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移动底座的智能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0868发布日期:2020-06-05 19:02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带有移动底座的智能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家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移动底座的智能风扇。



背景技术:

电风扇简称电扇,也称为风扇、扇风机,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现有的电风扇需要通过连接线连接室内的电路以供电支持工作,且是通过支撑杆安置在同一位置来控制该电风扇所在的局部区域内的空气流动,导致制冷效果不佳。

中国实用新型cn205618414u公开了一种智能型电风扇,该智能型电风扇在其底座下方通过安装移动方向轮和驱动轮实现自主移动至指定地点;然后利用安装在液压伸缩杆上方的多功能红外感应装置感应使用者体温和用户方位,同时风扇的风向调节装置自动调节风向使得用户最大限度接受风量。

然而,中国实用新型cn205618414u的一种智能型电风扇所在占的空间较大,且在智能型电风扇移动至远离室内供电电源且自身电量不足的情况下,难以维持正常工作,使得底座的空间和用途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前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移动底座的智能风扇,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移动底座的智能风扇,该智能风扇包括移动底座本体、充电组件、风扇头以及风扇支撑装置,移动底座本体包括壳体;风扇头固定设置在风扇支撑装置的一端,移动底座本体的壳体表面开设有风扇容纳槽位,风扇支撑装置可滑动地安装在风扇容纳槽位的表面,充电组件装配在移动底座本体的壳体。该技术方案改进现有的智能伸缩风扇中的底座结构和风扇头的支杆结构,使得移动底座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且拓展底座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起降连杆和联轴器;所述移动底座本体的内部对应装配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联轴器,联轴器上方与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扇头;起降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杆的中部固定连接,起降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扇容纳槽位可滑动连接;中,支撑杆、起降连杆和所述风扇头的相连接部位存在电性连接关系。该技术方案灵活地设置风扇头在所述移动底座中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底座本体的底面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配有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所述移动底座本体的底面前端装配有导向轮,所述移动底座本体的底面前端方向为所述移动底座本体前进方向,且与所述风扇头的出风方向相同。该技术方案能支持所述智能风扇自主移动至用户所在方位,优化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充电弹片装配在所述移动底座本体的壳体的前半侧面的中央,且与所述起降连杆的内部存在电性连接关系;充电弹片的装配位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红外引导传感器;在所述智能型电风扇移动至远离室内供电电源且自身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该技术方案用于指引所述智能风扇回到充电座充电,实现所述移动底座的回充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引导传感器包括广角位置传感器和狭角位置传感器,其中,广角位置传感器分别装配在所述左驱动轮上方所述壳体对应位置处和所述右驱动轮上方所述壳体对应位置处,狭角位置传感器位于所述充电弹片相邻两侧。提高搜寻回充座的位置的效率,并提高引导所述移动底座本体回座充电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移动底座的智能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风扇头;11、支撑杆;12、起降连杆;13、风扇容纳槽位;14、联轴器;15、移动底座本体;151、充电弹片;161右驱动轮;162、左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移动底座的智能风扇,该智能风扇包括移动底座本体15、充电组件、风扇头10以及风扇支撑装置,移动底座本体15包括壳体,壳体包围移动底座本体15的侧面和上表面;风扇头10固定设置在风扇支撑装置的上端,移动底座本体15的壳体表面开设有风扇容纳槽位13,风扇支撑装置可滑动地安装在风扇容纳槽位13的表面,但是风扇容纳槽位13的表面对应设置有用于限制风扇支撑装置滑动的锁止扣装置。在智能风扇正常工作状态下,锁止扣装置限定风扇支撑装置将风扇头10固定在移动底座本体15的上表面;当充电组件响应回充命令、移动底座本体15处于充电状态或移动底座本体15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风扇支撑装置在移动底座本体15的表面滑动,直到风扇头10被带回移动底座本体15的内部时锁止扣装置才限定风扇支撑装置的滑动。充电组件装配在移动底座本体15的壳体的侧面及壳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改进现有的智能伸缩风扇中的底座结构和风扇头的支杆结构,使得底座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且拓展底座的用途。

