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甲泵组合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0653发布日期:2019-11-29 18:21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甲泵组合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尿素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甲泵组合阀。



背景技术:

一甲泵是尿素生产工艺中的关键设备,主要作用是将中压一吸塔回收的甲铵液从1.7mpa加压至22mpa输送至尿素合成塔,该泵运行情况决定着一吸塔能否正常运行,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尿素生产系统能否正常稳定运行。

一甲泵主要由电机带动减速机转动,再由曲轴、连杆机构带动三缸柱塞往复运动,每个缸均有组合阀,组合阀是一甲泵的核心组件,组合阀发生故障必须倒泵检修。

发明人发现,目前使用一甲泵组合阀在运行过程中,进排液阀板易出现摆动或卡死导致密封失效,阀芯和弹簧断裂情况也时有发生,进而造成泵组打量波动。组合阀的检修难点为:一是故障判断对检修经验依赖较强,无法非常准确判断出哪一缸组合阀出现故障,二是新换上组合阀也无法确保进排液阀板不摆动或卡死;因此在实际的一甲泵检修中,重复检修情况经常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甲泵组合阀,主要是针对一甲泵组合阀运行过程中进、排液阀板出现的摆动或卡死问题提出的一种一甲泵组合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一甲泵组合阀,包括阀体,阀体一端通过螺杆、螺母固定进液阀盖和进液阀板,进液阀板与进液阀盖之间套设有具有轴向预紧力的进液阀弹簧;阀体另一端通过螺杆、螺母固定排液阀盖和排液阀板,排液阀盖与排液阀板内部设置有具有轴向预紧力的排液阀弹簧;

所述螺杆与进液阀盖、排液阀盖之间间隙配合以减少摆动;所述阀体内部关于中心轴线均匀分布多个排液通孔,改善了阀体受力,避免局部应力腐蚀裂纹的出现,同时圆周方向进液量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进液阀盖装有进液阀弹簧,并给予进液阀弹簧沿轴向向阀体方向的预紧力,预紧力通过进液阀弹簧传递至进液阀板,使进液阀板与阀体结合;泵体吸液时,依靠压差将进液阀板顶开,使介质进入泵体内;排液阀盖装有排液阀弹簧,并给予排液阀弹簧沿轴向向阀体方向的预紧力,预紧力通过排液阀弹簧传递至排液阀板,使排液阀板与阀体结合,泵体排液时,依靠压差将排液阀板顶开,高压介质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阀体进液环槽改为沿中心轴均布的进液孔流道,改善了阀体受力,避免了局部应力腐蚀裂纹的出现,同时圆周方向进液量更加均匀,有利于进液阀板及进液阀弹簧受力,防止出现进液阀板卡死造成介质回流,提高弹簧运行周期;

(2)本实用新型进液阀盖、排液阀盖与螺杆的配合间隙值控制在较小的范围,能够很大程度减少摆动,保证进液阀板和排液阀杆的定位,也有利于防止螺母松动,减少组合阀故障率,有利于一甲泵长周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螺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进液阀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排液阀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排液阀罩结构示意图;

其中,1、螺杆,2、螺母,3、进液阀盖,4、进液阀弹簧,5、进液阀板,6、阀体,7、排液阀板,8、排液阀弹簧,9、排液阀盖,10、排液通孔,11、螺纹孔,12、轴向进液孔,13、径向进液孔,14、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的,在实际的一甲泵检修中,重复检修情况经常出现,存在很多检修困难,因此组合阀易出现摆动或卡死的问题亟待优化解决,以降低检修困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甲泵组合阀包括阀体,阀体一端通过螺杆、螺母固定进液阀盖和进液阀板,进液阀板与进液阀盖之间套设有具有轴向预紧力的进液阀弹簧;阀体另一端通过螺杆、螺母固定排液阀盖和排液阀板,排液阀盖与排液阀板内部设置有具有轴向预紧力的排液阀弹簧;所述进液阀盖、排液阀盖分别通过螺杆与阀体相连,且螺杆与进液阀盖、排液阀盖之间间隙配合以减少摆动;所述阀体内部关于中心轴线均匀分布多个排液通孔,使进液量更加均匀。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进液阀板一端与进液阀盖套设在一起,另一端端面与阀体端面紧密贴合。所述排液阀板一端与阀体端面紧密贴合,另一端与排液阀盖套设在一起。所述阀体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螺杆的螺纹孔,且螺纹孔沿阀体的中心轴线布置。

