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转矩限制器的超越解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123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转矩限制器的超越解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一种驱动系统,其中旋转动力在旋转动力源与一个或更多个从动部件之间传递,并且使用超越解耦器来衰减从旋转动力源传递至从动部件的扭转载荷的波动,所述超越解耦器还用来允许所述从动部件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与旋转动力源解耦和重新联接于旋转动力源,以减小或消除因旋转动力源相对于所述从动部件的减速而产生的扭转载荷。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抑制超越解耦器的共振状况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在驱动系统中设置超越解耦器以允许该驱动系统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从动部件解耦,从而减小或消除因旋转动力源相对于所述从动部件的减速而产生的扭转载荷。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 No. 10/519, 591、No. 10/542, 625、No. 10/572, 128 和 No. 10/581, 097 中公开了示例性超越解耦器,这些示例性超越解耦器使用序列号No. 10/519,591、 No. 10/542, 625、No. 10/572,128和No. 10/581,097,并在解耦器输入构件与解耦器输出构件之间采用扭转弹性联接器。我们已经注意到,超越解耦器在某些载荷条件下的操作可能会使该超越解耦器的扭转弹性联接器以固有频率振动(即共振),这种振动能够显著降低超越解耦器的操作寿命。通过由从动附件所产生的扭转载荷、通过从旋转动力源输入到驱动系统的扭转振动、以及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的组合会使扭转弹性联接器产生共振。因此,本技术领域中仍然存在对用于减弱或抑制超越解耦器中的共振的方法的需要、以及对可以减弱或抑制设置在解耦器输入构件与解耦器输出构件之间的扭转弹性联接器中的共振的超越解耦器的需要。

发明内容
在一种形式中,本教导提供了一种制造超越解耦器的方法,所述超越解耦器构造成在旋转构件与毂之间传递旋转动力。所述超越解耦器包括具有离合器弹簧的单向离合器、联接于所述离合器弹簧的支架、和将所述支架弹性地联接于所述毂的至少一个弹簧。所述方法包括设定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理想疲劳寿命;设定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在共振过程中的设计偏转,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在共振过程中以设计偏转进行的偏转不会使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疲劳寿命减小成低于所述理想疲劳寿命;和通过将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最大偏转控制成使得所述最大偏转小于等于所述设计偏转来防止所述超越解耦器上的共振。在另一种形式中,本公开的教导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具有环形动力传递元件和超越解耦器的驱动系统的方法。所述超越解耦器包括毂、旋转构件、和位于所述毂与所述旋转构件之间的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包括支架、离合器弹簧和布置在所述支架与所述毂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弹簧。所述离合器弹簧具有接合到所述支架的第一端部,并且构造成驱动性地联接于所述旋转构件。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组操作条件下操作所述驱动系统,以促成所述离合器弹簧到所述旋转构件的联接,从而有利于通过所述超越解耦器传递转矩;和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大于等于预定弹簧偏转的偏转量而解耦所述超越解耦器。所述预定弹簧偏转选择成阻止所述至少一个弹簧上的共振状况的开始。在又一种形式中,本公开的教导提供了一种制造超越解耦器的方法,所述超越解耦器构造成在旋转构件与毂之间传递旋转动力。所述超越解耦器包括具有离合器弹簧的离合器、联接于所述离合器弹簧的支架、和将所述支架弹性地联接于所述毂的至少一个弹簧。 所述方法包括设定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理想疲劳寿命;设定能够在共振过程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弹簧传递的设计转矩,其中,在共振过程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弹簧进行的所述设计转矩的传递不会使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疲劳寿命减小成低于所述理想疲劳寿命;和通过将通过所述超越解耦器传递的最大转矩控制成使得所述最大转矩小于等于所述设计转矩来防止所述超越解耦器上的共振。在再一种形式中,本教导提供了一种超越解耦器,所述超越解耦器具有旋转构件、 毂、单向离合器和防共振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毂与所述旋转构件之间。所述单向离合器包括弹簧支架、螺旋卷绕弹簧和位于所述弹簧支架与所述毂之间的扭转弹性联接器。所述螺旋卷绕弹簧包括多个弹簧圈、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弹簧圈接合到旋转构件上。螺旋卷绕弹簧的第一端部驱动性地接合到所述弹簧支架。防共振离合器构造成在扭转弹性联接器的偏转超过预定偏转时使单向离合器与旋转构件脱离接合。根据本文提供的描述,其它应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及具体示例仅用于示例性目的而无意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及其应用和/或用途。


