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和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1531发布日期:2024-01-26 23:1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和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1、涡旋压缩机通常包括由定涡旋组件和动涡旋部件构成的压缩机构。通常,在定涡旋组件的端板上形成有凹部并且在凹部中设置有密封组件。凹部与定涡旋组件和动涡旋部件之间形成的一系列压缩腔中的一个,流体连通。凹部与密封组件配合形成为定涡旋组件提供背压的背压腔。

2、目前,相关技术中的密封组件是皮碗结构,只能实现单向密封,在特殊工况如除霜过程,背压腔的压力大于高压腔的压力时,流体会泄漏到高压腔,造成背压腔压力下降,导致定涡旋无法压住动涡旋,产生异常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

4、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设有腔体;隔板,设于壳体内,并将腔体分隔成吸气腔和排气腔;压缩组件,设于吸气腔内,压缩组件设有压缩腔、排气口和背压通道,压缩腔与吸气腔和排气口连通,排气口与排气腔连通;背压板组件,与压缩组件朝向隔板的一侧相连,背压板组件设有第一泄压通道;浮动组件,设于吸气腔,并与背压板组件和压缩组件的一部分围合形成背压腔,背压腔通过背压通道与压缩腔连通,浮动组件设有第二泄压通道,背压腔通过第一泄压通道与第二泄压通道连通,第二泄压通道能够与排气腔连通;其中,第一泄压通道的通流截面积小于或等于背压通道的通流截面积。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包括壳体、隔板、压缩组件、背压板组件和浮动组件,具体而言,隔板与壳体的内壁连接,以将壳体的腔体分隔成吸气腔和排气腔。可以理解的是,浮动组件的一部分与隔板相抵,以将吸气腔和排气腔密封分隔。

6、压缩腔与吸气腔和排气口连通,也就是说,吸气腔为低压腔,可以理解的是,壳体上还设置有吸气口,吸气口与吸气腔连通,冷媒自吸气口进入吸气腔,并通过吸气腔进入压缩腔进行压缩,被压缩后的高压冷媒自排气口排出。

7、排气口与排气腔连通,也就是说,排气腔为高压腔。可以理解的是,壳体上还设置有排气管路,排气管路与排气腔连通。具体地,被压缩后的高压冷媒自排气口排出至排气腔,并通过排气管路排出至壳体外。实现冷媒吸气、压缩和排气的过程。

8、背压板组件位于压缩组件朝向隔板的一侧,且背压板组件与压缩组件相连。其中,背压板组件设置有第一泄压通道。

9、浮动组件设置在吸气腔内,具体地,浮动组件与背压板组件以及压缩组件的一部分围合形成背压腔,且背压腔通过背压通道与压缩腔连通,也就是说,背压腔的压力为介于吸气腔和排气腔压力之间的中压腔。即当压缩机正常运行时,吸气腔的压力小于背压腔的压力,背压腔的压力小于排气腔的压力。可以理解的是,浮动组件与压缩组件和背压板组件密封连接,从而可以防止排气腔内的压力向背压腔内泄漏,也能够防止背压腔内的压力向吸气腔内泄漏,进而确保压缩机的稳定运行。

10、而当压缩机处于带液启动的工况下,压缩腔内压缩液体,此时,背压腔中的压力远高于排气腔的压力,即背压腔中的压力远高于排气侧的压力。也即背压腔中的压力远高于所需的压力,导致压缩组件的动盘和静盘之间的轴向力增大,造成静盘和动盘的磨损。

11、相关技术中,设置能够使背压腔向高压侧单向导通的皮碗密封件,以在压缩机处于带液启动的工况下,当背压腔中的压力远高于高压侧的压力时进行泄压,以降低动盘和静盘之间的磨损,提升压缩机的可靠性。然而,在压缩机处于低压比的工况下,当背压腔中的压力高于高压侧的压力时,由于皮碗密封件能够使背压腔的压力向高压侧进行泄漏,会导致压缩组件的静盘和动盘之间不能很好的啮合,进而产生噪音,例如除霜噪音,冷量降低等问题。

