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两个半部构成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752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由两个半部构成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固定连接接头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连接半部,它们彼此铰接并可结合在一起,所述连接装置在其有效位置上被布置成接合两个相互连接的管子邻近于所述连接接头的部分、最好是径向突起部。
背景技术
上述的那种连接装置是公知的。其它的实例是软管连接式的连接装置,即,借助螺钉紧固的带的形式。但是,目前市售的连接装置的一个问题在于,它们较难放置就位,特别是在狭窄的空间中。另一个问题是难于确定是否正确地实现了连接,即,连接装置是否充分夹持了连接接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上述问题,另外也提供一种改进的连接装置。
这个目的是借助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区别特征、最好是借助从原权利要求2-9中限定的优选实施方式而按照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实现的。
因此,在本发明的连接装置中,连接半部中的一个形成有一个掣子(catch),而另一个形成有一个与掣子配合工作的夹持部分(holdingportion),一个连接半部设有至少一个突起部,而另一个连接半部设有至少一个凹部,所述突起部和所述凹部被布置成配合工作,以便将一个连接半部上的掣子引导到一个使其与另一半部上的夹持部分相接合的位置上。由于上述布置,一个连接半部上的掣子被锁住相对于形成有夹持部分的另一连接半部的径向运动。在两个半部相互连接时,掣子被迫径向向外挠曲,以便接合夹持部分,当正确定位时,掣子即嵌入就位。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突起部至少在其一侧被斜削,以便在两个连接半部结合在一起时便于装配到所述凹部中。斜侧使突起部更易于恰好在掣子嵌入而与夹持部分接合前在掣子径向向外挠曲时被导入凹部。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凹部在其至少一侧被斜削,以便在两个连接半部被结合在一起时更易于使凹部和突起部配合起来。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凹部和所述突起部分别在其至少一侧被斜削,以便在两个连接半部被结合在一起时更易于使凹部和突起部装置在一起。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至少掣子或夹持部分被斜削,以便利于两个连接半部结合在一起。当半部被结合在一起时,斜面使掣子能够容易地滑过夹持部分至嵌入闭锁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两个连接半部在一铰链中被整体地保持在一起,这种布置的优点在于,连接装置构成一个单件,因而例如在应用连接装置时更易于操作。连接装置可被制成一个单件,从制造的观点来看也是有利的,这可以提供一种经济的技术方案。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铰链在装置的安装位置上被径向位移。铰链的径向位移增加了连接的灵活性,当两个相互连接的管子由于温度变化而膨胀及收缩时,这是有利的。因此,形成有径向位移的铰链的连接装置,使其可适应于变化的管径。因此,也可补偿管子中的一些尺寸误差。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半部形成有在相反方向上转动的夹持表面,以便在接合位置上被结合在一起。这种结构特征使得采用于钳子正确安装连接装置成为可能。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当与夹持部分接合时,所述掣子在上述部分中被接纳在一个凹部中,以便保护掣子。这种布置为掣子提供了对于非故意脱开接合的附加保持。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连接装置以不同角度看去的立体图。
图3a-3c表示借助按照本发明的连接装置两根管子的连接。
图4是沿图1中IV-IV线中央截取的横剖图。
图5a,5b是分别处于打开和闭合位置上的、沿图3c中V线的穿过锁定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6a,6b是分别处于打开和闭合位置上的、沿图3c中VI线的穿过锁定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7和8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替代实施例。
图9-11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和2所示的连接装置1包括一个掣子2和一个夹持部分3。另外,连接装置1形成有两个突起部4和两个凹部5。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掣子2在与突起部4相同的连接半部6上形成。夹持部分3相应地在具有凹部5的连接半部7上形成。连接半部6、7借助铰链8保持在一起。整个连接装置1最好制成一个整体部件。
