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035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驶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插秧机和拖拉机等的行驶车辆。
背景技术
现在,如专利文献1所示,有这样的技术,即加速踏板用两根上下操作杆连接加速操作转动臂和设于定位轴的摇臂,随着托变速杆从空档位向前进最高速位置或者后退最高速位置操作,由摇臂的转动按压上操作杆或下操作杆,向一方向或另一方向转动加速操作转动臂,拉操作钢绳,使加速操作机构向全开方向动作而提高发动机转数。
特开2003-333907号公报(图9)。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前进高速区和后退高速区都使发动机的变速转速向高速侧联动的结构复杂,因此,存在变速操作精度正确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解决上述现有问题,变速操作联动结构简单化,从而实现提高变速操作精度。
本发明采取了可解决上述课题的如下技术手段。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设置改变发动机(E)的转动动力并传给行驶车轮(2,3)的前进后退变速装置(18);间隔空档区从前进变速区侧到后退变速区侧,使该前进后退变速装置(18)的输出转动变速的变速臂(26);设于该变速臂(26)的按压部件(28);具有朝向互不相同的前进侧凸轮面(31F)和后退侧凸轮面(31R)、摆动自如的联动臂(30);由上述按压部件(28)、前进侧凸轮面(31F)和后退侧凸轮面(31R)形成,使上述变速臂(26)从空档区向前进变速区侧和后退变速区侧任何方向动作,都使上述联动臂(30)向相同方向摆动的凸轮机构(28、31F、31R);连接上述联动臂(30)的自由端侧和发动机(E)的节流臂(32)的连接部件(33)。
随着向一方向转动操作变速臂,行驶速度从前进后退空挡区向前进高速区变速,随着向另一方向转动操作变速臂,行驶速度从前进后退中区向后退高速区变速。
通过向一方向或另一方向转动操作变速臂,接触凸轮直接使联动臂动作,向高速侧变速操作发动机的节流臂。
于是,向发动机的联动结构不需要现在这样复杂的结构,以简单的结构就完全可以,而且,该连动结构由凸轮机构构成,所以动作正确并且稳定。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在第一方面中,构成通过对联动臂(30)进行弹压的弹压机构(34)向前进后退空挡区弹压变速臂(26)的结构。
驱动连动臂的驱动机构兼用作变速臂的前进后退空挡保持机构,这样能减少零件数量,实现降低成本。
发明的效果以上,根据第一方面发明,使前进高速区和后退高速区发动机的节流臂向高速侧联动的结构都简单,而且,能够实现变速操作精度正确和稳定。
另外,根据第二方面发明,在发挥第一方面发明的效果的同时,连动臂的驱动机构能够兼用作变速臂的保持前进后退空挡的机构,因而,不需要变速臂的驱动机构可低价格实施。


图1是插秧机的侧视图;图2是插秧机的平面图;图3是插秧机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4是表示HST的操作联动结构的侧面图;图5是HST的操作联动结构的平面图;图6是HST的操作联动结构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7是控制方块图;图8是流程图;
图9是控制方块图;图10是流程图;图11是表示HST杆位置和HST耳轴臂开度以及加速器开度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和图2是表示行驶车辆的一例乘用插秧机,在车体1前后安装行驶车轮、即左右一对前轮2、2和后轮3、3。在车体上前部设置具有上面带操作盘4a的操作箱4和方向盘5等的操纵装置,另外,在车体后部安装能升降的插秧部6。在操纵装置后侧设驾驶席9,在驾驶席的下侧设置向插秧机各部传递动力的发动机E。
插秧部6安装在车体后部通过升降连杆机构7可升降,形成由升降油压缸8的伸缩动作升降的结构。在升降连杆机构7设置检测插秧部6的升降位置的升降连杆检测器14。
另外,在该插秧部6具有左右往复运动的装苗箱11;具有切取一株秧苗并种入土中的插秧杆的插秧装置12、12......;滑行着平整插秧地面的侧浮板13S和中央浮板13C等。在中央浮板13C设检测该浮板的迎角的浮板迎角检测器,从该检测器发出的信号输入控制部。
