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联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123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联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端对端连接的联接组件,其通常包括用于在一个管端至另一端之间引导流体的管形主体、箝紧套筒、密封环和用于在主体的每一端处防流体的联接螺母。有关防流体和联接器的预先组装的改善的特征被公开。
背景技术
在用于流体的引导的聚合物管路的端对端连接的技术中,已使用了各种方法部件。各种部件的中心是设置有纵向相对的端开口的主体(其在下文中还可以被称作“管形主体”),所述纵向相对的端开口用于实现在相应的端之间穿过主体的流体连通。诸如密封环、箝紧套筒和/或联接螺母的其它部件本质上被设置成使接头防流体。在一般的早期连接方法——马来西亚专利号MY-127,837_A(Hansen)(对应于美国专利号5,687,994)中,管形主体设置有适合于被插入管端的端部。当联接螺母2被设置成使管端固定到被插入聚合物管端中用于接合其内表面的主体端上时,倒钩(6)和/或环形肋(10、14)被设置成分别夹紧和防流体。正如他后期的美国专利号5,857,719 (Hansen)中所公开的,从该发明权可以看出,连接部分在管端中的插入被放弃,以有利于将管端插入管形主体的连接部分中用于聚合物管的外表面接合。进一步的发展是作为主体端和联接螺母之间的中间部件以在主体和联接螺母之间提供更好的接口的套筒的引入。弹性的或可压缩的密封环也被引入,作为对接表面之间的防流体密封。PCT公布的专利申请号WO 95/035508 (Philmac)可能是这种套筒和密封环发展的前身。套筒被不同地称为“压缩套筒”、“箝紧套筒”、“夹紧套筒”等,为了在本说明书中容易引用,在后文中将其称作“箝紧套筒”。对套筒进行的进一步的发展导致用于邻接密封环的环形部分和用于在聚合物管端的外表面上夹紧的箝紧部分的发展。这种发展可在PCT公布的专利申请号W002/504669 (Philmac)中看到,其中密封环邻接部分和箝紧部分被设置为两个独立部件。发展的另一方面在于例如在PCT公布的专利申请号WO 03/010461 (Philmac)中所公开的箝紧套筒的夹紧特征,其中带有长钉的金属带作为又一个独立的部件被设置在箝紧套筒的内表面上。因而呈现为管联接组件的部分和部件的逐渐增生,以便实现更佳的连接。公开概述意欲公开一种管联接器,其可完全地被组装有除密封环之外的3个部件,S卩,主体、箝紧套筒和联接螺母,密封环能够提供有效的连接,例如聚合物管的端对端连接。正如将在下面说明的,在现有的部件上可进行或提供许多改进而不需要引入另外的部件或部分。为此目的,现在公开一种管联接器,其包括具有管形导管的主体,所述管形导管用于使流体能够穿过其从第一开口流到至少第二开口,其中所述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管端可被插入的内管形部分;具有大于内管形部分的直径的直径的外管形部分,其中在所述
5内管形部分和外管形部分之间设置有过渡的环形表面;以及外螺纹;密封环,其具有适合于围绕所述管端配合和在所述环形表面处被安置的直径;箝紧套筒,其包括在一端处具有可被布置在主体的外管形部分内的直径并在被安置时提供抵着所述密封环的邻接表面的环形部分;和从另一端延伸的多个箝紧片,其中每个所述箝紧片的内表面被设置有夹紧装置并且被分布成环绕管端;以及在一端具有内开口而在另一端具有外开口的联接螺母,内开口设置有与所述主体的外螺纹互补的内螺纹,外开口足以使管端穿过其被插入。在管联接器的第一方面中,至少一个凸起物设置在主体的所述外管形部分的内表面上,且至少一个凸出物设置在箝紧套筒环形部分的外表面上,由此在相互协作中,所述箝紧套筒在所述主体内的转动少于一圈。优选地,设置有多个凸起物和/或多个凸出物。仍然优选地,3个凸起物沿着所述主体的所述内表面彼此等距地被设置。3个凸出物优选地沿着所述箝紧套筒环形部分的所述外表面彼此等距地被设置。3个凸起物还可优选地沿着所述箝紧套筒环形部分的所述外表面彼此等距地被设置,由此相互协作来将箝紧套筒限制到三分之一转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凸起物设置在主体的外管形部分的内表面上,且至少一个键槽设置在箝紧套筒环形部分的外表面上,由此,凸起物可被插入所述键槽中并将箝紧套筒在所述主体内的转动限制在键槽宽度内。优选地,设置有对应于多个凸起物的多个键槽。6个键槽优选地沿着箝紧套筒环形部分的所述外表面彼此等距地被设置,并且3个凸起物被设置在主体上互补的位置中以被插入对应的键槽中。优选地,凸起物被设置成足够窄以允许在键槽内有限地滑动,以使箝紧套筒在主体内的转动相应地被限制。