12、浮动组件设置有第二泄压通道,背压腔通过第一泄压通道与第二泄压通道连通,也就是说,第一泄压通道位于背压腔和第二泄压通道之间。且第二泄压通道能够与排气腔连通。

13、具体地,当压缩机处于带液启动的工况下,压缩腔内压缩液体,此时,背压腔中的压力远高于排气腔的压力,由于背压腔能够通过第一泄压通道和第二泄压通道与排气腔连通,以及时对背压腔进行泄压,减少压缩组件的动盘和静盘之间的轴向力,降低动盘和静盘的磨损,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提升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4、同时,当压缩机处于低压比的工况下,虽然背压腔能够通过第一泄压通道和第二泄压通道向排气腔进行泄压,但由于第一泄压通道的通流截面积小于或等于背压通道的通流截面积,也就是说,背压通道向背压腔内补入的流体的流量大于或等于通过第二泄压通道向排气腔排出的流体的流量,即使泄压,也会维持背压腔内的压力,确保动盘和静盘之间的啮合,进而降低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噪音,确保压缩机的能效。

15、也就是说,通过限定第一泄压通道和第二泄压通道,以及限定第一泄压通道的通流截面积,使压缩机能够在多种工况下实现稳定可靠地运转。

16、此外,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在皮碗密封件的基础上增加密封圈和阀构件,以实现所有工况下运行而言,取消阀构件结构,且无需对压缩机的其他部分构造进行变更或修改,从而能够在实现压缩机多种工况下可靠运行的同时,显著降低压缩机的生产成本。

17、而且,排气腔为高压腔,即当压缩机处于带液启动的工况或低压比的工况时,背压腔向高压腔进行泄压,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向低压侧进行泄压而言,还能够确保压缩机的整体工作效率,确保压缩机的性能。

18、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泄压通道能够与排气腔连通,即当背压腔的压力大于排气腔的压力时,第二泄压通道与排气腔连通,背压腔通过第一泄压通道和第二泄压通道与排气腔连通,当压缩机正常运行时,背压腔的压力小于排气腔的压力,此时,第二泄压通道与排气腔截止。

19、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压缩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背压板组件包括背压板和第一密封件,其中,背压板与压缩组件朝向隔板的一侧相连,并与浮动组件和压缩组件的一部分围合形成背压腔,第一密封件设于背压板,并位于背压板和浮动组件之间,第一泄压通道设于第一密封件上。

21、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背压板组件包括背压板和第一密封件,具体而言,背压板与压缩组件朝向隔板的一侧连接,且背压板与浮动组件和压缩组件的一部分围合形成背压腔。可以理解的是,当压缩机正常运行时,背压腔的压力为介于吸气腔和排气腔的压力之间的中压腔。

22、第一密封件设置在背压板上,且第一密封件位于浮动组件和背压板之间,从而将浮动组件和背压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第一泄压通道设置在第一密封件上。

23、具体地,当压缩机处于带液启动的工况下,压缩腔内压缩液体,此时,背压腔中的压力远高于排气腔的压力,由于背压腔能够通过第一泄压通道和第二泄压通道与排气腔连通,以及时对背压腔进行泄压,减少压缩组件的动盘和静盘之间的轴向力,降低动盘和静盘的磨损,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提升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4、同时,当压缩机处于低压比的工况下,虽然背压腔能够通过第一泄压通道和第二泄压通道向排气腔进行泄压,但由于第一泄压通道的通流截面积小于或等于背压通道的通流截面积,也就是说,背压通道向背压腔内补入的流体的流量大于或等于通过第二泄压通道向排气腔排出的流体的流量,即使泄压,也会维持背压腔内的压力,确保动盘和静盘之间的啮合,进而降低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噪音,确保压缩机的能效,使压缩机能够在多种工况下实现稳定可靠地运转。

25、此外,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在皮碗密封件的基础上增加密封圈和阀构件,以实现所有工况下运行而言,取消阀构件结构,且无需对压缩机的其他部分构造进行变更或修改,从而能够在实现压缩机多种工况下可靠运行的同时,显著降低压缩机的生产成本。

26、可选地,第一密封件为密封圈,具体地。密封圈包括但不限于o型密封圈或矩形密封圈。

27、可选地,第一密封件为硅胶密封圈。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泄压通道包括泄压缺口和/或泄压孔,沿压缩组件的轴向方向,泄压缺口和/或泄压孔贯通第一密封件。

