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5952发布日期:2019-05-07 20:4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风扇。



背景技术:

电风扇,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其主要是通过电机驱动扇叶转动来产生气流,以达到乘凉的效果。现有的电风扇的机头一般都是伸出风扇罩外的,其结构不够紧凑,占用空间大,外形不够美观,并且,现有的电风扇的前网罩的中心区域一般都设置有装饰牌,装饰牌只能起到装饰的作用,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外形美观的电风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风扇,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柱以及设于所述立柱上的机头组件,所述机头组件包括壳体、第一电机和风叶组件,所述壳体由前壳和后壳组成,所述前壳和后壳上前后相对设置有开口,所述前壳的开口处设置有前网罩,所述后壳的开口处设置有后网罩,所述前壳和后壳扣合在一起,以在前网罩和后网罩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电机和风叶组件均设于容纳腔内,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后网罩上,所述风叶组件同轴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

由于机头组件支撑在立柱上,第一电机和风叶组件设于容纳腔内,第一电机直接固定在后网罩上,相对于传统的电风扇,本申请的风扇结构省去伸出风扇罩的机头,其结构更加紧凑,机头组件占用的空间更小,且电风扇的整体结构的形状像棒棒糖,外形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前网罩的中心区域设置有显示装置。通过在传统电风扇的装饰牌的位置设置显示装置,以通过该显示装置显示该电风扇运行的状态(如摆头、档位等),位置显眼,同时显示装置还能够起装饰牌的装饰作用,功能多样。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灯板、显示面贴、透明面板和显示盖板,所述显示灯板上设置有若干灯头,所述前网罩的中心区域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对应各灯头设置有若干通孔,显示灯板设在安装板的后侧且显示灯板上的各灯头分别嵌入对应的通孔,所述显示面贴贴附在安装板的前侧,所述透明面板盖设在显示面贴的前侧,所述显示盖板盖设在显示灯板的后侧。显示面贴上不同的位置印刷有不同的指示图案,因此,控制显示灯板上不同的灯头工作,以照射显示面贴的不同位置,进而投射出不同的图案,从而显示出不同的指示。

进一步地,所述前网罩可拆卸地嵌入安装在前壳的开口内,前网罩的外周设置有排线连接板,所述排线连接板与显示装置之间通过排线电连接,所述前壳的开口的内周设置有连接铜针,当前网罩安装在前壳上时,所述排线连接板与连接铜针接触。前网罩可拆卸的设计,便于拆卸前网罩来清理机头组件的内部,前网罩安装在前壳上时,排线连接板与连接铜针接触,显示装置即可通过排线、排线连接板和连接铜针接入电路,便于为显示装置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机头组件的下部设置有摆头组件,所述摆头组件包括转轴和摆头驱动机构,所述转轴的上段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转轴的下段与所述立柱相连,所述摆头驱动机构与所述转轴相连,以驱动转轴转动。摆头驱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即可实现机头组件的摆头。

进一步地,所述摆头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小齿轮和大齿轮,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小齿轮同轴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大齿轮同轴安装在转轴上,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下端与立柱的上端插接,且转轴与立柱之间通过键和键槽的配合来防止转轴与立柱之间发生相对转动。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机头组件与立柱的组装连接,机头组件与立柱之间可拆卸,方便运输。

进一步地,所述机头组件还包括导风圈,所述导风圈连接在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且导风圈环绕在所述风叶组件外。导风圈对气流起导向的作用,通过设置导风圈,提高风力,使气流吹得更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由于机头组件支撑在立柱上,第一电机和风叶组件设于容纳腔内,第一电机直接固定在后网罩上,相对于传统的电风扇,本申请的风扇结构省去伸出风扇罩的机头,其结构更加紧凑,机头组件占用的空间更小,且电风扇的整体结构的形状像棒棒糖,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器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器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头组件的正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4的C部放大图;

图6为图4的D部放大图;

