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塞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255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闭塞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闭塞汽车车身壳体(body panel)上贯穿设置的排水孔等的闭塞栓。
背景技术
作为闭塞汽车车身壳体上贯穿设置的排水孔等圆形孔部的闭塞栓,例如,在实公昭62-29400号公报(第2-3页,图9)所公开,在构成闭塞栓的筒体一端侧设置有凸缘部,并在该筒体的凸缘部一侧与凸缘部之间设有车身壳体壁厚程度的间隙、形成环形的爪部。
由凸缘部与爪部构成的环形的槽部,其外径尺寸与孔部的内径尺寸大致相同,以由凸缘部与爪部夹持孔部的周缘部的状态,闭塞栓与孔部配合,孔部被闭塞栓所闭塞。
这里,在俯视的凸缘部的中央部直立设有中空的大致圆筒状的按压面部,该按压面部的前端面倾斜,从与凸缘部相同的高度向逐渐降低的方向倾斜。
另一方面,筒体端部一侧的外径尺寸比孔部的内径尺寸小一些,并在向凸缘部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变成比孔部的内径尺寸大一些。
因此,闭塞栓,以在车身壳体与凸缘部之间设有间隙的状态、配置在孔部内。这时,车身壳体与凸缘部大致平行,若按压按压面部高度较高的部分,则按压一侧的爪部通过孔部,凸缘部处于相对车身壳体倾斜的状态,在按压面部高度较低一侧的凸缘部和车身壳体之间设有间隙。
按压该按压面部高度较低一侧的凸缘部,则未通过孔部的爪部通过孔部,凸缘部面接触车身壳体。由此,通过凸缘部与爪部夹持孔部的周缘部,将孔部闭塞。
然而,如果不对闭塞栓进行两次按压,就不能通过闭塞栓闭塞孔部,因此很费事。另外,爪部是在筒体的整个周面上连续形成,因此,第一次按压时为了使比孔部内径尺寸大的爪部通过孔部,必须缩小筒体的直径,并且必须要用力按压,操作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以上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较小的力简单地进行安装的闭塞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1项本发明,在闭塞汽车的车身壳体上贯穿设置的孔部的闭塞栓上,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以与上述孔部的周缘部面接触的凸缘部;与上述边缘部连接设置,并可以通过上述孔部的筒体;设置在上述筒体的外周面上,并沿筒体的轴线形成的直线部;凸出设置在上述直线部的相反一侧,以使上述直线部的端部通过上述孔部内的状态与孔部的周缘部对接,并使上述筒体相对孔部的中心线倾斜,并且可以在其与上述凸缘部之间夹持上述孔部的周缘部的阶梯部;以及设置在上述阶梯部与上述凸缘部之间,直径与上述孔部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头部。
在第1项发明中,在筒体的外周面上,沿筒体的轴线设有直线部,在该直线部的相反一侧设有阶梯部。该阶梯部以使直线部的端部通过孔部内的状态与孔部的周缘部对接,并使筒体相对孔部的中心线倾斜。
这样,相对孔部的中心线倾斜配置筒部,因而只需按压设有阶梯部一侧的凸缘部,即可使阶梯部通过孔部并使头部面对孔部的内周面。在这种状态下,车身壳体被凸缘部和阶梯部夹持,闭塞栓安装在孔部,而闭塞孔部。这样,仅需要一次按压,闭塞栓就可以安装在孔部,而不费事,操作性好。
在第2项发明中,使阶梯部的下面相对于与筒体的轴线垂直的面倾斜。以使直线部的端部通过孔部内的状态,将阶梯部的下面与孔部的周缘部对接,但阶梯部的下面相对于与筒体的轴线垂直的面倾斜,从而使筒部可以相对孔部的中心线倾斜设置。
在第3项发明中,形成相对筒体的圆周方向间隔规定距离设置的多个阶梯部。因此,可以相对筒体的圆周方向使阶梯部呈间断的状态,与阶梯部连续设置的情况相比较,可以减小筒部通过孔部时必需的按压力。因此,仅需要较小的力就可以简单地将闭塞栓安装在孔部。
在第4项发明中,在凸缘部的中央部设有凹部,并在该凹部的中心形成凸起部(boss)。虽然使阶梯部通过孔部时、按压凸缘部,但因为在凸缘部的中央部设有凸起部,可以将手指放在凸缘部及凸起部上,所以容易按压凸缘部的同时,放手指的面积增加了,能够减小单位面积的按压力。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闭塞栓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闭塞栓的俯视图。