发动机E的转动动力,从发动机输出轴16由皮带17传送到油压式无极变速装置(HST)18的输入轴19,从HST18的输出轴传送给变速箱10的变速箱输入轴。
另外,向上述插秧部6的动力传递通过从上述变速箱10内的变速装置抽出的操作机用抽出传动轴37传送给设于车体后部的插秧离合器箱38内,从此,经由插秧传动轴39传递给插秧部6。
在方向盘5附近配置变速杆(HST杆)20,形成由隔着该变速杆20的“空挡”位置前后方向的操作驱动HST18,进行机体的前进和后退控制的结构。即,用变速杆检测器(HST杆检测器)21检测变速杆20的操作位置,对应该操作位置,由HST电机22通过小齿轮23、减速扇形齿轮24、动作杆25转动操作变速臂(耳轴臂)26,改变HST18的斜板角度,调节速度。变速杆20位于“空挡”位置时速度为零;操作变速杆在前进操作区内成为对应离开空挡位置的速度的前进速度;操作变速杆在后退操作区内成为对应离开空挡位置的速度的后退速度。另外,在上述变速臂(耳轴臂)26部设检测该臂位置的电位计,作为耳轴臂检测器27。直接用检测器27检测变速臂位置,这样能够实现提高空挡位置精度。另外,如果把HST电机22配置在罩15内,能防止溅上泥和水,能够容易保证质量。
变速臂26构成和耳轴26a一起转动的结构,在该变速臂26凸设接触凸轮28,形成由接触凸轮28使加速联动臂30动作的联动结构。该加速联动臂30设置成以一端的支轴Q为支点摆动的枢轴支承,在联动臂30的另一端和连接发动机E的节流臂32的加速钢绳33联动连接。另外,在该联动臂30上,在上述接触凸轮28接触侧以空挡位置N为起点形成前进凸轮31F和后退凸轮31R,而且,在该前进侧和后退侧凸轮形状不同,对应它们能够适当地进行连动变速。另外,作为驱动联动臂30的机构,通过在上述节流臂32上设力矩弹簧34形成向前进后退空挡区驱动上述变速臂26的结构。
当把变速杆20从前进后退空挡区操作到前进高速位置时,由HST电机22转动变速臂26,随着该变速臂26的转动前进速度变速到高速区。而且,同时,和变速臂26的转动动作联动,接触凸轮28按压加速联动臂30,使该联动臂围着支轴Q转动,拉加速钢绳33,使节流臂32向全开方向动作,把发动机E的转动提升为高速侧。
另一方面,当把变速杆20从前进后退空挡区操作到后退高速位置时,由HST电机22的动作使变速臂26转动,随着该变速臂26的转动后退速度变速到高速区。与此同时,与变速臂26的转动动作联动,接触凸轮28按压加速用联动臂30,使该联动臂围着支轴Q转动,拉加速钢绳33,使节流臂32向全开方向动作,把发动机E的转动提升为高速侧。
如图6所示,在车体罩40的台阶部,把对应HST18上方的部分开放,设开口部41。该开口部41由台阶上的盖板(面板)42覆盖,并且构成把盖板的一部分由盖板开闭部42a自由开闭的结构。而且,构成若打开盖板开闭部42a则通过开放的开口41能够从运转位置用脚操作变速臂26或加速联动臂30等的结构。为了便于该脚操作,例如,如果向上高突接触凸轮28或对于加速联动臂30的加速钢绳33的连接销43等,能够容易进行脚操作,便于应对电系统等的故障。而且,从该开口部也容易进行HST的维修。
另外,在上述操作箱4的下方部位还具有分档变速操作的主变速杆46,设使机体路上行驶的“移动”位置、同时切断机体行驶和插秧部动力传动的中“空挡”位置、在通常插秧操作中同时驱动机体行驶和插秧部的“插秧”位置等,切换变速箱内的主变速部的传动。而且,在该主变速杆上设检测其操作位置的主变速杆检测器47,从该检测器向控制部输入检测信号。
另外,还在车体后部设置检测行驶车体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角的斜度检测器48,从该检测器向控制部输入检测信号。
以下,说明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
在控制部44的输入侧连接检测HST杆(变速杆)20的操作位置的HST杆检测器(变速杆检测器)21、检测变速臂(耳轴臂)位置的耳轴臂检测器27、检测中央浮板13C的迎角的浮板迎角检测器45、检测插秧部6的升降位置的升降联杆检测器14、检测主变速杆46的操作位置的主变速杆检测器47,基于各种检测信号控制设在控制部44输出侧的HST电机22动作。
基于浮板迎角检测器45的检测,中央浮板下垂状态(插秧部浮在地上的状态)时,判断为路上行驶,与HST杆的急速操作无关由电机22使耳轴臂以慢速度动作,这样,能够防止在路上操作杆时,急停、急进。另外,基于升降联杆检测器14的检测,在高位升降控制插秧部6时,判断为耕具深耕作,和上述同样使耳轴臂以慢速动作,这样,防止急聚增减速,防止变速时车轮2、3打滑行驶。另外,基于主要变速杆检测器47的检测,操作主变速杆46在高速的路上行驶速度(移动速度)的位置时,和上述同样使耳轴臂以慢速动作,这样,防止急聚增减速,不给操作员不舒适感。而且,在上述情况之外,即,在中央浮板触地状态并且低位升降控制插秧部6且主变速杆46是路上行驶速度以外(插秧速)时,判断为在插秧等的农场内的通常状态的行驶,与HST杆操作一致使耳轴臂快动作,这样,提高对变速操作的变速动作的随动性,能够防止在插秧时田埂的瞬时停止和跨在田埂上。