图7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网罩和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底座;2表示立柱;3表示机头组件;311表示前壳;312表示后壳;313表示前网罩;314表示后网罩;315表示导风圈;32表示第一电机;33表示风叶组件;4表示显示装置;41表示显示灯板;411表示灯头;42表示显示面贴;43表示透明面板;44表示显示盖板;45表示安装板;451表示通孔;51表示排线连接板;52表示排线;53表示连接铜针;61表示转轴;62表示轴承;63表示第二电机;64表示小齿轮;65表示大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风扇,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立柱2以及设于立柱2上的机头组件3。

机头组件3包括壳体、第一电机32、风叶组件33和导风圈315,壳体由前壳311和后壳312组成,前壳311和后壳312上前后相对设置有开口,前壳311的开口处设置有前网罩313,后壳312的开口处设置有后网罩314,前壳311和后壳312扣合在一起,以在前网罩313和后网罩314之间形成容纳腔,第一电机32和风叶组件33均设于容纳腔内,第一电机32固定在后网罩314上,风叶组件33同轴安装在第一电机32的输出轴上。导风圈315连接在前壳311和后壳312之间,且导风圈315环绕在风叶组件33外,导风圈315对气流起导向的作用,通过设置导风圈315,提高了风力,使气流吹得更远。

由于机头组件3支撑在立柱2上,第一电机32和风叶组件33设于容纳腔内,第一电机32直接固定在后网罩314上,相对于传统的电风扇,本申请的风扇结构省去伸出风扇罩的机头,其结构更加紧凑,机头组件3占用的空间更小,且电风扇的整体结构的形状像棒棒糖,外形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前网罩313的中心区域设置有显示装置4,通过在传统电风扇的装饰牌的位置设置显示装置4,以通过该显示装置4显示该电风扇运行的状态(如摆头、档位等),位置显眼,同时显示装置4还能够起装饰牌的装饰作用,功能多样。具体地,显示装置4包括显示灯板41、显示面贴42、透明面板43和显示盖板44,显示灯板41上设置有若干灯头411,前网罩313的中心区域设置有安装板45,安装板45上对应各灯头411设置有若干通孔451,显示灯板41设在安装板45的后侧且显示灯板41上的各灯头411分别嵌入对应的通孔451,显示面贴42贴附在安装板45的前侧,透明面板43盖设在显示面贴42的前侧,显示盖板44盖设在显示灯板41的后侧,显示面贴42上不同的位置印刷有不同的指示图案,因此,控制显示灯板41上不同的灯头411工作,以照射显示面贴42的不同位置,进而投射出不同的图案,从而显示出不同的指示。

并且,前网罩313可拆卸地嵌入安装在前壳311的开口内,前网罩313的外周设置有排线连接板51,排线连接板51与显示装置4之间通过排线52电连接,前壳311的开口的内周设置有连接铜针53,当前网罩313安装在前壳311上时,排线连接板51与连接铜针53接触,前网罩313采用可拆卸的设计,便于拆卸前网罩313来清理机头组件3的内部,前网罩313安装在前壳311上时,排线连接板51与连接铜针53接触,显示装置4即可通过排线52、排线连接板51和连接铜针53接入电路,便于为显示装置4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机头组件3的下部设置有摆头组件,摆头组件包括转轴61和摆头驱动机构,转轴61的上段通过轴承62与壳体转动连接,转轴61的下段与立柱2相连,摆头驱动机构与转轴61相连,以驱动转轴61转动,这样,通过摆头驱动机构驱动转轴61转动,即可实现机头组件3的摆头。具体地,摆头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63、小齿轮64和大齿轮65,第二电机63固定在壳体上,小齿轮64同轴安装在第二电机63的输出轴上,大齿轮65同轴安装在转轴61上,小齿轮64与大齿轮65啮合。

本实施例的转轴61的下端与立柱2的上端插接,且转轴61与立柱2之间通过键和键槽的配合来防止转轴61与立柱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这样便于机头组件3与立柱2的组装连接,机头组件3与立柱2之间可拆卸,方便运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