图3(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闭塞栓的主视图、(A)是(B)的左视图、(C)是(B)的右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闭塞栓的仰视图。
图5是沿图2的5-5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闭塞栓的安装方法的说明图,(A)表示使闭塞栓的直线部(straight)的端部通过孔部的状态,(B)表示将闭塞栓安装在孔部上的状态。
图中14-闭塞栓,16-筒体(闭塞栓),18-凸起部(闭塞栓),20-凸缘部(闭塞栓),22-头部(闭塞栓),24-直线部(闭塞栓),28-阶梯部(闭塞栓),30-阶梯部(闭塞栓),32-阶梯部(闭塞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闭塞栓进行说明。
(实施例1)如图6(A)、(B)所示,在汽车的车身壳体10上形成有排水孔等圆形孔部12,该孔部12由闭塞栓14进行闭塞。该闭塞栓14具有筒体16,在筒体16的外周面直径比孔部12的内径小,可以插入通过孔部12。
另外,如图1、图2及图5所示,在筒体16的一端部设置有底部16A,凸起部18从底部16A的中央部逐渐提升到筒体16的另一端的高度。因此,凸起部18成为中空,并在凸起部18的外周面和筒体16的内周面之间设有间隙。
另一方面,如图5及图6(B)所示,薄壁的环状凸缘部20,从筒体的另一端向斜下方伸出,并在闭塞栓14安装在孔部12的状态,凸缘部20的前端一侧可以与孔部12的周缘部面接触。
另外,筒体16的凸缘部20一侧的外周面成为环状的头部22。该头部22直径与孔部12的内径大致相同,在闭塞栓14安装在孔部12的状态,头部22可以面对孔部12的内周面。另外,在位于头部22下方的筒体16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沿筒体16的轴线凸出设置的直线部24。
如图3(A)、(B)、(C)(这里,图3(A)是图3(B)的左视图,图3(C)是图3(B)的右视图)及图4所示,在该直线部24的两侧的头部22的下方,呈规定间隔凸出设置有多个阶梯部26、28、30、32。
阶梯部26、28、30、32沿筒体16的圆周方向呈圆弧状凸出设置,并向筒体16的下方,其宽度逐渐变窄,另外,向筒体16的下方,其从筒体16的外周面凸出的量也逐渐变小。在该阶梯部26、28、30、32与凸缘部20之间可以夹持孔部12的周缘部。
另外,阶梯部32位于直线部24的相反一侧,连接阶梯部28、30、32的下面(阶梯部28中是下面的一部分),则相对于与筒体16的轴线垂直的面倾斜,形成越从阶梯部32向直线部24,越朝向筒体16上方。
这里,阶梯部26及阶梯部28的直线部24一侧,不与连接阶梯部28(一部分)、30、32的下面形成的直线相连接,其从筒体16上方向底部16A设置、宽度逐渐变窄,并在前端部设置有顶部。
其次,对本实施例的闭塞栓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6(A)所示,若将闭塞栓插入车身壳体10的孔部12,则虽然筒体16的外周面直径比孔部12的内径小,但筒体16的外周面上凸出设置有阶梯部26、28、30、32。因此,直线部24的端部插入孔部12内,则阶梯部28(一部分)、30、32的下面与孔部12的周缘部对接。
阶梯部28(一部分)、30、32的下面相对于与筒体16的轴线垂直的面倾斜,因此,在直线部24的端部插入孔部12时,阶梯部28(一部分)、30、32的下面与孔部12的周缘部对接,且相对孔部12的中心线倾斜配置筒体16。
这里,对于位于直线部24一侧的阶梯部26、28(一部分),因为直线部24的前端插入孔部12内,所以其从筒体16的上方向底部16A设置、宽度逐渐变窄并设有顶部,另外,在与筒体16的外周面的临界处,不设置阶梯部,使直线部可以顺利地插入。
但是,在相对孔部12的中心线倾斜配置筒体16的状态,直线部24一侧的凸缘部20的前端一侧与车身壳体10对接,而阶梯部32一侧的凸缘部20与车身壳体10之间产生了间隙。
接着,按压阶梯部32一侧的凸缘部20。这里,在凸缘部20的中央部形成有凸起部18(参照图5),因此,可按压凸缘部20及凸起部18的前端面。
由此,与孔部12的周缘部对接的阶梯部28(一部分)、30、32分别通过孔部12,如图6(B)所示,头部22面对孔部12的内周面,同时,凸缘部20在整个圆周上向外扩张,与车身壳体10进行面接触。即,通过凸缘部20及阶梯部26、28、30、32夹持孔部12的周缘部,而闭塞栓14安装在孔部12上。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闭塞栓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3(A)、(B)、(C)所示,筒体16的外周面上,沿筒体16的轴线设有直线部24,该直线部24的相反一侧,设置有下面相对于与筒体16的轴线垂直的面倾斜的阶梯部28(一部分)、30、32,如图6(A)所示,以直线部的端部通过孔部12的状态,使阶梯部32的下面与孔部12的周缘部对接,配置成筒体16相对孔部12的中心线倾斜的状态。