在管联接器的第二方面中,被设置在箝紧片的内表面上的夹紧装置包括倒钩边缘,倒钩边缘的顶端(tip)界定一个圆周,管端可被插入该圆周中而所述倒钩边缘不会切入所述管端表面中。当所述联接螺母拧紧时,由于联接螺母的内表面所施加的压力,箝紧片优选地被向内弯曲,使得倒钩边缘牢固地夹紧在管端表面上。而且,箝紧套筒可对称地设置有3个箝紧片,所述箝紧片的内表面具有带有钝边缘的倒钩。优选地,每个箝紧片的角被磨圆并且通过U形切口彼此分离。另一个优选的特征是具有毗连箝紧套筒的环形部分的箝紧片基部的设置有凹槽的中央部分。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箝紧套筒环形部分的邻接表面具有被磨圆的圆周边缘。 优选地,邻接表面包括隆起的被磨圆的圆周唇缘,该圆周唇缘可包括轮廓被加工成覆盖密封环的表面的内部[下部]段周围的圆周凹表面。最优选地,圆周凹表面的轮廓被加工成覆盖密封环的截面表面的内部或下部四分之一圆周围。可选地,箝紧套筒环形部分的内开口包括渐细部分。在管联接器的第四方面中,联接螺母的外表面设置有纵向肋,纵向肋在外开口处的至少颈部的上方从内开口端延伸。优选地,外开口端边缘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外围凸缘,由此在联接螺母被旋转以拧紧时将箝紧片的端部保持在所述外开口端内,并且其中外开口的其余直径足以使管端穿过其被插入。外围凸缘优选地在外开口端边缘周围是连续的,形成围绕所述外开口的唇缘。在第五方面中,至少一个凸块设置在主体外螺纹的螺纹的根部中或在主体外螺纹的螺纹的相邻的牙顶之间。与凸块互补的至少一个凹坑优选地设置成沿着联接螺母的内螺纹的牙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凹坑设置成沿着联接螺母的内螺纹。优选地,凸块被设置在螺纹的倒数第二个拧紧部分周围。另一组凸块可类似地设置在主体的圆周的相对侧上的螺纹上。优选地,凸块被设置成恰好在联接螺母或主体的互补螺纹终止之前接合。该接合可能在拧紧时引起互补螺纹的变形。在管联接器的第六方面中,主体的内管形部分设置有实质上沿着所述内管形部分纵向延伸且围绕内管形部分对称地分布的多个肋。多个肋优选地被仿形加工成提供围绕可插入其中的管端的平稳紧密的配合。每个前述部件,S卩,箝紧套筒、管形主体和联接螺母可作为常规的可兼容的管联接组件中的部件被独立地使用。类似地,相应部件的许多特征可被独立地提供,并且相应部件可被用在常规的可兼容的管联接组件中。前述部件还可作为预先组装的联接器而被提供。附图列表参考与其后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但非限制性的实现的以下附图,前面提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它们各自的功能原理与优势可被理解得更好, 其中

图1以正视图显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管端接头上安装的被组装的管联接器;图2以截面视图说明图1的管联接器;图3以正视图描绘独立于管接头的本发明的被预先组装的管联接器;图4以截面视图举例说明图3的被预先组装的管联接器;图5以正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管形主体;图6以截面视图说明图5的管形主体;图7显示出本发明的特征可被使用的多种管形主体的实施方式;图8以透视图描绘根据本发明的箝紧套筒的两个实施方式;图9A以侧视图举例说明图7的箝紧套筒中的一个,而图9B和图9C显示出具有键槽特征的箝紧套筒的有限转动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图10A、图10B、图10C、图10D、图IOE和图IOF表示箝紧套筒的详细的截面视图;图11以侧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联接螺母;图12包括以截面视图说明图11的联接螺母的图12A以及显示出联接螺母的各种特征的示意图的图12B和图12C ;图13描绘出根据本发明的包括与所插入的密封环一起被预先组装的前述管形主体、箝紧套筒和联接螺母的管联接器;图14举例说明图13的管联接器,其中联接螺母使用完全夹紧在管上的箝紧套筒被拧紧。
具体实施方式
