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隔膜泵及洗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5527发布日期:2020-11-13 12:1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门、隔膜泵及洗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阀门、隔膜泵及洗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手机常采用隔膜泵进行洗手液或洗手泡沫的输送。隔膜泵作为一种容积泵,它主要依靠隔膜片的来回鼓动改变仓室容积从而吸入和排出液体或气体。通常隔膜泵包括传动部、压缩部和输送部,隔膜泵通过传动部向压缩部和输送部提供动力,压缩部通过内置隔膜的来回鼓动改变仓室容积从而吸入和排出流体,输送部主要负责将外部的液体或气体吸入隔膜内,或将隔膜内的液体或气体输出,其主要包括吸入阀、排出阀和流体输送通道。

申请人通过早期研究提出了一种设置在阀片上、能够单侧摆动的弹片来作为吸入阀和排出阀,实现单向打开流体输送通道的目的。通常,这种弹片实现了提高设备稳定性的目的,但申请人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结构的阀片仍具有以下缺陷:当阀片出模成型后,弹片与阀片上的间隙需要去除,去除工艺比较麻烦,而且一不小心就会损坏阀片,良品率较低,易使得洗手机产生回流的问题。

因此,提出一种能够简化生产工艺,提高良品率,能够避免洗手机出现回流的阀门、隔膜泵及洗手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阀片良品率低,易导致洗手机出现回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阀门,所述阀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阀体、阀片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上设置第一输出孔和第二输入孔,所述第二阀体上设置第二输出孔和第一输入孔,所述阀片上设置吸入部和排出部,所述第一输出孔、第二输入孔、吸入部、排出部、第一输入孔和第二输出孔构成流体输送通道,所述吸入部能够向靠近所述第一阀体一侧摆动以将流体吸入,所述排出部能够向远离所述第一阀体一侧摆动以将流体排出,在所述第一阀体上对应所述排出部的位置设置第一凸点,在所述第二阀体上对应所述吸入部的位置设置第二凸点,所述第一输出孔和所述排出部不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输入孔和所述吸入部不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阀门,通过第一凸点、排出部、第二凸点和吸入部等结构的配合实现对流体输送通道的通断控制,流体输送顺畅,闭合快速、严密,用于隔膜泵和洗手机可有效避免回流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良品率高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吸入部上设置吸入孔,所述吸入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凸点的位置相对应。吸入孔的设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同时也有利于流体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排出部上设置排出孔,所述排出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凸点的位置相对应。排出孔的设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同时也有利于流体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点和所述第二凸点设置为小于半圆球状。第一凸点和第二凸点设置为小于半圆球状,有利于流体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阀体上还设有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所述第二阀体远离所述隔膜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将所述第一输出口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输出孔相连通,所述第二凹槽将所述第二输出口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输出孔相连通。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的设置便于输送不同的流体。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覆盖在所述第二阀体上,所述第一阀体、阀片、第二阀体和连接件依次覆盖在隔膜的敞口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阀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输出腔和第二输出腔。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的设置便于输送不同的流体。

一种隔膜泵,所述隔膜泵具有上述的阀门。

一种洗手机,所述洗手机具有上述的隔膜泵。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阀门、隔膜泵及洗手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阀门,通过第一凸点、排出部、第二凸点和吸入部等结构的配合实现对流体输送通道的通断控制,流体输送顺畅,闭合快速、严密,用于隔膜泵和洗手机可有效避免回流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良品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隔膜泵和洗手机,所述隔膜泵和洗手机与上述阀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隔膜泵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隔膜泵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阀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阀体的另一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阀片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阀片的另一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阀体和阀片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阀体和阀片的仰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阀体和阀片的剖面图;

图10为图9中a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阀体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阀体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传动部,101-马达,102-转子仓,103-偏心轮,2-压缩部,201-隔膜驱动,202-隔膜仓,203-隔膜,3-输送部,301-第一阀体,3011-第二输入孔,3012-第一输出孔,3013-第一凸点,302-阀片,3021-吸入孔,3022-排出部,3023-排出孔,3024-吸入部,303-第二阀体,3031-第一输入孔,3032-第二输出孔,3033-第一输出口,3034-第二凸点,3035-第二输出口,304-连接件,3041-第一输入口,3042-第二输入口,3043-第二输出腔,3044第一输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隔膜泵,如图1-2所示,所述隔膜泵包括依次连接的传动部1、压缩部2和输送部3,所述传动部1被配置为向压缩部2和输送部3提供动力;所述压缩部2包括隔膜203,所述隔膜203上设有数个膜片,所述膜片向靠近所述传动部1一侧拱起形成仓室,所述隔膜203能够通过膜片的来回鼓动改变仓室容积从而吸入和排出流体。优选的,所述隔膜203上设有4个膜片。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1包括马达101、转子仓102和偏心轮103,所述马达101靠近所述转子仓102的一侧表面设有一凸轴,所述凸轴穿过所述转子仓102与偏心轮103套合,所述偏心轮103上设有一偏心孔,所述偏心孔内设有一钢轴。所述马达101和所述转子仓102通过紧固螺钉(图中未显示)连接。

所述压缩部2包括隔膜驱动201、隔膜仓202和隔膜203,所述隔膜驱动201上设有一驱动连接孔,所述钢轴的一端插入所述驱动连接孔中,所述钢轴的另一端以一偏移角度插入所述偏心轮103的偏心孔中;所述隔膜驱动201上设有数个隔膜连接孔,所述隔膜203的一端通过所述隔膜连接孔与所述隔膜驱动201相连接,所述隔膜仓202套设在所述隔膜203外侧。

