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静音叶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9477发布日期:2020-02-08 00:04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超静音叶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流叶轮,特别是一种超静音叶轮。



背景技术:

轴流风机,产生与风叶轴同方向的气流,如电风扇、空调外机风扇等,就是轴流方式运行风机;之所以称为"轴流式",是因为气体平行于风机轴流动,轴流式风机通常用在流量要求较高而压力要求较低的场合,轴流式风机固定位置并使空气移动。轴流风机主要由轴流的风机叶轮和机壳组成;而轴流叶轮是指机械运作的工作流体沿着轴向流动的叶轮。但是,传统的轴流150型叶轮在旋转过程中,其叶片前端的压力较大,易发生振动,从而会使得叶轮产生较大的噪音;另外,轴流150型叶轮一般是经注塑而成,但是由于叶片比较薄,只有1.5mm~2mm厚度,注塑时由于材料流动困难导致各叶片压力不均匀,结果容易导致叶片角度均匀度变差,增加了风机的噪音,风量在圆周分布也不均匀,会进一步增加叶轮的振动,引起额外的异常噪音分量;经过实测,传统的轴流150型叶轮在每分钟1300转的状态工作时,噪音通常为35分贝以上,其产生的噪音较大。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噪音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静音叶轮。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静音效果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超静音叶轮,包括轮毂,轮毂外沿设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叶片,叶片的外侧端设有反向曲面减压面;所述反向曲面减压面与叶片之间的倾斜角度为5-8°。

前述的超静音叶轮中,所述轮毂的端面上设有环形的注塑环流均压筋。

前述的超静音叶轮中,所述注塑环流均压筋上设有一组均匀分布的注塑引流筋。

前述的超静音叶轮中,所述叶片与轮毂之间的倾斜角度为20-24°。

前述的超静音叶轮中,所述叶片与轮毂之间的倾斜角度为22°。

前述的超静音叶轮中,所述反向曲面减压面与叶片之间的倾斜角度为6°。

前述的超静音叶轮中,所述叶片的两侧壁面上设有内心扩流弧曲面。

前述的超静音叶轮中,所述轮毂外沿设有5片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毂外沿面上设置一组均匀分布的叶片,通过在叶片的外侧端设置反向曲面减压面,并合理优化反向曲面减压面和叶片之间的倾斜角度和叶片与轮毂之间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叶片前端压力,进而减轻叶片前端振动,对流体形成卸压趋势,大幅度降低噪音;经过测试,同尺寸的叶轮在每分钟1300转的状态工作时,实测噪音低于26分贝,实现超静音的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静音效果的特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毂上设置注塑环流均压筋,使得在叶轮的注塑过程中可以增加注塑引流筋通道,这样可以让注塑材料更加快速流动到叶片上,使叶轮光洁度更加好,进一步降低噪音;而且还能加快生产的速度,生产效率可以较不加注塑引流筋通道的方式提高20%。同时,通过增加注塑环流均压筋,既可以提高注塑效率,又能够能够使得轮毂圆周上的压力更加均匀,这样就确保了各叶片角度的均匀性,减小振动,均匀流速,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叶片的两侧壁上设置内心扩流弧曲面,让流体在叶轮作用下的有效路径增加,增加风机的风量,提高叶轮的效率;同时,在流体向外滑动时,可以让更多的流体从靠近圆心的位置进入,减轻了电机轴上的扭矩,通过两个叶片间的增压把流体挤向外圆周,从而减少了流量损失,提高了叶轮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轮毂,2-叶片,3-反向曲面减压面,4-注塑环流均压筋,5-注塑引流筋,6-内心扩流弧曲面,ɑ-反向曲面减压面和叶片之间的倾斜夹角,β-叶片和轮毂之间的倾斜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超静音叶轮,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轮毂1,轮毂1外沿设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叶片2,叶片2的外侧端设有反向曲面减压面3;所述反向曲面减压面3与叶片2之间的倾斜角度为5-8°。

所述轮毂1的端面上设有环形的注塑环流均压筋4。

所述注塑环流均压筋4上设有一组均匀分布的注塑引流筋5。

所述叶片2与轮毂1之间的倾斜角度为20-24°。

所述叶片2与轮毂1之间的倾斜角度为22°。

所述反向曲面减压面3与叶片2之间的倾斜角度为6°。

所述叶片2的两侧壁面上设有内心扩流弧曲面6。

所述轮毂1外沿设有5片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叶片2。

所述叶片和反向曲面减压面之间设有反向曲面减压分界线。

叶轮采用整体一次性注塑成型方式,要求镜面防腐蚀磨具钢,确保叶轮表面光洁度,进一步降低叶轮噪音。

叶轮材料采用pa66+25%gf,要求v0级阻燃,要求防紫外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