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螺纹孔不贯通阀体内部。

此外,所述螺杆端部安装多个螺母,通过螺母将进液阀盖、排液阀盖紧固。所述螺杆具有用于轴向定位的轴肩。

所述阀体连接排液阀板一端开设环槽,所述环槽与排液通孔连通形成排液通道。所述阀体连接进液阀板一端沿其周向设置多个轴向进液孔,所述轴向进液孔与沿阀体径向布置的径向进液孔连通形成进液通道。通过均匀分布的排液通道、进液通道使圆周方向上排液量、进液量更加均匀。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进液阀盖、排液阀盖与螺杆的配合间隙为0.03-0.08mm。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具体的,结构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一甲泵组合阀包括进液阀盖3、进液阀板5、进液阀弹簧4、阀体6、排液阀板7、排液阀盖9、排液阀弹簧8、两个螺杆1和若干螺母2,其中,进液阀盖3、进液阀板5、阀体6、排液阀板7、排液阀盖9依次相连。

进一步的,阀体6的两端面为密封面,如图4所示,阀体6两端沿其中心轴线方向分别开设有螺纹孔11,且两个螺纹孔11在阀体6内部不连通。

在阀体6中心轴线的周向均匀分布若干排液通孔10,排液通孔10从阀体6一端沿阀体6轴向延伸至与另一端开设的环槽14连通形成排液通道。

排液通孔10的设置个数和通径与压力和流量有关,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选择。

本实施例将传统的排液环槽改为沿中心轴线均布的排液通孔10与环槽配合的形式,改善了阀体6受力,避免了局部应力腐蚀裂纹的出现,同时圆周方向排液量更加均匀,有利于排液阀板7及排液阀弹簧8受力。

所述排液通孔10远离螺纹孔11一侧的周向设置多个轴向进液孔12,阀体6径向开设多个径向进液孔13,且轴向进液孔12与径向进液孔13连通形成进液通道。

进液通道的数目与组合阀的实际使用场合有关,可根据不同场合要求设置不同数目。

本实施例将传统的进液环槽改为沿中心轴线均布的进液通道,改善了阀体6受力,避免了局部应力腐蚀裂纹的出现,同时圆周方向进液量更加均匀,有利于进液阀板5及进液阀弹簧4受力,防止出现进液阀板5卡死造成介质回流,提高进液阀弹簧4运行周期。

阀体6开设排液通孔10的一端与进液阀板5的一端通过密封垫紧密贴合,进液阀板5的另一端与进液阀盖3相连,进液阀盖3的端部套设于进液阀板5内部。

进液阀弹簧4套设于进液阀盖3周向外侧且介于进液阀盖3与进液阀板5之间,依靠进液阀盖3使进液阀弹簧4受力压住进液阀板5。

其中一个螺杆1依次贯穿进液阀盖3、进液阀板5至阀体6内部与螺纹孔11相连,螺杆1位于进液阀盖3外侧的部分安装多个螺母2。

进液阀盖3端部内孔与螺杆1外圆间隙配合,二者的配合间隙值控制在较小的范围,能够很大程度减少摆动,保证进液阀板5的定位,也有利于防止螺母2松动。

在本实施例中,进液阀盖3与螺杆1的配合间隙0.03-0.08mm。

阀体6开设环槽14的一端与排液阀板7一端通过密封垫紧密贴合,排液阀板7另一端与排液阀盖9相连,且排液阀板7端部套设于排液阀盖9内部。

排液阀弹簧8设置于排液阀板7、排液阀盖9内部,依靠排液阀盖9使排液阀弹簧8受力压住排液阀板7。

另一个螺杆1依次贯穿排液阀盖9、排液阀板7至阀体6内部与螺纹孔11相连,螺杆1位于排液阀盖9外侧的部分安装多个螺母2。

排液阀盖9端部内孔与螺杆1外圆间隙配合,二者的配合间隙值控制在较小的范围,能够很大程度减少摆动,保证排液阀板7的定位,也有利于防止螺母2松动。

在本实施例中,进液阀盖3与螺杆1的配合间隙0.03-0.08mm。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螺杆1配合两个螺母2,使用双螺母紧固压死进液阀盖3(排液阀盖9)。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母2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三个或三个以上,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所述螺杆1具有轴肩,轴肩用于进液阀盖3、排液阀盖9的轴向定位。

本实施例组合阀的工作原理为:

阀体6一端与进液阀盖3使用螺杆1和螺母2紧固装配,进液阀盖3周向装有进液阀弹簧4,并给予进液阀弹簧4沿轴向向阀体6方向的预紧力,预紧力通过进液阀弹簧4传递至进液阀板5,使进液阀板5端部密封面与阀体6密封面结合。

泵体吸液时,阀体6的进液流道内介质压力高,依靠压差将进液阀板5顶开,介质进入泵体内。

阀体6另一端与排液阀盖9使用螺杆1和螺母2紧固装配,排液阀盖9装有排液阀弹簧8,并给予排液阀弹簧8沿轴向向阀体6方向的预紧力,预紧力通过排液阀弹簧8传递至排液阀板7,使排液阀板7端部密封面与阀体6密封面结合。

泵体排液时,阀体排液通孔10内的介质压力高,依靠压差将排液阀板7顶开,高压介质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