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压悬浮轴承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156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润滑油压悬浮轴承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瓦,尤其是涉及一种润滑油压悬浮轴承瓦。
背景技术
轴承瓦因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避免轴承损坏,在受力大的火车、发电机之中应用较为普遍。在轴承瓦和轴承之间常抹黄油以解决两者之间的润滑问题,但由于相互承压的轴承瓦的内壁在承受极大的压力时会有巨大的摩擦力,起润滑作用的黄油会很快被消耗掉,使轴承瓦的内壁和轴承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阻力增加,从而影响轴承的转动,降低了火车速度或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并快速升温,损坏轴承瓦;更为严重的是,如不及时补充黄油,轴承瓦的内壁和轴承之间就会抱死,产生重大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对轴承瓦的内壁和轴承之间进行长久润滑、使轴承瓦的内壁和轴承之间处于悬浮状态、润滑效果好、减小摩擦力、延长轴承瓦的使用寿命、节约能源、结构简单的润滑油压悬浮轴承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由承压瓦和盖瓦组成,特征是在承压瓦的内壁中部加工有四周封闭的充油槽,进油孔穿过承压瓦壁与充油槽相通,在承压瓦的内壁最外端加工有一条包围充油槽且不与充油槽相通的环形回收槽,出油孔穿过承压瓦壁与回收槽相通,进油管的进油端接增压油泵的出油端,进油管的出油端接进油孔的进油端,回收管的进油端接出油孔的出油端,回收管的出油端接增压油泵的进油端;在盖瓦的内壁最外端加工有一条与承压瓦的环形回收槽相通的环形回收槽。
在承压瓦的内壁中部加工有二条或二条以上均匀间隔的充油槽,相邻两条充油槽通过明槽或暗管连通,均匀对称分布的充油槽的方向与轴承中心线垂直,进油孔穿过承压瓦壁与最中间的充油槽相通。
回收槽的宽度和深度大于充油槽的宽度和深度。
本发明是采用增压油泵将润滑油通过进油管从进油孔压入轴承瓦内,然后通过对称均匀排布的充油槽使润滑油四溢,对轴承瓦的内壁和轴承之间进行长久润滑,并产生一个巨大托力的极薄油膜,使轴承和轴承瓦的内壁之间处于悬浮状态,不会直接接触,让轴承能长时间稳定运转。轴承与轴承瓦运行时渗漏的油通过回收槽收回溢出的油,经过回收管送回增压油泵循环使用。充油槽四周封闭可以保证能产生高压,,均匀对称分布可以确保润滑油压力的均匀对称,使轴承受力均匀。充油槽的方向垂直于轴承中心线,可以减小摩擦力,使轴承受力均匀。回收槽的宽度和深度大于充油槽的宽度和深度,并处于低压状态,故可以防止润滑油外溢。本发明还可以通过监测设备对油温、轴承和轴承瓦的内壁之间的压力、油压浮力进行自动监测,以达到自动调节油温、压力和油压浮力,使轴承始终处于最佳悬浮状态。火车的上瓦为承压瓦,下瓦为盖瓦,而发电机的下瓦为承压瓦,上瓦为盖瓦。以火车为例,如承压瓦发热,则说明油压不够,未悬浮,摩擦大,需增油压;如盖瓦发热,则说明油压过大,需减油压。理想悬浮为承压瓦和盖瓦均无高热,而且摩擦力最小。因此本发明具有可以对轴承瓦的内壁和轴承之间进行长久润滑、使轴承瓦的内壁和轴承之间处于悬浮状态、润滑效果好、减小摩擦力、延长轴承瓦的使用寿命、节约能源、结构简单的优点,适于火车、发电机以及汽车中使用。


图1为火车轴的轴承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由盖瓦1和承压瓦2组成,在承压瓦2的内壁7中部加工有四周封闭的充油槽8,进油孔10穿过承压瓦壁11与充油槽8相通,在承压瓦2的内壁7最外端加工有一条包围充油槽8且不与充油槽8相通的环形回收槽6,出油孔9穿过承压瓦壁11与回收槽6相通,进油管4的进油端接增压油泵5的出油端,进油管4的出油端接进油孔10的进油端,回收管3的进油端接出油孔9的出油端,回收管3的出油端接增压油泵5的进油端;在盖瓦1的内壁12最外端加工有一条与承压瓦2的环形回收槽6相通的环形回收槽13。
在承压瓦2的内壁7中部加工有二条或二条以上均匀间隔的充油槽8,相邻两条充油槽8通过“U”字形的明槽或暗管连通,均匀对称分布的充油槽8的方向与轴承中心线垂直,进油孔10穿过承压瓦壁11与最中间的充油槽8相通。
所述明槽14的形状为“U”字形。
环形回收槽6、13的宽度和深度大于充油槽8的宽度和深度。
权利要求
1.一种润滑油压悬浮轴承瓦,由盖瓦(1)和承压瓦(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承压瓦(2)的内壁(7)中部加工有四周封闭的充油槽(8),进油孔(10)穿过承压瓦壁(11)与充油槽(8)相通,在承压瓦(2)的内壁(7)两边最外端加工有一条包围充油槽(8)且不与充油槽(8)相通的环形回收槽(6),出油孔(9)穿过承压瓦壁(11)与回收槽(6)相通,进油管(4)的进油端接增压油泵(5)的出油端,进油管(4)的出油端接进油孔(10)的进油端,回收管(3)的进油端接出油孔(9)的出油端,回收管(3)的出油端接增压油泵(5)的进油端;在盖瓦(1)的内壁(12)最外端加工有一条与承压瓦(2)的环形回收槽(6)相通的环形回收槽(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压悬浮轴承瓦,其特征在于在承压瓦(2)的内壁(7)中部加工有二条或二条以上均匀间隔的充油槽(8),相邻两条充油槽(8)通过明槽或暗管连通,均匀对称分布的充油槽(8)的方向与轴承中心线垂直,进油孔(10)穿过承压瓦壁(11)与最中间的充油槽(8)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压悬浮轴承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明槽(14)的形状为“U”字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润滑油压悬浮轴承瓦,其特征在于环形回收槽(6)、(13)的宽度和深度均大于充油槽(8)的宽度和深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压悬浮轴承瓦,它由承压瓦和盖瓦组成,特征是在承压瓦的内壁中部加工有四周封闭、均匀对称分布的充油槽,在承压瓦的内壁最外端加工有一条包围充油槽且不与充油槽相通的环形回收槽,在盖瓦的内壁最外端也加工有一条与承压瓦的环形回收槽相通的环形回收槽,进油管、增压油泵和回收管构成循环系统。本发明是采用增压油泵将润滑油从进油孔压入轴承瓦内,对轴承瓦的内壁和轴承之间进行长久润滑,并对轴承产生一个巨大托力的极薄油膜,使轴承和轴承瓦的内壁之间处于悬浮状态,不会直接接触,让轴承能长时间稳定运转。本发明还具有润滑效果好、减小摩擦力、延长轴承瓦的使用寿命、节约能源等优点,适于火车、发电机等使用。
文档编号F16C33/10GK101021232SQ200710051610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日
发明者余志鹏 申请人:余志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