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轴承电解磨削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0565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镜面轴承电解磨削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精加工轴承滚道用的镜面轴承电解磨削加工设备。
滚动轴承的镜面加工是对轴承滚道进行超精加工,使其获得较高的表面粗糙度精度,从而大大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为了提高大型轴承滚道的表面粗糙度质量,目前国内均以手工抛光的方法对轴承进行精加工,而表面粗糙度只能达到 的精度,很难使轴承的工作滚道的表面粗糙度达到国家标准的规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镜面轴承电解磨削加工设备,使用该设备可大大提高轴承工作滚道表面粗糙度精度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主要由床身、电解磨头、磨头支座、磨头移动(行走)机构、主传动机构、轴承圈装夹卡盘和电解电源装置组成。其特征是安装轴承圈卡盘的主轴通过变速机构与电动机连接;磨头由阴极体和两块油石组成,阴极体位于磨头的中间,油石位于阴极体的上下两侧;阴极体和油石的外廓曲线与被加工轴承圈工作滚道的曲线相同;在磨头安装油石的位置处设置有油石位置调整装置;磨头上的两块油石与轴承圈的工作滚道表面接触时,应保证阴极体与轴承圈的工作滚道表面之间有可通过电解液的间隙;安装电解磨头的磨头支座固定在移动装置上,电解磨头与磨头支座之间为浮动连接;磨头的阴极体与电解电源装置的阴极连接,轴承圈通过卡盘与电解电源装置的阳极连接;阴极体上靠近工件加工面的一侧加工有可向被加工表面喷射电解液的孔,该孔与电解液泵连接。电解磨头上的阴极体与被加工表面的间隙为0.1~1.5mm。电源装置的阳极通过电刷和卡盘与轴承圈连接。磨头与磨头支座的浮动连接是为了克服轴承圈装卡的误差,始终保证磨头与轴承圈工作滚道接触的吻合。电解磨头的阴极体也可与油石分开设置,阴极体通过阴极座直接与磨头支座连接,并固定到磨头移动装置上。通过调整磨头移动装置,确定阴极体与工件之间的间隙。油石安装在油石调整装置上,与轴承圈被加工表面接触,通过支架与床身连接。
设备工作时,将轴承圈装卡到卡盘上,调整磨头架移动装置,使磨头上的油石和阴极体对准轴承圈的工作滚道,并稍加压力。分体式电解磨头应调整好阴极体与工件的间隙,调整好油石与加工面的压力。启动设备,使轴承圈旋转,电解液泵将电解液充满阴极体和工件之间。在电场和电解液的作用下,作为阳极的轴承圈工作滚道表面的突出部分产生阳极溶解,形成阳极膜,被随后与其接触的油石磨除,露出新的金属表面,继续进行电解。这样电解作用和磨削作用交替进行,电解产物被流动的电解液带走,使加工继续进行,直至达到加工要求。能显著提高轴承滚道表面粗糙度的精度,可达到 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采用电解作用和磨削作用同时加工工件,使轴承滚道表面的粗糙度精度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也明显延长。轴承表面粗糙度由 提高到 ,可使轴承的寿命提高6倍以上。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轴承,特别是大型轴承滚道表面的加工。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磨削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卡盘及电机变速机构等图中未画出),图中(1)为轴承圈;(2)为阴极体;(3)为磨头架;(4)为油石调整螺栓;(5)为油石;(6)为油石卡板;(7)为阴极座;(8)为关节轴承;(9)为轴;(10)为套;(11)为弹簧;(12)为支座;(13)为绝缘板;(14)为磨头移动装置,a处为阴极体与被加工表面的间隙。
现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轴承圈(1)安装在卡盘上,卡盘及主轴通过变速机构与电机连接。电解磨头由阴极体(2)、阴极座(7)、油石(5)和磨头架(3)组成,如图所示。油石(5)由卡板(6)固定并通过调整螺栓(4)调整位置。电解磨头通过浮动装置与支座连接,浮动装置由关节轴承(8)、轴(9)、套(10)和弹簧(11)组成,通过支座(12)、绝缘板(13)与移动装置(14)连接。关节轴承(8)可使磨头任意摆动。轴(9)可在套(10)内伸缩。调整磨头移动装置(14)可使磨头上的油石(5)和阴极体(2)对准轴承圈(1)的工作滚道,使阴极体与工件的间隙a为0.8mm。轴承圈(1)与电源的阳极连接,阴极体(2)与电源的阴极连接,启动电机使轴承圈旋转,启动电解液泵使电解液充满阴极体和工件之间的间隙a处,电解磨削装置即可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镜面轴承电解磨削加工设备,由床身、电解磨头、磨头支座、磨头移动机构、主传动机构、轴承圈卡盘和电解电源装置组成,其特征是安装轴承圈卡盘的主轴通过变速机构与电动机连接;磨头由阴极体(2)和两块油石(5)组成,阴极体位于磨头的中间,油石位于阴极体的上下两侧;阴极体和油石的外廓曲线与被加工轴承圈(1)工作滚道的曲线相同;在磨头安装油石(5)的位置处设置有油石位置调整装置(4);磨头上的两块油石与轴承圈的工作滚道表面接触时,阴极体(2)与轴承圈(1)的工作滚道表面之间有可通过电解液的间隙a;安装电解磨头的磨头支座(12)固定在移动装置(14)上,电解磨头与磨头支座之间为浮动连接;磨头的阴极体与电解电源装置的阴极连接,轴承圈通过卡盘与电解电源装置的阳极连接;阴极体上靠近工件加工面的一侧加工有可向被加工表面喷射电解液的孔,该孔与电解液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轴承电解磨削加工设备,其特征是电解磨头的阴极体与油石分开设置,阴极体通过阴极座直接与磨头支座连接,并固定到磨头移动装置上;油石安装在油石调整装置上,与轴承圈被加工表面接触,通过支架与床身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轴承电解磨削加工设备,其特征是电解磨头上的阴极体(2)与被加工表面的间隙a为0.1~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轴承电解磨削加工设备,其特征是电源装置的阳极通过电刷和卡盘与轴承圈(1)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镜面轴承电解磨削加工设备,是针对现有轴承工作滚道超精加工困难而设计的。该设备有一个电解磨头,是由阴极体和两块油石组成。将电解磨头置于旋转的轴承工作滚道的表面,接通电源和电解液,在电场和电解液的作用下,滚道表面突出部分产生阳极溶解,同时被油石磨掉。电解和磨削作用交替进行,电解产物经磨削后被流动的电解液带走,直至加工出合格的镜面轴承。可应用于各种轴承的超精加工,尤其是大型轴承的超精加工。
文档编号F16C33/58GK2476377SQ0121120
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3日
发明者周锦进, 周维斌, 郭晓红, 陈振明 申请人:鞍山市新兴轧机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