本文所载附图仅用于示例的目的而非意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所有不同附图中相似或相同的零件带有一致的附图标记。图1是具有使用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超越解耦器的前置发动机附件驱动系统的发动机的前示意图,所述超越解耦器用于向交流发电机传递旋转动力;图2是具有使用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超越解耦器的前置发动机附件驱动系统的发动机的前示意图,所述超越解耦器用于将旋转动力从发动机曲轴传递至环形动力传递元件;图3是图1所示超越解耦器的立体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超越解耦器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1所示超越解耦器的一部分的局部平面图,图示了离合器弹簧支架的一部分的示例性构造;图6是图1所示超越解耦器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示了毂的示例性构造;图7和图8是图1所示超越解耦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分别图示了处于非操作状态和操作状态的防共振离合器;图9是带有图示出与具有现有超越解耦器的交流发电机的操作相关联的若干操作特性的曲线的曲线图10是带有图示出现有超越解耦器的皮带轮和毂的转动位移的曲线的曲线图;图11是带有图示出与具有图1所示超越解耦器的交流发电机的操作相关联的若干操作特性的曲线的曲线图;和图12是带有图示出图1所示超越解耦器的旋转构件和毂的转动位移的曲线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中的图1,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超越解耦器总体上由附图标记10指示。图示的具体的超越解耦器10特别适合与驱动系统14中的诸如交流发电机或增压器的从动装置12 —起使用,该驱动系统14使用了诸如环形带或环形链的环形动力传递元件16, 该动力来自于诸如发动机或变速器的旋转动力源1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超越解耦器10可以构造成用于其它类型的驱动系统(例如使用齿轮的驱动系统)中,和/或超越解耦器10可以如图2所示用于将旋转动力从驱动轴20传递至驱动系统中。因此,可以理解,本公开的教导在曲轴解耦器中有应用,类似于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No. 10/572,128和 No. 10/542, 625中所公开的应用,如在本文中完全详细阐明的一样,将这些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参引结合入本文。参照图3和图4,超越解耦器10可以包括单向离合器30、旋转构件32、毂34和防共振离合器36。除了如本文所描述的,单向离合器30、毂34和旋转构件32还可以以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No. 10/519,591和/或No. 10/542, 625中描述的方式构造。单向离合器30可以包括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离合器弹簧支架42和离合器弹簧44。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构造成扭转弹性地联接离合器弹簧支架42和毂34,并且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弹簧。在所提供的具体示例中,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包括单螺旋扭力弹簧46,该单螺旋扭力弹簧46绕超越解耦器10的旋转轴线48同心地布置,但可以理解,可以使用其他适应扭转的联接器,诸如两个或更多个如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No. 10/572,128 中所公开的拱形螺旋压缩弹簧。扭力弹簧46可以由具有所需横截面形状(例如圆形、方形、 矩形)的适合的弹簧丝形成,其端部可以是磨光或未磨光的。在所提供的具体示例中,扭力弹簧46具有未磨光的封闭端部50。参照图4和图5,离合器弹簧支架42可以扭转地联接至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 并且与离合器弹簧44接合。在所提供的具体示例中,离合器弹簧支架42包括螺旋形沟道 52、邻接部M和离合器弹簧槽56,所述螺旋形沟道52构造成邻接扭力弹簧46的端部50中对应的一个端部。邻接部M可以构造成在扭力弹簧46的端部50抵接螺旋形沟道52时邻接形成扭力弹簧46的弹簧丝的轴向端面58。离合器弹簧槽56可以从离合器弹簧支架42 的外圆周表面60延伸到离合器弹簧支架42的径向内部中,并且可以终结于离合器弹簧邻接部62。