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953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有导流器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系统运行中,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方式不同,因此对热交换器的要求也不 同。以室外侧热交换器为例,制冷运转时,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过热气态制冷剂在室外换 热器中冷却成为液体;制热运转时,气液混合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中蒸发成为制冷剂蒸汽。 由于换热器制冷与制热压力差异很大,流速也有很大变化,且为了增强散热效果,将发卡管 内做成螺纹状。因此,冷媒在换热器中流动具有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冷媒在管道内流动 的同时,压力会下降。压力下降会导致换热器传热的对数平均误差减小,换热效果劣化。在 热交换器中,主要考虑的是沿程阻力造成的压降(△ P),它与制冷剂流速的二次方(V2)成正 比,8卩ΔΡ V2。提高流速会使制冷剂与管壁间的换热系数增大,但是制冷剂在管内的冷 凝过程和蒸发过程,对同一换热器来讲,压力损失的幅度是不同的,冷凝过程的压力损失较 少,而蒸发过程的压力损失较大。以室外换热器为例,制冷时是冷凝过程,其压力损失较小, 这时要求采用较少的分路数,以提高流速,增大换热系数;而制热时是蒸发过程,压力损失 较大,与流速对换热系数的影响相比,压力损失产生的对数平均温差对换热量的影响占主 导,这时要求采用较多的分路数,以降低制冷剂流速,减少压力损失。如此一来,对于同一个 换热器来讲,现有的普通空调使用铜管分流,需要兼顾制冷制热,因此制冷和制热均不是处 于最佳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时具有较少分路数、制热时具有较多分路数、大大 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的空调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导流器,所 述导流器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与空调器冷媒的循环回路连接,所述导流器表面设置 有若干根接管,若干根所述接管分别与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连接。其中,所述导流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媒第一进出口和冷媒第 二进出口,罐体靠近所述冷媒第一进出口一侧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第一进气腔,靠近所述冷 媒第二进出口一侧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第二进气腔;活塞,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活塞表面设置有两条互不连通的沟槽,两条所述沟 槽内分别设置有导通方向相反的单向阀;进液管,设置在所述导流器表面,与所述冷媒第一进出口或冷媒第二进出口连 接;出液管,设置在所述导流器表面,与所述空调器冷媒的循环回路连接;分流装置,当所述活塞位于罐体一端时,其与所述进液管、出液管以及换热器形成 冷媒在换热器的串联回路;当所述活塞位于罐体另一端时,其与所述进液管、出液管以及换热器形成冷媒在换热器的并联回路。其中,所述分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上的若干周期结构,其中,每个周期结构 包括四个孔,各个周期结构中的第一个孔通过设置在活塞上的上端沟槽连接,各个周期结 构中的第三个孔通过设置在活塞上的下端沟槽连接,每个周期结构中第二、四两孔互相连 接;当所述活塞位于罐体一端时,所述进液管与第一个周期结构的第二孔对正,若干根所述 接管分别与第一个周期结构的第四孔以及以后各个周期结构中第二、四两孔依次对正,所 述出液管与最后一个周期结构的第四孔对正;当所述活塞位于罐体另一端时,所述进液管 与第一个周期结构的第一孔对正,若干根所述接管分别与第一个周期结构的第三孔以及以 后各个周期结构中第一、三两孔依次对正,所述出液管与最后一个周期结构的第三孔对正。其中,所述周期结构内的各孔等间距排列,所述周期结构之间的间距为孔间距。其中,所述进液管、出液管以及若干根接管以等间距排列,其间距为孔间距的2 倍。