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式缓冲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004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隐蔽式缓冲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装置领域,是一种隐蔽式缓冲减震器。
背景技术
目前,减震器广泛的应用在机械震动装置领域,其目的是消除或降低震感。专利文献披露的申请号200410002560.7,发明名称“滚筒式洗衣机的减震器”,它包括圆筒;插入该圆筒内以便可直线运动的活塞杆;具有连接孔的引导件,该活塞杆的插入部分在该连接孔的中心与该连接孔相连接,并在其外圆周表面具有第一和第二槽;固定在第一槽内并附着在该圆筒的内表面的固定阻尼件;以及固定在第二槽内可上下运动并有选择地附着在该圆筒的内表面的可动阻尼件。这件专利是适用于滚筒式洗衣机的减震。申请号03111444.X,发明名称“非线性干摩擦阻尼减震器”,它涉及阻尼减震器结构的改进。本发明的摩擦顶盖内开有摩擦棒孔,外壳的上部壳壁上开有摩擦棒通孔,摩擦顶盖的下端设置在减震弹簧的上端,顶紧弹簧设置在摩擦棒孔的里端,摩擦棒的杆端设在摩擦棒孔内顶紧弹簧的外端,摩擦棒的摩擦端设在外壳上的摩擦棒通孔内,外壳上摩擦棒通孔的外壁上由螺杆固定有摩擦板,摩擦棒摩擦端的外端面与摩擦板的内壁之间摩擦接触。本发明可以将振动能量转化为摩擦功,比常规阻尼减震器增大吸震能量三倍以上,摩擦棒及摩擦板可方便更换,大大提高了其应用效果,寿命比常规橡胶阻尼减震器长三倍,比金属网阻尼减震器长二倍。申请号200410004515.5,发明名称“电控式可变阻尼减震器”,本发明涉及减振器的电控阻尼技术。适用于需要减振器阻尼随驾驶条件而变化的各种车辆的悬架(包括半主动悬架)上。与传统减震器相比,本发明增加了位于缸筒顶部的快速电磁阀和由它控制的限压阀,并将传统减震器的活塞流通阀和底阀全部改成只允许油液向上流动的简单单向阀。如此的设计是使油液只作向上的单向流动,从而可以通过对限压阀开关动作的简单控制来实现对压缩阻尼和拉伸阻尼的调节。为了全面考虑各种驾驶条件(包括负载、路况、车速、纵向加速度、横向加速度、垂直加速度等)和驾驶员意图对减震器阻尼强度的综合要求,本发明提出使用微处理器接收各种驾驶条件和驾驶员意图讯号,并在对输入讯号进行综合逻辑分析以后向电磁阀输出指令,以实现对减震器阻力的控制。
上述三件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不同的技术方案,因各种设备适用的减震装置要求不同,故不能照搬应用.尤其是中央空调器材之一的主机箱体,目前尚未有理想的减震器,亟待新的技术方案及解决措施,以消除或降低它们运行时的震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隐蔽式缓冲减震器,使其能解决中央空调器材之一的主机箱体在运行时产生的震感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隐蔽式缓冲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上盖、弹簧、底座,在底座内安置弹簧,上盖扣至底座的外径,其特征在于底座8内腔呈凹凸形,中心部位是通孔,其凹形的底面放置垫圈5,凸形的颈部嵌入卡圈7,弹簧6是套在凸形的径面;上盖4内腔也呈凹凸形,中心部位是通孔,凹形的底面放置垫圈5,凸形的颈部嵌入卡圈7;中柱3是个缸套,其中心部位是带内螺纹的通孔,其直径大的端面带有导向弧口,此弧口与上盖4的导向弧块相对称,直径大的此段是置于凸形颈部的平面,直径小的一段是套入上盖4的通孔。当螺栓2的外螺纹旋入中柱3的内螺纹时,导向弧口与导向弧块起到定位的作用。
所述的中柱3是穿入上盖4、卡圈7、弹簧6、底座8、密封圈8与螺栓10连接,连接时的中柱3内螺纹与螺栓10的外螺纹旋紧。
所述的螺栓1的外螺纹与螺栓2的内螺纹连接。
所述的卡圈7截面呈“工”字形,其凹处是嵌入上盖4、底座8的颈部,而螺栓10一段的凹槽则是由密封圈9嵌入连接的。
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缓冲减震性能良好,具有隐蔽的特性。零件适合较大批量生产,组装方便,除适用于中央空调的主机箱体防震、减震之外,还适合其它设置的应用。


图1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是图1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底座仰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底座的立体图。