离合器弹簧44可以由弹簧丝材料形成,并可以包括第一端部66、第二端部68和介于第一端部66与第二端部68之间的多个螺旋弹簧圈70。弹簧丝材料可以具有诸如方形、 矩形或圆形的所需横截面形状,并且可以是未涂覆(即,裸露)的,或者可以涂覆有适合的镀层和/或涂层。此外,离合器弹簧44的螺旋弹簧圈70上可以使用诸如润滑脂的润滑剂。 第一端部66可以沿轴向接收到离合器弹簧槽56中,并且可以与离合器弹簧槽56协作,使得第一端部66在径向和圆周方向上保持于离合器弹簧支架42。此外,形成第一端部的弹簧丝44的轴向端部72可以邻接离合器弹簧邻接部62,使得可以通过离合器弹簧邻接部62 与第一端部66的轴向端部72之间的接触而在弹簧支架42与离合器弹簧44之间传递(即从弹簧支架42向离合器弹簧44传递,或从离合器弹簧44向弹簧支架42传递)旋转动力。再参照图3和图4,旋转构件32可以具有外表面80和内柱形表面82,外表面80 的形状或其它方面构造成在特定的驱动系统中传递旋转动力。在提供的示例中,旋转构件 32是皮带轮,其外表面构造成接合多楔带。但可以理解,旋转构件32可以构造成具有不同的皮带轮构造,或具有例如滚轮、摩擦滚轮、链轮或齿轮的构造。内柱形表面82的尺寸可以构造成与离合器弹簧44的螺旋弹簧圈70摩擦地接合。在所提供的具体示例中,离合器弹簧44的螺旋弹簧圈70通过过盈配合接合内柱形表面82。参照图4和图6,毂34可以扭转地联接于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并且可以包括头部或凸缘部90、和杆部92。在所提供的具体示例中,凸缘部90包括螺旋形沟道100和邻接部102,其中,螺旋形沟道100构造成邻接扭力弹簧46的端部50中对应的一个端部,邻接部102可以构造成在扭力弹簧46的端部50抵接螺旋形沟道100时邻接形成扭力弹簧46 的弹簧丝的轴向端面104。杆部92可以构造成通过任意适合的方法——诸如过盈配合、配对花键或带齿的几何构型、螺纹、螺纹紧固件、键等——联接于从动附件12(图1)的输入构件或联接于旋转动力源的输出构件16 (图1A),从而使毂34将随所述附件的输入构件或动力源的输出构件一起旋转。毂34可以包括有助于超越解耦器10的安装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征,诸如能够用于使毂34相对于所述附件的输入构件或动力源的输出构件停止或转动的六角形凹入部108。杆部92可以被接收穿过单向离合器30,从而将离合器弹簧支架42可旋转地布置在杆部92上。可将止推垫圈110固定地联接于杆部92,从而将单向离合器30轴向地定位到毂 34上。在所提供的具体示例中,止推垫圈110还可以使扭力弹簧46保持在轴向压缩状态。 止推垫圈110和离合器弹簧支架42可以如在美国申请序列号No. 10/581,097中公开的那样构造成彼此协作以便阻止离合器弹簧支架42的螺旋形沟道52(图5)与扭力弹簧46的对应端部50之间的相对转动。可以使用轴承和/或衬套以将旋转构件32可旋转地支撑在毂34上。在所提供的具体示例中,可在凸缘部90和旋转构件32之间布置衬套120,同时可在杆部92与旋转构件32之间布置使用轴承滚珠或滚子的密封或未密封的轴承组件122。还可以在旋转构件 32与杆部92之间设置一个或更多个密封件或防护件124,以抑制灰尘、碎片及湿气侵入超越解耦器10的内部,并且抑制离合器弹簧44的螺旋弹簧圈70上的任何润滑剂从超越解耦器10的内部逸出。重新参照图3和图4,当要通过超越解耦器10传递旋转动力时,旋转构件32与毂 34之间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相对转动倾向于使离合器弹簧44展开,从而使离合器弹簧44 的外圆周表面130夹紧地接合旋转构件32的内柱形表面82,由此使旋转动力能够通过超越解耦器10传递。如果某个物体(即图1中的从动附件或图2中的驱动系统)的转动惯量足够高,从而引起旋转构件32与毂34之间在第二相反的旋转方向上的足够量的相对转动, 则离合器弹簧44将倾向于卷绕得更紧,从而使得旋转构件32和毂可以彼此独立地转动。防共振离合器36可以包括用于在通过超越解耦器10传递旋转动力时使单向离合器30脱离接合以限制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的偏转的任何装置。在所提供的具体示例中, 防共振离合器36包括离合器弹簧44的第二端部68和形成在毂34的凸缘部90上的离合器特征140。离合器弹簧44的第二端部68可以沿所需方向远离螺旋弹簧圈70延伸。在所提供的具体示例中,第二端部68在由螺旋弹簧圈70限定的管状区域146中平行于超越解耦器10的旋转轴线48延伸。但可以理解,第二端部68也可以在诸如径向向内或径向向外的其它方向上延伸。离合器特征140可以包括离合器构件150,该离合器构件150可以接合离合器弹簧44的第二端部68,以使离合器弹簧44卷绕得更紧,由此响应于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 的预定量的偏转而与内柱形表面82脱离接合。在所提供的具体示例中,在凸缘部90中形成有弧形窗口或孔口,而离合器构件150由该孔口的侧面形成或限定。当通过超越解耦器 10传递旋转动力时,离合器弹簧44的第二端部68可以布置在所述孔口内,并且离合器构件 150会随着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的偏转的增大或减小而朝向或远离离合器弹簧44的第二端部68转动。如上文指出的,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以预定设计偏转进行的偏转会造成离合器构件150与第二端部68之间的接触,此接触使离合器弹簧44更紧地卷绕从而与旋转构件32脱离接合。