其中,所述导流器还包括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上的腔 体,以及依次安装在所述腔体内的滑动体、第二弹簧、密封圈和后盖;所述活塞设置有中间 高两端低的凹槽,所述滑动体与所述凹槽滑动接触。其中,所述滑动体为钢球。其中,所述滑动体结构为上部为圆球状,下部为圆柱状。其中,所述后盖为通过螺纹与所述腔体连接的螺栓,或焊接在所述腔体上的盖板。其中,所述单向阀包括弹簧腔和滑块腔,所述弹簧腔内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滑 块腔内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滑块连接。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使用系统本身压力差作为动力,而不需要使用其他动力。2、在制冷状态能将冷媒在热交换器(以室外侧冷凝器为例)中以单路形式散热, 在制热状态能将冷媒以多路形式吸热(在蒸发器中相反)。3、工作状态少活塞从一端到另一端,或返回,工作状态稳定。4、换热器换热效果提升明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安装有导流器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导流器活塞处于罐体一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导流器活塞处于罐体另一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分流装置活塞处于一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分流装置活塞处于另一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稳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活塞上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罐体;2 活塞;3 冷媒第一进出口 ;4 冷媒第二进出口 ;5 第一内腔;6 第二内腔;7 第一进气腔;8 第二进气腔;9 沟槽;10 单向阀;11 弹簧腔;12 滑块腔; 13 第一弹簧;14 滑块;15 前沟槽;16 后沟槽;17 进液管;18 出液管;19 接管;20 换热器;21 上端沟槽;22 下端沟槽;23 腔体;24 滑动体;25 第二弹簧;26 密封圈;27 后盖;28:凹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用 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导流器,导流器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与空 调器冷媒的循环回路连接,位于导流器表面的若干根接管与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连接。如图2 4所示,本实施例的导流器包括罐体1,以及安装在罐体1内的活塞2,其 中罐体1 一端设置有冷媒第一进出口 3,另一端设置有冷媒第二进出口 4,活塞2将罐体内 的空间分为两部分,与冷媒第一进出口连通的空间为第一内腔5,与冷媒第二进出口连通的 空间为第二内腔6。罐体1在靠近冷媒第一进出口 3 —侧的罐体1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第 一进气腔7,在靠近冷媒第二进出口 4 一侧的罐体1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第二进气腔8。罐 体1内设置有活塞2,活塞2的长度应该同时满足以下要求,当活塞2位于冷媒第一进出口 3 一侧时,第一进气腔7与第一内腔5为两个独立的空间,且第二进气腔8与第二内腔6连 通;当活塞2位于冷媒第二进出口 4 一侧时,第一进气腔7与第一内腔5连通,且第二进气 腔8与第二内腔6为两个独立的空间。活塞表面上设置有两条互不相通的沟槽9。两条沟 槽9内分别设置有两个导通方向相反的单向阀10,单向阀10包括弹簧腔11和滑块腔12,弹 簧腔11内安装第一弹簧13,滑块腔12内设置有滑块14,第一弹簧13与滑块14连接。当 滑块14两端压力平衡时,第一弹簧13处于自然状态,滑块14将沟槽9分为前沟槽15和后 沟槽16两部分,互不连通;当前沟槽15压力大于后沟槽16时,滑块14压缩第一弹簧13,滑 块14向弹簧腔11方向运动,滑块腔12将前沟槽15和后沟槽16连通。由于单向阀10为 单方向导通,当前沟槽15压力小于后沟槽16时,滑块14受滑块腔12与前沟槽15尺寸不 同的限制,不能运动。