的详细描述作为本发明的一般实施方式,共同参考显示我们提出的管联接组件的外部正视图的图1和显示我们提出的管联接组件的截面视图的图2,管联接组件包括管形主体(20)、密封环GO)(在图1中被隐藏)、箝紧套筒(60)和在两个管端(10、1幻之间形成端对端接头的联接螺母(80)。图3和图4显示出没有被插入其中的管端的相同的管联接组件。显示在图5中的外部正视图和图6中的截面视图中的是包括管形导管02)的主体(20),管形导管02)使流体能够穿过其从第一开口 04)流到至少第二开口( ),并且反之亦然。如同管联接器的常规的实施方式一样,主体可被设置成例如图7A-7J中所示的各种类型的接头,其中图7A显示阳螺纹直线接头或转接件;图7B显示异径直线接头或转接件;图7C显示阴螺纹直线接头或转接件;图7D显示异径T型接头;图7E显示阳螺纹T型接头;图7F显示阴螺纹T型接头;图7G显示等径T型接头;图7H显示等径弯管或L型接头图7H显示阴螺纹弯管;以及图7J显示阳螺纹弯管。本发明甚至可在容器的出口管或入口管上被实施,其中管子或“主体”的仅仅一侧被车螺纹,用于联接箝紧套筒(60)、密封环00)和联接螺母(80)。因此,本发明以这种方式被限定成包括管联接组件的这种“单侧的”或“一端”实现。然而,在正常的管联接组件中,管形主体O0)通常具有箝紧套筒(60)、密封环00)和联接螺母(80)中的每个的至少一对。开口设置有内管形部分( ),管端(10)可被插入内管形部分08)中。该内管形部分08)延伸至具有大于内管形部分08)的直径的外管形部分(30)。在内管形部分08) 和外管形部分(30)之间的过渡可被设置为用于安置密封环GO)的环形表面(3 。密封环GO)通常具有围绕管端提供紧贴配合的直径,并且环形表面(3 的直径和外形可因此相应地被设置。外管形部分(30)的外表面可设置有与联接螺母(80)的内螺纹互补的外螺纹 (34)。如附图中所示,如果必要,螺纹(34)可在内管形部分观的外表面上方延伸以便使联接螺母(在后面被解释)能够提供所需的紧固。中间部分可设置有特定模式的肋(36)或辐条,以使主体能够由扳手或定制扳钳或简单地由手夹紧。作为补充的或可选的特征,主体可设置有沿着所述内管形部分纵向延伸且围绕所述内管形部分对称地分布的多个肋07),以使管端可紧贴地被插入主体O0)的内管形部分08)中,并且以轴向地集中的方式被插入以使任何被施加在联接器外部的管路上的扭应力不会导致抵着密封环的特定部分或位置的任何杠杆作用应力(leverage stress),其可能着重影响密封环的防流体性质的效果。例如,肋的数量范围可从3到8,并且围绕内管形部分08)的表面被相等地分布。多个肋(XT)还可相应地被仿形加工成提供围绕被插入内管形部分08)中的管端(10)的紧密或紧贴配合。管联接组件的关键部件是箝紧套筒(60),其共同在图8、图9A-9C和图10中被孤立地显示。一般,箝紧套筒(60)可被设想为包括两个部分,即,在一端的环形部分(62)和在另一端从其延伸的多个箝紧片(64)。环形部分(6 具有使环形部分(6 可被布置在主体O0)的外管形部分(30)内的直径。当被安置在主体O0)的环形表面(3 上时,环形部分(6 的端部还设置有用于抵着密封环GO)接合或对接的邻接表面(66)。从箝紧套筒 (60)的另一端延伸的每个箝紧片(64)在箝紧片的内表面处设置有夹紧装置(68)。箝紧片 (64)优选地被分布成环绕管端(10)。
参考图11和图12,管联接组件的另一个部件是联接螺母(80),联接螺母(80)在一端沿着内开口(84)设置有内螺纹(8 。内螺纹(8 被设置成与主体00)的外螺纹 (34)互补。在另一端,联接螺母(80)设置有外开口(86),外开口(86)具有足以允许管端 (10)穿过其被插入的直径。描述完管联接组件的部件的基本构型后,我们现在将在下文中详细地描述联接器的各种功能和实现这样的功能的部件的特征。管联接组件的一个优势在于下列特征当联接螺母(80)在联接操作期间被转动并被拧紧时,在主体00)的外管形部分(30)内限制箝紧套筒(60)的转动。在常规的联接组件中,箝紧套筒的转动使环形部分的边缘或邻接表面抵着密封环转动,同时在它被布置成安置在管形主体的环形表面中时压紧它。这是密封环的摩擦磨损的主要原因,事实上,是在联接组件的首次安装时密封环损坏的主要原因,导致此后不久流体的泄漏。为减小这种损坏,我们已尽力限制圆周距离,在该圆周距离上方箝紧套筒的环形部分(6 可在管形主体的外管形部分(30)内转动。这又限制邻接表面(66)抵着密封环 (40)的摩擦,并因此减少对密封环GO)造成的损坏。有减少箝紧套筒(60)的转动以及减小箝紧套筒(60)的转动程度的许多可能的方式。一种这样的方法是键槽锁定,其中相互邻接的键被设置在每一个管形接合表面上。在最基本的构型中,凸起物38被设置在主体O0) 的外管形部分(30)的内表面上,并且凸出物(78)被设置在箝紧套筒环形部分(6 的外表面上,以便凸起物(38)与凸出物(78)相互协作以在转动中的某位置处彼此邻接,使得箝紧套筒(60)的转动被限制到少于一圈。当然,通过设置更多的凸起物(38)和/或凸出物(78)来进一步限制转动可能甚至是更合乎需要的。例如,通过使围绕主体的外管形部分的内表面等距地分布的3个凸起物(38)靠着在箝紧套筒的环形部分(6 的外表面上的单个凸出物(78),可将转动限制到小于三分之一,虽然毫无疑问也可以通过使3个凸出物(78)靠着3个凸起物(38)来实现此。在另一方面,限制在密封环的弹性表面靠着箝紧套筒的环形部分(6 的邻接表面(66)之间的表面滑动可能仍然被认为对建立密封环的适当且紧贴的安置和对实现更好的防流体目的的压缩表面接触是合乎需要的。