图7图示了当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以小于预定量的给定幅度偏转时第二端部68和离合器构件150的相对位置,而图8则图示了当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 以等于预定量的幅度偏转时第二端部68和离合器构件150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取决于离合器弹簧44的构造和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的预定偏转量的大小,可能需要离合器弹簧44与图8中图示的相比或多或少的收紧(卷绕紧)以便使离合器弹簧44与内柱形表面 82脱离接合。参照图9,图9示出了展现通过现有技术的超越解耦器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的操作的各个方面的曲线。曲线200表示作为时间的函数的现有技术超越解耦器的皮带轮转速, 曲线202表示作为时间的函数的交流发电机励磁电压,曲线204表示作为时间的函数的现有技术超越解耦器的毂转速。尽管产生这些曲线的测试是在测试工作台上进行的,但应当理解,该测试被配置成通过汽车中通常所采用类型的前置发动机附件驱动装置来模拟交流发电机的驱动。就此而言,我们注意到,尽管皮带轮转速的变化可能看起来很大,但应当理解,交流发电机皮带轮的直径与曲轴皮带轮相比相对较小,使得发动机转速上相对较小的变化以近似于曲轴皮带轮周长与交流发电机皮带轮周长之比的量被放大。不存在其他扭转输入,现有技术的超越解耦器构造成减弱皮带轮转速振荡对于毂的影响,由此,期望毂转速振荡的峰间值变化量的幅度小于皮带轮转速的峰间值变化量的幅度。在曲线202中,当交流发电机的调节器关断或接通时,发生交流发电机励磁电压大小的突然变化。由于转动交流发电机所需转矩与交流发电机励磁电压相关,交流发电机的关断和接通使超越解耦器的扭转载荷产生突然变化。通过皮带轮输入到现有超越解耦器的扭转振动以及通过毂输入到现有超越解耦器的扭转载荷共同作用促使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如图10所示地共振,图10示出了毂相对于皮带轮的角位移。图10中的水平虚线图示了给定周期内的角位移的上、下边界,为在0. 0555秒的时间间隔内上、下边界角位移差近似81. 5度。
图11和图12中示出了展现通过超越解耦器10(图3)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的操作的各个方面的曲线。图11中,曲线300表示作为时间的函数的旋转构件32(图3)的转速, 曲线302表示作为时间的函数的交流发电机励磁电压,曲线304表示作为时间的函数的毂 34(图3)的转速。图12中的曲线图示了毂34(图3)相对于旋转构件32(图3)的角位移。 图12中的水平虚线图示了给定周期内的角位移的上、下边界,为在0.0198秒的时间间隔内上、下边界角位移差近似35. 0度。对于上文描述的示例来说,得到这些曲线的测试是在与得到和图9及图10相关的曲线所使用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在测试工作台上进行的。但如图12中示出的,超越解耦器10(图1)未发生共振。重新参见图3和图4,可以理解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具有带有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的超越解耦器的驱动系统的操作的方法。更具体地,该驱动系统可在第一组操作条件下操作从而使单向离合器30联接于旋转构件32,以利于通过超越解耦器10传递转矩;超越解耦器可以响应于单向离合器30中的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的等于预定偏转的偏转量而解耦,该预定偏转被选择成阻止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上的共振状况的开始。本文还提供了用于制造根据本公开教导构造的超越解耦器(即非共振超越解耦器)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设定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 (或超越解耦器10)的理想疲劳寿命;设定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的设计偏转;以及,通过将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的最大偏转控制成使得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所经历的最大偏转小于等于设计偏转来防止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的共振。可以理解,可以以任意多种方式——诸如通过分析方法、实验、选择以及它们的组合——来设定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的理想疲劳寿命。通常可能要求超越解耦器10经受得住包括预定量的测试或操作周期的预定方案或系统性计划。例如,可能需要在汽车前置发动机附件驱动装置中使用的超越解耦器经受得住包括预定量的发动机起动——诸如 500, 000次发动机起动——的测试方案。更复杂的测试方案可包括第一量的发动机起动、 第二量的发动机怠速环节(以预定量的时长模拟车辆发动机的怠速)、第三量的加速环节 (以预定量的时长和预定速率模拟车辆发动机的加速)、以及第四量的减速环节(以预定量的时长和预定速率模拟车辆发动机的减速)。