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丁烷混合物生产用泵载润滑油防滴漏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6871发布日期:2019-06-14 23:50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丙丁烷混合物生产用泵载润滑油防滴漏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辅助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输送油品的离心泵所加注的润滑油的防滴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化行业,丙丁烷混合物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丙丁烷混合物是指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其不含烯烃,含硫量极低。可用作优质打火机气、可发性聚苯乙烯的发泡剂、聚乙烯片材的发泡剂、气雾推进剂,还可用作化工原料、民用燃料、清洁汽车燃料等。

离心泵是丙丁烷混合物生产过程中最常使用的输送设备之一。目前,在石化企业中,油品输送泵在输送油品时,经常需要来回切换,以完成不同物料的输送。离心泵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泵体的正常运转,通常需要在离心泵的泵体上加注润滑油。

但泵体加载的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加注因素、离心泵来回切换因素、润滑油热胀冷缩因素以及泵体润滑体系密封因素等,造成泵体上润滑油的滴落和流淌。滴落的润滑油不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增加润滑成本,油脂成分的吸灰属性还易造成离心泵周围环境的污染,给生产和清洁造成诸多不便。

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专门针对离心泵润滑系统漏油现象进行处理和回收的相应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丙丁烷混合物生产用泵载润滑油防滴漏回收装置,其能够通过升降调节和罩板的左右调节,与不同型号离心泵的侧面和下部相贴合,实现对离心泵上加载润滑油滴落后的可靠回收,避免了污染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丙丁烷混合物生产用泵载润滑油防滴漏回收装置,该防滴漏回收装置设置在油品输送泵的下方,所述的油品输送泵包括左右两个支撑脚以及固定架设在两个支撑脚顶端的泵体,防滴漏回收装置设置在泵体与两个支撑脚之间构成的间隙位置处,用于对油品输送泵上滴落的加载润滑油进行回收,所述的防滴漏回收装置包括支撑架体和设置在支撑架体下方的升降支撑杆,该升降支撑杆由底部安装组件和升降组件构成,底部安装组件包括由水平设置的上宽度边、下宽度边和两个竖直设置的长度边构成的矩形框状安装座,该矩形框状安装座内水平设置有一块隔板,用于将矩形框状安装座分隔成上下两个安装空间,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驱动单元、丝杠、配套设置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和两个托举件,其中,丝杠设置在隔板与矩形框状安装座的上宽度边之间,驱动单元安装在隔板的下侧,用于驱动丝杠进行转动,所述两个托举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丝杠螺母上,另一端穿过矩形框状安装座的上宽度边用于固定支撑架体,所述的丝杠螺母能够在驱动单元驱动丝杠转动的条件下,带动两个托举件和支撑架体实现在丝杠上的上下移动;

所述的支撑架体包括一个矩形板状的金属支撑台,该金属支撑台的中心处在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一个用于装卡接油盘的通孔槽,在金属支撑台的宽度方向上,位于通孔槽的左右两侧竖直设置有两个用于与泵体的侧面相配合,防止外部杂质进入接油盘内的罩板,所述其中一个罩板的底端安装有一个滑动座,金属支撑台在沿其宽度方向上还设置有能够与该滑动座相配合的轨道,所述的滑动座通过在轨道上的滑动,实现其中一个罩板与泵体的侧面之间间距的调节,所述的另一个罩板与泵体的侧面以及金属支撑台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体下方设置的升降支撑杆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升降支撑杆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轨道上还设置有用于锁紧滑动座在轨道上位置的锁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单元为驱动电机或驱动手轮。

优选的,所述与泵体的侧面以及金属支撑台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罩板为金属材质,且该罩板在相连接的位置上设置有永磁铁。

优选的,所述的罩板在竖直方向上,呈能够与泵体的侧面相贴合的圆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托举件呈开口向下的L形结构,且L形结构托举件的竖直边的末端固定在丝杠螺母上,且竖直边穿过矩形框状安装座的上宽度边,水平边与金属支撑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油盘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个漏斗状的出料口,出料口下方连接有下料管,该下料管上设置有开闭阀门。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丙丁烷混合物生产用泵载润滑油防滴漏回收装置,在结构中设置有丝杠、螺母式升降调节支撑杆,以及滑块、轨道式罩板左右调节单元,使防滴漏回收装置整体可根据不同型号离心泵的泵体高低和外径大小进行接油盘高度和罩板贴合度的调节,以满足防滴漏回收装置润滑油滴落回收和防杂质污染的技术目的。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回收的油品纯净度高,避免了浪费和环境污染。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丙丁烷混合物生产用泵载润滑油防滴漏回收装置,其中一个罩板与泵体的侧面以及金属支撑台之间为可拆卸的磁吸式连接方式,该结构设置方便了防滴漏回收装置在泵体下的安装以及支撑架体内部结构的安装和检修。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丙丁烷混合物生产用泵载润滑油防滴漏回收装置,将罩板的结构设置为了能够与泵体的侧面相贴合的圆弧形结构,该圆弧形结构能够使罩板与泵体侧面贴合的更紧密,避免灰尘等杂质从顶部的进入,防尘效果好。

