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件及其热熔封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239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件及其热熔封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件及其管件热熔封端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材料具有性价比最高的良好热熔性能,所有塑料材料中具有热熔性能的只有三种材料一种是PE(没有交联过的聚乙烯塑料),这种塑料虽可热熔,但热熔性能差,且只能用于冷水制品;另一种是PB(聚丁烯塑料),此种塑料的原料较缺,因此价格高昂;再一种就是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这种塑料不仅热熔性能好且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因此自从国家禁止传统的镀锌钢管用于民用和工业建筑冷热水管道以来,当前PP-R原料制成的PP-R管材已成为主要的替代产品,受到人民的欢迎。但是,PP-R管材是单纯的塑料管,刚性差,强度不高,低于-10°的环境不宜(变脆),尤其是线胀系数高,约0.18mm/(m·k),因此近年来,已经有一种铝塑PP-R复合管材,而且将是今后化学建材的发展方向,如图2和图5所示,该管材从外层到里层依次为PP-R层1、粘胶层2、铝管层3、粘胶层4和PP-R层5,共五层结构,该复合管材结合PP-R良好热熔特性又结合了铝合金(铝合金在金属材料中是线胀系数量最大的金属)的金属优点,即以中间层铝管为骨架,使管材刚性和强度增高,同时又实现PP-R材料可实现热熔连接。但是五层结构的铝塑PP-R复合管材的第一层PP-R层1相对第二层粘胶层2及第五层PP-R层5相对第四层粘胶层4具有较好的亲和性,而第二层粘胶层2、第四层粘胶层4相对第三层铝管层3的亲和力就较弱,即其之间因热胀冷缩线胀系数的悬殊不同在其界面内应力,可能导致层间剥离。因此与该种铝塑PP-R复合管材相连接的PP-R管件就成为关注的突出问题。现有PP-R管件技术如图1所示,其肩端面厚度(图1的厚度A)都很小,因此现有技术的PP-R管件在和铝塑PP-R复合管热熔后,管道内的冷热水会通过PP-R复合管材层间的剥离界面(如图2的第二层粘胶层2和第三层铝管层3及第四层粘胶层4和第三层铝管3之间的界面)而产生管道内冷热水的渗漏问题。为了解决该渗漏问题,现有技术的PP-R管件都是如图3所示,在PP-R管件6和铝塑复合管8之间,在热熔时增加衬套7,即在PP-R管件6和铝塑PP-R复合管材内再热熔前,先将衬套7连同橡胶垫圈10和密封圈9插入铝塑PP-R复合管材内再热熔连接。这样虽然解决了管道连接的冷热水渗漏问题,但是增加衬套7,密封圈9和橡胶垫10,也造成安装(连接)不方便,尤其是冷热水。从图3的D孔径流经连接部位时,突然缩小到D’的孔径,从而产生“瓶颈”现象,使管道内的冷热水液流造成压力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件及其管件热熔封端结构,该结构可以保证管材在热熔连接时具有较好的热熔连接密封可靠性,从而克服管道连接的冷热水渗漏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铝塑PP-R管件封端结构,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的管件孔内的肩端面设置成有凸肩的阶梯肩端面,所述凸肩的凸出部分靠孔心一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热熔封端结构的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件,包括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体和管件热熔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热熔封端在管件孔内的肩端面设置成有凸肩的阶梯肩端面,所述凸肩的凸出部分靠孔心一侧。
而且,所述管件孔内阶梯肩端面厚度等于或大于被热熔连接的铝塑PP-R复合管的壁厚。
而且,所述阶梯肩端面的的凸肩的厚度等于1/2阶梯肩端面的总厚度,深度为0.5-2m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热熔封端结构的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件,包括管体和管件热熔封端,其中,所述管件的热熔封端在管件孔内的肩端面设置成有凸肩的阶梯肩端面,所述凸肩的凸出部分靠孔心一侧。
上述一种的具有热熔封端结构的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件,其中,所述管件孔内阶梯肩端面为厚度等于或大于被热熔连接的铝塑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材的壁厚的阶梯肩端面。
上述的一种具有热熔封端结构的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件,其中,所述的阶梯肩端面的凸肩为厚度为1/2阶梯肩端面的总厚度,深度为0.5-2mm的凸肩。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塑PP-R管件热熔封端结构,在和同规格相连接的铝塑PP-R复合管材热熔时,最先热熔的是管材最里层,然后是管材的最外层,从而封堵了铝塑PP-R复合管中间铝管层的端面裸露,保证了热熔连接密封可靠性。
该结构不仅使PP-R管件肩端面厚度(图4中的B)大于现有技术PP-R管件肩端面厚度(图1中的A),而且还设置有凸肩(图4中的B’),在热熔时,如图5所示,铝塑PP-R复合管的里层(图5中的5)即第五层的PP-R层首先接触管件的凸肩(图4中的B’)而先热熔封锁,而后再第一层PP-R(图5中的1)热熔,这样,封堵了中间铝管层(图5中的3)的端面外露,从而使热熔连接后的管道内冷热水流经连接部位时,不至于流向铝塑PP-R复合管可能有的层间界而剥离间隙,因此,避免了“瓶颈”现象的产生。


