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以及高效节能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8672发布日期:2019-08-07 01:30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蜗壳以及高效节能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蜗壳以及高效节能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的主要结构部件是叶轮、机壳、进风口、支架、电机、皮带轮、联轴器、消音器、传动件(轴承)等,叶轮与机壳之间具有风道,风道形成高速气流后由出风口吹出。传统的风机由于结构、类型以及技术限制等,在相同功率下产生的压力、流量较小,效率相对较低;如需要提高效率,就要在风机的叶轮形状、结构、流体方面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耗低、效率高的蜗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高效节能风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蜗壳,其包括主壳体及侧壳,所述主壳体安装于所述侧壳体上,所述主壳体与所述侧壳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的尺寸逐步扩大以形成扩压风道,所述侧壳设有出风口,所述风道对应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的尺寸最大。

上述的蜗壳,内部具有扩压风道,相对于常规的蜗壳,气体在蜗壳内的流量由少至多逐渐累积,气体的流速由慢到快逐步加速,使得蜗壳的出口的气体流速更快,气体压力更大,由此提高了风机的整体效率,达到相同的效率所需要的能耗较低。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的侧面周部开设有风槽,所述风槽与所述侧壳共同形成所述风道。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槽的深度逐步扩大,以使所述风道的尺寸逐步扩大。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壳内对应于所述风道安装有扩压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高效节能风机,其包括所述的蜗壳及叶轮,所述叶轮安装于所述主壳体上。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效节能风机还包括扩压器,所述扩压器安装于所述蜗壳内对应于所述风道处。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压器安装于所述侧壳内对应所述主壳体的靠近所述叶轮的一端面处。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压器包括扩压板及间隔安装于所述扩压板上的若干呈螺旋状排布的扩压叶片。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包括叶盘及由所述叶盘呈螺旋状延伸的若干间隔的叶轮片。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片由所述叶盘的外周至中心包括第一弧段、第二弧段及第三弧段,所述第一弧段的半径为83.33±1mm,所述第二弧段的半径为38.33±1mm,所述第三弧段的半径为91.67±1mm。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片对应于所述叶盘的外周的一端相对于所述叶盘的高度为13.04±1mm,所述叶轮片对应于所述叶盘的中部的一端相对于所述叶盘的长度为31.96±1mm。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的中心开设有叶轮安装通道,所述叶轮由所述主壳体的一端面延伸入所述叶轮安装通道内,所述叶轮安装通道靠近所述叶盘的中部的直径为107.58±1mm;或,若干所述叶轮片对应于所述叶盘的中部的一端的顶点形成直径为107.58±1mm的圆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高效节能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高效节能风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1所述高效节能风机的爆炸图;

图5是图4中高效节能风机的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高效节能风机的主壳体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述叶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蜗壳100,包括主壳体10及侧壳20,主壳体10安装于侧壳体20上,主壳体10与侧壳20之间形成风道30,风道30的尺寸逐步扩大以形成扩压风道,侧壳20设有出风口21,风道30对应于出风口21的位置的尺寸最大,这样气体进入蜗壳100在扩压风道内的流量由少至多逐渐累积,气体的流速由慢到快逐步加速,使得蜗壳的出风口21的气体流速更快,气体压力更大,由此提高了风机的整体效率,达到相同的效率所需要的能耗较低。

请参照图4,具体地,主壳体10及侧壳20均呈圆柱状,出风口21呈圆筒状,与侧壳20一体成型。侧壳20的一端面呈开口设置,该开口用于延伸出主壳体10。

请参照图4与图5,主壳体10的侧面周部开设有风槽11,风槽11与侧壳20共同形成上述的风道30。风槽11的深度逐步扩大,以使风道30的尺寸逐步扩大,以形成扩压风道。

请参照图3与图4,蜗壳100内对应于风道30安装有扩压器40,扩压器40在风机运行的过程中将气体的势能、动能转换成为压力能,使气体高压高速流出蜗壳100,进一步提高风机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扩压器40包括扩压板41及间隔安装于扩压板41上的若干呈螺旋状排布的扩压叶片42。扩压器40安装于侧壳20内对应主壳体10的一端面处,侧壳20的不开口的端面包围住扩压器40。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节能风机200,其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蜗壳100及叶轮50,该叶轮50安装于蜗壳100的主壳体10上。

请参照图4与图5,具体地,主壳体10的中心开设有叶轮安装通道12,叶轮50由主壳体10的安装扩压器40的一端面延伸入叶轮安装通道12内。

请参照图4与图6,叶轮50包括叶盘51及由叶盘51呈螺旋状延伸的若干间隔的叶轮片52。叶轮片52的位于叶盘51的外周的一侧的顶部抵接主壳体10的端面。叶盘51远离叶轮片52的一面设有安装部,该安装部连接蜗壳100的侧壳20。

请参照图7,叶轮片52由叶盘51的外周至中心包括第一弧段54、第二弧段55及第三弧段56,第一弧段54的半径R1为83.33±1mm,第二弧段55的半径R2为38.33±1mm,第三弧段56的半径R3为91.67±1mm。即叶轮片52的弧的半径可以有1mm的上下浮动空间。叶轮片52包括第一弧段54、第二弧段55及第三弧段56,且呈螺旋状设置,使得叶轮片52对气流的扰动更加强烈,则气流的速度更高,风机的效率相应提高。

叶轮片52对应于叶盘51的外周的一端相对于叶盘51的高度a为13.04±1mm,叶轮片52对应于叶盘51的中部的一端相对于叶盘51的长度b为31.96±1mm。即叶轮片52的两端的尺寸可以有1mm的上下浮动空间。该结构使得叶轮片52对气流的扰动更加强烈,则气流的速度更高,风机的效率相应提高。

若干叶轮片52对应于叶盘51的中部的一端的顶点形成直径c为107.58±1mm的圆形,即从风机的侧面看,若干叶轮片52形成一直径为107.58±1mm的圆形。

上述的叶轮50采用三元流技术设计,应用三元流技术,将叶轮50内部的三元立体空间无限地分割,并且将叶轮片的弧形形状、高度以及尺寸进行了优化,使得气体流动的能量损失更少,效率显著提高,能够使得风机节能30%-40%。

请参照图3与图4,进一步地,上述的高效节能风机200还包括扩压器40,叶轮50安装于蜗壳100的主壳体10上,扩压器40安装于侧壳20内对应主壳体10的靠近叶轮50的一端面处,侧壳20的不开口的端面包围住扩压器40。在叶轮50运行的过程中,气体经由扩压器40,扩压器40将气体的动能、势能转化为压力能,从而提高气体的压力和流速。

请参照图4,扩压器40包括扩压板41及间隔安装于扩压板41上的若干呈螺旋状排布的扩压叶片42。扩压器40安装于侧壳20内对应主壳体10的一端面处,侧壳20的不开口的端面包围住扩压器40。扩压器40的扩压叶片42抵接主壳体10的端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