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833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领域,尤其涉及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混凝土输送管布管过程中管道连接有四种连接方式,但均不能满足超高压输送要求,四种连接方式如下A.两法兰面对接,圆形管卡带径向密封圈,该连接方式只适应普通高压泵输送。
B.两法兰面对接, 圆形管卡带径向密封圈,在法兰外再增加两全活动法兰,两全活动法兰用螺栓连接,即增加轴向拉力,让输送管连接更可靠.但经过实际施工,该连接方式只适应中高压泵送。
C.两法兰面对接,其中一法兰面开有密封圈槽,用密封圈进行端面密封,两法兰面用螺栓连接,该结构只适应高压泵送。
D.两法兰面对接,其中一法兰面开有密封圈槽,用密封圈进行端面密封,在在法兰外再增加两个活动法兰,两个活动法兰用螺栓连接,即增加轴向拉力,让输送管连接更可靠,该连接方式只适应高压泵送。
因楼层高度要求,现在施工均须采用超高压泵送技术,系统压力达到35MPa,以上四种连接方式已不能满足超高压泵送要求,易出现漏浆、爆管等故障,造成压力损失和工程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可确保在超高压施工过程中不漏浆、不爆管的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包括装设于输送管上的公法兰和母法兰,公法兰和母法兰通过相互配合的Ω形管夹紧固连接,公法兰和母法兰的外缘处分别设有锥面,该锥面与Ω形管夹的内缘锥面相互配合形成第一锥面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公法兰上与母法兰相接触面的外缘处设有凸形锥面,母法兰上与公法兰相接触面的外缘处设有凹形锥面,凸形锥面和凹形锥面相互配合形成第二锥面密封,使密封性得到了提高,同时又利用两锥面的配合起到径向定心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公法兰上与母法兰相接触面设有第一密封圈槽,第一密封圈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增设一道端面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公法兰和母法兰相接触端的内缘处均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与输送管端口扣合,公法兰和母法兰另一端分别固接于输送管上,为法兰的轴向定位和端面密封提供了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公法兰上和母法兰相接触面的内缘处设有第一凸台,与输送管端口扣合,另一端固设于输送管上;母法兰和公法兰相接触面与输送管端口平齐,且母法兰在此端开设有止口槽,与输送管端口的第二凸台相配合;第二凸台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槽,第二密封圈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增设一道径向密封,母法兰未固定在输送管上,便于拆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带锥面的Ω形管夹、带锥面的公母法兰连接等技术,使其密封性能提高,输送管连接更可靠;公母法兰间的锥面又起到了径向定心的作用,避免输送管装配时的错位;输送管采用淬火钢管,以提高其耐磨性能。由于以上技术的支持,此混凝土输送管的固定式连接装置,就可确保在超高压施工过程中不漏浆、不爆管,从而避免压力损失和工程损失。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公法兰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母法兰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母法兰结构示意图;图6是Ω形管夹结构示意图;图7是Ω形管夹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输送管 2、公法兰 3、第一密封圈4、母法兰 5、Ω形管夹 6、螺栓7、螺母 8、第一锥面密封 9、第二锥面密封11、第二凸台12、第二密封圈槽13、第二密封圈21、第一凸台22、锥面23、凸形锥面24、第一密封圈槽41、止口槽 42、凹形锥面51、内缘锥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3、图4、图6、图7所示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包括装设于输送管1上的公法兰2和母法兰4,公法兰2和母法兰4通过相互配合的Ω形管夹5紧固连接,公法兰2和母法兰4的外缘处分别设有锥面22,该锥面22与Ω形管夹5的内缘锥面51相互配合形成第一锥面密封8。公法兰2上与母法兰4相接触面的外缘处设有凸形锥面23,母法兰4上与公法兰2相接触面的外缘处设有凹形锥面42,凸形锥面23和凹形锥面42相互配合形成第二锥面密封9。公法兰2上与母法兰4相接触面设有第一密封圈槽24,第一密封圈槽24内设有第一密封圈3。公法兰2和母法兰4相接触端的内缘处均设有第一凸台21,第一凸台21与输送管1端口扣合,公法兰2和母法兰4另一端分别焊接于输送管1上。
