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阀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869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路阀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小型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用的多路阀,尤其涉及多路阀中 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中小型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用的多路阀一般都是由多个片状的阀体相接而 成,现有技术中多路阀的结构如图1所示阀体1上带有高压区进油油路4和低压区回油油 路3,在阀体1上设置凸台2,将凸台2表面加工成平面,通过在凸台2上设置连接孔,使用 螺栓装置穿过连接孔将多片阀体1组装在一起。但是,现有多路阀的阀体1上仅设置有一 圆形密封槽5,虽然在圆形密封槽5上设置有密封圈,能够防止阀体1间结合面处的渗漏现 象,然而,由于高压区进油路的高压区进油油路4和低压区回油路的低压区回油油路3统一 密封在一个密封槽内,处于高压下的工作过程时,高压区进油路中的油有可能串油到低压 区回油路中,引起系统压力不稳定,从而导致系统工作状态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路阀,其高压区 进油路和低压区回油路单独密封,从而保证多路阀在工作状态下的压力稳定,有效的解决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公开一种多路阀密封装置,其 包括带高压区进油油路和低压区回油油路的阀体,在与高压区进油油路对应阀体上开设有 高压区密封槽,在高压区密封槽上设有进油油路高压密封圈,在与低压区回油油路对应阀 体上开设有低压区密封槽,在低压区密封槽设有回油油路低压密封圈。作为优选,阀体上设有表面加工成平面的凸台。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易 于加工,在多路阀阀体的进、回油的高压区进油油路和低压区回油油路上分别加工了两个 单独的密封槽,分别安装进油油路高压密封圈和回油油路低压密封圈,从而将进、回油油路 单独的密封,保证了在工作状态下的进、回油油路单独工作,不会发生串油现象,同时,能够 防止多个阀体间结合面处的渗漏现象,保证了系统工作的压力稳定。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路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改进后的本实用新型多路阀的结构示意图。阀体-1 ;凸台-2 ;低压区回油油路_3 ;高压区进油油路_4圆形密封槽-5 ;高压区 密封槽_6 ;低压区密封槽_7 ;进油油路高压密封圈_8 ;回油油路低压密封圈-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及其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中,获得深入了解。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该多路阀密封装置,其包括带高压区 进油油路4和低压区回油油路3的阀体1,在阀体1上设有表面加工成平面的凸台2,将凸 台2表面加工成平面,通过在凸台2上设置连接孔,使用螺栓装置穿过连接孔将多片阀体1 组装在一起。在与高压区进油油路4对应阀体1上开设有高压区密封槽6,在高压区密封槽 6上设有进油油路高压密封圈8,在与低压区回油油路3对应阀体1上开设有低压区密封槽 7,在低压区密封槽7设有回油油路低压密封圈9。在多路阀阀体1的进、回油的高压区进油油路4和低压区回油油路3上分别加工 了两个单独的密封槽,分别安装进油油路高压密封圈8和回油油路低压密封圈9,从而将 进、回油油路单独的密封,保证了在工作状态下的进、回油油路单独工作,不会发生串油现 象,同时,能够防止多个阀体1间结合面处的渗漏现象,保证了系统工作的压力稳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 型,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所作的类似变化的实施例或近似结构,皆应包含于本实用 新型之中。
权利要求一种多路阀密封装置,包括带高压区进油油路(4)和低压区回油油路(3)的阀体(1),其特征在于在与高压区进油油路(4)对应阀体(1)上开设有高压区密封槽(6),在高压区密封槽(6)上设有进油油路高压密封圈(8),在与低压区回油油路(3)对应阀体(1)上开设有低压区密封槽(7),在低压区密封槽(7)设有回油油路低压密封圈(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阀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1)上设有表面加 工成平面的凸台(2)。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路阀密封装置,其包括带高压区进油油路和低压区回油油路的阀体,在与高压区进油油路对应阀体上开设有高压区密封槽,在高压区密封槽上设有进油油路高压密封圈,在与低压区回油油路对应阀体上开设有低压区密封槽,在低压区密封槽设有回油油路低压密封圈。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加工,在多路阀阀体的进、回油的高压区进油油路和低压区回油路口上分别加工了两个单独的密封槽,分别安装进油油路高压密封圈和回油油路低压密封圈,从而将进、回油油路单独的密封,保证了在工作状态下的进、回油油路单独工作,不会发生串油现象,同时,能够防止多个阀体间结合面处的渗漏现象,保证了系统工作的压力稳定。
文档编号F16K11/00GK201739597SQ201020272258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7日
发明者谢贵 申请人:重庆液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