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污泵自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3051发布日期:2019-11-12 23:40阅读:2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污泵自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自耦系统及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潜污泵自耦装置。



背景技术:

排污泵是一种泵与电机连体,并同时潜入液下工作的泵类产品。排污泵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排污泵具有可输送含有坚硬固体、纤维物的液体,以及特别脏、粘和滑的液体的特点,排污泵被广泛地被使用在矿山、污浊液送吸浓稠液、装料及悬浮物质等的污水处理中。耦合式污水泵是排污泵的一种,潜污泵是利用耦合装置与污水泵进行连接,实现污水泵出水口与耦合装置相耦合。

但是,现有的潜污泵自耦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一般接触面为竖直面,在连接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查看耦合位置,容易发生错位或者耦合间距过大的现象,操作不便,耗费时间,耦合装置的承受荷载较大,人工移动进行耦合,设备重量较重,不利于进行密封耦合,容易出现渗漏,耦合面内缺少减振部件,水泵运行过程中的对耦合面产生的振动影响较大,无法满足使用者对于潜污泵自耦装置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潜污泵自耦装置,通过水泵自身的重量,使得自耦连接杆在自耦装置导轨上滑动,提高自耦面的密封程度,减少渗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潜污泵自耦装置,包括水泵和自耦装置底座,所述自耦装置底座的顶部靠近开口处沿竖直方向焊接有自耦装置导轨,所述自耦装置导轨的外壁上滑动设置有自耦连接杆,所述自耦连接杆远离自耦装置底座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自耦面连接板,且自耦面连接板靠近自耦装置底座的一侧通过螺母可拆卸连接有上连接管,另一侧通过螺母可拆卸连接有水泵,且水泵、自耦面连接管和上连接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自耦装置底座靠近上连接管的一侧通过螺母连通设置有下连接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连接管远离自耦面连接板的一端均匀开设有插柱,且上连接管的同一端位于插柱的四周开设有凸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连接管远离自耦装置底座的一端开设有与插柱相对应的插槽,且插槽内嵌设有橡胶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连接管与下连接管对应的耦合斜面内均嵌设有减振胶条,以便通过减振胶条实现降低水泵的振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所述上连接管与下连接管对应的耦合斜面的倾斜角度均为度,以便对水泵及耦合装置产生的力进行分担,提高自耦装置的最大承受荷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自耦面连接板的侧面位于通孔四周均匀开设有四个法兰连接螺栓孔,且自耦面连接板的侧面位于四个法兰连接螺栓孔的上方均匀开设有两个预留螺栓孔。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该装置的时候,可以通过水泵自身的重量,使得自耦连接杆在自耦装置导轨上滑动,即水泵可以依靠自身重量实现下沉,节省人力,采用插接的形式,提高自耦面的密封程度,减少渗漏;2、该装置的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耦合面为对应的45°倾斜面,对水泵及耦合装置产生的力进行分担,提高自耦装置的最大承受荷载;3、在该装置的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耦合面内均嵌设有减震胶条,减少水泵运行过程中的对耦合面产生的振动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泵;2、自耦装置导轨;3、自耦连接杆;4、自耦面连接板;41、法兰连接螺栓孔;42、预留螺栓孔;5、上连接管;6、下连接管;7、自耦装置底座;8、插柱;9、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潜污泵自耦装置,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水泵1和自耦装置底座7,自耦装置底座7的顶部靠近开口处沿竖直方向焊接有自耦装置导轨2,自耦装置导轨2的外壁上滑动设置有自耦连接杆3,自耦连接杆3可以在自耦装置导轨2上滑动,自耦连接杆3远离自耦装置底座7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自耦面连接板4,自耦面连接板4内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圆孔,且自耦面连接板4靠近自耦装置底座7的一侧通过螺母可拆卸连接有上连接管5,另一侧通过螺母可拆卸连接有水泵1,且水泵1、自耦面连接板4和上连接管5之间相互连通,自耦装置底座7靠近上连接管5的一侧通过螺母连通设置有下连接管6。

本实施例的上连接管5远离自耦面连接板4的一端均匀开设有插柱8,且上连接管5的同一端位于插柱8的四周开设有凸槽,可以实现上连接管5与下连接管6的插接,提高自耦面的密封程度,减少渗漏。下连接管6远离自耦装置底座7的一端开设有与插柱8相对应的插槽9,且插槽9内嵌设有橡胶垫,橡胶垫起到密封作用,提升密封性。上连接管5与下连接管6对应的耦合斜面内均嵌设有减振胶条,以便通过减振胶条实现降低水泵1的振动。上连接管5与下连接管6对应的耦合斜面的倾斜角度均为45°,以便对水泵1及耦合装置产生的力进行分担,提高自耦装置的最大承受荷载。

进一步的,自耦面连接板4的侧面位于通孔四周均匀开设有四个法兰连接螺栓孔41,且自耦面连接板4的侧面位于四个法兰连接螺栓孔41的上方均匀开设有两个预留螺栓孔42,可以通过法兰连接螺栓孔41和预留螺栓孔42实现自耦面连接板4与水泵1的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水泵1可以在在自身重力条件下,带动自耦连接杆3在自耦装置导轨2上滑动、下沉,可以沿自耦装置导轨2下放至自耦装置底座7开口处,此时,上连接管5和下连接管6接触,在通过螺母和法兰便可以实现连接,即实现快速的耦合,上连接管5和下连接管6接触的倾斜耦合面,对水泵1及耦合装置产生的力进行分担,提高自耦装置的最大承受荷载,连接后的上连接管5和下连接管6内的减振胶条,可以减少水泵1运行过程中的对耦合面产生的振动影响,提升稳定性,避免产生渗漏现象。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