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从动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069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离合器从动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具有一个携动盘,在该携动盘上固定着一些摩擦衬承载构件,这些摩擦衬承载构件以各种方式在轴向方向上成对地相对预加载。
背景技术
由法国公开文献FR 2 600 732 A1公开了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在该离合器从动盘中,一个对的摩擦衬承载构件借助弹性元件相对预加载,这些弹性元件又彼此交叉在一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具有一个携动盘,在该携动盘上固定着一些摩擦衬承载构件,这些摩擦衬承载构件在轴向方向上成对地相对预加载,该离合器从动盘可实现摩擦衬承载构件的更均匀的轴向预加载,且可成本低地制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具有一个携动盘,在该携动盘上固定着一些摩擦衬承载构件,这些摩擦衬承载构件在轴向方向上成对地相对预加载。本发明的任务在该离合器从动盘中这样地来解决一个对的摩擦衬承载构件各与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一些对的、在轴向方向上位于对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交叉。轴向方向这一术语是针对离合器从动盘的转动轴线。通过一些不同的对的摩擦衬承载构件相互交叉,可以实现在圆周方向上一致的轴向预加载。
该离合器从动盘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每个摩擦衬承载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交叉簧片,这些交叉簧片延伸在相反的圆周方向上且在径向方向上彼此错位地设置。由此,所有摩擦衬承载构件各与一些在圆周方向上相邻地面对设置的摩擦衬承载构件形成配合。
该离合器从动盘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每个摩擦衬承载构件上设置有至少四个交叉簧片,这些交叉簧片成对地延伸在相反的圆周方向上且在径向方向上成对地彼此错位地设置。由此防止了摩擦衬承载构件在径向方向上倾覆,即围绕着一个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倾覆。
该离合器从动盘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有摩擦衬承载构件具有相同的构型。由此显著简化了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从动盘的制造。
该离合器从动盘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这些摩擦衬承载构件基本上具有圆环扇形段的构型,所述交叉簧片从该圆环扇形段上伸出。优选这些交叉簧片设置在这些摩擦衬承载构件上的径向外部。
该离合器从动盘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这些摩擦衬承载构件在径向内部具有一个固定区段。该固定区段包括例如多个用于接收固定铆钉的通孔,借助这些固定铆钉使这些摩擦衬承载构件固定在携动盘上。
该离合器从动盘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摩擦衬承载构件紧接所述固定区段具有一个波状的弹性区域,其波传播方向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在该弹性区域径向外侧连接了一个间隔区段,该间隔区段在轴向方向上与在轴向方向上位于对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的间隔区段隔开一个距离。
该离合器从动盘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轴向方向上在两个摩擦衬承载构件之间各设置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尤其是两个弹性元件。穿过该弹性元件或这些弹性元件使构成一个对的两个摩擦衬承载构件在轴向方向上预加载。两个摩擦衬承载构件、两个弹性元件及两个摩擦衬元件各构成一个摩擦单元。
该离合器从动盘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或这些弹性元件在径向内部具有一个固定区段。该固定区段包括例如多个用于接收固定铆钉的通孔,借助这些固定铆钉使该弹性元件或这些弹性元件固定在携动盘上。
该离合器从动盘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或这些弹性元件紧接固定区段具有一个波状的弹性区域,其波传播方向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由此防止了摩擦衬承载构件在径向方向上倾覆,即围绕着一个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倾覆。
该离合器从动盘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这些摩擦衬承载构件的外部各粘贴上一个摩擦衬元件。通过摩擦衬元件的优选整个面的粘贴,可以将整个衬表面用于取决于运行的摩损。