图6是上盖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8是上盖的立体图。
图9是中柱的主视图;图10是图9的左视图;图11是图9的C-C剖视图;图12是中柱的立体图。
图13是卡圈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3的左视图。
图15是卡圈的立体图。
以上附图的序号及名称1、螺栓,2、螺栓,3、中柱,4、上盖,5、垫圈,6、弹簧,7、卡圈,8、底座,9、密封圈,10、螺栓。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图2,以本发明使用方式及工作原理为例。使用时将螺栓1与需减震的箱体或机体相连接,底座8两侧的预留孔与所连接的机座连接,使本发明置于箱体或机体的下方,本发明是以四只或成双对称布设的,使减震点布局合理、受力均匀。承载对的工作原理承载时中柱3、上盖4、螺栓2同时受力,螺栓2除受力外,还负有调节承载点的受力均布的任务,即调节高低。垫圈5、弹簧6起到受力时的缓冲、减震作用,上盖1的颈部、底座的颈部嵌入的卡圈7起中柱3根据承载力不等的负荷时上下穿梭导向、定向位移的作用,中柱3在弹簧6的内径中犹如固定式活塞,又起到导轨的作用。上盖4、弹簧6随箱体或机体所产生的震动作上下往复运动,上盖4是外载的承载体,弹簧是内载的缓冲减震体。而弹簧6的直径、材质、硬度、抗疲劳性是根据受力的负荷设计的,使上盖4的向下运动时,不与底座8的预留孔平面相碰为准则。螺栓10所嵌入的密封圈9,则起到防止颗粒物进入底座8的内腔,影响垫圈5平整度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隐蔽式缓冲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上盖、弹簧、底座,在底座内安置弹簧,上盖扣至底座的外径,其特征在于底座(8)内腔呈凹凸形,中心部位是通孔,其凹形的底面放置垫圈(5),凸形的颈部嵌入卡圈(7),弹簧(6)是套在凸形的径面;上盖(4)内腔也呈凹凸形,中心部位是通孔,凹形的底面放置垫圈(5),凸形的颈部嵌入卡圈(7);中柱(3)是个缸套,其中心部位是带内螺纹的通孔,其直径大的端面带有导向弧口,此弧口与上盖(4)的导向弧块相对称,直径大的此段是置于凸形颈部的平面,直径小的一段是套入上盖(4)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蔽式缓冲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柱(3)是穿入上盖(4)、卡圈(7)、弹簧(6)、底座(8)、密封圈(9)与螺栓(10)相连接,连接时的中柱(3)内螺纹与螺栓(10)的外螺纹旋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蔽式缓冲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栓(1)的外螺纹与螺栓(2)的内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蔽式缓冲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卡圈(7)截面呈“工”字形,其凹处是嵌入上盖、底座(8)的颈部,而螺栓(10)一段的凹槽则是由密封圈(9)嵌入连接的。
全文摘要
涉及减震装置领域的隐蔽式缓冲减震器,是针对中央空调器材之一的主机箱体,尚未有理想的减震器而设计的。该减震器包括上盖、弹簧、底座,在底座内安置弹簧,上盖扣至底座的外径,设计的要点是底座内腔、上盖内腔呈凹凸形,中心部位是通孔,其凹形的底面放置垫圈,凸形的颈部嵌入卡圈;底座内腔的弹簧是套在凸形的径面;中柱是个缸套,其中心部位是带内螺纹的通孔,其直径大的端面带有导向弧口,此弧口与上盖的导向弧块相对称,直径大的此段是置于凸形颈部的平面。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缓冲减震性能良好,具有隐蔽的特性。零件适合较大批量生产,组装方便;除适用于中央空调的主机箱体防震、减震之外,还适合其它设备的应用。
文档编号F16F15/04GK1789755SQ20051006209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7日
发明者鲁吉芳, 鲁柏鑫 申请人:鲁柏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