图1为现有技术的管件实施例示意图,图中A为现有技术的管件肩端面厚度;图2为现有技术的管件在和铝塑PP-R复合管热熔时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管件在和铝塑PP-R复合管另一种热熔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管件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塑PP-R管件热熔封端结构与铝塑PP-R复合管材热熔时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铝塑PP-R复合材料的第一层PP-R层2-第二层粘胶层3-铝管层4-第四层粘胶层5-第五层PP-R层6-现有技术PP-R管件7-衬套
8-铝塑PP-R复合管9-衬套内的密封圈10-衬套内的橡胶垫圈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4示意性地表示了铝塑PP-R复合管管件封端结构示意图。图5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塑PP-R管件热熔封端结构与铝塑PP-R复合管材热熔时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铝塑PP-R管件熔封结构的管件孔内的肩端面(即与被连接的铝塑PP-R复合管材所接触的管件端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设置成有凸肩的阶梯肩端面,所述凸肩的凸出部分靠孔心一侧。阶梯肩端面总厚度B等于或大于被热熔连接的铝塑PP-R复合管管材的壁厚,所述的凸肩的厚度B’为1/2阶梯肩端面总厚度B,凸肩的深度为0.5-2mm。
图5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塑PP-R管件热熔封端结构与铝塑PP-R复合管材热熔时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热熔时,铝塑PP-R复合管材伸入本实用新型铝塑PP-R管件封端结构的管件孔内,由于该铝塑PP-R管件的肩端面设置有凸肩,所以当铝塑PP-R复合管材的端面碰到该管件的阶梯肩端面时,首先所接触的是管件阶梯肩端面的凸肩端面,然后再接触管件阶梯肩端面的其余端面,并且阶梯肩端面总厚度B等于或大于被热熔连接的铝塑PP-R复合管管材的壁厚,即,铝塑PP-R复合管管材的端面会与该铝塑PP-R管件的阶梯肩端面充分接触,因此,在热熔时,首先接触管件的凸肩的铝塑PP-R复合管的里层,即第五层的PP-R层5,先热熔封锁,而后第一层PP-R层1再热熔封锁,即保证热熔连接的顺序先是复合材料的里层PP-R层5,后再是复合管材的外层PP-R层1,这样,封堵了铝塑PP-R复合管材中间铝管层3端面的外露,使热熔连接后,管道内冷热水流经连接部位时,不至于流向铝塑PP-R复合管可能有的层间界面剥离间隙,从而保证热熔连接的密封可靠性,避免产生“瓶颈”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塑PP-R管件封端结构,用于民用或工业建筑的冷热水用的铝塑PP-R复合管材或普通PP-R管材的给水管路、纯净水管路等系统中的管路连接,其通过使PP-R管件肩端面厚度大于现有技术PP-R管件肩端面厚度,并设置凸肩,以使其在和同规格相连接的铝塑PP-R复合管材热熔时,最先热熔的是管材最里层,然后是管材的最外层,从而封堵了铝塑PP-R复合管中间铝管层的端面裸露,从而保证了热熔连接密封可靠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件热熔封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管件孔内的肩端面设置成有凸肩的阶梯肩端面,所述凸肩的凸出部分靠孔心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件热熔封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孔内阶梯肩端面为厚度等于或大于被热熔连接的铝塑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材的壁厚的阶梯肩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件热熔封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阶梯肩端面的凸肩为厚度为1/2阶梯肩端面的总厚度,深度为0.5-2mm的凸肩。
4.一种具有热熔封端结构的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件,包括管体和管件热熔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的热熔封端在管件孔内的肩端面设置成有凸肩的阶梯肩端面,所述凸肩的凸出部分靠孔心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孔内阶梯肩端面为厚度等于或大于被热熔连接的铝塑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材的壁厚的阶梯肩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阶梯肩端面的凸肩为厚度为1/2阶梯肩端面的总厚度,深度为0.5-2mm的凸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件及其热熔封端结构,在所述管件孔内的肩端面设置成阶梯肩端面,在阶梯肩端面设置有凸肩,所述凸肩的凸出部分靠孔心一侧。本实用新型的铝塑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件封端结构在热熔连接时,其连接的顺序先是复合管材的里层PP-R层,而后再是复合管材的外层PP-R层,封堵了铝塑PP-R复合管材中间铝管层端面的外露,从而保证了热熔连接密封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用于民用或工业建筑的冷热水用的铝塑PP-R复合管材或普通PP-R管材的给水管路,纯净水管路等系统中的管路连接。
文档编号F16L47/02GK2795610SQ200520022740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8日
发明者陈济昌 申请人:陈济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