为了连接两根管子10(见图3a-3c),将两根管子布置在一起,确保管子10上的凸缘11设置成相互对接的关系。其后将连接装置放置在一个位置上,在该位置上凸缘11被接纳在连接装置1内,从而使连接半部6、7的与铰链8相反的端部结合在一起。当连接装置的自由端结合在一起时,掣子2被迫向外挠曲,使其可滑过夹持部分3,然后咬合在夹持部分3后面。突起部4与掣子2和夹持部分3一起用于将自由端径向锁定在其结合起来的位置上,保证防止连接意外脱开的高度可靠性。
按照一个优选实施例,装置形成有一个第二凹部9,借助它能够指示是否得到了正确的连接位置,例如,在夹持部分上形成一个着色的标记(未画出)或向凹部中凸起的标记突出部12,当实现正确的连接位置时,所述突出部在第二凹部9中可以清楚看到。
下面将要讲到,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可对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作许多修改。如上所述,两个连接半部6、7例如可以有不同的尺寸,一个连接半部例如可围绕管子10在210°上延伸,而第二个连接半部在剩下的150°上延伸。另一种可能的修改是在与夹持部分3相同的连接半部上形成突起部4。另一种可能是使用两个掣子2和一个凹部5来分别替代两个突起部4和两个凹部5及一个掣子2和一个夹持部分3。显然,其它数目的掣子、夹持面3、突起部4和凹部5的组合也是可能的。另外,连接装置1可以用于连接两根形成有槽而非凸缘11的管子10。凸缘11或槽不必围绕管子10的整个圆周。
突起部4和/或凹部5最好被斜削,从而借助楔入效应将两个连接半部6、7导入需要的接合位置,即,将半部沿径向、最好也沿轴向确定在一个位置上,在该位置上使夹持部分3可靠地引导在掣子2的下面。
图5a,b和图6a,b最清楚地表示出当两个连接半部夹持紧在一起时导向的突起部4的楔形斜削端缘4a借助导向的滑动将夹持部分3的径向外缘引入在掣子2的头部下面的可靠接合状态。
下面将要讲到。在凹部的后缘设置类似的楔形导缘以实现两个连接半部朝向接合位置的类似的引导运动。类似的楔形面也可以设置在凹部5内及突起部4上。
图9-11表示一个替代实施例,其中掣子的头部径向向外翻转。在这种情形中,掣子2’穿过凹部9’,其径向外缘接合在锁定位置上。在图11中,附图标记13’表示相应于图8中的标记突起部12的一个标记突起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连接接头保持在一起的连接装置(1),所述装置包括两个连接半部(6、7),所述连接半部彼此铰接并可结合在一起,所述连接装置(1)布置成在其有效位置上接合两个相互连接的管子(10)的邻近于所述连接接头的部分、最好是径向突起部(11),其特征在于连接半部(6、7)中的一个形成有一个掣子(2),另一个连接半部(6、7)形成有与掣子(2)配合工作的夹持部分(3),连接半部(6、7)中的一个设有至少一个突起部(4),另一个连接半部(6、7)设有至少一个凹部(5),所述突起部(4)和所述凹部(5)被布置成配合工作,以便将在连接半部(6、7)中的一个上的掣子(2)引入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掣子接合另一个连接半部(6、7)上的夹持部分(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4)在其至少一个侧部上被斜削,以利于在两个连接半部(6、7)被结合在一起时所述突起部装配在所述凹部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5)在其至少一个侧部上被斜削,以便在将两个连接半部(6、7)结合在一起时更便于凹部和突起部装配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5)和所述突起部(4)分别在至少一个侧部上被斜削,以便在将两个连接半部(6、7)结合在一起时更便于凹部和突起部装配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掣子(2)或夹持部分(3)被斜削,以便利于两个连接半部(6、7)结合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半部(6、7)在一个铰链(8)中被整体保持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8)在所述装置的安装位置上被径向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半部(6、7)形成有在相反方向上翻转的夹持面,以便在相互接合位置上被结合起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掣子(2)在与夹持部分(3)接合时被接合在所述部分(3)中的一个凹部中,以便保护掣子。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将连接接头保持在一起的连接装置(1),该装置包括两个连接半部(6、7),两个连接半部彼此铰接。连接装置(1)被布置成在其有效位置上接合两根相互连接的管子(10)的邻近所述连接接头的部分、最好是径向突起部11。一个连接半部(6、7)形成有一个掣子(2),另一连接半部(6、7)形成有一个与掣子(2)配合工作的夹持部分(3)。一个连接半部(6、7)设有至少一个突起部(4),另一个连接半部(6、7)设有至少一个凹部(5),所述突起部(4)和所述凹部(5)被布置成配合工作,以便将一个连接半部(6、7)上的掣子(2)导入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上掣子接合另一连接半部(6、7)上的夹持部分(3)。
文档编号F16L23/00GK1636117SQ03804307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4日
发明者摩根·赖曼, 马库斯·约翰森, 弗雷德里克·斯蒂格费尔特 申请人:瑞典Aba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