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2830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压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液压制动装置。
技术背景在机器、机构、机床等领域,经常遇到需对回转类零件进行周向制动的问 题。对于这一问题,以往有许多具体的技术处理方式。例如刹紧片直接抱紧回 转体表面、在回转类零件上固定摩擦盘并靠刹紧片等抱紧或夹紧、采用油缸或 碟簧对回转体上某些结构进行轴向锁定、回转体上安装齿轮并在与之啮合的齿 轮(或其轴)上安装制动器、采用螺栓将与回转体表面相吻合的螺母沿回转体 周向方向进行紧固锁定,等等。这些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并被实践证明是可 以采用的。但往往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不易维修等问题,甚至有的只能 依靠手工操作。 发明内容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液压制动装置,是针对制动回转体类零件而设计的, 即采用液压为作用力,迫使制动件产生径向收縮变形以抱住被制动回转类零件 而达到制动目的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该液压制动装置包括基体套筒和制动套筒。制动套筒固定于基体套筒里侧, 两套筒的两端之间设有密封装置,两套筒筒身之间设有环状间隙层,基体套筒 上设有间隙层注油咀。工作时,液压制动装置套装在回转体外侧。需要制动回转体时,通过注油咀向环状间隙层内注入液压油,即在基体套筒和制动套筒之间形成液压油环, 在液压油环的作用下,制动套筒可产生均匀的径向收縮变形,使得回转体表面 被抱紧,从而达到制动目的。本实用新型液压制动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精巧,操作简便,自动控制,制 动效果好,可以取代以往的多种制动方式。

图1为液压制动装置示意图。图2为力矩电机驱动的回转件的制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装在回转件2外侧的液压制动装置包括基体套筒1和制动套筒3。制动套筒3周定于基体套筒1里侧,两套筒的两端之间设有密封装置,两 套筒筒身之间设有环状间隙层,基体套筒上设有间隙层注油咀。如图2所示1为力矩电机定子(图中力矩电机为外圈转子形式,对于内圈转子形式的力矩电机道理相同),2为力矩电机转子,转子固定于回转轴3上, 在回转轴3上固定用于被制动的回转类零件4(也可以以回转轴上相应的外圆表 面作为制动面)。5为液压制动装置的制动套筒,6为基体套筒。当力矩电机运 转时,制动套筒5为自然状态,当运转停止且需制动时,油路中注入压力油, 从而制动。制动力的大小与液压压强、套筒材料与壁厚、套筒长度等有关,可以根据 材料特性及实际需要,通过力学计算确定液压压力。在制动套筒与被制动件之间,应控制一个合理的配合间隙,这个间隙不能 过大也不能过小,因为制动解除以后,要靠套筒自身弹性变形回复到自然状态, 间隙过大容易造成制动套筒永久变形,间隙过小则容易干扰回转体的正常运转,在高速连续运转时还会造成过量发热。总之,这个间隙既要保证在制动时不使 套筒产生永久变形,又要保证制动解除后套筒内表面要充分离开回转体表面。实际应用中需要制动时,则液压管路中加压,需解除制动时则液压管路卸 荷。通过对液压换向阀或液压泵等的工作状态控制,可以达到自动或手动实现 制动与制动解除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压制动装置包括基体套筒(1)和制动套筒(3),制动套筒(3)固定于基体套筒(1)里侧,两套筒的两端之间设有密封装置,两套筒筒身之间设有环状间隙层,基体套筒(1)上设有间隙层注油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制动装置,它包括基体套筒和制动套筒,两套筒筒身之间设有环状间隙层。工作时,液压制动装置套装在回转体外侧,需要制动回转体时,向环状间隙层内注入液压油,即在基体套筒和制动套筒之间形成液压油环。在液压油环的作用下,制动套筒可产生均匀的径向收缩变形,使得回转体表面被抱紧,从而达到制动目的。本实用新型液压制动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精巧,操作简便,自动控制,制动效果好,可以取代以往的多种制动方式。
文档编号F16D65/18GK201121671SQ20072019015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4日
发明者刘景祎, 刘金锁, 京 束, 王超颖, 璟 邵 申请人: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