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副惯性式超越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2462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副惯性式超越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越离合器,尤其是低副惯性式超越离合器。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超越离合器大致有两类滚柱式和楔块式。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借助星轮和环构筑一楔形空间,滚柱在其间依靠摩擦作用实现其单向传动。楔块式超越离合器则是以楔块替代滚柱作为结合元件,依靠楔块自身形状形成楔角,再利用摩擦作用来实现单向传动。滚柱式和楔块式同属摩擦式超越离合器,结合元件均属高副接触,其接触应力较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使用中摩擦因素的变化对可靠性的影响比较敏感,且从动件的附加惯性矩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副惯性式超越离合器,通过改高副结构为低副结构,变线接触为面接触,解决使用中摩擦因素的变化对可靠性的影响敏感问题和从动件的附加惯性矩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包括薄壁盆形环、轴套、齿轮,其特征在于A.在齿轮的内侧铆接有限位盘,沿齿轮圆周均匀布置有销轴,销轴一头穿过限位盘与齿轮联接,另一头套装滑块;B.前随动盘空套在轴套上,后随动盘定套在限位盘上,楔块经销轴联接在前、后限位盘之间;C.楔块的悬臂与滑块接触,楔块的驱动弧面与薄壁盆形环接触,楔块经回位弹簧与固定在后随动盘上的档销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结合元件的受力部位呈面接触状态,接触应力较小,使用中磨擦因素的变化对可靠性的影响不敏感,结合元件受力状态的改善使材质及热处理要求得以降低,减少了成本;由于离合器是否“卡死”只与滑块的进入角有关,是否“打滑”取决于楔块的受力状态,因而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予与分配满足,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又由于固定在从动件上的薄壁盆形环质量很轻,因而附加惯性矩很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
图1的P-P剖视图。
请看
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薄壁盆形环1、前随动盘2、后随动盘3、轴套4、滑块5、楔块6、齿轮7、销轴8、限位盘9、回位弹簧10、销轴11、铆钉12、档销13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是A.在齿轮7的内侧铆接有限位盘9,沿齿轮7圆周均匀布置有销轴8,销轴8一头穿过限位盘9与齿轮7联接,另一头套装滑块5;B.前随动盘2空套在轴套4上,后随动盘3空套在限位盘9上,楔块6经销轴11联接在前、后限位盘2、9之间;C.楔块6的悬臂与滑块5接触,楔块6的驱动弧面与薄壁盆形环1接触,楔块6经回位弹簧10与固定在后随动盘3上的档销13接触。
如图2所示楔块6的驱动弧面与薄壁盆形环1的内壁弧面贴接,两者的半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进行工作的在工作前,先将薄壁盆形环1固定在从动件上,与齿轮7压装在一起的轴套4则空套在从动件轴上,然后进入工作。当齿轮7如图2所示逆时针旋转时,由于惯性矩的存在,前随动盘2和后随动盘3并不立即随之旋转,其上的楔块6受滑块5的作用只能绕销轴11转动,将上弧面压向薄壁盆形环1。当摩擦力超过从动件阻力矩时,楔块6、前后随动盘2、3与固定在从动件上的薄壁盆形环1一起随齿轮7同步旋转,从而实现单向传动。当从动件转速高于主动件时,薄壁盆形环1施加给楔块6的摩擦力使其离开滑块5,与此同时,回位弹簧10在固定在后随动盘3上的档销13作用下使楔块6反向旋转脱离薄壁盆形环1,从而实现非接触式超越。其中,非接触的间隙和摩擦副的允许磨损量均由限位盘9来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低副惯性式超越离合器,包括薄壁盆形环(1)、轴套(4)、齿轮(7),其特征在于A.在齿轮(7)的内侧铆接有限位盘(9),沿齿轮(7)圆周均匀布置有销轴(8),销轴(8)一头穿过限位盘(9)与齿轮(7)联接,另一头套装滑块(5);B.前随动盘(2)空套在轴套(4)上,后随动盘(3)空套在限位盘(9)上,楔块(6)经销轴(11)联接在前、后限位盘(2、9)之间;C.楔块(6)的悬臂与滑块(5)接触,楔块(6)的驱动弧面与薄壁盆形环(1)接触,楔块(6)经回位弹簧(10)与固定在后随动盘(3)上的档销(13)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副惯性式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楔块(6)的驱动弧面与薄壁盆形环(1)的内壁弧面贴接,两者的半径相等。
专利摘要一种低副性式超越离合器,其结构特征是:A.在齿轮7的内侧铆接有限位盘9,沿齿轮7圆周均匀布置有销轴8,销轴一端穿过限位盘与齿轮联接,另一头套装滑块5;B.前随动盘2空套在轴套4上,后随动盘3空套在限位盘上,楔块6经销轴11联接在前、后限位盘之间;C.楔块的悬臂与滑块5接触,楔块的驱动弧面与薄壁盆形环1接触,楔块经回位弹簧10与固定在后随动盘3上的档销13接触。该离合器的结合元件属低副接触,其接触应力小,装配精度要求低,使用中摩擦因素的变化对可靠性的影响不敏感,且从动件的附加惯性矩不大。
文档编号F16D41/00GK2429684SQ0022323
公开日2001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7日
发明者刘国胜, 张知时, 任君元 申请人:刘国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