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形构件轴向孔的加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213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形构件轴向孔的加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形构件轴向孔的加油装置,供料机构、传输机构、定位机构及注油机构,该传输机构包括将轮形构件直立并供其滚动的轨道,该轨道的初始端与供料机构相衔接且轨道随着远离初始端距离的增加高度逐渐降低,轨道与注油机构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注油口,轮形构件在轴向孔与注油口相对应时位于轨道的位置作为注油位,定位机构将轮形构件逐个定位于注油位。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为轮形构件轴向孔进行加油的轮形构件轴向孔的加油装置。
【专利说明】轮形构件轴向孔的加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形构件轴向孔的加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为箱包上的小型轮形构件的轴向孔加油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箱包是对袋子的统称,是用来装东西的各种包包的统称,包括一般的购物袋、手提包、手拿包、钱包、背包、单肩包、挎包、腰包和多种拉杆箱等。为适应现在人群的不同实用需求,箱包新增了诸多功能,例如在书包、拉杆箱等上加装滚轮减轻使用者搬运负担。
[0003]在轮形构件与其他部件进行装配之前,往往需要先在轮形构件轴向设置的孔内加入润滑油,例如与转轴配合的中心孔,使装配更加省力的同时增加日后使用的顺畅性,原先在这些孔内加润滑油往往是通过人工将润滑油挤入孔内,加油效率慢的同时容易产生疏漏。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为小型轮形构件轴向孔进行加油的轮形构件轴向孔的加油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供料机构、传输机构、定位机构及注油机构,该传输机构包括将轮形构件直立并供其滚动的轨道,该轨道的初始端与供料机构相衔接且轨道随着远离初始端距离的增加高度逐渐降低,所述的轨道与注油机构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注油口,所述的轮形构件在轴向孔与注油口相对应时位于轨道的位置作为注油位,所述的定位机构将轮形构件逐个定位于注油位。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料机构给予轨道提供轮形构件,轨道将轮形构件直立并通过高度逐渐降低使其能沿着轨道在重力作用下的情况下自动沿轨道滚动,而定位机构保证轮形构件逐个定位于注油位通过注油机构穿过注油口进行注油,实现自动为小型轮形构件轴向孔进行加油的功能。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机架,及设置于定位机架的前定位杆、后定位杆、驱动前定位杆和后定位杆伸缩的定位杆驱动机构,所述的前定位杆可穿过轨道并拦截于位于注油位的轮形构件相对轨道初始端的另一侧,所述的后定位杆可穿过轨道并拦截于位于将要到达注油位的下一轮形构件相对轨道初始端的另一侧。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定位杆阻挡于位于注油位的轮形构件前方,使其定位能够完成注油,在注油完成前定位杆回缩,该轮形构件自动沿轨道继续滚动,后定位杆在轮形构件自动沿轨道继续滚动的同时阻挡于将要到达注油位的下一轮形构件的前方,直至前定位杆伸展后重新阻挡于注油位,后定位杆回缩使该轮形构件自动滚动于注油位实现下一个轮形构件的定位。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杆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及驱动驱动杆摆动的摆动驱动组件,所述的驱动杆中部铰接于定位机架且两端分别与前定位杆及后定位杆联动设置,所述的驱动杆带动前定位杆伸展阻挡于轨道内的同时带动后定位杆回缩至轨道夕卜,带动前定位杆回缩至轨道外的同时带动后定位杆伸展阻挡于轨道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同时驱动前定位杆和后定位杆,避免过多的设置驱动源,只需设置驱动驱动杆摆动的一个驱动源即可,驱动杆带动前定位杆伸展阻挡于轨道实现注油位的轮形构件的定位,而将要达到注油位的下一个轮形构件因为与注油位的轮形构件相抵触实现自动定位,当前定位杆回缩至轨道外的同时后定位杆伸展阻挡于轨道内将位于注油位的轮形构件与下一个轮形构件进行分离,分离后,前定位杆再次伸展阻挡于轨道内的同时后定位杆再次回缩至轨道外,下一个轮形构件解除锁定自动滚动至注油位,实现整个注油工序的循环,而轮形构件前方与轨道之间对称设置有两处间隙,可分别各设置一个定位杆,驱动组件可以为与驱动杆铰接的气缸及可正反转的电机等多种方式实现。