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拉杆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索部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杆套管。
背景技术:
汽车通过换档推拉索将驾驶室内的换档操纵机构与变速器上的换档机构 相连,从而实现驾驶者对变速器上换档机构的远程控制,其中套管帽组件对推 拉索起限位、固定的作用,因此套管帽组件固定的牢靠度影响拉索的安全性。 目前普通的换档推拉索套管帽组件具有套管帽、导向管、垫圈、螺母等部件,
其固定方式为用外力将E形卡等压入套管帽与固定支架卡槽内,即需要借助 其它辅助零件和工具才能将其固定。
中国专利ZL200520010702.4提供一种汽车换档推拉套管帽结构,它包括 外壳、卡扣、套管帽、导向管、橡胶件和球头件,球头件装在外壳内,球头件 的外凸缘两边由两个橡胶件轴向夹紧,两橡胶件分别抵卡在外壳的内凸台和与 外壳内圈扣接的卡扣上,套管帽与球头件端部卡接,导向管的通过球头与球头 件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具有螺母功能的调节件和一根扭簧,该调节 件以螺纹连接方式装在外壳靠导向管一端之外,在调节件上端端面与外壳的外 凸台之间安装有工艺卡,调节件下段与外壳之间留有空间,内装有扭簧,扭簧 两端分别钩挂在外壳与调节件上。但其结构过于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杆套管,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小拉 杆在套管中滑动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拉杆套管,包括与拉索接头固定的金属外套管和设置在外套管中可滑 动的内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的截面为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套管可采用塑料套管,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拉杆与 套管的过度摩擦。
为了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内套管从外套管中滑出,所述拉杆套管的内、外 套管固定在拉索接头的一侧均设有锥形翻边。
本实用新型的拉杆套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内套管截面为多边形,使得 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由面接触变为线接触,大大降低了使用过程中内外套管的 摩擦,提高了使用寿命。
图1为本发明拉杆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 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l, 一种拉杆套管,其作用是与拉索接头(未示意)连接,对拉杆 的滑动进行限位,避免拉杆在工作过程中损坏。本实用新型的拉杆套管包括与 拉索接头固定的金属外套管1,金属外套管1中设有内套管2,拉索钢丝设置 在内套管2中,内套管2可随着拉索钢丝的滑动在在金属外套管1中滑动。内套管2采用塑料套管,以避免损坏在其中滑动的拉索钢丝,内套管2的截面为 多边形,这与现有的圆形截面的内套管相比,使得内套管2与外套管1之间由 面接触变为线接触,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的过度摩擦。为了避免在工作过程中, 内套管2从外套管1中滑出,拉杆套管的内、外套管固定在拉索接头的一侧均 分别设有锥形翻边3和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 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 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 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 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拉杆套管,包括与拉索接头固定的金属外套管和设置在外套管中可滑动的内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的截面为多边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为塑料套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套管的内、外 套管固定在拉索接头的一侧均设有锥形翻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杆套管,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小拉杆在套管中滑动的摩擦力。该拉杆套管,包括与拉索接头固定的金属外套管和设置在外套管中可滑动的内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的截面为多边形。本实用新型的拉杆套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内套管截面为多边形,使得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由面接触变为线接触,大大降低了使用过程中内外套管的摩擦,提高了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C1/00GK201141388SQ200720199559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0日
发明者卫慰平 申请人:上海干巷汽车镜(集团)有限公司;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