所述输送部3设有阀门,如图2-14所示,所述阀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阀体301、阀片302、第二阀体303,所述第二阀体303上设置第二输出孔3032和第一输入孔3031,所述阀片302上设置吸入部3024和排出部3022,所述第一输出孔3012、第二输入孔3011、吸入部3024、排出部3022、第一输入孔3031和第二输出孔3032构成流体输送通道,所述吸入部3024能够向靠近所述第一阀体301一侧摆动以将流体吸入,所述排出部3022能够向远离所述第一阀体301一侧摆动以将流体排出,在所述第一阀体301上对应所述排出部3022的位置设置第一凸点3013,在所述第二阀体303上对应所述吸入部3024的位置设置第二凸点3034,所述第一输出孔3012和所述排出部3022不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输入孔3031和所述吸入部3024不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阀门,通过第一凸点、排出部、第二凸点和吸入部等结构的配合实现对流体输送通道的通断控制,流体输送顺畅,闭合快速、严密,用于隔膜泵和洗手机可有效避免回流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良品率高的优点。

具体的,所述吸入部3024上设置吸入孔3021,所述吸入孔3021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凸点303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排出部3022上设置排出孔3023,所述排出孔3023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凸点3013的位置相对应。更具体的,所述吸入孔3021和排出孔3023设置为通孔。吸入孔3021和排出孔3023的设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同时也有利于流体排出。

具体的,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凸点3013和所述排出部3022相抵接,所述第一输出孔3012的中心轴和所述排出孔3023的中心轴不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凸点3034和所述吸入部3024相抵接,所述第一输入孔3031的中心轴和所述吸入孔3021的中心轴不在一条直线上。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排出部3022为设置在所述阀片302上,且向所述第一阀体301方向延伸的凹槽,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形状设置为圆形。

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吸入部3024为设置在所述阀片302上,且向所述第二阀体303方向延伸的凹槽,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形状设置为圆形。

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吸入孔3021设置在所述吸入部3024的中心,且所述吸入孔3021为圆孔,所述所述排出孔3023设置在所述排出部3022的中心,且所述排出孔3023为圆孔。吸入孔3021和排出孔3023设置为圆孔,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同时也有利于流体排出。

具体的,所述第一凸点3013和所述第二凸点3034设置为小于半圆球状。第一凸点3013和第二凸点3034设置为小于半圆球状,有利于流体排出。

具体的,所述第一阀体301上的第二输入孔3011与所述吸入孔302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隔膜203的仓室对应一个第二输入孔3011、一个第一输出孔3012以及一个第一凸点3013。

具体的,所述第二阀体303上还设有第一输出口3033和第二输出口3035,所述第二阀体303远离所述隔膜203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将所述第一输出口3033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输出孔3032相连通,所述第二凹槽将所述第二输出口3035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输出孔3032相连通。第一输出口3033和第二输出口3035的设置用于向外输送不同的流体。

具体的,所述第一阀体301、阀片302、第二阀体303和连接件304依次覆盖在隔膜203的敞口侧。

具体的,所述连接件304上设有第一输入口3041和第二输入口3042,所述第一输入口3041和第二输入口3042分别连接不同的外部流体输入通道,用以向所述隔膜203内输送不同的流体。

更具体的,所述连接件304靠近所述隔膜203的一侧设有第一输出腔3044和第二输出腔3043,所述第一输出腔3044把对应的所述第二输出孔3032中输出的流体进行收集、导流,进入所述第一凹槽内,通过所述第一输出口3033排出;所述第二输出腔3043把对应的所述第二输出孔3032中输出的流体进行收集、导流,进入所述第二凹槽内,通过所述第二输出口3035排出。

具体的,所述流体包括气体和/或液体。

具体的,其工作原理为:

在吸入流体时,膜片将向靠近所述传动部1一侧运动,膜片的仓室内为负压,此时吸入部3024由于受到负压的作用,将向靠近所述第一阀体301一侧摆动,从而打开吸入部3024控制的流体输送通道,使得外部流体能够通过流体输送通道被吸入膜片的仓室内,而排出部3022靠近第一阀体301的侧面由于与第一阀体301的第一凸点3013贴合接触,受到所述第一阀体301的支撑作用,将无法向靠近所述隔膜203一侧摆动,因此,受排出部3022控制的流体输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类似的,当膜片工作状态发生的转换,在排出流体时,膜片将向远离所述传动部1一侧运动,膜片的仓室内为正压,此时排出部3022由于受到正压的作用,将向远离所述传动部1一侧摆动,从而打开受排出部3022控制的流体输送通道,使得膜片的仓室内流体能够通过流体输送通道被排出,而吸入部3024靠近第二阀体303的侧面由于与第二阀体303的第二凸点3034贴合接触,受到所述第二阀体303的支撑作用,将无法向远离所述传动部1的一侧摆动,因此,此时受吸入部3024控制的流体输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正是通过第一凸点、排出部、第二凸点和吸入部等结构的相互配合实现实现了流体输送通道打开与闭合的控制。

在使用过程中,流体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输入口3041、第二输入口3042、第一输入孔3031、吸入部3024、吸入孔3021和第二输入孔3011输入到仓室中,并通过所述第一输出孔3012、排出部3022、排出孔3023、第二输出孔3032、第一输出口3033和第二输出口3035输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入孔3031和第二输出孔3032可输送至少两个不同的流体,使得隔膜泵的输入与输出通道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实现多种流体的混合,可满足各种工况的需要,使得所述隔膜泵的使用范围更广。

本实施例所述的阀门及隔膜泵,通过第一凸点、排出部、第二凸点和吸入部等结构的配合实现对流体输送通道的通断控制,流体输送顺畅,闭合快速、严密,可有效避免回流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良品率高的优点。

实施例2

一种洗手机,所述洗手机采用上述隔膜泵实现流体的吸入与排出,所述隔膜泵包括上述阀门。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