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440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尤其是一种用于电磁阀霍尔反馈式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电磁阀种类繁多,控制方式无外乎手工调节电磁阀控制电压和外加可控的恒流电压,通过手工控制电磁阀的工作电压,达到控制电磁阀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气流大小。手工控制精度较差、效率低、难以准确定位,同时电源的干扰较大,气流波动较大,维护成本较高。用机械手柄调节进行分压,在控制方式上存在易受干扰和调节手柄易损情况。 在调节的过程中速度慢,由于阻力大,同时阀门出来的气流不稳定,影响了测试精度和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通过多种调节装置与主控制电路连接,便于操作人员的不同层次操作,电路设计简单,性能可靠。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包括电磁阀、调节装置和主控制电路,所述主控制电路和调节装置通过转换开关连接,所述调节装置通过所述主控制电路控制电磁阀。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其中,所述调节装置为手工调节装置或者计算机调节装置。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卡将外部信号通过模拟输出通道采集进入计算机,或者数据采集卡将计算机设定的信号通过模拟输出通道传输到控制电路中,调节的速度和调节的精度得到明显改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其中,所述主控制电路包括外闭环控制系统电路和内部基准电路,所述内部基准电路包括第二电位器VR2和第四电阻R4,通过调节第二电位器VR2,得到一个基准电压,方便操作者现场调节和便于以后的校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外闭环控制系统电路包括第一三级管Q1、第三取样电位器VR3、电磁阀和传感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2。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IC2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所述传感器同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传感器的第一输出端和电磁阀连接,所述传感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IC2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之间连接有第五二极管D5。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IC2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2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传感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在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2之间连接有第六二极管D6,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九电阻R9。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其中,所述传感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反相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七电阻R7。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同相输入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相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同相输入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第六电阻R6、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有第一二极管Dl和第二二极管D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的同相输入端和转换开关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的同相输入端和地线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R3 和第五二极管D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第五电阻R5和第一电容Cl。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了多种调节装置与主控制电路连接,便于操作人员的不同层次操作,电路设计简单,成本低,性能可靠。内部基准电路的设计,更便于操作人员校准操作。外闭环控制电路的设计,使得控制电路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反应速度快。在电路中连接第七电阻R7为了保护第二运算放大器IC2。在第一运算放大器ICl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入和输出端分别增加了两个二极管,主要为了防止干扰,对一运算放大器ICl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2起到了保护作用。在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的同相输入端和地线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R3和第五二极管D5,主要是防止调节时误动作导致大电流冲击电磁阀,也防止电路中的干扰冲击数据采集卡,保护数据采集卡。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如图1所示,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包括电磁阀Jm,调节装置和主控制电路,主控制电路和调节装置通过转换开关Sl连接,调节装置通过主控制电路控制电磁阀Jm,调节装置为手工调节装置或者计算机调节装置,手工调节装置为第一电位器VRl,第一电位器VRl 和第一电阻Rl连接后与转换开关Sl相连接,计算机调节装置通过转换开关Sl和计算机采集端口相连接。主控制电路包括外闭环控制系统电路和内部基准电路。外闭环控制系统电路包括第一三级管Ql、第三取样电位器VR3、电磁阀JM和传感器VSM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同相输入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的输出端相连接,且两者之间连接有第六电阻R6。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连接着第三三极管D3、第四三级管D4和第一三级管D1、第二三极管D2。内部基准电路包括第二电位器VR2 和第四电阻R4,第二电位器VR2为多圈电位器,第四电阻R4和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通过调节第二电位器VR2设定内部的一个基准电压,方便现场调节和便于以后的校准。分别在第一运算放大器ICl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对应连接第一电容Cl、第五电阻R5和第二电容C2,主要是防止电压突变给电磁阀带来的损坏。在第一运算放大器ICl和地线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R3和第五二极管D5,第五二极管D5是一个稳压管,主要是防止调节时误动作导致大电流冲击电磁阀,同时也是防止电路中干扰冲击数据采集卡。第二运算放大器IC2和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接,第一三极管 Ql的发射极和传感器VSM同相输入端相连接,传感器VSM的第一输出端和电磁阀Jm连接, 传感器VSM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IC2 和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之间连接有第五二极管D5。在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八电阻R8。第二运算放大器IC2和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二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2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传感器 VSM的输入端相连接。在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2之间连接有第六二极管D6,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九电阻R9,在电路中增加的第六二极管 D6和第九电阻R9主要是为了保护第二运算放大器IC2,在传感器VSM的第一输出端和电磁阀Jm之间连接有第十电阻RlO和第十一电阻R11,通过限流保护电磁阀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包括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调节装置和主控制电路,所述主控制电路和调节装置通过转换开关连接,所述调节装置通过所述主控制电路控制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为手工调节装置或者计算机调节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电路包括外闭环控制系统电路和基准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基准电路包括第二电位器VR2和第四电阻R4,所述第二电位器VR2和第四电阻R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闭环控制系统电路包括第一三级管Q1、第三取样电位器VR3、电磁阀和传感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2,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IC2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所述传感器同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传感器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传感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反相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七电阻R7和第三电位器VR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IC2 的同相输入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第六电阻R6、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有第一二极管Dl和第二二极管D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的同相输入端和转换开关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的同相输入端和地线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R3和第五二极管D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IC2 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l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第五电阻R5和第一电容Cl。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包括电磁阀、调节装置和主控制电路,所述主控制电路和调节装置通过转换开关连接,所述调节装置通过所述主控制电路控制电磁阀,所述主控制电路包括外闭环控制系统电路和内部基准电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了多种调节装置与主控制电路连接,便于操作人员的不同层次操作,电路设计简单,成本低,性能可靠。基准电路的设计,更便于操作人员校准操作。外闭环控制电路的设计,使得控制电路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反应速度快。
文档编号F16K31/06GK102287566SQ20101020426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1日
发明者杨冶, 王卫国, 覃孝梅 申请人:江苏茶花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