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差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063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差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差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差动限制机构以限制差动机构的车用差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现有技术的车用差动装置是公知,如日本专利特开2007-138983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车用差动装置,其具有通过将输入轴和一对输出轴之一进行结合而限制差动机构的任何差动的差动限制机构。
该现有技术的传统差动装置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与作为输入部件的输入轴一起旋转的壳体;有差别地分配来自壳体的旋转力的差动机构;限制差动机构的差动的主离合器;以及驱动主离合器的驱动机构。
壳体包括具有底部、向一个方向开口的前壳体以及安装在前壳体的开口部上的环形后壳体,并且壳体连接至输入轴。
差动机构包括作为分别连接一对输出轴的一对输出齿轮的齿圏、恒星齿轮、作为与齿圈和恒星齿轮互相啮合的输入齿轮的多个行星齿轮以及支承多个行星齿轮的托架,并且差动机构容纳在壳体中。差动机构被构造成将旋转力有差别地分配至一对输出轴。
离合器包括外离合器片和内离合器片,并布置在前壳体的内周面和齿圏的外周面之间。且外离合器片和内离合器片摩擦地彼此接合以将输入轴和一对输出轴的一个输出轴连接,以限制差动机构的差动。相应地且可替代地,外离合器片通过花键与前壳体的内周面互相啮合并且内离合器片通过花键与齿圏的外周面互相啮合。
驱动机构包括电磁离合器、通过接收电磁离合器的电磁力而被驱动的引导离合器、通过引导离合器的驱动而将来自壳体的旋转力转换为向主离合器的压紧力的凸轮。驱动机构布置在一对输出轴的周围并容纳在壳体中。驱动机构被构造成将来自凸轮的输出部件的压紧力施加至包括环形圆筒部和底部的输出传输部件,然后从输出传输部件施加至主离合器,以使外离合器片和内离合器片摩擦地接合。
鉴于该现有车用差动装置的结构,当来自车辆发动机的驱动力输入至壳体时,壳体绕旋转轴线旋转。根据壳体的旋转,旋转力经托架传输至多个行星齿轮,然后经多个行星齿轮传输至齿圈和恒星齿轮。由于齿圏和恒星齿轮分别与输出轴连接,所以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根据车辆的驱动级被有差别地分配以传输至左、右输出轴。
这种情况下,当电磁离合器通电时,电磁离合器的电磁力驱动引导离合器。然后,当来自壳体的旋转力在驱动引导离合器的状态下在凸轮被接收时,该旋转力由凸轮转换为压紧力使得压紧力从输出部件经输出传输部件施加至主离合器。从而,压紧力使得主离合器的外离合器片和内离合器片彼此靠近以使它们摩擦地接合,从而使壳体和齿圏接合,亦即,与齿圏相关联的输出轴和输入轴在能够传输扭矩的状态下连接。从而限制了差动机构的差动。
然而,在该专利文献公开的传统车用差动装置的现有技术中,由于离合器所获得的差动机构的差动限制力产生在壳体和齿圏之间,所以未有效地获得限制力。
同样,在该专利文献公开的传统车用差动装置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凸轮机构的压紧力从托架的相反侧传输至主离合器侧,所以需要额外的部件,比如穿过托架的输出传输部件,从而增加了零件数目并使整个装置变得复杂,因此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迷情况,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差动装置,其有效获得了稳定运行性能所需的且足够的差动限制力,并且减少了装置的总成本和总长度。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的目的,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提供一种具有输入齿轮和一对输出齿轮的差动机构,以及具有离合器的差动限制机构,托架布置在该对输出齿轮之间,并且该对输出齿轮的每个齿轮分别经离合器连接以能够传输扭矩。从而,与具有经离合器在作为输入齿轮的壳体和作为输出齿轮的齿圏之间产生差动限制力的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差动限制力经离合器产生在一对输出齿轮之间,所以有效地获得了差动限制力。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提供一种根据第一特征的车用差动装置,主要包括操作差动限制机构的压紧机构。从而,压紧机构的压紧力被直接传输至离合器并经离合器传输至差动机构以减少零件数目和减少装置的总成本。
本发明的笫三特征提供一种车用差动机构,主要包括具有与一对输出轴中的另 一个连接的凸起部的差动机构,该凸起部可相对于该对输出齿轮中的另一个沿轴线方向移动,该差动机构具有压紧力传输部,该压紧力传输部将来自差动机构的旋转力转换为沿轴线方向的压紧力,并且该压紧力传输部沿所述轴线方向经凸起部和托架将所述压紧力传输至输入齿轮并传输至该对输出齿轮中除该对输出齿轮的所述另一个外的至少一个齿轮。从而,由于凸起部可沿轴线方向移动,所以压紧力未被抵消使得可有效地获得差动限制力。


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
其它目的、特征以及许多附带优点将由于更好理解而更易懂,其中