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期望使用诸如模拟软件的分析手段来进行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的初步设计,然后根据包括转矩传递装置(例如解耦器组件10)的成本或可制造性的标准来修改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之后响应于测试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来修改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可选地,可以例如通过仿效已知具有理想疲劳寿命的非共振超越解耦器中的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或基于将通过非共振超越解耦器驱动的装置的惯量和用以驱动通过非共振超越解耦器驱动的装置的峰值转矩中的至少一个而从一个或更多个非共振超越解耦器中选择非共振超越解耦器,从而简单地通过选择来设定理想疲劳寿命。设计偏转是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可以在共振过程中经历但不会使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的疲劳寿命减小成低于理想疲劳寿命的偏转。设计偏转不必是最大偏转,并且可以以任意多种方式——诸如通过分析方法、实验、选择以及它们的组合——来设定。例如, 设计偏转可以设定在或选择成这样的水平低于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能够在共振过程中经历但不会使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的疲劳寿命减小成低于理想疲劳寿命的最大偏转。可选地,可以例如通过从已知具有理想疲劳寿命的非共振超越解耦器仿效操作或物理特性而简单地通过选择来设定设计偏转。由于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的偏转与通过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传递的转矩量直接相关,可以理解,可将设计偏转的尺度设计得足够大以确保可以在所有情形下驱动通过非共振超越解耦器接收旋转动力的部件。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设定将要通过非共振超越解耦器接收旋转动力的装置的峰值转矩,并且设定弹性转矩传递联接器40在传递峰值转矩时的偏转小于设计偏转。可以理解,上文的描述本质上仅为示例性的而非意于限制本发明及其应用或用途。尽管已经在说明书中描述并在附图中图示了具体示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在不背离如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型并对本发明的要素进行等同替换。此外,本文清楚地设想了各种示例之间的特征、元件和/或功能的混合及配合,因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开可以理解,一个示例的特征、元件和/或功能可以酌情结合到其它示例中,除非上文中另有说明。此外,还可以进行许多修改以使具体情形或材料适合于本公开的教导而不脱离其基本范围。因此,期望不要将本公开局限于通过附示并在说明书中描述的作为目前想到的用于实施本公开教导的最佳实施方式的具体示例,而是期望本公开的范围包括落入前文的描述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任意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超越解耦器的方法,所述超越解耦器构造成在旋转构件与毂之间传递旋转动力,所述超越解耦器包括具有离合器弹簧的单向离合器、联接于所述离合器弹簧的支架、 和将所述支架弹性地联接于所述毂的至少一个弹簧,所述方法包括设定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理想疲劳寿命;设定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在共振过程中的设计偏转,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在共振过程中以设计偏转进行的偏转不会使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疲劳寿命减小成低于所述理想疲劳寿命;和通过将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最大偏转控制成使得所述最大偏转小于等于所述设计偏转来防止所述超越解耦器上的共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设计偏转是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在共振过程中不会使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疲劳寿命减小成低于所述理想疲劳寿命的最大偏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通过所述超越解耦器驱动的至少一个装置的转动惯量来设定所述设计偏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通过所述超越解耦器驱动的一个或更多个装置的峰值转矩来设定所述设计偏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设定将要从所述超越解耦器接收旋转动力的装置的峰值驱动转矩,其中,当通过所述超越解耦器传递大小等于所述峰值驱动转矩的转矩时,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所述最大偏转大于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偏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离合器弹簧包括螺旋扭力弹簧,所述螺旋扭力弹簧的弹簧圈围绕所述超越解耦器的旋转轴线同心地布置。