导流器还设置有分流装置,分流装置是通过在活塞2表面加工沟槽和若干孔形成 的,如图5、6所示(为了便于活塞处于罐体某一端时,表示各个孔与进液管17、出液管18以 及若干根接管19的对应关系,因此,分上下三幅图分别表示罐体外进液管17、出液管18以 及若干根接管19的位置关系,以及活塞内各个孔的位置关系,图中的竖线表示对正关系), 第1、5、9、13····等孔通过上端沟槽21连接,2与4、6与8、10与12....等孔两两相连,第 3、7、11....等孔通过下端沟槽22连接,形成四个孔为一个周期的结构。罐体1外焊接有 进液管17、出液管18以及若干根接管19,进液管17、出液管18以及每根接管19都与罐体 内腔连通,每两根邻近的接管19之间焊接换热器20,活塞2进液管与冷媒第一进出口 3连 接。活塞上的各个孔间距都相同,进液管17、出液管18以及接管19之间的间距也相同,且 其间距为活塞上各孔间距的2倍。活塞2在罐体内左右移动的距离为活塞上各孔的间距。 本图含有三路分流,其中1、5、9、13与上端沟槽21连接,2-4、6-8、10-12、14-16彼此相连,3、 7、11、15与下端沟槽22相连。当活塞处于A端时(如图5),此时,罐体外的进液管17、各个 接管19以及出液管20分别与活塞上的孔2、4、6、8、10、12、14、16对正,形成通路。冷媒从 进液管17流入孔2,经4-换热器-6-8-换热器-10-12-换热器-14-16流出,最终从出液管 18流出,形成串流。本图活塞处于B端时(如图6),罐体外的进液管17、各个接管19以及出液管20分别与活塞上的孔1、5、9、13对正,形成通路。冷媒从进液管17流入孔1,由于孔 1与孔5、9、13通过上端沟槽连通,因此,冷媒同时流向孔5、9、13,进而从孔5经换热器到达 孔3、从孔9经换热器到达孔7、从孔13经换热器到达孔11,而孔3、7、11、15又通过下端沟 槽相连,从孔15流出,最终从出液管18流出。本实施例导流器还包括稳定装置,如图7、8所示,罐体上焊有一个腔体23,腔体23 内依次装入滑动体24、第二弹簧25和密封圈26,最后用后盖27封闭腔体23。滑动体24 可以为圆球,例如钢球,也可以为摩擦系数较小、便于滑动的其它结构,例如上部为半球状、 下部为圆柱状的结构,或者其它类似结构。后盖27可以为螺栓,也可以为盖板,焊接在腔体 23的端部。在活塞2中部做一个中间高两端低的凹槽28,滑动体24与凹槽28滑动接触。 滑动体24在第二弹簧25的压力下顶住活塞的凹槽28,使活塞2处于端部稳定状态。当活 塞2运动时,向上挤压滑动体24,进而滑动体24向上运动挤压第二弹簧25,当活塞2运动 到另一端时,第二弹簧25挤压滑动体24,压紧活塞2,使活塞2处于另一端稳定状态。具体 为当活塞2处于A端时,钢球在活塞凹槽28左端处于稳定状态,当左端压力高于右端时, 且两端的压力差产生的推力足以克服第二弹簧25弹力使钢球向上运动时,活塞2开始向右 运动,钢球向上挤压第二弹簧25,当钢球通过中间最高点时,第二弹簧25伸展,钢球挤压活 塞向右运动,至右端稳定状态。当右端压力高于左端时,情况相反。因此活塞2的稳定状态 是最左端和最右端。考虑活塞加工及中部与两端高低差,可将钢球换成其他方式。下面详细描述导流器的工作过程,以室外机冷凝器为例,如图2 8所示,在制热 状态下,热交换器处于吸热状态,冷媒从室内侧进入节流阀再进入导流器的A端,此时活塞 2位于罐体1的A端,两个单向阀10均不导通,此时第一内腔5、第二内腔6不导通,由于A 端压力越来越高并高于B端,克服第二弹簧25的弹力后,活塞2由A端滑向B端,并在稳定 装置的作用下达到稳定,冷媒的压力使由A端向B端导通的单向阀10导通,第一内腔5、第 二内腔6导通。此时,罐体外的进液管17、各个接管19以及出液管20分别与活塞上的孔 1、5、9、13对正,形成通路。冷媒从进液管17流入孔1,由于孔1与孔5、9、13通过上端沟槽 连通,因此,冷媒同时流向孔5、9、13,进而从孔5经换热器到达孔3、从孔9经换热器到达孔 7、从孔13经换热器到达孔11,而孔3、7、11、15又通过下端沟槽相连,从孔15流出,最终从 出液管18流出。形成冷媒在冷凝器与导流器之间以多路方式流通(并联),多路方式降低 了流速,根据ΔΡ v2,压降减少,从而使冷媒蒸发吸热充分。在制冷状态下,冷媒从压缩机经四通阀进入冷凝器再进入导流器B端,两个单向 阀10均不导通,第一内腔5、第二内腔6不导通。B端压力高于A端,当压力克服稳定装置 的弹簧弹力后,活塞向A端滑动,并在稳定装载的作用下达到稳定,此时冷媒的压力使由B 端向A端导通的单向阀10导通,第一内腔5、第二内腔6导通。此时,罐体外的进液管17、 各个接管19以及出液管20分别与活塞上的孔2、4、6、8、10、12、14、16对正,形成通路。冷 媒从进液管17流入孔2,经4-换热器-6-8-换热器-10-12-换热器-14-16流出,最终从出 液管18流出,形成串流。冷媒在冷凝器与导流器之间以单路方式流通(串联),冷媒在冷凝 器中流速较慢并且冷媒压力高,此时沿程阻力对流速影响很小,而使用单路的长流程可以 有效散热。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空调本身压力差作为动力,而不 需要使用其他动力。