图l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的斜视分解和局部剖视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的斜视组装和局部剖视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的剖视图4是从一侧示出容纳并支承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的托架内的输入齿轮的状态的斜视分解和局部剖视10图5是从另一侧示出容纳并支承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的托架内的输入齿轮的状态的斜视分解和局部剖视图6是从一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的托架的状态的斜视图7是从另一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的托架的状态的斜视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的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中的一个齿轮互相啮合的状态的剖视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的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中的另一个齿轮互相啮合的状态的剖视图IO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的剖视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的剖视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的剖视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笫五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的斜视分解和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I
车用差动装置的整体结构
在图1至图3中,标号l标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差动装置1主要由差动机构2、限制差动机构2的差动的差动限制机构3和压紧机构4构成。例如,提供差动机构2用于在中央差动器将来自四轮驱动车辆的驱动源的驱动力分配至前差动器和后差动器时,有差别地将驱动扭矩或发动机扭矩分配至与前轮和后轮连接的一对未示出的输出轴。
如图3和图8所示,恒星齿轮2C与多个行星齿轮2B的齿轮部20B 互相啮合并以可绕内齿轮2D的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恒星齿轮2C容 纳在行星托架2A中并且是旋转轴线与旋转轴线O相同且具有螺旋齿轮 的环形圆筒体。由恒星齿轮2C接收的行星托架2A的旋转力被传输至 在图3中的左侧方向连接前轮的输出轴。在恒星齿轮2C的内表面中设 置了花键配合部20C,其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未示出的用于前轮的输出轴。恒星齿轮2C的齿数Z3和节径D3被设定为分别大于多个行星齿轮 2B的齿轮部20B的齿数Zl和节径Dl。
如图l至图3所示,差动限制机构3为包括多个内离合器片3A和多个外离合器片3B的摩擦离合器并布置在差动器壳2E的前壳体20E 的内表面和内齿轮2D的凸起部20D的外表面之间。差动限制机构3构 造成连接行星齿轮2C/差动器壳2E和内齿轮2D以采用连接和分离的方 式传输扭矩并被构造成限制差动机构2的差动。
各个内离合器片3A和各个外离合器片3B沿旋转轴线O交替布置 并且整体上是圆环形摩擦片。
多个内离合器片3A沿旋转轴线O以可移动方式连接至内齿轮2D 的凸起部20D的花键配合部201D。
多个外离合器片3B沿旋转轴线O以可移动方式连接至差动器壳2 的前壳体20E的花键配合部2012E。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实现了与本发明的第 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图13和图1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车用差动装置的第五 实施方式。图13、 14中与图1至12中相同的标号是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的相同部件并且不再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第五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103的一个特征是设 置了具有凸起部20D的差动限制机构3,该凸起部20D可抵靠着输出齿 轮中的另一个移动,即可抵靠着内齿轮2D移动。如图13所示,定位在与行星托架侧相对的一侧的凸缘部21C从 恒星齿轮2C的外周面延伸。在凸缘部21C上设置了第四齿轮支承部 210C作为在齿轮侧的支承面,其沿轴线方向以可滑动方式支承多个行 星齿轮2B的齿轮部20B的顶端面的自由边。
凸起部20D如图13所示为环形圆筒体并沿旋转轴线O经行星托 架2A与恒星齿轮2C相对地布置。在凸起部20D的内周面上设置了以 可移动方式与位于后轮侧的输出轴连接的花键配合部202D。凸缘部 201D设置在凸起部20D位于其行星托架侧的一侧,并且该凸缘部201D 的端面是面向与行星托架2A在恒星齿轮侧的另一个端面相反的端面, 在凸缘部201D的外周面上绕内齿轮2D的轴线设置了的花键配合部 2010D。并且,在凸缘部201D上沿周向以预定距离形成了多个凸轮凹 槽2011D,所述多个凸轮凹槽2011D开口朝向凸缘部201D的与行星托 架相反的一侧。各凸轮凹槽2011D具有与如图14所示的凸轮凹槽300C 相同的深度沿周向可变的凸轮槽,且凸轮从动件31C在该凸轮槽上滚 动.