该离合器从动盘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这些摩擦衬承载构件及这些弹性元件各由弹簧钢构造成整体的。由此确保了制造简单且弹性效果好。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及细节可从下面参照附图进行的说明中得到。在此,在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所述的特征可各自单独地或者任意结合地成为本发明的实质。附图表示图1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从动盘的解体图,图2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表示一个离合器从动盘1的透视图及部分的解体图。该离合器从动盘1由一个携动盘3构成,一个中心的轮毂5从该携动盘上伸出。轮毂5构造有内花键,该内花键用于使轮毂5与一个(图中未示出的)变速器输入轴无相对转动地相连接。
在径向外部,在携动盘3上设置有多个通孔7、8,这些通孔用于将摩擦单元11至16固定在携动盘3上。摩擦单元16的固定通过一些固定铆钉18至21实现,这些固定铆钉穿过这些通孔7、8插入携动盘3中。
下面以摩擦单元15为例详细说明这些摩擦单元的结构。但在此需说明的是,所有摩擦单元的结构都与摩擦单元15相同。摩擦单元15包括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摩擦衬承载构件24、25。摩擦衬承载构件24在径向内部具有一个固定区段27,在该固定区段中,四个通孔29至32在圆周方向上相互均匀地间隔。这些通孔29至32用于将摩擦衬承载构件24固定在携动盘3上。紧接固定区段27,摩擦衬承载构件24包括一个弹性区域34或一个弹性区段,它被这样地选择,以使得一个紧接弹性区域34的间隔区段36设置在一个平面内,该平面与固定区段27平行地与之间隔一个距离。在弹性区域34中开设有两个通孔33及35,该两个通孔用于摩擦衬承载构件24在装配时的定位。
摩擦衬承载构件24具有圆环扇形段的构型,在圆周方向上各有两个交叉簧片41、42及43、44在相反的方向上从该圆环扇形段上伸出。位于摩擦衬承载构件24的一个侧上的交叉簧片41及42构成一个对,该对在径向方向上相对位于摩擦衬承载构件24的另一个侧上的交叉簧片43及44间隔一个距离。交叉簧片43在径向方向上设置在交叉簧片41与42之间。交叉簧片41在径向方向上设置在交叉簧片43与44之间。
在摩擦衬承载构件24的间隔区段36上侧粘贴上一个摩擦片衬46。摩擦片衬46基本上具有圆环扇形段的构型。在摩擦片衬46中开设有一个通孔47,该通孔用于在装配时保持一个通向位于其下方的弹性簧片38的通道,该弹性簧片则可以与位于对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25的、位于对面的弹性簧片38a形成配合。在摩擦衬承载构件25的下侧上固定有一个摩擦片衬48。在轴向方向上,在摩擦衬承载构件24与25之间设置有两个构造相同的弹性元件50及51。这些弹性元件50及51构造成波状,其中波传播方向延伸在圆周方向上。在弹性元件51开设有一个通孔52,该通孔构成用于弹性簧片38的通过可能性。在径向内部,在弹性元件51上构造有一个固定区段53,该固定区段具有四个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间隔均匀的通孔55至58。这些通孔55至58在装配状态中与摩擦衬承载构件24的固定区段27中的通孔29至32叠合地设置。
摩擦衬承载构件25与摩擦衬承载构件24相同地构造。但是,摩擦衬承载构件25相对摩擦衬承载构件24绕一个径向的轴线扭转过180°地设置。在摩擦衬承载构件25上,在一个侧上构造有两个交叉簧片61及62,这两个交叉簧片对应摩擦衬承载构件24的交叉簧片41及42。在摩擦衬承载构件25上,在另一个侧上构造有两个交叉簧片63及64,这两个交叉簧片对应摩擦衬承载构件24的交叉簧片43及44。在图1所示的摩擦衬承载构件24及25的结构中,摩擦衬承载构件25的交叉簧片63设置在摩擦衬承载构件24的交叉簧片41与42之间。与此相似,摩擦衬承载构件24的交叉簧片43设置在摩擦衬承载构件25的交叉簧片61与62之间。
图1中摩擦单元12具有一个摩擦片衬66,该摩擦片衬设置在摩擦单元12的上方,由此可看到设置在其下方的摩擦衬承载构件67。在摩擦衬承载构件67下方,与其间隔一个轴向距离地设置有一个摩擦衬承载构件68。在摩擦衬承载构件68下侧,通过粘接固定有一个摩擦片衬69。
图2表示一个局部的放大视图,其中带有摩擦单元12及在圆周方向上与其相邻的摩擦单元11及13。在图2中可以看到,从下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68上伸出四个交叉簧片71至74。从上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67上伸出四个交叉簧片76至79。
下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68的交叉簧片71及72靠置在摩擦单元13的一个上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的两个交叉簧片81及82上。
下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68的另外两个交叉簧片73及74靠置在摩擦单元11的一个上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的两个交叉簧片83及84上。与此相似,上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67的交叉簧片76及77靠置在摩擦单元13的一个下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的两个交叉簧片86及87上。上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67的另外两个交叉簧片78及79靠置在摩擦单元11的一个下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的两个交叉簧片88及89上。