因此,在防流体方面,具有多于4个的凸起物或将转动减小到少于四分之一可能不会导致更好的优势。在图9B和图9C中示出了在主体O0)内限制转动的箝紧套筒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其中键槽(77)设置在箝紧套筒(60)的环形部分(6 上,使得它可被插入主体中,凸起物 (38)互补地被放置在键槽(77)中。如果凸起物(38)被设计成足够的狭窄,一旦在键槽 (77)内,凸起物(38)即可在键槽(77)的宽度内滑动,因而允许在箝紧套筒(60)被拧紧时箝紧套筒60在主体内的有限的转动。因为被允许的有限的转动将帮助0形环对接主体O0) 和箝紧套筒的接触面用于更好的防流体密封,所以转动不应完全省略。优选地,设置对应于多个凸起物(38)的多个键槽78。为了使箝紧套筒容易插入主体O0)中,多个键槽应互补地匹配主体O0)上的凸起物(38)的位置。例如,如果6个键槽(77)被设置成与图9B和图9C中所示的箝紧套筒的实施方式的3箝紧片实施方式匹配, 它们应沿着所述箝紧套筒环形部分(6 的外表面彼此等距地被设置,以使主体O0)上的 3个凸起物(38)被互补地定位成插入对应的键槽(77)中。
9
使用带有键槽的箝紧套筒的这种实施方式所获得的优势根据所设置的键槽的数量和宽度来限制转动。例如,在6个键槽(77)被设置的上述实施方式中,箝紧套筒(60)在主体00)内的转动是1/6圈或60°,1/6圈或60°对于拧紧是最适宜的,并且还允许0形环的滑动压缩以在接触表面上获得所需的密封作用而在弹性聚合物材料的0形环上不施加太多的磨损。因为凸出物(78)和凸出物(78)的对接所必需的间隙现在被消除或相当大地被减小,由这种键槽构型产生的另一个主要优势是适合于主体内径的箝紧套筒的直径。具有较大直径的箝紧套筒(60)相对更坚固并且改进它与主体00)的内表面的对接。由于箝紧套筒(60)与主体00)之间的间隙被减小或消除,对0形环的对接表面的支撑因而被增大并且防流体密封被提高。如以上所描述的,在箝紧套筒的另一端,多个箝紧片(64)从环形部分(6 延伸, 其中每个箝紧片(64)在箝紧片的内表面处设置有夹紧装置(68)。夹紧装置(68)优选地被设置为其项端界定一个圆周的倒钩边缘,在管端(10)穿过环绕的箝紧片(64)并穿过环形部分(62)被推动时,管端可被插入该圆周中而没有因管端表面的切割或刮擦而引起的很多阻力。虽然有围绕套筒分布的箝紧片(64)的许多可能的构型,但一种理想的构型是使所分布的箝紧片均勻地环绕管端(10),以使在管端(10)的表面上的夹紧力可被均勻地施加。为了这个目的,提出在箝紧套筒(60)上可实际上配置从3到6的任何数量的箝紧片。 在图8中,示出箝紧套筒的3片式和4片式实施方式。夹紧装置(68)的倒钩边缘可以或者是能够切、刻或划到管端表面中以提供有力的夹紧的锐利边缘,或者是具有刚好足以在管端上提供牢固的夹紧而不损坏表面的外形的钝边缘或磨圆的边缘。在倒钩的锐利切割边缘和磨圆的边缘外形之间的变化或变动范围将取决于待联接的管的材料、待包含的流体压力、可容忍的泄漏程度、所需要的管接头的整体性(例如管是否经受拉出联接器的应力测试)以及是否需要快速地解除联接和重新联接 (例如,其中管端的刻痕或划破将不是合乎需要的,因为由于被损坏的管端,它可能变得不适合于重新联接),等等。箝紧套筒(60)的另一个合乎需要的特征是将每个箝紧片(64)的端部设置成具有被磨圆的角和边缘(65)。相似地,片之间的切口或空隙也优选地被磨圆(67)或也被设置为U形切口。边缘和角的这种磨圆将减小这些点刻或刮擦到毗连或邻接的部件上的发生频率,不管它是管端(10)、密封环00)还是管形主体(20),这可能导致部件的不必要的阻碍或粗糙插入,引起对邻接部件的破坏等。在箝紧片(64)之间的U形切口(67)的被磨圆的角的情况中,这种特征可减小材料破裂,因为在联接螺母(80)被拧紧时,在由管端(10)插入和/或箝紧套筒围绕管端拧紧而引起应力期间片(64)被弯曲。在箝紧套筒(60)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或优选的变形中,U形切口(67)的范围还可在 3个切口或4个切口之间变化(取决于待设置的箝紧片(64)的数量),以使环形部分(62) 的其余宽度与切口的程度相应。改变在环形部分(62)中的每个或至少一个U形切口的优势是在管端(10)的插入期间提供箝紧片(64)的改变的弯曲响应。图10(F)显示出设置有变化程度的U形切口(67)的这种箝紧套筒(60)的实例。为使箝紧片(64)容易弯曲而设置的箝紧套筒(60)的另一个特征是,使在环形部分阳2)处的箝紧片(64)的基部变薄,例如在图8和图9A中被示为方形凹槽(70)。当从内部受压(例如当管端(10)被插入,使片向外弯曲时)或者从外部受压(例如当联接螺母 (80)被拧紧以推动箝紧片向内弯曲时)时,材料的这种变薄或减少将使箝紧片(64)容易折曲或弯曲。