4、本实用新型中托举件L形结构的设置,使其顶部与金属支撑台的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提高装置整体的安全、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滴漏回收装置除去罩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体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接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脚,2、泵体,3、矩形框状安装座,301、上宽度边,302、下宽度边,303、长度边,4、隔板,5、驱动单元,6、丝杠,7、丝杠螺母,8、托举件,801、竖直边,802、水平边,9、金属支撑台,10、接油盘,11、罩板,12、滑动座,13、轨道,14、出料口,15、下料管,16、开闭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丙丁烷混合物生产用泵载润滑油防滴漏回收装置,该防滴漏回收装置设置在油品输送泵密封口的下方,所述的油品输送泵包括左右两个支撑脚1以及固定架设在两个支撑脚1顶端的泵体2,防滴漏回收装置设置在泵体2与两个支撑脚1之间构成的间隙位置处,用于对油品输送泵上滴落的加载润滑油进行防尘回收。

所述的防滴漏回收装置主要包括两部分,即支撑架体和设置在支撑架体下方的升降支撑杆,所述的升降支撑杆由底部安装组件和升降组件构成,底部安装组件包括由水平设置的上宽度边301、下宽度边302和两个竖直设置的长度边303构成的矩形框状安装座3,该矩形框状安装座3内水平设置有一块隔板4,用于将矩形框状安装座3分隔成上下两个安装空间,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驱动单元5、丝杠6、配套设置在丝杠6上的丝杠螺母7和两个托举件8,其中,丝杠6设置在隔板4与矩形框状安装座3的上宽度边301之间,驱动单元5安装在隔板4的下侧,用于驱动丝杠6进行转动,此处的驱动单元5可以为驱动电机,也可以是手动旋转的驱动手轮,所述两个托举件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丝杠螺母7上,另一端穿过矩形框状安装座3的上宽度边301用于固定支撑架体,所述的丝杠螺母7能够在驱动单元5驱动丝杠6转动的条件下,带动两个托举件8和支撑架体实现在丝杠6上的上下移动;

所述的支撑架体包括一个矩形板状的金属支撑台9,该金属支撑台9的中心处在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一个用于装卡接油盘10的通孔槽,所述接油盘10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个漏斗状的出料口14,出料口14下方连接有下料管15,该下料管15上设置有开闭阀门16,在金属支撑台9的宽度方向上,位于通孔槽的左右两侧竖直设置有两个用于与泵体2的侧面相配合,防止外部杂质进入接油盘10内的罩板11,所述的罩板11在竖直方向上,呈能够与泵体2的侧面相贴合的圆弧形结构,其中一个罩板11的底端安装有一个滑动座12,金属支撑台9在沿其宽度方向上还设置有能够与该滑动座12相配合的轨道13,所述的滑动座12通过在轨道13上的滑动,实现其中一个罩板11与泵体2的侧面之间间距的调节,轨道13上还设置有用于锁紧滑动座12在轨道13上位置的锁紧机构,所述的另一个罩板11为金属材质,其与泵体2的侧面以及金属支撑台9之间通过设置永磁铁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体下方设置的升降支撑杆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升降支撑杆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托举件8呈开口向下的L形结构,且L形结构托举件8的竖直边801的末端固定在丝杠螺母7上,且竖直边801穿过矩形框状安装座3的上宽度边301,水平边802与金属支撑台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罩板均可以设计为与泵体的侧面以及金属支撑台永磁铁可拆卸连接的设置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丙丁烷混合物生产用泵载润滑油防滴漏回收装置,在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操作驱动电机或驱动手轮,将升降支撑杆的高度粗略调节至低于油品输送泵泵体的高度。之后,将与金属支撑台磁吸式可拆卸连接的罩板从金属支撑台上摘除,然后,将防滴漏回收装置整体从油品输送泵两个支撑脚和泵体下方之间构成的间隙位置处穿设布置,并通过操作驱动电机或驱动手轮,再次精确调节丝杠螺母在丝杠上的高度位置,进而调节金属支撑台的高度,以使金属支撑台通孔槽内装卡的接油盘能够与泵体下方保持一定的接触高度。对准后,通过调节金属支撑台上滑动座在其对应轨道上的相应位置,使滑动座上方的罩板与泵体的侧面相贴合,贴合完成后,采用轨道上的锁紧机构,对滑动座和罩板的位置进行锁定。然后,将之前摘除的另一个罩板通过固定在其表面的永磁铁与金属泵体的侧面和金属支撑台磁吸固定。即可完成防滴漏回收装置对离心泵泵载润滑油的滴落回收。防滴漏回收装置在处于油品回收状态时,接油盘下方下料管的开闭阀门是关闭的,当接油盘内的油品接满需要转移时,将开闭阀门打开,接油盘内的油脂将通过锥形出料口进入下料管,并通过接油桶等装置进行收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丙丁烷混合物生产用泵载润滑油防滴漏回收装置,油脂回收效果好,且防尘、安全,实用效果较好,适合推广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