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注油机构包括注油机架,及设置于注油机架上的喷嘴、喷嘴安装块、供喷嘴安装块沿靠近或远离注油口的方向滑移的导轨、驱动喷嘴安装块滑移的喷嘴驱动机构、给喷嘴供油的供油组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嘴通过喷嘴安装块的滑移,当轮形构件位于注油位并定位时,伸入注油口对其的轴向孔进行注油,注油完成后远离注油口,实现注油动作,喷嘴驱动机构可以为与喷嘴安装块螺纹配合的电机,也可以为气缸轴与喷嘴安装块固定的气缸等多种方式实现,供油组件可以单纯为竖向设置的油罐,也可为定量定时喷送润滑油的类似组件。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供油组件包括供油总成及储油筒,所述的供油总成内设置有第一活塞腔、第二活塞腔、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的第一活塞腔内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的第一通道一端与储油筒联通作为进油口,另一端与位于第一活塞的一侧的第一活塞腔相联通,该部分的第一活塞腔作为第一活塞腔的第一部分,所述的第二通道一端与喷嘴联通作为出油口,另一端与位于第一活塞相对第一通道的另一侧的第一活塞腔相联通,该部分的第一活塞腔作为第一活塞腔的第二部分,所述的第二活塞腔其内设置有第二活塞及驱动第二活塞滑移的活塞驱动组件并分别于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相联通,所述的第二活塞在喷嘴需要进油时阻塞于第二通道与出油口之间的同时将进油口通过第一通道、第二活塞腔及第二通道与第一活塞腔的第二部分联通,所述的第二活塞在喷嘴需要出油时阻塞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并将进油口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一活塞腔的第一部分相联通的同时将出油口通过第二通道与第一活塞腔的第二部分相联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活塞在喷嘴需要进油时阻塞于第二通道与出油口之间的同时将进油口通过第一通道、第二活塞腔及第二通道与第一活塞腔的第二部分联通,这样由进油口的润滑油会堆积至第一活塞腔的第二部分,使第一活塞回位并到达定量储存润滑油的功能,当储存完成后,第二活塞在喷嘴需要出油时阻塞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并将进油口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一活塞腔的第一部分相联通的同时将出油口通过第二通道与第一活塞腔的第二部分相联通,进油口进入的油会进入第一活塞腔的第一部分挤压第一活塞,将位于第一活塞腔的第二部分的润滑油从出油口挤出,以完成整个定量送油的过程。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供料机构为振动盘。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盘可将轮形构件自动直立排列推送至轨道,技术成熟,适合大批量生产。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中传输机构、定位机构及注油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立体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中供油组件的工作状态图一;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中供油组件的工作状态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一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形构件轴向孔的加油装置,包括供料机构1、传输机构2、定位机构3及注油机构4,该传输机构2包括将轮形构件直立并供其滚动的轨道21,该轨道21的初始端与供料机构I相衔接且轨道21随着远离初始端距离的增加高度逐渐降低,轨道21与注油机构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注油口 211,轮形构件在轴向孔与注油口 211相对应时位于轨道21的位置作为注油位,定位机构3将轮形构件逐个定位于注油位,供料机构I给予轨道21提供轮形构件,轨道21将轮形构件直立并通过高度逐渐降低使其能沿着轨道21在重力作用下的情况下自动沿轨道21滚动,而定位机构保证轮形构件逐个定位于注油位通过注油机构穿过注油口进行注油,实现自动为小型轮形构件轴向孔进行加油的功能。