实施例2如图2、图3、图5、图6、图7所示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包括装设于输送管1上的公法兰2和母法兰4,公法兰2和母法兰4通过相互配合的Ω形管夹5紧固连接,公法兰2和母法兰4的外缘处分别设有锥面22,该锥面22与Ω形管夹5的内缘锥面51相互配合形成第一锥面密封8。公法兰2上与母法兰4相接触面的外缘处设有凸形锥面23,母法兰4上与公法兰2相接触面的外缘处设有凹形锥面42,凸形锥面23和凹形锥面42相互配合形成第二锥面密封9。公法兰2上与母法兰4相接触面设有第一密封圈槽24,第一密封圈槽24内设有第一密封圈3。公法兰2和母法兰4相接触面的内缘处设有第一凸台21,与输送管1端口扣合,另一端焊接于输送管1上;母法兰4上和公法兰2相接触面与输送管端口平齐,且母法兰4在此端开设有止口槽41,与输送管1端口的第二凸台11相配合;第二凸台11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槽12,第二密封圈槽12内设有第二密封圈13。
上述两项施实例中给出的密封圈槽24,不仅可以设置在公法兰2上,还可以设置在母法兰4上,在有必要时,还可以设置二圈或多圈密封圈槽;公母法兰除了可以焊接固定在输送管上,还可以用螺纹连接等其他方式固定在输送管上。这类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包括装设于输送管(1)上的公法兰(2)和母法兰(4),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法兰(2)和母法兰(4)通过相互配合的Ω形管夹(5)紧固连接,公法兰(2)和母法兰(4)的外缘处分别设有锥面(22),该锥面(22)与Ω形管夹(5)的内缘锥面(51)相互配合形成第一锥面密封(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法兰(2)上与母法兰(4)相接触面的外缘处设有凸形锥面(23),母法兰(4)上与公法兰(2)相接触面的外缘处设有凹形锥面(42),凸形锥面(23)和凹形锥面(42)相互配合形成第二锥面密封(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法兰(2)上与母法兰(4)相接触面设有第一密封圈槽(24),第一密封圈槽(24)内设有第一密封圈(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法兰(2)和母法兰(4)相接触端的内缘处均设有第一凸台(21),第一凸台(21)与输送管(1)端口扣合,公法兰(2)和母法兰(4)另一端分别固接于输送管(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法兰(2)上和母法兰(4)相接触面的内缘处设有第一凸台(21),与输送管(1)端口扣合,另一端固接于输送管(1)上;母法兰(4)上和公法兰(2)相接触面与输送管端口平齐,且母法兰(4)在此端开设有止口槽(41),与输送管(1)端口的第二凸台(11)相配合;第二凸台(11)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槽(12),第二密封圈槽(12)内设有第二密封圈(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法兰(2)和母法兰(4)相接触端的内缘处均设有第一凸台(21),第一凸台(21)与输送管(1)端口扣合,公法兰(2)和母法兰(4)另一端分别固设于输送管(1)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法兰(2)上和母法兰(4)相接触面的内缘处设有第一凸台(21),与输送管(1)端口扣合,另一端固设于输送管(1)上;母法兰(4)上和公法兰(2)相接触面与输送管端口平齐,且母法兰(4)在此端开设有止口槽(41),与输送管(1)端口的第二凸台(11)相配合;第二凸台(11)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槽(12),第二密封圈槽(12)内设有第二密封圈(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输送管的连接装置,包括装设于输送管(1)上的公法兰(2)和母法兰(4),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法兰(2)和母法兰(4)通过相互配合的Ω形管夹(5)紧固连接,公法兰(2)和母法兰(4)的外缘处分别设有锥面(22),该锥面(22)与Ω形管夹(5)的内缘锥面(51)相互配合形成第一锥面密封(8)。本实用新型具有可确保在超高压施工过程中不漏浆、不爆管的优点,从而避免压力损失和工程损失。
文档编号F16L23/00GK2932013SQ200620051729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1日
发明者易小刚, 罗志坚, 谷云辉, 杨新华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