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磁悬浮风机后盖散热壳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989318发布日期:2021-02-20 12: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磁悬浮风机后盖散热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壳本体(1),设置在所述散热壳本体(1)侧面的第一散热组件(2),以及镶嵌设置在散热壳本体(1)端部外壁的第二散热组件(3);所述散热壳本体(1)包括一端能够安装在高速磁悬浮风机壳体上的侧位壳体(11),以及设置在所述侧位壳体(11)另一端的后盖(12);侧位壳体(11)上设置有能够与高速磁悬浮风机壳体连接的法兰盘(110);所述第一散热组件(2)包括多个垂直贯穿设置在所述侧位壳体(11)上的第一环形散热片(21),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散热片(21)上用于导热的导热连接组件(22),以及安装在侧位壳体(11)上能够与连接杆(22)连接的导热管(23);所述多个第一环形散热片(21)均匀间隔安装在侧位壳体(11)上;所述导热连接组件(22)包括多个呈圆周均匀且垂直贯穿设置在第一环形散热片(21)上的导热连接杆(221),以及镶嵌设置在后盖(12)内部的导热片(222);所述导热连接杆(221)位于侧位壳体(11)内;所述导热管(23)与导热连接杆(221)一端连接,所述导热片(222)与导热连接杆(22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散热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后盖(12)上的框架,多组均匀排列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圆形铝制散热管道(31),安装在所述圆形铝制散热管道(31)内部的冷却管(32),设置在侧位壳体(11)上连通所述冷却管(32)、导热管(23)的循环管路;所述圆形铝制散热管道(31)上有间隔排列设置的第二环形散热片(311);所述圆形铝制散热管(31)内部设有能与冷却管(22)外径配合的固定圆槽;所述冷却管(32)、导热管(23)、循环管路内装有导热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磁悬浮风机后盖散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12)上包括圆形盖体(121),设置在所述圆形盖体(121)上的第三环形散热片(122),设置圆形盖体(121)上位于所述第三环形散热片(122)内的条形散热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磁悬浮风机后盖散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23)为铜制螺旋管,所述铜制螺旋管内部表层均设有高导热材料;所述高导热材料为石墨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磁悬浮风机后盖散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圆槽与冷却管(32)接触面上设有导热硅脂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磁悬浮风机后盖散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连接杆(221)采用石墨烯铜复合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磁悬浮风机后盖散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液体为丙二醇水溶液。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速磁悬浮风机后盖散热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导热连接杆(221)的制备按照质量百分比准备1%~4%的腐殖酸、2%~5%的石墨烯、3%~6%的陶瓷粉、余量的铜粉,备用;先将腐殖酸与石墨烯混合,搅拌均匀,干燥,得到混合物a;将陶瓷粉、铜粉进行混合并进行加热脱脂处理,得到混合物b;再将混合物a、混合物b依次放置在烧结炉内,搅拌均匀后
进行烧结处理,挤压成型,自然冷却,然后在机械加工得到导热连接杆(221);步骤二:导热硅脂的制备按照质量百分数准备8~1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9~14%的氧化石墨烯、18~23%的硅油、19~24%的纳米氮化硅镁、余量的纳米碳化硅,备用;先将硅油在50~70℃下预热8~12min后升温至80~85℃;然后依次加入纳米碳化硅、纳米氮化硅镁、氧化石墨烯、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均匀,加热至90~95℃后保温15~20min,自然冷却后得到导热硅脂;步骤三:机加工机加工分别制造侧位壳体(11)、法兰盘(110)、后盖(12),第一环形散热片(21)、圆形铝制散热管道(31)、第二环形散热片(311);步骤四:总装配在圆形铝制散热管道(31)的固定圆槽表层涂抹导热硅脂,安装冷却管(32);然后对第一环形散热片(21)安装在侧位壳体(11)上,再安装导热连接杆(221),最后将法兰盘(110)、导热管(23)等所有零件进行总装配;最后连通循环管,装入导热液体。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