[0025]定位机构3包括定位机架31,及设置于定位机架31的前定位杆32、后定位杆33、驱动前定位杆32和后定位杆33伸缩的定位杆驱动机构,前定位杆32可穿过轨道21并拦截于位于注油位的轮形构件相对轨道21初始端的另一侧,后定位杆33可穿过轨道21并拦截于位于将要到达注油位的下一轮形构件相对轨道21初始端的另一侧,前定位杆32阻挡于位于注油位的轮形构件前方,使其定位能够完成注油,在注油完成前定位杆32回缩,该轮形构件自动沿轨道继续滚动,后定位杆33在轮形构件自动沿轨道21继续滚动的同时阻挡于将要到达注油位的下一轮形构件的前方,直至前定位杆32伸展后重新阻挡于注油位,后定位杆33回缩使该轮形构件自动滚动于注油位实现下一个轮形构件的定位。
[0026]定位杆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34及驱动驱动杆34摆动的摆动驱动组件,驱动杆34中部铰接于定位机架且两端分别与前定位杆32及后定位杆33联动设置,前定位杆32上设置有穿设于驱动杆34的第一联动轴321,驱动杆34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供第一联动轴321滑移的第一联动槽341,后定位杆33与驱动杆3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穿设于驱动杆34的第二联动轴331,驱动杆34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供第二联动轴331滑移的第二联动槽342,驱动杆34带动前定位杆32伸展阻挡于轨道21内的同时带动后定位杆回缩至轨道21外,带动前定位杆32回缩至轨道21外的同时带动后定位杆33伸展阻挡于轨道21内,驱动杆34同时驱动前定位杆32和后定位杆33,避免过多的设置驱动源,只需设置驱动驱动杆34摆动的一个驱动源即可,驱动杆34带动前定位杆32伸展阻挡于轨道21实现注油位的轮形构件的定位,而将要达到注油位的下一个轮形构件因为与注油位的轮形构件相抵触实现自动定位,当前定位杆32回缩至轨道外的同时后定位杆33伸展阻挡于轨道21内将位于注油位的轮形构件与下一个轮形构件进行分离,分离后,前定位杆32再次伸展阻挡于轨道21内的同时后定位杆33再次回缩至轨道21外,下一个轮形构件解除锁定自动滚动至注油位,实现整个注油工序的循环,而轮形构件前方与轨道21之间对称设置有两处间隙,可分别各设置一个定位杆,摆动驱动组件可以为与驱动杆34铰接的气缸及可正反转的电机等多种方式实现,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与驱动杆34铰接的驱动杆气缸35,该驱动杆气缸的气缸轴351上设置有穿过驱动杆的第三联动轴352,驱动杆34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供第三联动轴352滑移的第三联动槽343。
[0027]注油机构4包括注油机架41,及设置于注油机架41上的喷嘴42、喷嘴安装块43、供喷嘴安装块43沿靠近或远离注油口 211的方向滑移的导轨44、驱动喷嘴安装块43滑移的喷嘴驱动机构、给喷嘴42供油的供油组件,喷嘴42通过喷嘴安装块43的滑移,当轮形构件位于注油位并定位时,伸入注油口 211对其的轴向孔进行注油,注油完成后远离注油口211,实现注油动作,喷嘴驱动机构可以为与喷嘴安装块43螺纹配合的电机,也可以为气缸轴与喷嘴安装块42固定的气缸等多种方式实现,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气缸轴与喷嘴安装块42固定的喷嘴气缸44,供油组件为竖向设置的油罐47。
[0028]供料机构I为振动盘11,振动盘11可将轮形构件自动直立排列推送至轨道,技术成熟,适合大批量生产。
[0029]如图四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加油装置除了供油组件,其余装置均相同,该供油组件包括供油总成45及储油筒46,供油总成45内设置有第一活塞腔451、第二活塞腔452、第一通道453及第二通道454,第一活塞腔451内设置有第一活塞455,第一通道453 —端与储油筒46联通作为进油口 4531,该储油筒46设置有将润滑油进行抽离的泵,另一端与位于第一活塞455的一侧的第一活塞腔451相联通,该部分的第一活塞腔451作为第一活塞腔451的第一部分4511,第二通道454 —端与喷嘴42联通作为出油口 4541,另一端与位于第一活塞455相对第一通道453的另一侧的第一活塞腔451相联通,该部分的第一活塞腔451作为第一活塞腔451的第二部分4512,第二活塞腔452其内设置有第二活塞456及驱动第二活塞456滑移的活塞驱动组件并分别于第一通道453及第二通道454相联通,第二活塞456在喷嘴42需要进油时阻塞于第二通道454与出油口 4541之间的同时将进油口 4531通过第一通道453、第二活塞腔452及第二通道454与第一活塞腔451的第二部分4512联通,第二活塞456在喷嘴42需要出油时阻塞于第一通道453和第二通道454之间,并将进油口 4541通过第一通道453与第一活塞腔451的第一部分4511相联通的同时将出油口 4541通过第二通道454与第一活塞腔451的第二部分4512相联通,第二活塞456在喷嘴42需要进油时阻塞于第二通道454与出油口 