如图14所示,齿轮部21D包括环形圆筒部以及底部,该环形圆 筒部在其内周面具有与多个行星齿轮2B的齿轮部21B互相啮合的螺旋 齿轮,该底部从环形圆筒部的一个侧面向内侧方向延伸并在其中心部具 有通孔。齿轮部21D整体上是具有底部的环形圆筒体,并具有跨齿轮部 21D的底部的宽度沿旋转轴线O形成在齿轮部21D的内周面的花键配 合部2100D。花键配合部2100D在凸起部20D的花键配合部2010D没 有压紧配合到花键配合部2100D中的情况下与花键配合部2010D互相 啮合以使凸起部2010D随同齿轮部21D旋转。基于该花键配合以及凸 起部21D的花键配合部202D和输出轴之间的花键配合,凸起部20D可 通过下文所述的凸轮机构3C产生的压紧力而相对于齿轮部21D移动。
如图13所示,在齿轮部21D的外周面上设置了凸缘210D,凸缘 210D定位在齿轮部21D与凸起部侧相对的端部并起到面向恒星齿轮2C 的凸缘部21C的推力接收部的作用。多个凹槽211D形成在齿轮部21D 的底部以从其与行星托架侧相反的端面开口,并且沿周向以预定距离定 位。在各凹槽211D中分别安装了诸如不锈钢等之类的非磁性材料的滚 珠6,将滚珠6的一部分露出以防止衔铁4B的任何轴向运动。
前壳体20E的圆筒部201E在其内周面中具有经垫圏7、 8面向内齿轮2D的齿轮部21D的凸缘部210D的台阶部2000E作为位于齿轮部 21D的另一侧的另一个推力接收部。台阶部2000E被构造成接收通过内 齿轮2D与多个行星齿轮2B的齿轮部21B的互相啮合而在内齿轮2D的 齿轮部21D产生的推力。
内离合器片3A和外离合器片3B操作而在差动器壳2E和凸轮机 构3C的凸轮30C之间连接和分离,以将差动器壳2E的恒星齿轮2C 的旋转力传输至凸轮30C,内离合器片3A和外离合器片3B沿旋转轴 线O交替布置在彼此面向的位置并由环形摩擦片制成。内离合器片3A 与凸轮部件30C的外周面通过花键互相啮合,而外离合器片3B与前壳 体20E的圆筒部201E的花键配合部2011E通过花键互相啮合。第五实 施方式中各内离合器片3A和外离合器片3B的数目可由于凸轮机构3C 对压紧力的放大功能而减少成少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五个或六 个的三个。
凸轮机构3C包括通过从差动器壳2E接收旋转力而旋转的凸轮 30C以及通过凸轮30C的旋转产生压紧力的凸轮从动件31C,并且凸轮 机构3C布置在后壳体21E的内边缘表面和内齿轮2D的凸起部20D的 凸缘部201D之间。凸轮30C具有面向凸起部20D的凸轮凹槽2011D 的多个凸轮凹槽300C,并且多个凸轮凹槽300C的数目与凸轮凹槽 2011D的数目同样都为三个。凸轮30C周向地安装在内齿轮2D的凸起 部20D上并由滚针轴承11以可旋转方式支承在第一元件210E的内端 面上。各凸轮从动件31C分别被插入在凸轮30C的凸轮凹槽300C的相 应底部和内齿轮2D的凸缘部201D的凸轮凹槽2011D的相应底部之间, 并整体形成为球形滚珠。凸轮从动件31C被构造成沿齿轮的轴线方向将 凸轮30C的旋转产生的压紧力施加至内齿轮2D的凸起部20D。
下文将部分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操作。当发动机扭矩输 入至行星托架2A时,如下文所述在行星齿轮2C和内齿轮2D的输出齿 轮产生以下差动限制扭矩1或2。
1.在多个行星齿轮2B在扭矩作用期间被旋转以绕其自身轴线自 转的情况下,由于多个行星齿轮2B的齿轮部20B和齿轮部21B的各齿 缘面在行星托架2A的第一容纳孔220A和笫二容纳孔221A的第一齿轮 支承面2200A和第二齿轮支承面2210A上滑动,并且还由于多个行星 齿轮2B的齿轮部21B的各轴向顶端面在行星托架2A的第二容纳孔221A的第三齿轮支承面2211A上滑动,所以在第一齿轮支承面2200A/ 第二齿轮支承面2210A和多个行星齿轮2B的齿缘之间以及在第三齿轮 支承面2211A和多个行星齿轮2B的轴向顶端面之间产生摩擦阻力,从 而通过这些摩擦力在恒星齿轮2C和内齿轮2D产生差动限制扭矩。
2.另一方面,通过多个行星齿轮为了绕各自的轴线自转而进行的 旋转,在多个行星齿轮2B和恒星齿轮2C/内齿轮2D之间的各互相啮合 的接合面上沿旋转轴线O产生推力。这种情形中,当多个行星齿轮2B 移动而靠近恒星齿轮2C的凸缘部21C时恒星齿轮2C和内齿轮2D移 动到输出结构侧。此时,多个行星齿轮2B的齿轮部20B的各顶端面被 压紧在恒星齿轮2C的凸缘21C的第四齿轮支承面210C上使得经止推 垫圏5在凸缘21C的第四齿轮支承面210C和多个行星齿轮2B的轴向 顶端面之间产生摩擦阻力。从而,通过该第二摩擦阻力在恒星齿轮2C 和内齿轮2D产生差动限制扭矩。同样,内齿轮2D的齿轮部21D的凸 缘部210D经止推垫圏7、 8被压紧在差动器壳2E的前壳体20E的台阶 部2000E上使得经止推垫圏7、 8在差动器壳2E的台阶部2000E和内 齿轮2D的凸缘部210D之间产生另一个摩擦阻力。从而,通过该另一 个第二摩擦阻力在恒星齿轮2C和内齿轮2D也产生了差动限制扭矩。