如图1所示,所述风扇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11、起降连杆12和联轴器14,所述风扇支撑装置通过支撑杆11和联轴器14连接到移动底座本体15,而支撑杆11存在两个不同的部位分别连接联轴器14和起降连杆12。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的内部对应装配有步进电机(图中未表示出),并与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内部的主控板存在电性连接。所述风扇支撑装置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的上表面的方式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联轴器14,联轴器14上方与支撑杆11的底端转动连接,支撑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扇头10,起降连杆12的一端与支撑杆11的中部固定连接,起降连杆12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扇容纳槽位13可滑动连接。其中,支撑杆11、起降连杆12和所述风扇头10的相连接部位存在电性连接关系,本实施例通过导线建立起各个部位的电性连接关系。

具体地,在智能风扇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自主移动至用户所在方位,步进电机不运转,则联轴器14也不运转,起降连杆12在所述风扇容纳槽位13上的一端被锁止扣装置限定滑动,则支撑杆11竖直固定在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的上表面,使得风扇头10的出风口对准用户;在智能风扇由正常工作状态变为充电组件响应回充命令、移动底座本体15处于充电状态或移动底座本体15处于非工作状态的过程中,步进电机发生运转,带动联轴器14运转,联轴器14持续传递动力,用于控制与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连接的支撑杆11绕着联轴器14转动,起降连杆12在所述风扇容纳槽位13上的一端不受锁止扣装置的限定而沿着指定的方向滑动,使得支撑杆11被起降连杆12带入所述风扇容纳槽位13内,避免所述智能风扇在充电的同时也保持正常工作,既降低充电效率也不能给用户带来更优的体验效果。本实施例依靠前述的风扇支撑装置对应的结构,灵活地设置风扇头在所述移动底座中的位置,减少所述智能风扇在非正常工作状态占用的室内空间,也方便移动底座本体15自主回座充电。

所述风扇支撑装置的上端连接的风扇头10也可以换成加湿器、自拍杆、补水仪、台灯等,可根据需要进行替换。

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的底面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配有左驱动轮162和右驱动轮161,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前进或后退;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的底面前端装配有导向轮(图中未表示出),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的底面前端方向为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的前进方向,所述智能风扇的整体结构的前进方向与所述风扇头10的出风方向相同,实现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自主移动至用户面前即可对准用户送风,优化用户体验。

前述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弹片151和红外引导传感器;充电弹片151装配在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的壳体的前半侧面的中央,且充电弹片151与起降连杆12内部的导线存在连接,起降连杆12内部的导线通过电导线与支撑杆11的内部导线连接,支撑杆11的内部导线连接所述风扇头10的驱动电机,充电弹片151用于将待回充的充电座的电源输送到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和所述风扇头10,从而补充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移动过程中损耗的电量以及所述风扇头10运转过程中消耗的电量。优选地,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的壳体前半部分是,以所述左驱动轮162的装配位置和所述右驱动轮161的装配位置的连线为划分线,对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的壳体的表面划分得到的,实际上是对半划分壳体表面,本实施例将前半部分所在方向是与所述风扇头10的出风方向相同。在所述智能型电风扇移动至远离室内供电电源且自身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该技术方案用于指引所述智能风扇回到充电座充电,实现所述移动底座的回充功能。

充电弹片151的装配位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红外引导传感器,优选地,所述红外引导传感器包括广角位置传感器和狭角位置传感器。其中,由于广角位置传感器的可探测视角范围大,所以广角位置传感器分别装配在所述左驱动轮162上方的壳体侧面对应位置处和所述右驱动轮161上方的壳体侧面对应位置处;而由于狭角位置传感器的可探测视角范围小,所以狭角位置传感器只能位于所述充电弹片相邻两侧。在所述智能风扇剩余电量不足或进入待机状态时,根据所述红外引导传感器对远近不同区域的充电座回充引导信号的探测结果完成回充,先根据广角位置传感器的探测结果自主移动至合理强度的充电座回充引导信号处,再结合充电弹片151相邻两侧的狭角位置传感器的探测结果完成与充电座的对接引导操作,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的充电弹片151完成与充电座上对应的充电触点对接后进入充电状态。本实施例在所述移动底座本体15的壳体不同位置装配广角位置传感器和狭角位置传感器,提高所述智能风扇搜寻充电座的效率,并提高引导所述移动底座本体回座充电的准确性。

以上实施例仅为充分公开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主旨、未经创造性劳动的等效技术特征的替换,应当视为本申请揭露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