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度物料定量输送装置的下泵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3805发布日期:2020-06-20 14:43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粘度物料定量输送装置的下泵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粘度流体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粘度物料定量输送装置的下泵体。



背景技术:

高粘度物料在工业生产中比较常见,诸如胶粘剂、聚氨酯、丁基胶、热熔胶等,其在汽车生产制造业、化工行业(尤其是树脂胶泥、树脂混凝土、高粘稠膏体等)、电子产品制造、家具饰件及制造行业以及食品行业等行业中输送是一个难题。当高粘度物料的粘度很大时,输送装置不容易计量输送,并且计量不准确;如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是一种高强度室温湿气固化的粘合剂,在常温条件下、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均呈高粘稠的软膏状,流动性差,粘度很大。

下泵体,即打胶泵实际运输物料的主体部分,不涉及打胶泵的动力来源部分和打胶泵的固定位置结构。

当需要对存放于容器中的高粘度物料进行出料时,常见的做法是气动柱塞泵加流量仪完成输送物料定量输送过程,输送泵通过压盘往下挤压,物料从压盘周边向上挤出实现出料。

现有技术的缺陷:高粘度物料进行出料过程中,传输路径即打胶泵的下泵体部分缺少必要的加热装置对物料输送过程中的路径进行加热,导致物料易堵塞,活塞杆移动的距离压缩的空间面积与实际物料运输值偏差大,使得从下泵体流出的物料计量数值偏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高粘度物料定量输送装置的下泵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胶泵物料运输易堵塞,物料运输数据计量值偏差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粘度物料定量输送装置的下泵体,包括有内设贯穿整体的活塞杆,活塞杆上部外设置的喉部密封盖,喉部密封盖下端设置的泵口,活塞杆中部外设置的缸筒,活塞杆底部外设置的压盘;压盘内设有加热管,缸筒外壁设有发热板,活塞杆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主活塞杆、上阀体阀芯和次活塞杆,上阀体阀芯分别与主活塞杆和次活塞杆螺纹连接,泵口一侧设有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在于,首先,主活塞杆由整个打胶泵动力装置提供向下做线性运动的动力,活塞杆在下泵体内部自上而下的运动,导致缸筒内部的空间压缩,气压降低,使得与主活塞杆间接连接的次活塞杆底部的气压高于下泵体内部气压,进而使得高粘度的物料通过活塞杆底部外设置的压盘敞口自下而上的进入下泵体内部的腔体,与此同时,接通加热管和发热板的电路,保证加热管和发热板对下泵体入口端和输送路径的物料进行加热;然后,当主活塞杆运动至一定位置时,向上作反向运动,促使物料自下而上向缸筒内部的空间压缩,确保下泵体内部的物料能从泵口的出料口端流出;最后,多次的给予主活塞杆提供动力,使整个活塞杆上下运动,使得物料自压盘的敞口端顺利流入,到出料口定量的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粘度物料定量输送装置的下泵体有益效果为,通过在下泵体的进料口与物料运输路径上设置加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胶泵物料运输易堵塞,物料运输数据计量值偏差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粘度物料定量输送装置的下泵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粘度物料定量输送装置的下泵体的剖视图;

其中:1、油杯,2、喉部密封盖,3、泵口,4、下缸体底座,5、缸筒,6、下缸体阀套,7、下阀座,8、主活塞杆,9、上阀体阀芯,10、次活塞杆,11、提料阀,12、提料阀芯,13、上活塞导向套,14、上活塞阀芯,15、上活塞密封圈,16、下活塞阀体,17、下活塞螺母,18、下活塞填料密封支持环,19、下活塞填料密封垫圈,20、下活塞填料密封圈,21、下活塞填料补偿密封圈,22、泄压阀体,23、泄压阀芯,24、泄压阀杆,25、喉部密封隔套a型,26、喉部密封隔套b型,27、喉部密封导向套,28、发热板,29、压盘,30、加热管,3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粘度物料定量输送装置的下泵体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粘度物料定量输送装置的下泵体,包括有内设贯穿整体的活塞杆,活塞杆上部外设置的喉部密封盖2,喉部密封盖2下端设置的泵口3,活塞杆中部外设置的缸筒5,活塞杆底部外设置的压盘29;压盘29内设有加热管30,缸筒5外壁设有发热板28,活塞杆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主活塞杆8、上阀体阀芯9和次活塞杆10,上阀体阀芯9分别与主活塞杆8和次活塞杆10螺纹连接,泵口3一侧设有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在于,首先,主活塞杆8由整个打胶泵动力装置提供向下做线性运动的动力,活塞杆在下泵体内部自上而下的运动,导致缸筒5内部的空间压缩,气压降低,使得与主活塞杆8间接连接的次活塞杆10底部的气压高于下泵体内部气压,进而使得高粘度的物料通过活塞杆底部外设置的压盘29敞口自下而上的进入下泵体内部的腔体,与此同时,接通加热管30和发热板28的电路,保证加热管30和发热板28对下泵体入口端和输送路径的物料进行加热;然后,当主活塞杆8运动至一定位置时,向上作反向运动,促使物料自下而上向缸筒5内部的空间压缩,确保下泵体内部的物料能从泵口3的出料口端流出;最后,多次的给予主活塞杆8提供动力,使整个活塞杆上下运动,使得物料自压盘29的敞口端顺利流入,到出料口定量的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粘度物料定量输送装置的下泵体有益效果为,通过在下泵体的进料口与物料运输路径上设置加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胶泵物料运输易堵塞,物料运输数据计量值偏差大的问题。

