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支撑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7955发布日期:2019-10-28 22:18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支撑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油螺杆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支撑端结构。



背景技术:

无油螺杆压缩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通用设备,广泛用于纺织、制药等工业领域。在无油螺杆压缩机的支撑端既要考虑其功耗,还有保证不会有油进入气体侧,以往的无油螺杆压缩机一般在支撑端采用机械密封、接触式PTFE油封密封以及密封环密封,使得油和气分开,但这些密封价格高、功耗大,易磨损、保养不便,且接触式油封不适应在高速旋转工作条件。

在纺织、制药、污水处理等场合,需要干净的空气,这就需要我们的无油机密封可靠,节能,普通的接触式油封在可靠性上就有可能达不到要求,容易造成油腔泄露,使提供的空气不够干净。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好、成本低、拆装方便的无油螺杆压缩机支撑端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好、成本低、拆装方便的无油螺杆压缩机支撑端结构,它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该无油螺杆压缩机支撑端结构,其包括壳体、装配在所述壳体内的轴及套设在所述轴上且被所述壳体包覆的轴承,所述轴上设有第一密封及第二密封,所述壳体一侧依次径向开设有第一孔、第二孔及进油孔,所述壳体另一侧依次径向开设有第三孔、第四孔及回油槽,所述壳体内壁向内凹陷形成连通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三孔的第一槽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孔、第四孔的第二槽,所述回油槽外部连接油箱,所述第二槽通过所述第四孔与所述油箱相连接,所述第二槽通过所述第二孔与大气相连,所述第一槽通过所述第三孔连通于压缩机进气口,所述第一槽通过所述第一孔与大气相连,所述第一槽、第二槽处于所述第一密封与所述第二密封之间。

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互为平行且均为环形槽。

所述第一密封为迷宫密封,所述第二密封为螺旋密封,所述螺旋密封靠近所述第二槽,所述迷宫密封靠近所述第一槽。

所述轴包括前段、中段及后段,所述前段直径小于所述中段直径,所述中段直径小于所述后段直径。

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前段,所述前段外侧为润滑油侧。

所述轴承内设有轴承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轴承腔相连通。

所述轴承内密封有轴承挡圈,所述轴承挡圈套设在所述前段。

所述迷宫密封、所述螺旋密封设置于所述后段,所述后段为大气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无油螺杆压缩机支撑端结构优点:润滑油对轴承进行润滑后经回油槽回到油箱,减少润滑油进入气体侧;轴上设置的螺旋密封阻挡部分流向空气侧;轴上设有的迷宫密封阻挡气体进入润滑油侧,少量进入第一槽的气通过第一孔与大气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三孔与压缩机进气口相通,由于压缩机进气口是负压,所以第一槽的气回到压缩机进气口,不会进入润滑油侧,油箱中也不会因气混入产生气泡。本实用新型的无油螺杆压缩机支撑端结构加工简单且安装方便,很好的实现气和油的分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油螺杆压缩机支撑端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与壳体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无油螺杆压缩机支撑端结构的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支撑端结构,其包括轴1、套设在轴1外的壳体2、安装于壳体2内且套设在轴1上的轴承3、密封在轴承3内的轴承挡圈4及连接于外壳2的油箱5。此外,轴承3内设有轴承腔31。

参加图1、图3,轴1包括前段11、中段12及后段13,前段11直径小于中段12直径,中段12直径小于后段13直径,轴承3套设在轴1的前段11,中段12与外壳2、轴承3围成一储油腔14,后段13上设有第一密封15、第二密封16,第一密封15为迷宫密封,所述迷宫密封是用若干迷宫式曲折通道限制流体或气体泄漏的非接触式密封,第二密封16为螺旋密封,所述螺旋密封为用螺纹阻止液体泄漏的非接触式密封,所述迷宫密封与螺旋密封之间保留一段距离。

参见图1、图2,壳体2一侧径向开设有第一孔21、第二孔22及进油孔23,壳体2另一侧径向开设有第三孔24、第四孔25及回油槽26,第一孔21与第三孔24相对应,第二孔22与第四孔25相对应。壳体2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槽27、第二槽28,所述第一槽27、第二槽28互为平行且均为环形槽,其中第一槽27分别与第一孔21、第三孔24相连通,第二槽28分别与第二孔22、第四孔25相连通。轴1装配在壳体2中,轴1端面与壳体2端面困在一定间隙,气和油分割在支撑端两侧,其中轴1的前段11为润滑油侧,轴1的后段13为气体侧。第一槽27一端通过第一孔21、与大气相连,第一槽27另一端通过第三孔24与压缩机进气口6相通,且压缩机进气口6为负压。第二槽28一端通过第二孔22与与大气相连,第二槽28另一端通过第四孔25与油箱5相连。轴承3一侧的储油腔14与回油槽26相通,回油槽26通向油箱5。此外,轴1与壳体2装配后,第一槽27、第二槽28处于迷宫密封15与螺旋密封16之间。

当工作时,润滑油通过进油孔23进入轴承腔31对轴承3进行润滑,润滑油经过轴承3后从回油槽26和轴承3另一端回到油箱5,由于油箱5连通大气,所以轴承腔31压力很低,回油很通畅。在润滑油对轴承3进行润滑时,有一部分润滑油会往空气侧走,但轴1后段13上设有的螺旋密封16阻挡油进入,所以到第二槽28处几乎没有润滑油,即使有润滑油存在,由于第二槽28通过第二孔22与大气相连,第二槽28的润滑油从第四孔25回到油箱5。

当工作时,气体侧的气也会往润滑油侧跑,气体通过轴1后段13上设有的迷宫密封15,只有少量的气进入第一槽21,第一槽21一端通过第一孔21与大气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三孔24与压缩机进气口6相通,由于压缩机进气口6是负压,所以第一槽21的气回到压缩机进气口6,不会进入润滑油侧,这样不会有过多气损失,油箱5中也不会因气混入产生气泡。此外该支撑端结构的轴1和壳体2没有接触,不会损耗功率,该支撑端结构加工主要是孔和槽,加工简单且安装方便。

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