在后者中,由于通过联接螺母(80)的拧紧所施加的压力引起的箝紧片(64)的向内弯曲的程度对于给予必要的力以使倒钩边缘(68)能够牢固地在管端(10)的表面上夹紧可能是关键的。关于在箝紧套筒(60)的环形部分(6 端上的邻接表面(66),现在将关于以最优选的方式邻接密封环来描述更详细的特征。为使邻接表面(66)能够与密封环尽可能轻柔且平稳地接触,邻接表面(66)的圆周边缘应优选地如图IOA中所示的被磨圆(72)。使用这种磨圆的边缘,当箝紧套筒(60)被转动和/或被向内推入管形主体00)中时经由磨蚀作用划破或损坏密封环表面的发生率可被减小。作为进一步的改进,邻接表面(66)可设置有如图IOB中所示的隆起的被磨圆的圆周唇缘(7 。这个隆起的被磨圆的圆周唇缘(7 可能在邻接密封环并且防止边缘(72)直接接触密封环时更有效,虽然边缘可以被磨圆。可通过设置如图IOC中所示的具有凹表面(74)的隆起的被磨圆的圆周唇缘来对这个邻接表面(66)做进一步的改进。通过使凹外形与密封环的表面相符,隆起的被磨圆的凹表面将确保在密封环的箝紧套筒的侧面上的互补地相对的安置表面被牢固地安置在管形主体00)的环形表面(3 中。箝紧套筒的邻接表面(66)的最优选的实施方式是设置圆周凹表面(7 以将轮廓加工成覆盖密封环GO)的段0 的内部段或下部段,如图IOD中所示的。应理解,词“下部”是相对的术语,因为假定密封环被放置在水平面上,并且箝紧套筒被插入垂直定向的管形主体O0)中且从底部接近密封环。该实施方式的另一个透视图可被描述为设有圆周凹表面(7 以将轮廓加工成覆盖截面视图中的密封环GO)的表面的内下四分之一圆周围。虽然这种向外定向的凹表面(7 可能在通过提供来自箝紧套筒的力的向外或扩张平移而安置密封环使得密封环O0)抵着主体O0)内的环形表面(3 向外压缩时是有效的,但是这种凹表面(7 的几何倒置或镜像也是可能的。也就是说,箝紧套筒的环形部分边缘可设置有如图IOE中所示的向内定向的凹表面(76),以使当箝紧套筒被拧紧并被推入主体O0)中时密封环O0)围绕管端表面被向内地或收缩性地压缩。可以设想,如果在密封环上的向外压缩力与向内收缩力之间的平衡是期望的,则可选择图IOC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其中对称的凹表面(74)被设置。因此,应注意,箝紧套筒(60)的邻接表面(66)在轮廓和外形方面能够有许多变化,以提供抵着被安置在管形环O0)的环形表面(3 中的弹性性质的聚合物密封环的有效的邻接和压缩表面。要解决的另一点是关于在提及密封环时使用的短语“被安置”。该短语被用于指示当被放置在位置中(或被悬起)时来邻接而不是实际上被安置,以使密封环的实际放置不限于例如在管联接器的各种部件的预先组装期间被实际上放置在它在管形主体O0)的环形表面(32)中的位置中。如在凹表面的各种构型和方位的一些图中所示的,箝紧套筒(60)的内圆周开口可向外稍微逐渐变细(79),以使密封环容易邻接在接合点处的3个不同的接触表面,即,抵着管形主体的环形表面(32)、箝紧套筒的邻接表面(66)和管端(1 的表面。可注意,该渐细部分79的设置可以是向外或向内的,并且在下面的情况的任一个出现或优点被采用的情形下是可选的。当箝紧片(64)被推向内时,可为了弯曲补偿而设置渐细部分(79),以使环形部分 (62)的内表面的管接触表面在管端(10)的表面上保持平展。为了使管端(10)容易插入和抽出,其中在管联接器的组装和固定期间可能需要部分抽出或者当在联接器被拧紧和锁定之前解除联接或调节时,该渐细部分(79)也是有利的。渐细部分有用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箝紧套筒(60)的环形部分(6 提供在管端(10)表面上的夹紧,箝紧套筒(60)在其它方面仅具有设置在它的外端处的夹紧装置,即,箝紧片(64)。要被描述的管联接器的最后的基本部件是联接螺母(80),其以外部视图在图11 中并以截面视图在图12A中被共同描绘。联接螺母的一个优选的特征是具有肋(84),肋 (84)从内开口(84)沿着螺母的外表面纵向延伸以覆盖颈部(83)的至少一部分。这些纵向肋(84)在沿着它的内螺纹(82)转动并紧固螺母以与管形主体00)的外螺纹(34)协作时提供对联接螺母结构的加强以及对用户手或工具的夹紧。联接螺母(80)的另一个特征在于外开口(86),其中它的边缘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外围凸缘(87)。当螺母被拧紧以使箝紧片围绕管端向内地收缩同时外开口(86)的其余直径仍足以允许管端具有对特定管联接组件的所指定的直径时,该凸缘(87)的宽度将足以使箝紧片(64)的端部保持在其内。虽然外围凸缘(87)在各种构型中可设置为如图12B中所示的不连续的延伸部分(87a),但围绕外开口(86)的边缘的形成围绕其的唇缘的连续凸缘是优选的。现在描述与管形主体00)协作的联接螺母(80)的另一个补充特征。