在压紧机构4的电磁体4A被励磁的情况下,磁路经前壳体20E、 后壳体21E和衔铁4B闭合使得磁力将衔铁4B移动至后壳体侧,即电 磁体侧。通过衔铁4B的移动,差动限制机构3的内离合器片3A和外 离合器片3B被压紧至后壳体侧使得内离合器片3A和外离合器片3B相 对彼此靠近而以摩擦接合的方式接触。通过该摩擦接合,差动器壳2E 的前壳体20E的圆筒部201E和凸轮机构3C的凸轮30C在能够传输扭 矩的状态下连接使得恒星齿轮2C和差动器壳2E的旋转力被传输至凸 轮机构3C。通过旋转力这样传输至凸轮机构3C,恒星齿轮2C的旋转 力被转换为沿齿轮轴线方向的压紧力,并且该压紧力经内齿轮2D的凸 起部20D和行星托架2A的托架底座20A被传输至恒星齿轮2C。然而, 这种情况下,如果恰好出现多个行星齿轮2B的齿轮部21B和内齿轮2D 之间的互相啮合产生的推力将致使内齿轮2D与离合器3A、 3B分离而 抵消了凸轮机构3C产生的压紧力的状况,则通过齿轮部21B和内齿轮 2D之间的互相啮合产生的推力被恒星齿轮2C的凸缘部21C的支承面 接收并且沿轴线方向的压紧力被花键接合吸收,使得沿轴线方向的压紧 力未被直接传递至多个行星齿轮2B的齿轮部21B和内齿轮2D之间围绕旋转轴线O的轴线方向的互相啮合点。从而,通过多个行星齿轮2B 的齿轮部20B和恒星齿轮2C之间的互相啮合以及多个行星齿轮2B的 齿轮部21B和内齿轮2D之间的互相啮合产生的推力,以及由凸轮机构 3C沿齿轮轴线方向产生的压紧力,这两者未被抵消,因此有效地获得 了差动限制力。
[第五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车用差动装置除实现了与本发明的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1、 3和4条所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外,还实现了以 下效果。
5. 通过多个行星齿轮2B和恒星齿轮2C之间的互相啮合以及多 个行星齿轮2B和内齿轮2D之间的互相啮合产生的推力,以及由凸轮 机构3C沿齿轮轴线方向产生的压紧力,这两者未4皮抵消,因此有效地 获得了差动限制力。
6. 内离合器片3A和外离合器片3B的数目减少使得差动器壳2E 沿其轴线的纵向长度缩短,从而减小了整个装置的总长度。
虽然已参考优选实施方式描述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提出的实施方式,并且本 发明可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的各种其它实施方式中实现。例如,以下 几条可用于其它实施方式。
1. 虽然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描述了具有分别与恒星齿 轮2C和内齿轮2D互相啮合的齿轮部20B和齿轮部21B的多个行星齿 轮2B是容纳在行星托架2A的齿轮容纳和支承部22A中的四个齿轮,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而是可在行星托架2A中由其它数目的多个 行星齿轮构成。
2. 虽然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描述了齿轮部20B、 21B是 作为输入齿轮的具有不同节径D1、 D2的螺旋齿轮,并且作为输出齿轮 的恒星齿轮2C和内齿轮2D的一对螺旋齿轮与齿轮部20B、21B的螺旋 齿轮互相啮合,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该结构,而是可构造成多对齿轮部 20B、 21B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每对齿轮部20B、 21B是作为输入 齿轮的具有不同节径D1、 D2的单个螺旋齿轮,并且作为输出轴的恒星齿轮2C和内齿轮2D的 一对螺旋齿轮与多对齿轮部20B、 21B的每一对 的螺旋齿轮互相啮合。并且其可构造成输入齿轮是具有不同节径的多对 正齿轮而输出齿轮是与多对正齿轮的每一对互相啮合的一对正齿轮。
3. 虽然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都描述了作为输入齿轮的 多个行星齿轮2B的齿轮部20B、 21B的节径和作为输出齿轮的恒星齿 轮2C和内齿轮2D的节径之间成立公式D3/DKD4/D2,但是本发明不 局限于该结构,而是可构造成在各齿轮的节径之间成立公式 D3/D1=D4/D2。
同样,其可构造成在作为输入齿轮的多个行星齿轮2B的齿轮部 20B、 21B的节径和作为输出齿轮的恒星齿轮2C和内齿轮2D的节径之 间成立/>式D3/DKD4/D2。
