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自控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894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量自控阀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阀门,具体是一种流量自控阀门,主要应用于采暖空调系统的末端设备上,以控制通过末端设备的水流量,达到恒定控制区域温度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阀门不具有对流过阀体的流体流量进行动态调节的功能。一旦水流的压力发生波动,管道内的水流量的大小就随之变化,导致采暖(冷)空间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能源浪费或供暖(冷)不足;还会造成各区域的水系统的不平衡。为了减轻这种水压波动的影响,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不仅麻烦,耗费大量时间;人为调节可能对系统平衡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流量自控阀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对流过阀体的流体流量进行动态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阀体、压盖和阀杆,压盖连接在阀体的上端,阀杆穿出阀盖的中心孔,两者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在所述的阀体内设有流量控制组件,在阀体的入口与所述的流量控制组件的底端之间设有控制通道,以使流量控制组件的过流面积与流入阀体入口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值成反比。
所述的流量控制组件包括下端盖、膜片、过流筒、膜片弹簧和调节杆,下端盖连接在所述的阀体中央的下端,字该下端盖内侧中央设有凸缘,该凸缘中央的凹腔与所述的控制通道连接;过流筒由外筒和导向筒构成,外筒的下部和上端均设有过流孔,导向筒同轴设在在外筒内的上部中央,两者之间通过径向肋连接,外筒的下端套在所述下端盖的凸缘外,在外筒的上下过流孔之间外侧与阀体进出口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的膜片为圆形,其外径与所述的过流筒的外筒内径配合,该圆形的轴向截面近似为M结构,该M结构的上端中央设有凸出的弹簧座,该M结构上端凸出的边缘为圆弧形状;所述的膜片的弹簧座连接膜片弹簧的一端,该膜片弹簧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的过流筒的导向筒内并通过调节杆与所述的阀杆的内端连接;在所述的过流筒外筒的上端连接一调节套筒的下端,其上端与所述的压盖中心孔连接。
在所述的膜片弹簧的上端设有活动环,该活动环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所述的调节杆的外径和导向筒的内径滑动配合,所述的调节杆与该活动环之间设有轴向的相互滑动配合的键和槽;该活动环的上端与调节杆的上端之间设有调节弹簧。
在所述的膜片的上端设有一限位支架,该限位支架由套筒和连接在其上端的数根支爪构成,套筒滑动套在所述的导向筒外。
在所述的阀杆的外端设有驱动机构。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支架、连接杆、螺母和电动执行器,支架的下端通过螺母紧固在所述的压盖的上端,支架的上端与电动执行器外壳连接,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的阀杆外端与电动执行器的动力输出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旦通过阀杆调节好基本流量后,当系统的流体压力出现波动,该波动通过控制通道施加在流量控制组件的膜片下端,并驱动膜片的上端的中央部分轴向移动,从而改变了过流筒下部的过流孔的过流面积,达到了自动控制稳定流量的目的,避免了由于系统压力的变化造成能源浪费或供暖(冷)不足及各区域的水系统的不平衡,避免了人为调试的麻烦和可能对系统平衡造成的破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膜片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流筒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仰视图;
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限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0,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11、压盖14、阀杆13和流量控制组件。压盖14通过螺纹连接在阀体11的上端,阀杆13穿出阀盖14的中心孔,两者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控制组件安装在所述的阀体11的入口25与出口24之间的内部,在阀体11的入口25与所述的流量控制组件的底端之间设有控制通道20和22,以使流量控制组件的过流面积与流入阀体入口25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值成反比。
所述的流量控制组件包括下端盖2、膜片3、过流筒4、膜片弹簧7、限位支架6和调节杆9,下端盖2连接在所述的阀体11中央的下端,该下端盖内侧中央设有凸缘21,该凸缘21中央的凹腔与所述的控制通道连接。
过流筒4由外筒48和导向筒44构成,外筒48的下部和上端均设有过流孔43和41,导向筒44通过径向肋46同轴连接在外筒48内的上部中央,外筒48的下端套在所述下端盖的凸缘21外,在外筒48的上下过流孔之间外侧与阀体进出口之间设有密封圈5(参见图4~图6)。
