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装置保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8361发布日期:2019-11-29 22:3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风装置保护网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风装置保护网。



背景技术:

双色注塑是指将两种不同的材料注塑到同一套模具,从而实现注塑出来的零件由两种材料形成的成型工艺。有的两种材料是不同颜色的,有的是软硬不同的,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和装配等性能。

例如小台扇的后网,是由两种材料注塑成形的双色产品,为了外型美观、协调及支撑牢固,设有四周及斜方向的筋位,材料为白色的abs,另设居中的呈“回”字型筋位,材料为透明pc。在第一色成形时先成形abs,第二色成形时现注塑透明料pc,pc料与abs熔接附着,熔融态的pc经过固态的abs,在冷却后与abs粘合。

但粘合成型的后网,尤其是pc材料成型的“回”字型筋位的弯折处,会在受到外界应力或内部电机震动导致交变应力而出现脱离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出风装置保护网的筋位出现脱离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出风装置保护网。

本发明提供一种出风装置保护网,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若干单向筋;至少一个加固件,连接在所述单向筋上;

第一加强筋,一端连接在所述加固件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单向筋上。

第一加强筋为两个,且在所述加固件上相对设置。

第一加强筋的一端穿过至少一个所述单向筋并延伸至所述单向筋上。

第一加强筋延伸末端设有扣位,朝向所述单向筋的方向,所述扣位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扣位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圆柱凸台,两个所述第一圆柱凸台的连线与所述单向筋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出风装置保护网,还包括:

第二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加固件的内侧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加固件上,所述第二加强筋穿过至少一个所述单向筋。

第二加强筋与所述单向筋相互垂直。

第二加强筋外壁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圆柱凸台,所述第二圆柱凸台嵌入到所述单向筋中,两个所述第二圆柱凸台的连线与所述单向筋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第二加强筋延伸末端设有扣位,沿靠近所述加固件的方向,所述扣位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第二加强筋为两个,且在所述加固件上相对设置。

加固件呈四边形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加固件的四角位置。

加固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固件彼此嵌套设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出风装置保护网,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若干单向筋;至少一个加固件,连接在所述单向筋上;第一加强筋,一端连接在所述加固件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单向筋上。壳体上设有加固件,并与单向筋连接,增加了单向筋的稳定性,提高了风装置保护网对电机等内部结构的的保护性能,但是出风装置在运行时带有震动,导致出风装置保护网上加固件与单向筋的连接出现脱离,设置第一加强筋,连接固定加固件和单向筋,增加了加固件与单向筋的连接面积,缓和了加固件与单向筋连接处的应力集中,降低了交变应力水平,从而提高了单向筋与加固件连接结构的强度,防止了出风装置保护网出现筋位脱离问题,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提供的出风装置保护网,第一加强筋的一端穿过至少一个所述单向筋并延伸至所述单向筋上。这样设置第一加强筋与多个单向筋连接,增加了第一加强筋与单向筋的连接面积,使其连接更加稳固,而第一加强筋一端与加固件连接,这样就使得单向筋与加固件的连接强度更高,有效防止单向筋与加固件出现脱离和变形。

3.本发明提供的出风装置保护网,第一加强筋延伸末端设有扣位,朝向所述单向筋的方向,所述扣位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第一加强筋延伸末端为单向筋,扣位与单向筋连接,且在朝向单向筋的方向面积逐渐增大,这样设置可以增大单向筋与第一加强筋的连接面积,且扣位侧斜面增加了第一加强筋脱离端部单向筋的阻力,限制了第一加强筋的运动,使第一加强筋能更好的固定在单向筋上。

4.本发明提供的出风装置保护网,扣位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圆柱凸台,两个所述第一圆柱凸台的连线与所述单向筋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圆柱凸台的设置增加了第一加强筋与单向筋的连接面积,降低了各连接位置所受的应力,提高了第一加强筋与单向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圆形的凸台便于注塑加工和模具出模,且减少了模具的制作难度。

5.本发明提供的出风装置保护网,还包括:第二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加固件的内侧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加固件上,所述第二加强筋穿过至少一个所述单向筋。第一加强筋在加固件上存在与单向筋延展方向相同的延伸端,在这样的位置,第一加强筋无法与单向筋连接,第二加强筋在这样的位置处能穿过至少一个单向筋并连接加固件的不同位置,这样的设置能增加不同方向上的加固件与单向筋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了单向筋与加固件连接结构的强度,防止了出风装置保护网出现筋位脱离问题。

6.本发明提供的出风装置保护网,第二加强筋与所述单向筋相互垂直。壳体上设置的单向筋间距均匀,这样使相同长度的第二加强筋所连接的单向筋数量最多,增加了第二加强筋与单向筋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提高了单向筋与加固件连接结构的强度,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7.本发明提供的出风装置保护网,加固件呈四边形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加固件的四角位置。加固件呈四边形设置,与壳体上的单向筋连接,单向筋与加固件的边长呈固定角度,在壳体发生震动时,交变应力水平上升,加固件的四角位置结构带有折弯,应力集中明显,最易发生单向筋与加固件脱离现象,在这里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更能有效遏止筋位脱离现象的发生,此外加固件四角位置与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相较其他位置连接面积更大,连接更稳固,提高单向筋与加固件的连接强度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出风装置保护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出风装置保护网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出风装置保护网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出风装置保护网b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单向筋;3-加固件;4-第一加强筋;5-第二加强筋;6-扣位;41-第一圆柱凸台;51-第二圆柱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出风装置保护网,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若干单向筋2;至少一个加固件3,连接在单向筋2上;第一加强筋4,一端连接在加固件3上,另一端连接在单向筋2上。

