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28678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换挡零部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的挡位拉索。
技术背景目前机动车常用的离合器拉索,由挂接圈、钢丝绳、外壳软管和外壳软管 接头等组成。挂接圈是一圆圈状的段压件或铸件,它直接挂套在离合器踏板引 力钩上,当离合器拉索工作时,挂接圈与离合器踏板引力钩的挂接处就产生滑 动磨擦,磨擦阻力大,磨损也严重,并引起挂接圈与钢丝绳铆合处根部产生弯 曲疲劳,钢丝绳的钢丝容易折断。离合器拉索工作时,钢丝绳在外壳软管接头 内往复磨擦,钢丝绳直接与外壳软管接头发生磨擦,致使磨损加剧,磨擦阻力 增加,并容易发生变形损坏。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致使离合器拉索使用寿命 短,操作阻力大,降低了离合器操作的可靠性和灵敏性。中国专利ZL 03254913.X提供一种机动车离合器拉索,有挂接头、钢丝绳、 外壳软管和外壳软管接头,其特征是挂接头是销轴钢套结构,在挂接头上端安 装一销轴,销轴外套一个耐磨钢套。其结构较为复杂,而且耐磨性不强。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的挡位拉索,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高拉索的寿命。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拉索,包括拉索套管和设置在拉索套管中可滑动的拉索钢丝,其特征 在于所述拉索钢丝表面设有沟槽。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拉索套管,包括设置在内部容纳拉索钢丝的金属套管 和包裹在所述金属套管外部的橡胶皮管,以使拉索套管具有相当的机械强度, 有效地对拉索钢丝进行保护。所述拉索钢丝,包括设置在内部的钢丝铁心,钢丝铁心外包裹钢绞线,钢 绞线外缠绕扁平的绕线,使拉索钢丝的强度大为增加,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拉 索钢丝损坏造成事故。所述扁平绕线斜向缠绕在钢绞线上,其与拉索钢丝的轴线夹角为45度, 绕线间隔缠绕在钢绞线上,间距为0.2mm+0.2mm,以此在拉索钢丝表面形成 沟槽,使得在拉索套管中灌油润滑时,使润滑油可以完全润滑在拉索钢丝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拉索,套管和拉索钢丝均具有较大的机械强度,可以确保拉 索的安全使用,拉索钢丝表面设有沟槽,便于润滑油覆盖在拉索钢丝表面,减 小了拉索钢丝在拉索中滑动时的摩擦力,大大延长了拉索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索钢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 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 一种拉索,包括拉索套管1和设置在拉索套管1中可滑动的拉索钢丝2,拉索套管1包括内部的金属套管11,金属套管11内容纳拉索钢 丝2,金属套管11外侧包裹有橡胶皮管12,这样拉索套管1具有相当的机械 强度,可对拉索钢丝2进行很好的保护。参见图2,拉索钢丝2包括内部的钢丝铁心21,钢丝铁心21外包裹钢绞 线22,钢绞线22外缠绕有扁平的绕线23,扁平绕线23斜向缠绕在钢绞线22 上,其与拉索钢丝2的轴线的夹角为45度,绕线23是间隔缠绕在钢绞线22 上的,绕线23的间距为0.2mm+0.2mm,以此在拉索钢丝2表面形成沟槽,使 得在拉索套管1中灌油润滑时,使润滑油可以完全润滑在拉索钢丝2的表面, 并且这样的多层设置使拉索钢丝2的强度大为增加,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拉索 钢丝2损坏造成事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 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 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 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 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拉索,包括拉索套管和设置在拉索套管中可滑动的拉索钢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钢丝表面设有沟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套管,包括设置在 内部容纳拉索钢丝的金属套管和包裹在所述金属套管外部的橡胶皮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钢丝,包括设置在 内部的钢丝铁心,钢丝铁心外包裹钢绞线,钢绞线外缠绕扁平的绕线。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绕线斜向缠绕在钢 绞线上,其与拉索钢丝的轴线夹角为45度,绕线间隔缠绕在钢绞线上,间距 为0.2mm+0.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的挡位拉索,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拉索的寿命。该拉索,包括拉索套管和设置在拉索套管中可滑动的拉索钢丝,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钢丝表面设有沟槽。本实用新型的拉索,套管和拉索钢丝均具有较大的机械强度,可以确保拉索的安全使用,拉索钢丝表面设有沟槽,便于润滑油覆盖在拉索钢丝表面,减小了拉索钢丝在拉索中滑动时的摩擦力,大大延长了拉索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C1/00GK201173243SQ20072019956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0日
发明者卫慰平 申请人:上海干巷汽车镜(集团)有限公司;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