4. 虽然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描述了凸轮机构3C沿齿轮轴线产 生的压紧力被传输至多个行星齿轮2B和恒星齿轮2C,但是本发明不局 限于该结构,而是可构造成凸轮机构3C沿齿轮轴线产生的压紧力被传 输至多个行星齿轮和内齿轮或传输至多个行星齿轮以及恒星齿轮和内 齿轮中的一个。换言之,来自凸轮机构沿齿轮轴线的压紧力应作用在至 少一个输入齿轮和除了具有可沿齿轮轴线移动的凸起部的输出齿轮外 的一对输出齿轮上。
5. 虽然本发明的笫一至第五实施方式描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具有 行星齿轮机构作为差动机构2,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该结构,而可以是 具有另一种齿轮机构的车用差动装置,其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在输入齿 轮和输出齿轮的各轴线彼此垂直的情况下互相啮合。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差动装置,包括差动机构,其具有被来自驱动源的驱动扭矩旋转的托架、通过接收所述托架的旋转力而旋转以绕自身轴线自转的输入齿轮以及通过从所述输入齿轮接收所述托架的所述旋转力而将所述旋转力有差别地分配至一对输出轴的一对输出齿轮;以及差动限制机构,其具有限制所述差动机构的差动的离合器;所述托架布置在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之间;所述一对输出齿轮在能够经所述离合器传输扭矩的状态下分别彼此连接。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齿轮具有分别与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互相啮合的大齿轮部和小齿轮部;并且所述大齿轮部和所述小齿轮部各具有不同的节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所述大齿轮部和所述小齿轮部各是具有相同的螺旋方向的螺旋齿轮。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一个与具有大节径的所述大齿轮部互相啮合;并且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另 一个与具有小节径的所述小齿轮部互相 啮合。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齿轮是行星齿轮;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所述一个是恒星齿轮;并且 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所述另 一个是内齿轮。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恒星齿轮的节径被设定为尺寸Dl、所述内齿轮的节径被设定为尺寸D2、所述大齿轮部的所述大节径被设定为尺寸D3并且所述小齿轮部的所述小节径被设定为尺寸D4的情形下,成立公式 D1/D3<D2/D4。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所述恒星齿轮具有环形圆筒部,所述环形圆筒部具有作为其中心轴线的旋转轴线;所述环形圆筒部由容纳所述差动机构和所述差动限制机构的差动 器壳构成。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所述一个具有限制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 所述另 一个向所述离合器侧的任何运动的运动限制机构。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所述内齿轮具有环形圆筒部,所述环形圆筒部具有作为其中心轴线 的旋转轴线;所述环形圆筒部由差动器壳构成,所述差动器壳具有用以容纳所述差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的第 一环形圓筒部以及用以容纳所述差动限制 机构的第二环形圆筒部。