壳体1上设有加固件3,并与单向筋2连接,增加了单向筋2的稳定性,提高了风装置保护网对电机等内部结构的的保护性能,但是出风装置在运行时带有震动,导致出风装置保护网上加固件3与单向筋2的连接出现脱离,设置第一加强筋4,连接固定加固件3和单向筋2,增加了加固件3与单向筋2的连接面积,缓和了加固件3与单向筋2连接处的应力集中,降低了交变应力水平,从而提高了单向筋2与加固件3连接结构的强度,防止了出风装置保护网出现筋位脱离问题,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装置保护网为台扇后网,后网中部设有适于固定电机的槽体。槽体设于壳体1中部,并与单向筋2固定连接,单向筋2平行设置且带有固定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后网为双色注塑成型,其中壳体1与单向筋2材料为abs,且首先成形,加固件3与第一加强筋4为第二色成形,成形材料为透明料pc,熔融态的pc经过固态的abs,冷却后发生粘合。

第一加强筋4为两个,且在加固件3上相对设置。第一加强筋4的一端穿过至少一个单向筋2并延伸至单向筋2上。这样设置第一加强筋4与多个单向筋2连接,增加了第一加强筋4与单向筋2的连接面积,使其连接更加稳固,而第一加强筋4一端与加固件3连接,这样就使得单向筋2与加固件3的连接强度更高,有效防止单向筋2与加固件3出现脱离和变形。

第一加强筋4穿过的单向筋2数量根据单向筋2的间距和加固件3的大小做出适应性调整。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加强筋4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作为另一种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加强筋4可以延伸出单向筋2。

第一加强筋4延伸末端设有扣位6,朝向单向筋2的方向,扣位6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在本实施例中,扣位6的截面为矩形。

第一加强筋4延伸末端为单向筋2,扣位6与单向筋2连接,且在朝向单向筋2的方向面积逐渐增大,这样设置可以增大单向筋2与第一加强筋4的连接面积,且扣位6侧斜面增加了第一加强筋4脱离端部单向筋2的阻力,限制了第一加强筋4的运动,使第一加强筋4能更好的固定在单向筋2上。

扣位6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圆柱凸台41,两个第一圆柱凸台41的连线与单向筋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第一圆柱凸台41的设置增加了第一加强筋4与单向筋2的连接面积,降低了各连接位置所受的应力,提高了第一加强筋4与单向筋2间的连接强度,此外圆形的凸台便于注塑加工和模具出模,且减少了模具的制作难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4与单向筋2连接处都设有第一圆柱凸台41。

加强筋在与所述单向筋2在连接处设有通槽。

出风装置保护网,还包括:第二加强筋5,设置在加固件3的内侧且两端分别连接在加固件3上,第二加强筋5穿过至少一个单向筋2。

第一加强筋4在加固件3上存在与单向筋2延展方向相同的延伸端,在这样的位置,第一加强筋4无法与单向筋2连接,第二加强筋5在这样的位置处能穿过至少一个单向筋2并连接加固件3的不同位置,这样的设置能增加不同方向上的加固件3与单向筋2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了单向筋2与加固件3连接结构的强度,防止了出风装置保护网出现筋位脱离问题。

第二加强筋5穿过的单向筋2数量根据单向筋2的间距和加固件3的大小做出适应性调整。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二加强筋5可以不设置。

第二加强筋5与单向筋2相互垂直。壳体1上设置的单向筋2间距均匀,这样使相同长度的第二加强筋5所连接的单向筋2数量最多,增加了第二加强筋5与单向筋2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提高了单向筋2与加固件3连接结构的强度,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第二加强筋5外壁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圆柱凸台51,第二圆柱凸台51嵌入到单向筋2中,两个第二圆柱凸台51的连线与单向筋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第二圆柱凸台51对应设置于第二加强筋5与单向筋2的连接位置。第二加强筋5延伸末端设有扣位6,沿靠近加固件3的方向,扣位6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扣位6上设有第二圆柱凸台51。

第二加强筋5为两个,且在加固件3上相对设置。加固件3呈四边形设置,第一加强筋4和第二加强筋5设置在加固件3的四角位置。

加固件3呈四边形设置,与壳体1上的单向筋2连接,单向筋2与加固件3的边长呈固定角度,在壳体1发生震动时,交变应力水平上升,加固件3的四角位置结构带有折弯,应力集中明显,最易发生单向筋2与加固件3脱离现象,在这里设置第一加强筋4和第二加强筋5更能有效遏止筋位脱离现象的发生,此外加固件3四角位置与第一加强筋4和第二加强筋5的相较其他位置连接面积更大,连接更稳固,提高单向筋2与加固件3的连接强度效果更好。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加固件3可以呈不规则图形设置。

加固件3为两个,两个加固件3彼此嵌套设置。嵌套设置的两个加固件3,对于后网上槽体的支撑更加牢固,外形更加美观。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