29、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一泄压通道包括泄压孔和/或泄压缺口。

30、具体地,第一泄压通道为泄压孔。

31、或者,第一泄压通道为泄压缺口。

32、或者,第一泄压通道包括泄压孔和泄压缺口。

33、沿压缩组件的轴向方向,泄压孔和/或泄压缺口贯通第一密封件,以使背压腔通过泄压孔和/或泄压缺口与第二泄压通道连通。

34、具体地,当压缩机处于带液启动的工况下,压缩腔内压缩液体,此时,背压腔中的压力远高于排气腔的压力,由于背压腔能够通过泄压孔和/或泄压缺口以及第二泄压通道与排气腔连通,以及时对背压腔进行泄压,减少压缩组件的动盘和静盘之间的轴向力,降低动盘和静盘的磨损,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提升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5、同时,当压缩机处于低压比的工况下,虽然背压腔能够通过泄压孔和/或泄压缺口以及第二泄压通道向排气腔进行泄压,但由于泄压孔和/或泄压缺口的通流截面积小于或等于背压通道的通流截面积,也就是说,背压通道向背压腔内补入的流体的流量大于或等于通过第二泄压通道向排气腔排出的流体的流量,即使泄压,也会维持背压腔内的压力,确保动盘和静盘之间的啮合,进而降低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噪音,确保压缩机的能效,使压缩机能够在多种工况下实现稳定可靠地运转。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背压板设有密封槽,密封槽与背压腔和第一泄压通道连通,第一密封件设于密封槽内,并与浮动组件相抵。

37、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背压板设置有密封槽,具体而言,第一密封件设置在密封槽内,也就是说,第一密封件嵌入密封槽内。而且,第一密封件与浮动组件相抵。从而对浮动组件和背压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同时,提高第一密封件的固定效果,进而提高第一密封件的安装稳定性,实现可靠密封。

38、此外,通过在背压板上设置密封槽来安装第一密封件,能够减小压缩机径向方向的宽度,有利于实现压缩机的小型化。

39、可选地,当第一密封件为密封圈时,密封槽为密封环槽,也就是说,沿压缩组件的周向方向,密封槽延伸至一周,进一步提高第一密封件的安装稳定性。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泄压通道设于第一密封件靠近浮动组件的一侧。

41、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泄压通道设置在第一密封件靠近浮动组件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泄压通道在第一密封件上,且靠近浮动组件设置,也即第一泄压通道远离密封槽设置,从而确保背压腔通过第一泄压通道与第二泄压通道连通。

42、可选地,第一泄压通道包括泄压缺口时,泄压缺口位于第一密封件的外侧,即泄压缺口位于第一密封件远离排气口的一侧,以确保第一泄压通道与背压腔和第二泄压通道的有效连通。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密封件包括o型密封圈或矩形密封圈。

44、在该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一密封件包括o型密封圈。

45、或者第一密封件包括矩形密封圈。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浮动组件包括浮动板和第一密封部,其中,浮动板与背压板组件和压缩组件的一部分围合形成背压腔,第一密封部设于浮动板靠近排气口的一侧,并位于浮动板和背压板组件之间,第一密封部设有第二泄压通道。

47、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浮动组件包括浮动板和第一密封部,具体而言,浮动板与背压板组件和压缩组件的一部分围合形成背压腔。可以理解的是,当压缩机正常运行时,背压腔的压力为介于吸气腔和排气腔的压力之间的中压腔。

48、第一密封部设置在浮动板靠近排气口的一侧,且第一密封部位于浮动板和背压板组件之间,从而能够将背压腔与排气腔进行密封分隔,防止排气腔内的压力向背压腔内泄漏,进而确保压缩机的稳定运行。

49、第一密封部上设置有第二泄压通道,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泄压通道能够与排气腔连通或截止。具体地,当压缩机处于带液启动的工况或低压比的工况下,背压腔内的压力大于排气腔的压力,第二泄压通道与排气腔连通进行泄压。当压缩机处于正常状态运行时,背压腔内的压力小于排气腔的压力,第二泄压通道与排气腔截止。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密封部包括密封本体和密封唇,其中,密封本体设于浮动板,密封唇的第一端与密封本体相连,密封唇的第二端朝向隔板的方向倾斜延伸,密封唇的第二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基于密封唇的第二端处于第一位置,密封唇与背压板组件相抵,背压腔与排气腔截止;基于密封唇的第二端处于第二位置,密封唇与背压板组件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第二泄压通道。

51、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一密封部包括密封本体和密封唇,具体而言,密封唇的第一端与密封本体连接,密封唇的第二端朝向隔板倾斜延伸。也就是说,密封唇与密封本体连接,且密封唇背离密封本体的一端朝向隔板倾斜延伸。

52、可以理解的是,浮动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沿压缩组件的轴向方向排布,且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相连,密封本体夹设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以实现第一密封部的安装固定。