10. —种车用差动装置,包括差动机构,其具有被来自驱动源的驱动扭矩旋转的托架、通过接收述输入齿轮接收所述托架的所述旋转力而将所述旋转力有差别地分配 至一对输出轴的一对输出齿轮;差动限制机构,其具有限制所述差动机构的差动的离合器;以及操作所述差动限制机构的压紧机构;所述托架布置在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之间;所述一对输出齿轮在能够经所述离合器传输扭矩的状态下分别彼 此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所述压紧机构具有输出压紧力的活塞,所述活塞向所述一对输出齿 轮的轴线方向移动以输出压紧力;所述差动机构的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所述一个具有压紧力传输 部,所述压紧力传输部将所述活塞的所述压紧力作为操作力传输至所述 差动限制机构。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所述差动机构具有连接至所述一对输出轴中的另 一个的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能够相对于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所述另一个向轴线方向移动;并且所述差动机构具有压紧力传输部,所述压紧力传输部将来自所述差 动机构的所述旋转力转换为沿轴线方向的压紧力,并且所述压紧力传输 部将所述压紧力沿所述轴线方向传输至所述输入齿轮并经所述凸起部 和所述托架传输至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除了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所 述另一个外的至少一个齿轮。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齿轮是行星齿轮;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所述一个是恒星齿轮;并且 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所述另 一个是内齿轮。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所述恒星齿轮具有环形圆筒部,所述环形圆筒部具有作为其中心轴线的旋转轴线;所述环形圆筒部由容纳所述差动机构和所述差动限制机构的差动 器壳构成。
1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所述压紧力传输部包括凸轮和凸轮从动件,所述凸轮通过从所述差动机构接收所述旋转力而旋转,所述凸轮从动件通过所述凸轮的所述旋 转而沿所述轴线方向产生所述压紧力。
16.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齿轮具有分别与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互相啮合的大齿轮部和小齿轮部;并且所述大齿轮部和所述小齿轮部各具有不同的节径。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所述大齿轮部和所述小齿轮部各是具有相同的螺旋方向的螺旋齿轮。
18.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所述托架具有位于托架侧的支承面,所述位于托架侧的支承面以可沿其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所述输入齿轮的一个端面;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所述一个具有位于齿轮侧的支承面,所述位 于齿轮侧的支承面以可沿其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所述输入齿轮的 另一个端面。
19.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一对输出齿轮各是螺旋齿轮; 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所述另一个具有推力接收部,其接收通过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所述一个之间的互相啮合而产生 的推力。
20.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用差动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一对输出齿轮各是螺旋齿轮; 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所述一个具有推力接收部,其接收通过所迷输入齿轮和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所述另一个之间的互相啮合而产生 的推力。