在主体00) 的外螺纹的根部(或牙顶之间)中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凸块09)。互补地,沿着联接螺母的内螺纹的牙顶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凹坑(89),以使在两个相互协作的螺纹之间的被拧紧的螺纹中,凸块09)可紧贴地被安置在凹坑(89)中,由此避免螺纹松动。这种凸块在凹坑中的接合类似于舌在槽中的接合,因为特征可反过来设置在协作部分之间,例如凸块09)可设置在联接螺母(80)的内螺纹上而凹坑在主体的外螺纹上。由于在头脑中的这种可选的构型,因此我们进行下面的描述,而不限于第一实例。在图12C中示意地显示联接螺母的螺纹为了拧紧而逐渐地升高(90),当凸块09) 在拧紧处上方旋转并紧贴地落到凹坑(89)中时,凹坑(89)的设置可引起咔嗒声。沿着拧紧的螺纹可设置多个凹坑(89),以使通过凸块连续地接合每个凹坑而产生的相应的咔嗒声可指示不同接合位置。例如,第一咔嗒可指示管联接器被预先组装的位置且为管端的插入做准备,而随后的咔嗒指示联接螺母(80)在箝紧套筒(60)的上方拧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凹坑没有被设置在螺纹上,而是螺纹的拧紧部分替代地被设置为变薄的牙顶,以使螺母联接器的拧紧将使凸块使变薄的牙顶在牙顶上的凸块行程的拧紧端处变形并由此产生对应的凹坑。图13和图14作为对比显示管联接器的预先拧紧的组件和已拧紧的组件,其中倒钩显示为已经在管端表面上箝紧。因为本发明的管联接器包括3个主要部件,S卩,管形主体(20)、箝紧套筒(60)和联接螺母(80),本文所描述的许多特征可仅设置在这些部件的一个上并可与常规的部件一起使用。相似地,也可通过仅在这些部件的一个上设置特征而在常规的联接器中有效地采用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部件的协作的特征。因而,我们尽力提供贯注于诸如箝紧套筒、主体和联接螺母的单个部件的权利要求而不放弃本发明的单一性,且这些权利要求被视为落在一般发明概念内。这种包含的覆盖陈述也涵盖预先组装的联接器,其中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不是操作的或有效的,直到管端已被插入并在其中拧紧。 虽然前述描述详细地涵盖管联接组件的每个部件的具体和示范性的特征,但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显然许多前述特征可作为可选的构型而被重新配置、替换、更改或设置,但仍使用相同的一般概念、功能或工作原理。在本文中没有被具体提到的这些变化、替换和可选的实施方式将不被视为偏离本发明,但应被视为落在下面权利要求的范围和文字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管联接器,包括主体(20),其具有管形导管,用于使流体能够穿过其从第一开口 04)流到至少第二开口(沈),其中所述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内管形部分( ),管端(10或1 可被插入所述内管形部分中; 外管形部分(30),其具有大于所述内管形部分08)的直径的直径,其中在所述内管形部分08)和外管形部分(30)之间设置有过渡的环形表面(3 ;以及外螺纹(34);密封环(40),其直径使得适合于 围绕所述管端(10或1 配合,以及被安置在所述环形表面(3 处; 箝紧套筒(60),其包括环形部分(62),其在一端具有可被布置在所述主体00)的所述外管形部分(30)内的直径并在被安置时提供抵着所述密封环GO)的邻接表面(66);以及多个箝紧片(64),其从另一端延伸,其中每个所述箝紧片的内表面 被设置有夹紧装置(68),以及被分布成环绕管端(10或12);以及联接螺母(80),其在一端具有内开口(84)而在另一端具有外开口(86),所述内开口 (84)设置有与所述主体的外螺纹(34)互补的内螺纹(82),所述外开口(86)足以使所述管端(10或12)穿过其被插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在所述主体00)的所述外管形部分(3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物(38),且在所述箝紧套筒的环形部分(6 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物(78), 由此在相互协作中,所述箝紧套筒在所述主体内的转动少于一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设置有多个凸起物(38)。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设置有多个凸出物(78)。