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层保温配重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170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单层保温配重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管道,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单层保温配重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海洋、江河、湖泊以及沼泽地等环境中铺设输送原油、水、化工介质等的钢质管道,通常在钢管外表面采用防腐层+保温层+外防护层+混凝土配重层结构。但是,由于上述防腐保温管外防护层的表面通常比较光滑,与所涂敷的混凝土结合不牢固,与混凝土之间的抗剪切力很小,防滑效果差。因此,无论是在搬运、铺设施工过程中,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经常会出现外防护层管体与混凝土层相对滑移、脱落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已有的技术是采用对上述保温管外防护层表面进行电动钢刷打毛或电晕等方法进行粗化处理;虽然上述办法增加了管体防护层与混凝土结合力,但其抗剪切能力仍然不高,管体防护层与混凝土滑脱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尤其不能满足海底铺管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作简单、防滑效果好、抗剪切能力高的一种新型单层保温配重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单层保温配重管,包括管体,依次设置在管体外表面的防护层和混凝土层,所述防护层的表面设置有刻槽。
所述刻槽为螺纹齿形、矩形、条形或S形其中的一种;所述刻槽的槽深为0.5~3mm,槽宽为0.5~3mm,槽间距为0.5~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合理。在管子外防护层的表面设置刻槽,该刻槽能与混凝土牢固的抓合在一起,避免了以往管子移位、滑脱的现象,提高了管道整体的抗剪切能力。
2.本实用新型的刻槽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势、环境,设计成不同抗剪切能力的线条、几何图形构成的防护层。
3.本实用新型加工方便、成本低,可充分满足海底铺设管道的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护层刻槽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单层保温配重管,包括管体1,和依次设置在管体外表面的防护层2、混凝土层3,所述防护层2的表面刻有刻槽4,所述刻槽4可以刻成螺纹齿形、矩形、条形、S形,也可以根据地势、物理环境等要求,刻制成任意一种由几何图形构成的槽,以满足海洋中,江河、湖泊中,以及沼泽地带等铺设输送管道的要求,本实施例刻槽4为矩形刻槽(如附图1);所述刻槽4的槽深可以是0.5~3mm,槽宽可以是0.5~3mm,槽间距可以是0.5~3mm,本实施例的槽深为2mm、槽宽为2mm、槽间距为2mm。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方法是沿着管体前进的方向,在管体外表面圆周向,连续进行机械刻槽挤出成形带有刻槽4的防护层2,然后将混凝土3用涂敷或者喷涂,以及其他的任意一种方法设置在防护层2的外表面,即为本新型单层保温配重管。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有效地解决了管体外防护层与混凝土配重层产生相对滑移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单层保温配重管,包括管体,依次设置在管体外表面的防护层和混凝土层,其特征是所述防护层的表面设置有刻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单层保温配重管,其特征是所述刻槽为螺纹齿形、矩形、条形或S形其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单层保温配重管,其特征是所述刻槽的槽深为0.5~3mm,槽宽为0.5~3mm,槽间距为0.5~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单层保温配重管,包括管体,依次设置在管体外表面的防护层和混凝土层,所述防护层的表面设置有刻槽。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管体外防护层与混凝土配重层产生相对滑移的问题。
文档编号F16L9/00GK2886273SQ200620025960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9日
发明者张晓灵, 高国军, 吕喜军, 刘海超, 顾艳, 奉若涛, 翟德会 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海石油基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