在制冷状态能将冷媒在热交换器(以室外侧冷凝器为例)中以单路形式散热,在制热状态能将冷媒以多路形式吸热(在蒸发器中相反),换热效果提升明显。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导流器,所述导流器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与空调器冷媒的循环回路连接,所述导流器表面设置有若干根接管,若干根所述接管分别与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媒第一进出口和冷媒第二进出口,罐体靠近所述冷 媒第一进出口一侧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第一进气腔,靠近所述冷媒第二进出口一侧设置有向 外凸起的第二进气腔;活塞,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活塞表面设置有两条互不连通的沟槽,两条所述沟槽内 分别设置有导通方向相反的单向阀;进液管,设置在所述导流器表面,与所述冷媒第一进出口或冷媒第二进出口连接;出液管,设置在所述导流器表面,与所述空调器冷媒的循环回路连接;分流装置,当所述活塞位于罐体一端时,其与所述进液管、出液管以及换热器形成冷媒 在换热器的串联回路;当所述活塞位于罐体另一端时,其与所述进液管、出液管以及换热器 形成冷媒在换热器的并联回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上的 若干周期结构,其中,每个周期结构包括四个孔,各个周期结构中的第一个孔通过设置在活 塞上的上端沟槽连接,各个周期结构中的第三个孔通过设置在活塞上的下端沟槽连接,每 个周期结构中第二、四两孔互相连接;当所述活塞位于罐体一端时,所述进液管与第一个周 期结构的第二孔对正,若干根所述接管分别与第一个周期结构的第四孔以及以后各个周期 结构中第二、四两孔依次对正,所述出液管与最后一个周期结构的第四孔对正;当所述活塞 位于罐体另一端时,所述进液管与第一个周期结构的第一孔对正,若干根所述接管分别与 第一个周期结构的第三孔以及以后各个周期结构中第一、三两孔依次对正,所述出液管与 最后一个周期结构的第三孔对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结构内的各孔等间距排列,所述 周期结构之间的间距为孔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出液管以及若干根接管以等 间距排列,其间距为孔间距的2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还包括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 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上的腔体,以及依次安装在所述腔体内的滑动体、第二弹簧、密封 圈和后盖;所述活塞设置有中间高两端低的凹槽,所述滑动体与所述凹槽滑动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体为钢球。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体结构为上部为圆球状,下部 为圆柱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为通过螺纹与所述腔体连接的 螺栓,或焊接在所述腔体上的盖板。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弹簧腔和滑块腔,所述 弹簧腔内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块腔内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滑块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导流器,所述导流器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与空调器冷媒的循环回路连接,所述导流器表面设置有若干根接管,若干根所述接管分别与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连接。本发明在制冷状态能将冷媒在热交换器(以室外侧冷凝器为例)中以单路形式散热,在制热状态能将冷媒以多路形式吸热(在蒸发器中相反),换热效果提升明显。
文档编号F16K15/00GK101995121SQ20091009035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0日
发明者吴丽琴, 周小光, 陈妍杉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