喉部密封盖2通过螺丝与泵口3连接,内部空腔依次安装喉部密封隔套a型、喉部密封隔套b型26和喉部密封导向套27,与主活塞杆8形成密封状态;防止上下泵体上端的油脂往泵体内部流动,同时防止泵内的流体介质溢出泵体外部。喉部密封隔套a型、喉部密封隔套b型26和喉部密封导向套27组成的部件能承受的最大压强120mpa。泵口3与缸筒5或者下缸体底座4通过螺栓31(m14x280内六角螺栓,螺纹长30-40)连接。缸筒5与上活塞组件形成一个阀门,线性运动的阀门。主活塞杆8与上活塞组件螺纹连接,驱动整个下泵体的运动,给上活塞组件和下阀体组件提供轴向动力;出料口外接管道或者设备输送物料,次活塞杆10给提料阀芯12提供轴向动力。

喉部密封盖2与主活塞杆8之间设有喉部密封套,喉部密封盖2外围层还设有油杯1,喉部密封套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喉部密封隔套a型、喉部密封隔套b型26和喉部密封导向套27。油杯1与喉部密封盖2形成一个容器,盛放润滑油脂;喉部密封套与喉部密封盖2形成一个整体,与喉部密封盖2的作用相同。

缸筒5内部的上阀体阀芯9呈工字型连接件,缸筒5中部套设有上活塞组件,上活塞组件包括相互榫接的上活塞导向套13和上活塞阀芯14,其中上活塞导向套13和上活塞阀芯14之间榫接的缺口套色有上活塞密封圈15。主活塞杆8与上活塞组件螺纹连接,驱动整个下泵体的运动,给上活塞组件和下阀体组件提供轴向力;上活塞导向套13与上阀体阀芯9配合组成一个活动的阀门,控制物料流体向上单向输送。

缸筒5外壁呈圆柱状,发热板28通过铆钉固定在缸筒5的外侧壁,紧靠缸筒5的外侧壁的发热板28面呈凹陷的弧形面。发热板28对物料传输过程中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了物料流体的快速流动性。

泵口3上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通过长杆螺丝与下缸体底座4连接,下缸体底座4通过螺栓31与压盘29连接。下缸体底座4与压盘29通过螺栓31(不锈钢m14x35内六角螺栓,全螺栓)连接,起到固定作用。

缸筒5内部,靠近上阀体阀芯9与次活塞杆10连接端的次活塞杆10上部设有下缸体阀套6,下缸体阀套6与下缸体底座4内侧之间设有下阀座7;下缸体阀套6与下阀座7之间的空间内的次活塞杆10上套设有下阀体组件,下阀体组件包括相互榫接的下活塞螺母17和下活塞阀体16,其中下活塞螺母17的下端与下活塞阀体16的内部设有环状的下活塞密封组件,下活塞密封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重叠的下活塞填料密封支持环18、下活塞填料密封垫圈19、下活塞填料密封圈20和下活塞填料补偿密封圈21。下缸体阀套6限制下阀体组件移动范围,及物料流体的流动空间,所起到的作用是把下阀座7压实(固定)在下缸体底座4上;下阀座7与下阀体组件通过开合动作形成一个单向阀门的作用。

次活塞杆10底部设有提料组件,提料组件包括提料阀芯12和提料阀11,提料阀11与提料阀芯12组成一个活动的阀门。提料阀芯12与提料阀11配合组成一个活动的阀门,控制流体向上单向输送。

压盘29底部敞口的外延设有环形的加热管30,加热管30两端从压盘29上表面凸出,加热管30两端凸出部分用于外接电极的接口。加热管30所起到的作用是确保从压盘29底部流入下泵体内的物料流体的流动性更加顺畅。

泵口3的侧面还设有泄压组件,泄压组件包括泄压阀体22、泄压阀芯23和泄压阀杆24。泄压组件做起到的作用是排泄下泵体内部空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有:上下极限位反向运动时失效行程(不做功)距离较长,最长超过行程的1/3。更换易损件时,拆卸困难,操作复杂,对安装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喉部密封泄露严重,使用寿命短。现有产品加热部件需要额外设计,属于改装件,没有预留安装孔和安装的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