21. —种车用差动装置,包括差动机构,其具有被来自驱动源的驱动扭矩旋转的托架、通过接收述输入齿轮接收所述托架的所述旋转力而将所述旋转力有差别地分配至一对输出轴的一对输出齿轮;以及差动限制机构,其具有限制所述差动机构的差动的离合器; 所述差动机构具有连接至所述一对输出轴中的另 一个的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能够相对于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所述另一个向轴线方向移动;并且所述差动机构具有压紧力传输部,所述压紧力传输部将来自所述差动机构的所述旋转力转换为沿轴线方向的压紧力,并且所述压紧力传输 部将所述压紧力沿所述轴线方向传输至所述输入齿轮并经所述凸起部 和所述托架传输至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除了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所 述另一个外的至少一个齿轮。
22. —种车用差动装置,包括差动机构,其具有被来自驱动源的驱动扭矩旋转的托架、通过接收 所述托架的旋转力而旋转以绕自身轴线自转的行星齿轮以及通过从所 述行星齿轮接收所述托架的所述旋转力而将所述旋转力有差别地分配 至一对输出轴的一对输出齿轮,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为恒星齿轮和内齿 轮;以及差动限制机构,其具有限制所述差动机构的差动的离合器; 所述行星齿轮具有分别与所述恒星齿轮和所述内齿轮互相啮合的 大齿轮部和小齿轮部;所述大齿轮部和所述小齿轮部各是具有相同的螺旋方向的螺旋齿轮并具有不同的节径;所述托架布置在所述恒星齿轮和所述内齿轮之间; 所述恒星齿轮和所述内齿轮在能够经所述离合器传输扭矩的状态下分别彼此连接。
23. —种车用差动装置,包括差动机构,其具有被来自驱动源的驱动扭矩旋转的托架、通过接收 所述托架的旋转力而旋转以绕自身轴线自转的行星齿轮以及通过从所 述行星齿轮接收所述托架的所述旋转力而将所述旋转力有差别地分配 至一对输出轴的一对输出齿轮,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为恒星齿轮和内齿 轮;以及差动限制机构,其具有限制所述差动机构的差动的离合器;所述行星齿轮具有分别与为所述恒星齿轮和所述内齿轮的所述一 对输出齿轮互相啮合的大齿轮部和小齿轮部;所述大齿轮部和所述小齿轮部各是具有相同的螺旋方向的螺旋齿 轮并具有不同的节径;所述托架具有位于托架侧的支承面,所述位于托架侧的支承面以可 沿其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所述行星齿轮的一个端面;所述恒星齿轮具有位于齿轮侧的支承面,所述位于齿轮侧的支承面以可沿其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所述行星齿轮的另一个端面;所述差动机构具有连接至所述一对输出齿轮中的另一个的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能够相对于所述一对输出轴中的所述另一个向轴线方向移动;并且所述差动机构具有压紧力传输部,所述压紧力传输部将来自所述差 动机构的所述旋转力转换为沿轴线方向的压紧力,并且所述压紧力传输行星齿轮并传输至所述恒星齿轮;所述压紧力传输部包括凸轮和凸轮从动件,所述凸轮通过从所述差 动机构接收所述旋转力而旋转,所述凸轮从动件通过所述凸轮的所述旋 转而沿所述轴线方向产生所述压 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差动装置,其有效获得所需的且足以用于稳定行驶性能的差动限制力,并且减少装置的总成本和总长度。该车用差动装置包括差动机构,其具有被来自驱动源的驱动扭矩旋转的行星托架(2A)、通过接收行星托架(2A)的旋转力而旋转以绕自身轴线自转的行星齿轮(2B)、通过从行星齿轮(2B)接收行星托架(2A)的旋转力而将该旋转力有差别地分配至一对输出轴的恒星齿轮(2C)和内齿轮(2D)、以及具有限制差动机构(3)的差动的内离合器片(3A)和外离合器片(3B)的差动限制机构(2)。行星托架(2A)布置在恒星齿轮(2C)和内齿轮(2D)之间,并且恒星齿轮(2C)和内齿轮(2D)在能够经内离合器片(3A)和外离合器片(3B)传输扭矩的状态下分别彼此连接。
文档编号F16H48/285GK101598209SQ20091014591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5日
发明者藤井则行, 西地诚, 铃木邦彦 申请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