7.一种用于操作具有环形动力传递元件和超越解耦器的驱动系统的方法,所述超越解耦器包括毂、旋转构件、和位于所述毂与所述旋转构件之间的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包括支架、离合器弹簧和布置在所述支架与所述毂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弹簧,所述离合器弹簧具有接合到所述支架的第一端部,所述离合器弹簧构造成驱动性地联接于所述旋转构件,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组操作条件下操作所述驱动系统,以促成所述离合器弹簧到所述旋转构件的联接,从而有利于通过所述超越解耦器传递转矩;和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大于等于预定弹簧偏转的偏转量而解耦所述超越解耦器,其中,所述预定弹簧偏转选择成阻止所述至少一个弹簧上的共振状况的开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包括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围绕所述超越解耦器的旋转轴线同心地布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离合器弹簧具有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一侧上的第二端部,当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已经偏转的量大于等于所述预定弹簧偏转时,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毂进行接触从而使所述离合器弹簧的至少一部分沿远离所述旋转构件的方向卷绕,由此起动所述超越解耦器的解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旋转构件包括皮带轮、滚轮或链轮。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弹簧偏转选择成使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具有预定的疲劳寿命。
12.一种制造超越解耦器的方法,所述超越解耦器构造成在旋转构件与毂之间传递旋转动力,所述超越解耦器包括具有离合器弹簧的离合器、联接于所述离合器弹簧的支架、和将所述支架弹性地联接于所述毂的至少一个弹簧,所述方法包括设定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理想疲劳寿命;设定能够在共振过程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弹簧传递的设计转矩,其中,在共振过程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弹簧进行的所述设计转矩的传递不会使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疲劳寿命减小成低于所述理想疲劳寿命;和通过将通过所述超越解耦器传递的最大转矩控制成使得所述最大转矩小于等于所述设计转矩来防止所述超越解耦器上的共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设计转矩是能够在共振过程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弹簧传递而不会使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疲劳寿命减小成低于所述理想疲劳寿命的最大转矩。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设定将要从所述超越解耦器接收旋转动力的装置的峰值驱动转矩,其中,通过所述超越解耦器传递的所述最大转矩大于所述峰值驱动转矩。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通过所述超越解耦器驱动的至少一个装置的转动惯量来设定所述设计转矩。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通过所述超越解耦器驱动的一个或更多个装置的峰值转矩来设定所述设计转矩。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离合器弹簧包括螺旋扭力弹簧,所述螺旋扭力弹簧的弹簧圈围绕所述超越解耦器的旋转轴线同心地布置。
全文摘要
一种制造超越解耦器的方法,所述超越解耦器构造成在旋转构件与毂之间传递旋转动力。所述超越解耦器包括具有离合器弹簧的单向离合器、联接于所述离合器弹簧的支架、和将所述支架弹性地联接于所述毂的至少一个弹簧。所述方法包括设定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理想疲劳寿命;设定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在共振过程中的设计偏转,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在共振过程中以设计偏转进行的偏转不会使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疲劳寿命减小成低于所述理想疲劳寿命;和通过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弹簧的最大偏转使得所述最大偏转小于等于所述设计偏转而防止所述超越解耦器上的共振。
文档编号F16F15/123GK102203450SQ20098014227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7日
发明者徐军, 约翰·R·安特恰克 申请人: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