9,以第一电机62与叶轮67的连接为例。叶轮67与泵轴621固定连接,第一电机62驱动泵轴621旋转,进而带动叶轮67旋转。第一电机62通过电机座68固定连接到泵体61上。叶轮67与电机座68之间通过隔离板681隔离,隔离板681与泵体61之间通过环形密封圈682密封,防止泵体61的水泄漏。

当然,用于连接驱动部件和泵体61的连接构件除电机座68外,还可以为其他连接结构。

参照图5、图7、图11和图12,该泵组件6还包括叶轮67,叶轮67包括叶片672,下面以设置在第一排水腔612内的叶轮67为例。

参照图7,进水腔611和第一排水腔612交汇并因此形成交汇部613。在与叶轮67轴中轴平行的方向上,交汇部613与叶片上边缘之间形成防泄压通道,以便提高出水口的流量。

替代性地,参照图7,交汇部613的边缘向排水腔内延伸形成环状凸起6131,环状凸起6131与叶片上边缘为平面的叶轮67(未图示)临近设置并形成防泄压通道,以实现防泄压效果。

替代性地,当叶片上边缘具有峰部6722,且交汇部613具有环状凸起6131时,叶片672峰部6722与环状凸起6131之间形成间隙极小的防泄压通道,能起到更好的防泄压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叶片上边缘设置峰部,并且/或者在进水腔和排水腔交汇处设置朝向排水腔的环状凸起,将峰部与环状凸起临近设置,使叶片上边缘与交汇部之间仅保持极小的间隙并因此形成防泄压通道,这样能有效阻碍水从叶片上边缘与排水腔内壁面之间的空隙中通过,保证进水腔中绝大部分的水从叶片之间形成的流道排出,进而有效避免因叶片与泵腔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过大而导致的泄压泄流,从而提高泵的排水流量和水力性能。

具体地,叶轮67包括轮盘671和位于轮盘671一侧的多个叶片672。多个叶片672与轮盘671可一体成型,也可通过粘接或插接等方式将单独的叶片672固定到轮盘671上。一体成型的叶轮67强度更大,且方便加工。轮盘671上开设有多个平衡孔6711,用于平衡轮盘671两侧的压力,同时还能降低叶轮67运转过程中的噪音。轮盘671上与叶片672相背的一侧还设有加强筋,以增强轮盘671的强度。

参照图7和图11,本实施例中的叶轮67的叶片上边形成有峰部6722,叶片上边缘因峰部6722的存在分成了连续的两段,分别为叶片第一上边缘6721和叶片第二上边缘6723,叶片第一上边缘6721和叶片第二上边缘6723交汇处为峰部6722。叶片第一上边缘6721自叶轮67的中轴处起始,逐渐向上爬升至峰部6722,然后又逐渐向下延伸形成叶片第二上边缘6723。峰部6722与交汇部613之间具有极小的间隙,并因此形成防泄压通道。该间隙极小,能有效阻碍水从叶片上边缘与排水腔的腔壁之间的空隙中通过,使进水腔611中的水只能通过叶片672之间形成的流道排出,有效避免了因叶片672与泵腔之间的间隙过大而导致的泄压泄流,从而有效提高出水口的泵压和泵流量。

继续参照图11,多个叶片672均连接到中轴并因此形成交线,优选地,交线的高度低于轮盘671盘面至叶片上边缘的高度,即,叶片第一上边缘6721靠近中轴的位置距离轮盘671盘面最近,峰部6722距离轮盘671盘面最远,叶片第二上边缘6723距离轮盘671盘面的高度介于叶片672始端和峰部6722之间。这样,既能在靠近叶片672尾部的位置与泵腔上的交汇部613形成防泄压通道,又能使叶轮67上边缘形成一个内凹的曲面,从而增大进水量,进而提升泵的排水量和水力性能。在使用现有永磁同步电机的同时,使泵的排水量增加三倍甚至更多。

叶轮67采用后弯叶轮67,有助于提高排水压力。后弯叶轮67即叶片672弯曲方向与叶轮67旋转方向相反,且叶片672出口角小于90°的叶轮,采用后弯叶轮67能实现较好的增压效果,能有效增大泵流量。

优选地,叶片672的出口角设置为0~60°,更优选地,叶片672的出口角设置为15~60°。通过将叶片672出口角设置为15~60°,既能保证进水腔611的水能沿叶片672间的流道顺利排出,同时还不会因叶片672弯曲过大对排水过程造成阻碍,顺利实现排水流量的增加。

进一步地,防泄压通道的宽度为0~4mm,进一步优选地,防泄压通道的宽度为2~3mm,这样对泵体61和叶片672加工工艺的要求不会太高,在低成本加工的前提下,能提升泵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滚筒洗衣机,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中的洗衣机配置有前述任一个技术方案中的泵组件6,其效果与泵组件6带来的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虽然是以叶轮67顺时针旋转为例进行说明的,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电机也可以设置为使得叶轮67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叶片672弯曲方向与图10中叶片672弯曲方向相反,但此种设置方式的叶片672弯曲方向与电机旋转方向仍然相同,即叶轮67依然为后弯叶轮67。

另外,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以双出水口的泵装置为例的,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叶轮可以应用在有一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出水口的泵组件中,均能实现增大泵流量、提升泵组件水力性能的目的。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