4541之间的同时将进油口 4531通过第一通道453、第二活塞腔452及第二通道454与第一活塞腔451的第二部分4512联通,这样由进油口 4531的润滑油会堆积至第一活塞腔451的第二部分4512,使第一活塞455回位并到达定量储存润滑油的功能,如图5所示;当储存完成后,第二活塞456在喷嘴42需要出油时阻塞于第一通道453和第二通道454之间,并将进油口 4531通过第一通道453与第一活塞腔451的第一部分451相联通的同时将出油口 4541通过第二通道454与第一活塞腔451的第二部分4512相联通,进油口 4531进入的油会进入第一活塞腔451的第一部分4511挤压第一活塞455将位于第一活塞腔4512的第二部分的润滑油从出油口4541挤出,如图6所示,以完成整个定量送油的过程,活塞驱动组件为通过气压调节第二活塞456位置的调节气缸48。
【权利要求】
1.一种轮形构件轴向孔的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机构、传输机构、定位机构及注油机构,该传输机构包括将轮形构件直立并供其滚动的轨道,该轨道的初始端与供料机构相衔接且轨道随着远离初始端距离的增加高度逐渐降低,所述的轨道与注油机构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注油口,所述的轮形构件在轴向孔与注油口相对应时位于轨道的位置作为注油位,所述的定位机构将轮形构件逐个定位于注油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形构件轴向孔的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机架,及设置于定位机架的前定位杆、后定位杆、驱动前定位杆和后定位杆伸缩的定位杆驱动机构,所述的前定位杆可穿过轨道并拦截于位于注油位的轮形构件相对轨道初始端的另一侧,所述的后定位杆可穿过轨道并拦截于位于将要到达注油位的下一轮形构件相对轨道初始端的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形构件轴向孔的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杆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及驱动驱动杆摆动的摆动驱动组件,所述的驱动杆中部铰接于定位机架且两端分别与前定位杆及后定位杆联动设置,所述的驱动杆带动前定位杆伸展阻挡于轨道内的同时带动后定位杆回缩至轨道外,带动前定位杆回缩至轨道外的同时带动后定位杆伸展阻挡于轨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形构件轴向孔的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油机构包括注油机架,及设置于注油机架上的喷嘴、喷嘴安装块、供喷嘴安装块沿靠近或远离注油口的方向滑移的导轨、驱动喷嘴安装块滑移的喷嘴驱动机构、给喷嘴供油的供油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形构件轴向孔的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油组件包括供油总成及储油筒,所述的供油总成内设置有第一活塞腔、第二活塞腔、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的第一活塞腔内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的第一通道一端与储油筒联通作为进油口,另一端与位于第一活塞的一侧的第一活塞腔相联通,该部分的第一活塞腔作为第一活塞腔的第一部分,所述的第二通道一端与喷嘴联通作为出油口,另一端与位于第一活塞相对第一通道的另一侧的第一活塞腔相联通,该部分的第一活塞腔作为第一活塞腔的第二部分,所述的第二活塞腔其内设置有第二活塞及驱动第二活塞滑移的活塞驱动组件并分别于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相联通,所述的第二活塞在喷嘴需要进油时阻塞于第二通道与出油口之间的同时将进油口通过第一通道、第二活塞腔及第二通道与第一活塞腔的第二部分联通,所述的第二活塞在喷嘴需要出油时阻塞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并将进油口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一活塞腔的第一部分相联通的同时将出油口通过第二通道与第一活塞腔的第二部分相联通。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轮形构件轴向孔的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料机构为振动盘。
【文档编号】F16N27-00GK204268041SQ201420732374
【发明者】柯益申, 陈言信 [申请人]瑞安市华亨箱包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