进而,说明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例。在控制部44的输入侧连接检测HST杆20的操作位置的HST杆检测器21、检测行驶车体的前后倾斜的俯仰检测器48,基于该各种检测信号,控制设在控制部44输出侧的HST电机22动作。即,由HST20的操作,HST杆检测器21检测操作位置,HST电机22对应于该检测值转动,变速控制行驶速度。在此,当机体的前后方向的前升倾斜角以大于规定值倾斜时,基于斜度检测器48检测的倾斜角检测结果,HST电机22动作,控制成对应由HST杆检测器值规定量减速侧的耳轴检测值。另外,在机体前升倾斜没达到规定角以上时,控制HST电机,使成为对应HST检测值的耳轴臂检测值。如上所述,当在湿田中本机以超过规定的前升倾斜状态行驶时,HST自动减速,因而,能够克服发动机的输出不足,行驶性能稳定。另外,还可以防止由于农场的坑洼不平使本机暂时倾斜造成减速、因反复频繁地增减速使驾驶员感到不舒适,形成只在超过规定时间连续检测出本机的前升倾斜状态时减速的结构,可以在深田和湿田行驶负荷大时适当地减速。另外,如果形成在本机的前升倾斜状态只使变速装置18减速而不使发动机E的转动减速的结构,能够平稳地克服发动机输出不足。
另外,在上述加速器和HST连动的结构中,设定如图11的(a)、(b)所示HST耳轴臂的开度和加速器开度分别与HST杆的操作位置的关系。即,由控制部44把杆的操作位置和变速比(HST耳轴臂的开度杆的操作位置)的关系设定为如图11的(a)的曲线形,上述杆的操作位置低速区时相对该杆的变化上述变速比的变化小,上述杆的操作位置高速区时相对该杆的变化上述变速比的变化大。另外,通过适当设定连动臂30的凸轮形状,把杆的操作位置和加速器开度(节流臂32的操作位置)的关系设定为如图11(b)的曲线形,上述杆的操作位置低速区时相对该杆的变化上述加速器开度的变化大,上述杆的操作位置高速区时相对该杆的上述加速器开度的变化小,防止在低速区发动机的输出不足。这样,通过从发动机E经变速装置18向车轮2、3的传动,杆的操作位置和本机的车速的关系成为由前述(a)与前述(b)相加得到的图11的(c)所示的比例关系,驾驶员用操纵杆能够容易操作为理想的车速,提高车速的操作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行驶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改变发动机(E)的转动动力并传给行驶车轮(2,3)的前进后退变速装置(18);间隔空档区从前进变速区侧到后退变速区侧,使该前进后退变速装置(18)的输出转动变速的变速臂(26);设于该变速臂(26)的按压部件(28);具有朝向互不相同的前进侧凸轮面(31F)和后退侧凸轮面(31R)、摆动自如的联动臂(30);由上述按压部件(28)、前进侧凸轮面(31F)和后退侧凸轮面(31R)形成,使上述变速臂(26)从空档区向前进变速区侧和后退变速区侧任何方向动作,都使上述联动臂(30)向相同方向摆动的凸轮机构(28、31F、31R);连接上述联动臂(30)的自由端侧和发动机(E)的节流臂(32)的连接部件(3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车辆,其特征在于,构成通过对联动臂(30)进行弹压的弹压机构(34)向前进后退空挡区弹压变速臂(26)的结构。
全文摘要
一种行驶车辆,其设置改变发动机(E)的转动动力并传给行驶车轮(2,3)的前进后退变速装置(18);间隔空档区从前进变速区侧到后退变速区侧,使该前进后退变速装置(18)的输出转动变速的变速臂(26);设于该变速臂(26)的按压部件(28);具有朝向互不相同的前进侧凸轮面(31F)和后退侧凸轮面(31R)、摆动自如的联动臂(30);由上述按压部件(28)、前进侧凸轮面(31F)和后退侧凸轮面(31R)形成,使上述变速臂(26)从空档区向前进变速区侧和后退变速区侧任何方向动作,都使上述联动臂(30)向相同方向摆动的凸轮机构(28、31F、31R);连接上述联动臂(30)的自由端侧和发动机(E)的节流臂(32)的连接部件(33)。
文档编号F16H63/02GK1712759SQ20051007906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2日
发明者神谷寿, 加藤哲 申请人: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