所述的膜片3为圆形,其外径与所述的过流筒的外筒48内径配合,该圆形的轴向截面近似为M结构,该M结构的上端中央设有凸出的弹簧座31,该M结构上端凸出的边缘为圆弧形状的圆环32(参见图3)。膜片3的弹簧座31连接膜片弹簧7的下端,该膜片弹簧7的上端伸入所述的过流筒的导向筒44内并通过调节杆9与所述的阀杆13的内端连接(调节杆9顶端的尖端91顶入阀杆13下端对应的锥坑内)。在所述的过流筒外筒48的上端连接调节套筒12的下端,该调节套筒12的上端与所述的压盖14中心孔连接。
在所述的膜片3的上端设有限位支架6,该限位支架由套筒62和连接在其上端的数根支爪61构成,套筒62滑动套在所述的导向筒44外。
在所述的膜片弹簧7的上端设有活动环8,该活动环8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所述的调节杆9的外径和导向筒44的内径滑动配合,所述的调节杆9与该活动环8之间设有轴向的相互滑动配合的键和槽93;该活动环8的上端与调节杆9的上端的凸缘91之间设有调节弹簧10。
本实用新型的阀杆可采用手动调节,也可在所述的阀杆13的上端设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支架15、连接杆18、螺母16和电动执行器19,支架15的下端通过螺母16紧固在所述的压盖14的上端,支架15的上端与电动执行器19外壳连接,连接杆18连接在所述的阀杆13的上端与电动执行器19的动力输出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系统的流体介质从阀体11的入口25流入,顺序经过过流筒外筒48上部的过流孔(豁口)41、外筒48与导向筒之间的间隙和外筒下部的过流孔43,最后从阀体的出口24流出。当流体压力增加,该压力通过控制通道20和22传递到膜片3的下端,推动膜片3中部向上移动伸展,伸展后膜片3遮挡了部分过流筒的过流孔43,使其过流面积减小,流量降低,最后达到平衡,实现流量的自动控制。反之亦然,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流量自控阀门,包括阀体、压盖和阀杆,压盖连接在阀体的上端,阀杆穿出阀盖的中心孔,两者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阀体内设有流量控制组件,在阀体的入口与所述的流量控制组件的底端之间设有控制通道,以使流量控制组件的过流面积与流入阀体入口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值成反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自控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组件包括下端盖、膜片、过流筒、膜片弹簧和调节杆,下端盖连接在所述的阀体中央的下端,字该下端盖内侧中央设有凸缘,该凸缘中央的凹腔与所述的控制通道连接;过流筒由外筒和导向筒构成,外筒的下部和上端均设有过流孔,导向筒同轴设在在外筒内的上部中央,两者之间通过径向肋连接,外筒的下端套在所述下端盖的凸缘外,在外筒的上下过流孔之间外侧与阀体进出口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的膜片为圆形,其外径与所述的过流筒的外筒内径配合,该圆形的轴向截面近似为M结构,该M结构的上端中央设有凸出的弹簧座,该M结构上端凸出的边缘为圆弧形状;所述的膜片的弹簧座连接膜片弹簧的一端,该膜片弹簧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的过流筒的导向筒内并通过调节杆与所述的阀杆的内端连接;在所述的过流筒外筒的上端连接一调节套筒的下端,其上端与所述的压盖中心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自控阀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膜片弹簧的上端设有活动环,该活动环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所述的调节杆的外径和导向筒的内径滑动配合,所述的调节杆与该活动环之间设有轴向的相互滑动配合的键和槽;该活动环的上端与调节杆的上端之间设有调节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自控阀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膜片的上端设有一限位支架,该限位支架由套筒和连接在其上端的数根支爪构成,套筒滑动套在所述的导向筒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自控阀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阀杆的外端设有驱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量自控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支架、连接杆、螺母和电动执行器,支架的下端通过螺母紧固在所述的压盖的上端,支架的上端与电动执行器外壳连接,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的阀杆外端与电动执行器的动力输出端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流量自控阀门,包括阀体、压盖和阀杆,压盖连接在阀体的上端,阀杆穿出阀盖的中心孔。在所述的阀体内设有流量控制组件,在阀体的入口与所述的流量控制组件的底端之间设有控制通道,以使流量控制组件的过流面积与流入阀体入口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值成反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旦通过阀杆调节好基本流量后,当系统的流体压力出现波动,该波动通过控制通道施加在流量控制组件的膜片下端,并驱动膜片的上端的中央部分轴向移动,从而改变了过流筒下部的过流孔的过流面积,达到了自动控制稳定流量的目的,避免了由于系统压力的变化造成能源浪费或供暖(冷)不足及各区域的水系统的不平衡,避免了人为调试的麻烦和可能对系统平衡造成的破坏。
文档编号F16K17/20GK2846936SQ20052011055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9日
发明者陈振双, 高常江 申请人:陈振双, 高常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