由于配置成筒体16相对孔部12的中心线倾斜的状态,故只需按压阶梯部32一侧的凸缘部20,孔部12的周缘部的整个周缘被凸缘部20和阶梯部32所夹持,闭塞栓就可以简单地安装在孔部12内。
这样,只需要按压一次,就可以使闭塞栓14安装到孔部12内,因此,不费事,闭塞栓14的安装方法容易,操作性好。
另外,在各阶梯部26、28、30、32之间设有规定的间隔,与阶梯部26、28、30、32连续设置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小使筒体16通过孔部12时所需的按压力。据此,能够以较小的力简单地将闭塞栓14安装在孔部12上。
并且,凸缘部20的中央部设置有凸起部18,能够将手指放在凸缘部及凸起部上,因此更容易按压凸缘部,同时,放手指的面积增加,能够减小单位面积上的按压力。
另外,筒体16和凸起部18之间设有间隙,而使筒体16直径较容易缩小,在阶梯部26、28、30、32通过孔部12时,用较小的按压力就可以简单地通过,操作性好。
并且,在以暂时使筒体16直径收缩的状态,将阶梯部26、28、30、32通过孔部12后,通过阶梯部26、28、30、32及凸缘部20夹持孔部12,因此,安装的闭塞栓不会轻易从孔部12脱落。
此外,这里,使阶梯部的下面相对于与筒体的轴线垂直的面倾斜,并形成越从阶梯部32到直线部24,越朝向筒体16上方,当闭塞栓插入孔部时,最好可以使闭塞栓相对孔部的中心线倾斜设置,因此,阶梯部的形状并不仅限于此。
(发明效果)本发明的闭塞栓的结构如上所述,在第1项发明中,只需一次按压,闭塞栓就可以安装在孔部上,因此,不费事,操作性好。在第2项发明中,相对孔部的中心线倾斜配置筒体。
在第3项发明中,能够在筒体的圆周方向间断设置阶梯部,与阶梯部连续设置的情况相比较,可以减小筒部通过孔部时必需的按压力。因此,仅以较小的力就可以简单地将闭塞栓安装在孔部内。
在第4项发明中,能够将手指放在凸缘部及凸起部上,因此容易按压凸缘部,同时,放手指的面积增加,减小单位面积的按压力。
权利要求
1.一种闭塞栓,用于闭塞汽车的车身壳体上贯穿设置的孔部,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以与所述孔部的周缘部面接触的凸缘部;与所述边缘部连接设置,并可以通过所述孔部的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外周面上,并沿筒体的轴线形成的直线部;凸出设置在所述直线部的相反一侧,以使所述直线部的端部通过所述孔部内的状态与孔部的周缘部对接,使所述筒体相对孔部的中心线倾斜,并且可以在其与所述凸缘部之间夹持所述孔部的周缘部的阶梯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阶梯部与所述凸缘部之间,直径与所述孔部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头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部的下面相对于与筒体轴线相垂直的面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闭塞栓,其特征在于相对所述筒体的圆周方向呈规定的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阶梯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闭塞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缘部的中央部设置有凹部,并在所述凹部的中心形成有凸起部。
全文摘要
一种闭塞栓,在筒体(16)的外周面上,沿筒体(16)的轴线设有直线部(24),并在该直线部(24)的相反一侧,设置有下面相对于与筒体(16)的轴线垂直的面倾斜的阶梯部(28)(一部分)、(30)、(32),在直线部的端部通过孔部(12)的状态下,使阶梯部(32)的下面与孔部(12)的周缘部对接,设置成筒体(16)相对孔部(12)的中心线倾斜的状态。因此,只需要一次按压,闭塞栓就可以安装在孔部(12)内,安装方法简单,操作性好。这种闭塞栓使用较小的按压力就可以简单地安装。
文档编号F16J13/14GK1498808SQ20031010135
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5日
发明者三浦秀哉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