53、密封唇的第二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具体地,当压缩机处于带液启动的工况下,压缩腔内压缩液体,此时,背压腔中的压力远高于排气腔的压力,密封唇的第二端运动至第二位置,使得密封唇与背压板组件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与排气腔连通的第二泄压通道。

54、背压腔通过第一泄压通道与第二泄压通道连通,以及时对背压腔进行泄压,减少压缩组件的动盘和静盘之间的轴向力,降低动盘和静盘的磨损,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提升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5、同时,当压缩机处于低压比的工况下,背压腔的压力大于排气腔的压力,虽然密封唇能够与背压板组件之间形成间距,以形成与排气腔连通的第二泄压通道,背压腔能够通过第一泄压通道和第二泄压通道向排气腔进行泄压,但由于第一泄压通道的通流截面积小于或等于背压通道的通流截面积,也就是说,背压通道向背压腔内补入的流体的流量大于或等于通过第二泄压通道向排气腔排出的流体的流量,即使泄压,也会维持背压腔内的压力,确保动盘和静盘之间的啮合,进而降低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噪音,确保压缩机的能效,使压缩机能够在多种工况下实现稳定可靠地运转。

56、当压缩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背压腔的压力小于排气腔的压力,密封唇的第二端运动至第一位置,与背压板组件相抵,以防止排气腔的压力向背压腔泄漏。从而使得压缩机能够在多种工况下实现稳定可靠地运转。

57、可选地,第一密封部包括皮碗密封圈。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浮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部,第二密封部设于浮动板背离排气口的一侧,并位于浮动板和压缩组件之间。

59、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浮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部,具体而言,第二密封部设置在浮动板背离排气口的一侧,且第二密封部位于浮动板和压缩组件之间,以使背压腔与吸气腔密封分隔,防止背压腔内的压力向吸气腔内泄漏,进而确保压缩机的稳定运行。

60、可选地,第二密封部包括皮碗密封圈。

61、可选地,第二密封部包括安装部和密封边,具体地,安装部夹设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密封边的第一端与安装部连接,密封边的第二端向背离隔板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与压缩组件相抵,由于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背压腔内的压力始终大于吸气腔的压力,故通过设置第二密封部可以将背压腔和吸气腔进行有效地密封分隔。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压缩组件包括动盘和静盘,其中,静盘与动盘配合形成压缩腔,静盘设有排气口和凹部,背压板组件位于凹部内,背压板组件与凹部和浮动组件围合形成背压腔。

63、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压缩组件包括动盘和静盘,具体而言,动盘和静盘配合形成压缩腔,可以理解的是,压缩机还包括电机和曲轴,曲轴与电机和动盘相连。具体地,在电机的驱动下,曲轴带动动盘相对于静盘转动,以对压缩腔内的冷媒进行压缩。被压缩后的高压冷媒通过静盘上的排气口排出至排气腔内,最后通过壳体上的排气管路排出至壳体外。实现冷媒压缩和排气的过程。

64、静盘背离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凹部,背压板组件与静盘相连,且背压板组件位于凹部内,以使背压板组件、凹部和浮动组件围合形成压缩腔。可以理解的是,背压板组件上设置有流道,背压通道通过流道与背压腔连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65、当压缩机处于带液启动工况或低压比工况时,背压腔的压力大于排气腔的压力,第一密封部的密封唇与背压板组件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与排气腔导通的第二泄压通道。

66、当压缩机正常运行时,背压腔的压力小于排气腔的压力,第一密封部的密封唇与背压板组件相抵,以防止排气腔内的压力向背压腔泄漏。

6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隔板包括板本体和第二密封件,其中,板本体与壳体的内壁相连,第二密封件设于板本体朝向压缩组件的一侧,浮动组件的一部分与第二密封件相抵。

68、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隔板包括板本体和第二密封件,具体而言,板本体与壳体的内壁连接,以将壳体的腔体分隔成吸气腔和排气腔。

69、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板本体朝向压缩组件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二密封件设置在吸气腔内。浮动组件的一部分与第二密封件相抵,从而将吸气腔和排气腔密封分隔,防止压力较高的排气腔向压力较低的吸气腔泄漏,进而确保压缩机的稳定运行。

70、而且,通过设置第二密封件,能够提高密封效果。

71、可选地,第二密封件为硅胶垫片。

7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压缩机,因而具备该压缩机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7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