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沿着所述主体00)的所述内表面彼此等距地设置了 3个凸起物(38)。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沿着所述箝紧套筒的环形部分(6 的所述外表面彼此等距地设置了 3个凸出物(78)。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还沿着所述箝紧套筒的环形部分(6 的所述外表面彼此等距地设置了 3个凸起物(38),由此相互协作来将所述箝紧套筒限制到三分之一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在所述主体00)的所述外管形部分(3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物(38),且在所述箝紧套筒的环形部分(6 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键槽(77), 由此,所述凸起物(38)可被插入所述键槽(77)中并将所述箝紧套筒在所述主体内的转动限制在键槽宽度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设置有对应于多个凸起物(38)的多个键槽 (77)。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沿着所述箝紧套筒的环形部分(6 的所述外表面彼此等距地设置了 6个键槽(77),且其中在所述主体00)上的互补位置中设置了 3 个凸起物(38)以被插入对应的键槽(77)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凸起物(38)足够窄以允许在键槽(77) 内有限地滑动,以使箝紧套筒(60)在所述主体00)内的转动相应地被限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被设置在所述箝紧片(64)的内表面上的所述夹紧装置(68)包括倒钩边缘,所述倒钩边缘的顶端界定一圆周,管端能够被插入所述圆周中而所述倒钩边缘不切入所述管端的表面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当所述联接螺母(80)拧紧时,由于所述联接螺母(80)的内表面所施加的压力,所述箝紧片(64)被向内弯曲,使得所述倒钩边缘牢固地夹紧在所述管端的表面上。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箝紧套筒(60)对称地设置有3个箝紧片(64),所述箝紧片(64)的内表面具有带有钝边缘的倒钩。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每个所述箝紧片(64)的角被磨圆。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箝紧片(64)通过U形切口彼此分离。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U形切口的进入所述环形部分 (62)的程度不同于其它的切口。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 连所述箝紧套筒的环形部分的所述箝紧片 (62)基部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凹槽(70)。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箝紧套筒的环形部分(6 的邻接表面具有被磨圆的圆周边缘。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邻接表面(66)包括隆起的被磨圆的圆周唇缘(73)。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圆周唇缘(73)包括圆周凹表面(74)。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圆周凹表面(74)的轮廓被加工成覆盖所述密封环GO)的表面的内部段或下部段周围。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圆周凹表面(74)的轮廓被加工成覆盖所述密封环GO)的截面表面的内部或下部四分之一圆的周围。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箝紧套筒(60)的环形部分的内开口包括渐细部分(79)。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联接螺母(80)的外表面设置有纵向肋 (84),所述纵向肋(84)在所述外开口处的至少颈部(83)的上方从所述内开口端延伸。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外开口端(86)的边缘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外围凸缘(87),由此在所述联接螺母(80)被旋转以拧紧时使箝紧片(64)的端部保持在所述外开口(86)内,并且其中所述外开口(86)的其余直径足以使管端穿过其被插入。
