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管网堵漏液压止漏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468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田管网堵漏液压止漏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一种堵漏器具,尤其是油田管网堵漏液压止漏钳。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油气管道泄漏堵漏时大多采用的是钢带和卡子带动补丁进行补漏,还有的是直接焊接,用这些技术堵漏是时,用力不均匀;力量无法计量;容易产生火花,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使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油田管网堵漏液压止漏钳,它克服了其它产品的缺点,本使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上钳、扶正杆、活塞杆、进油口、油封、缸筒、复位弹簧、固定螺栓、底座、下钳、强力磁铁、托盘、补丁、胶垫、预紧杆、加力杆孔、梯形丝扣、梯形内扣、万向球、压块连接而成。上钳由螺栓固定在活塞杆上,扶正杆插入上钳的一端;活塞杆套在缸筒内,缸筒上有进油口和油封,复位弹簧位于缸筒内;扶正杆的一端有固定螺栓,且扶正杆的一端定位于下钳的一端;下钳固定在缸筒的下端,下钳的一端镶有强力磁铁,托盘由螺栓固定在下钳的一端,补丁放置在托盘上,,且靠磁力定位,在补丁上有胶垫;上钳和下钳均为工字钢;预紧杆安装在上钳的一端,在预紧杆的一端有加力杆孔,预紧杆体周围均为梯形丝扣,预紧杆内是梯形内扣,预紧杆的一端镶有万向球,压块镶在万向球上。
工作时,上下钳夹住管体的渗漏处,增大液压,推动活塞杆下移,进而带动上钳和下钳夹紧,使止漏胶垫变薄,然后用卡子和钢带将胶垫和补丁固定于漏油、气管体上。
采用此装置,由于液压作用,可增大钳口力量,且可改变原来的盲目用力为压力表显示的计量用力,变间接堵漏为直接堵漏;可根据管径大小互换补丁;堵漏迅速,提高功效,降低管网的堵漏损失;液压作用力均匀,不会产生火花,保证了堵漏施工安全。


图1为油田管网堵漏液压止漏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钳 2、扶正杆 3、活塞杆 4、进油口 5、油封6、缸筒 7、复位弹簧 8、固定螺栓 9、底座 10、下钳11、强力磁铁 12、托盘 13、补丁 14、胶垫 15、预紧杆 16、加力杆孔 17、梯形丝扣 18、梯形内扣 19、万向球20、压块五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上钳1由螺栓固定在活塞杆3上,扶正杆2插入上钳1的一端;活塞杆3套在缸筒6内,缸筒6上有进油口4和油封5,复位弹簧7位于缸筒6内;扶正杆2的一端有固定螺栓8,且扶正杆2的一端定位于下钳10的一端;下钳10固定在缸筒6的下端,下钳10的一端镶有强力磁铁11,托盘12由螺栓固定在下钳10的一端,补丁13放置在托盘12上,,且靠强力磁铁定位,在补丁13上有胶垫14;上钳1和下钳10均为工字钢;预紧杆15安装在上钳1的一端,在预紧杆15的一端有加力杆孔16,预紧杆15体周围均为梯形丝扣17,预紧杆15内是梯形内扣,预紧杆15的一端镶有万向球19,压块20镶在万向球19上。
权利要求1.油田管网堵漏液压止漏钳是由上钳(1)、扶正杆(2)、活塞杆(3)、进油口(4)、油封(5)、缸筒(6)、复位弹簧(7)、固定螺栓(8)、底座(9)、下钳(10)、强力磁铁(11)、托盘(12)、补丁(13)、胶垫(14)、预紧杆(15)、加力杆孔(16)、梯形丝扣(17)、梯形内扣(18)、万向球(19)、压块(20)连接而成,其特征是上钳(1)由螺栓固定在活塞杆(3)上,扶正杆(2)插入上钳(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管网堵漏液压止漏钳,其特征是活塞杆(3)套在缸筒(6)内,缸筒(6)上有进油口(4)和油封(5),复位弹簧(7)位于缸筒(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管网堵漏液压止漏钳,其特征是扶正杆(2)的一端有固定螺栓(8),且扶正杆(2)的一端定位于下钳(10)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管网堵漏液压止漏钳,其特征是下钳(10)固定在缸筒(6)的下端,下钳(10)的一端镶有强力磁铁(11),托盘(12)由螺栓固定在下钳(10)的一端,补丁(13)放置在托盘(12)上,且靠磁力定位,在补丁(13)上有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管网堵漏液压止漏钳,其特征是上钳(1)和下钳(10)均为工字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管网堵漏液压止漏钳,其特征是预紧杆(15)安装在上钳(1)的一端,在预紧杆(15)的一端有加力杆孔(16),预紧杆(15)体周围均为梯形丝扣(17),预紧杆(15)内是梯形内扣,预紧杆(15)的一端镶有万向球(19),压块(20)镶在万向球(19)上。
专利摘要油田管网堵漏液压止漏钳是一种堵漏器具,它是由上钳、扶正杆、活塞杆、进油口、油封、缸筒、复位弹簧、固定螺栓、底座、下钳、强力磁铁、托盘、补丁、胶垫、预紧杆、加力杆孔、梯形丝扣、梯形内扣、万向球、压块连接而成,采用此装置,由于液压作用,可增大钳口力量,且可改变原来的盲目用力为压力表显示的计量用力;变间接堵漏为直接堵漏;可根据管径大小互换补丁;堵漏迅速,提高功效,降低管网的堵漏损失;液压作用力均匀,不会产生火花,保证了堵漏施工安全。
文档编号F16L55/16GK2687474SQ20042001022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3日
发明者陈国平, 代俊荣 申请人:陈国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