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转速高效率空气压缩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5415发布日期:2020-04-07 20:5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转速高效率空气压缩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转速高效率空气压缩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是中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通常所说的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风力发电机和空气压缩风机,空气压缩风机可以时将空气压缩,供给使用。

但是现有的空气压缩风机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空气压缩风机设置的叶片机导风轮较少,导致其风量较低,噪音较大以及散热效果差;

2)空气压缩风机的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3)空气压缩风机的转叶轮和转叶轮外罩之间的间隙把控不到位;

4)控制系统与风机分离设计,安装过程耗时费力,占用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高转速高效率空气压缩风机,解决了现有空气压缩风机风量较低,噪音较大以及散热效果差,工作效率相对较低的转叶轮和转叶轮外罩之间的间隙把控不到位,以及安装过程耗时费力,占用体积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转速高效率空气压缩风机,包括动叶轮外罩、动叶轮、方形定位槽和导风轮,所述动叶轮外罩外侧壁上成型有动叶轮外罩定位筋,所述动叶轮外罩内部设置有所述动叶轮,所述动叶轮包括上盖、设置在所述上盖下方的叶轮叶片和设置在所述叶轮叶片下方的下盖,所述动叶轮下方设置有风轮支架,所述风轮支架上设置有所述导风轮,所述导风轮下方成型有导风叶片,所述导风叶片下方成型有导风筋,所述导风筋外围设置有电机壳,所述风轮支架内部设置有电机绕子组件,所述电机绕子组件内部设置有电机转子组件,所述电机壳下方设置有电机固定三角支架,所述电机固定三角支架下方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下方设置有控制板底盖,所述控制板底盖下方中部成型有所述方形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风轮支架与所述导风轮转动连接,所述导风轮的个数为十三。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所述下盖与所述叶轮叶片均成型连接,所述叶轮叶片的个数为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六个所述叶轮叶片和十三个所述导风轮设计,使风量更高,电机更平稳,噪音更小,效率更高,震动更小,散热更优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底盖与所述电机固定三角支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控制板底盖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板与外部电路进行连接,所述方形定位槽起到定位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绕子组件与所述风轮支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电机转子组件与所述风轮支架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机转子组件在此压缩风机内部转动,带动所述动叶轮高速旋转,将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导风轮、所述导风筋后汇集,对空气进行压缩。

进一步的,所述风轮支架与所述电机壳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导风叶片采用了流线型设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壳起到保护此压缩风机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动叶轮与所述动叶轮外罩之间的间隙为0.3mm-0.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动叶轮与所述动叶轮外罩之间的间隙控制在0.3mm-0.5mm之间,基于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风机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空气压缩风机设置的叶片机导风轮较少,导致其风量较低,噪音较大以及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动叶轮采用了六个叶片设计,匹配十三个导风轮,使风量更高,电机更平稳,噪音更小,效率更高,震动更小,散热更优良;

2、为解决现有空气压缩风机的工作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壳上的导风筋匹配动叶轮设计,采用了十三个导风叶片,导风叶片采用了流线型设计,这样最大的减少了风阻,最大量的导入了动叶轮输入的风量,使得风机的效率达到了很大的提升;

3、为解决现有空气压缩风机的转叶轮和转叶轮外罩之间的间隙把控不到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动叶轮与动叶轮外罩之间的间隙控制在0.3mm-0.5mm之间,基于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风机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4、为解决现有空气压缩风机中控制系统与风机分离设计,安装过程耗时费力,占用体积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跟风机集成一体,使得整机的散热更优良,安装更便捷,产品成本更低,同时可以让产品更小巧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转速高效率空气压缩风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转速高效率空气压缩风机的主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转速高效率空气压缩风机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转速高效率空气压缩风机中风轮支架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转速高效率空气压缩风机中动叶轮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动叶轮外罩;2、动叶轮外罩定位筋;3、动叶轮;301、叶轮叶片;302、上盖;303、下盖;4、电机绕子组件;5、导风筋;6、电机转子组件;7、电机壳;8、电机固定三角支架;9、控制板;10、控制板底盖;11、方形定位槽;12、风轮支架;13、导风轮;14、导风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高转速高效率空气压缩风机,包括动叶轮外罩1、动叶轮3、方形定位槽11和导风轮13,动叶轮外罩1外侧壁上成型有动叶轮外罩定位筋2,动叶轮外罩1内部设置有动叶轮3,动叶轮3包括上盖302、设置在上盖302下方的叶轮叶片301和设置在叶轮叶片301下方的下盖303,动叶轮3下方设置有风轮支架12,风轮支架12上设置有导风轮13,导风轮13下方成型有导风叶片14,导风叶片14下方成型有导风筋5,导风筋5外围设置有电机壳7,风轮支架12内部设置有电机绕子组件4,电机绕子组件4内部设置有电机转子组件6,电机壳7下方设置有电机固定三角支架8,电机固定三角支架8下方设置有控制板9,控制板9下方设置有控制板底盖10,控制板底盖10下方中部成型有方形定位槽11。

如图2、图4所示,风轮支架12与导风轮13转动连接,导风轮13的个数为十三。

如图5所示,上盖302、下盖303与叶轮叶片301均成型连接,叶轮叶片301的个数为六,采用六个叶轮叶片301和十三个导风轮13设计,使风量更高,电机更平稳,噪音更小,效率更高,震动更小,散热更优良。

如图1-图3所示,控制板底盖10与电机固定三角支架8通过螺钉连接,控制板9与控制板底盖10通过螺钉连接,控制板9与外部电路进行连接,方形定位槽11起到定位的作用。

如图2、图4所示,电机绕子组件4与风轮支架12通过螺钉连接,电机转子组件6与风轮支架12转动连接,电机转子组件6在此压缩风机内部转动,带动动叶轮3高速旋转,将外部的空气通过导风轮13、导风筋5后汇集,对空气进行压缩。

如图1、图2、图4所示,风轮支架12与电机壳7通过螺钉连接,导风叶片14采用了流线型设计,电机壳7起到保护此压缩风机的作用。

如图2所示,动叶轮3与动叶轮外罩1之间的间隙为0.3mm-0.5mm,动叶轮3与动叶轮外罩1之间的间隙控制在0.3mm-0.5mm之间,基于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风机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高转速高效率空气压缩风机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此压缩风机时,先将外部电路与控制板9连接,电机转子组件6在此压缩风机内部转动,带动动叶轮3高速旋转,将外部的空气通过导风轮13、导风叶片14以及导风筋5后汇集,对空气进行压缩,动叶轮3采用了六个叶片设计,匹配十三个导风轮13,使风量更高,电机更平稳,噪音更小,效率更高,震动更小,散热更优良,同时电机壳7上的导风筋5匹配动叶轮3设计,采用了十三个导风叶片14,导风叶片14采用了流线型设计,这样最大的减少了风阻,最大量的导入了动叶轮3输入的风量,使得风机的效率达到了很大的提升,动叶轮3与动叶轮外罩1之间的间隙控制在0.3mm-0.5mm之间,基于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风机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此压缩风机的控制系统跟风机集成一体,使得整机的散热更优良,安装更便捷,产品成本更低,同时可以让产品更小巧美观。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