27.如权利要求沈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外围凸缘(87)在所述外开口边缘的周围是连续的,形成围绕所述外开口(86)的唇缘。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在所述主体外螺纹的根部中或在所述主体外螺纹的相邻的牙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块09)。
2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沿着所述联接螺母的内螺纹(8 的牙顶设置有与所述凸块09)互补的至少一个凹坑。
30.如权利要求观-2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沿着所述联接螺母的内螺纹 (82)的牙顶设置了多个凹坑(89)。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凸块09)被设置在所述牙顶的倒数第二拧紧部分周围。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在相对侧上的螺纹上设置了另一组凸块 (29)。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凸块09)被设置成恰好在所述联接螺母(80)或主体OO)的互补螺纹终止之前接合。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接合在拧紧时引起所述互补螺纹的变形。
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主体的内管形部分08)设置有实质上沿着所述内管形部分08)纵向延伸且围绕所述内管形部分08)对称地分布的多个肋(27)。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管联接器,其中,所述多个肋(XT)被仿形加工成提供围绕可插入其中的管端(10)的平稳紧密的配合。
37.一种用于在管联接器中使用的箝紧套筒(60),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2-24中的任何一个或组合的特征。
38.一种用于在管联接器中使用的主体(20),具有根据权利要求2-7中的任何一个或组合的特征。
39.一种用于在管联接器中使用的联接螺母(80),具有根据权利要求25-36中的任何一个或组合的特征。
40.一种管联接器,包括被预先组装以使管端(10)插入其中的管形主体(20)、箝紧套筒(60)、密封环00)和联接螺母(80),其中,所述管形主体(20)、箝紧套筒(60)或联接螺母(80)中的至少一个是根据权利要求2-36的任何一个或组合。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管联接器,其包括提供管形导管的主体(20),管形导管使流体能够穿过其从一端流到另一端。每一端设置有内管形部分,管端(10、12)可插入内管形部分中。主体(20)具有外螺纹和直径大于内管形部分的外管形部分,其中设置有在所述内管形部分和外管形部分之间过渡的环形表面。具有适合于围绕管端(10、12)配合的直径的密封环(40)被设置成安置在环形表面处。还设置有箝紧套筒(60),其包括环形部分,环形部分在一端处具有可被布置在主体(20)的外管形部分内的直径并在被安置时设置成抵着密封环(40)的邻接表面。多个箝紧片从环形部分的另一端延伸,其中每个箝紧片的内表面被设置有夹紧装置并且被分布成环绕管端(10、12)。还设置有联接螺母(80),其在一端具有内开口并在另一端具有外开口,内开口设置有与所述主体的外螺纹互补的内螺纹,外开口足以使管端穿过其被插入。
文档编号F16L19/08GK102203490SQ200980142195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2日
发明者玛诗答·彬蒂·阿布杜·马里克 申请人:健五金私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