按照上述发明,两个在轴向方向上位于对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与两个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为了构造弹性而设置的、多重波状的弹性元件一起,构成了一个由四个弹性薄板组成的套件,该套件构成了具有四个上下重叠在一起的固定区域的共用的底座区域,该底座区域用于将这个套件固定在携动盘上。在这个套件的外侧粘贴有一些摩擦片衬。整个构造的轴向伸展的限制通过这些交叉簧片的交叉实现,这些交叉簧片由摩擦衬承载构件的一些特别构造的区域构成。通过所选择的非对称结构,可以在飞轮侧及压盘侧使用相同的部件。摩擦衬承载构件不仅用作用于衬材料的加强板,而且用于传递扭矩及用作限制轴向伸展的装置。
附图标号清单1.离合器从动盘3.携动盘5.轮毂7.通孔8.通孔11.摩擦单元12.摩擦单元13.摩擦单元14.摩擦单元15.摩擦单元16.摩擦单元18.铆钉19.铆钉20.铆钉21.铆钉24.摩擦衬承载构件25.摩擦衬承载构件
27.固定区段29.通孔30.通孔31.通孔32.通孔33.通孔34.弹性区域35.通孔36.间隔区域38.弹性簧片38a弹性簧片41.交叉簧片42.交叉簧片43.交叉簧片44.交叉簧片46.摩擦片衬47.通孔48.摩擦片衬50.弹性元件51.弹性元件52.通孔53.固定区段55.通孔56.通孔57.通孔58.通孔
61.交叉簧片62.交叉簧片63.交叉簧片64.交叉簧片66.摩擦片衬67.摩擦衬承载构件68.摩擦衬承载构件69.摩擦片衬71.交叉簧片72.交叉簧片73.交叉簧片74.交叉簧片76.交叉簧片77.交叉簧片78.交叉簧片79.交叉簧片81.交叉簧片82.交叉簧片83.交叉簧片84.交叉簧片86.交叉簧片87.交叉簧片88.交叉簧片89.交叉簧片
权利要求
1.离合器从动盘、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具有一个携动盘(3),在该携动盘上固定着一些摩擦衬承载构件(67、68),这些摩擦衬承载构件在轴向方向上成对地相对预加载,其特征在于,一个对(12)的摩擦衬承载构件(67、68)各与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一些对(11、13)的、在轴向方向上位于对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摩擦衬承载构件(67、68)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交叉簧片(76-79、71-74),这些交叉簧片延伸在相反的圆周方向上且在径向方向上彼此错位地设置。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摩擦衬承载构件(67、68)上设置有至少四个交叉簧片(76-79、71-74),这些交叉簧片成对地延伸在相反的圆周方向上且在径向方向上成对地彼此错位地设置。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有摩擦衬承载构件(67、68)具有相同的构型。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摩擦衬承载构件(67、68)基本上具有圆环扇形段的构型,所述交叉簧片从该圆环扇形段上伸出。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摩擦衬承载构件(67、68)在径向内部具有一个固定区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摩擦衬承载构件(67、68)紧接所述固定区段具有一个波状的弹性区域,其波传播方向在径向方向上延伸。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在轴向方向上在两个摩擦衬承载构件(67、68)之间各设置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尤其两个弹性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或这些弹性元件在径向内部具有一个固定区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或这些弹性元件紧接固定区段具有一个波状的弹性区域,其波传播方向在圆周方向上延伸。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在这些摩擦衬承载构件(67、68)的外部各粘贴上一个摩擦衬元件(66、69)。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这些摩擦衬承载构件(67、68)及这些弹性元件各由弹簧钢构造成整体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具有一个携动盘,在该携动盘上固定着一些摩擦衬承载构件,这些摩擦衬承载构件在轴向方向上成对地相对预加载。为了改善轴向的预加载效果,一个对的摩擦衬承载构件各与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一些对的、在轴向方向上位于对面的摩擦衬承载构件交叉。
文档编号F16D13/64GK1727713SQ200510092269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6日
发明者梅尔廷·哈斯勒, 佐尔坦·图利 申请人: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