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油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1475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硅油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器,更具体说,它涉及一种硅油减振器。
背景技术
汽车乘坐的舒适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解决好NVH(噪音、振动、异响)问题 是改善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内容,在这之中调控汽车传动轴的异常振动是解决车辆NVH问题 的重要环节之一。整车产生共振是系统集成问题,理论上汽车的动力系统时时刻刻向传动 轴作用着各式各样的激振,尤其以发动机的燃烧做功冲击和差速器齿轮的啮合冲击作用最 为显著。传动轴的响应与传动轴的尺寸规格、材料特性和边界条件有关,而且形成一个拥有 无数模态的连续结构,但传动轴的一阶弯曲模态受到激发时会引起明显的共振问题,此时 外界激励的频率与传动轴本身的一阶固有频率重合,使传动轴中部引起较大的动态位移, 从而产生整车共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有效改变传动 轴振动频率,降低噪声的硅油减振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硅油减振器,包括呈环状的 壳体,壳体内设有一圈容腔,容腔上端面设有盖板,容腔内设有轴承带以及相配合的惯性 体。作为优选壳体上设有与容腔相通的注油阀。作为优选轴承带设于容腔的内圈上。作为优选惯性体上下端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相配合的限位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传动轴在内燃机的驱动下会发生扭转振动,此时直接 安装在传动轴上的硅油减振器的惯性体与壳体和盖板产生相对运动,由于在壳体的容腔内 注入有硅油,而利用硅油的粘滞作用产生对传动轴的扭转振动阻尼,从而改变传动轴的一 阶振动频率,降低传动轴的扭转振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附图说明壳体1 ;容腔2 ;盖板3 ;轴承带4 ;惯性体5 ;注油阀6 ;限位圈7 ;凹槽 8 ;传动轴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将结合较 佳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实用新型将涵盖可包含在有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 物。参见图1至图2所示,这里介绍的硅油减振器一般用于汽车传动轴消除振动,然而 应知道,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其它需要改变振动频率的场合。这种硅油减振器,包括呈环状 的壳体1,壳体1内设有一圈容腔2,容腔2上端面设有盖板3,容腔2内设有轴承带4以及 相配合的惯性体5。惯性体5上下端面设有凹槽8,凹槽8内设有相配合的限位圈7。轴承 带4设于容腔2的内圈上。壳体1上设有与容腔2相通的注油阀6。传动轴9在内燃机的驱动下会发生扭转振动,此时直接安装在传动轴9上的硅油 减振器的惯性体5与壳体1和盖板3产生相对运动,由于在壳体1的容腔2内注入有硅油, 而利用硅油的粘滞作用产生对传动轴9的扭转振动阻尼,从而改变传动轴9的一阶振动频 率,降低传动轴9的扭转振动。
权利要求1.一种硅油减振器,包括呈环状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有一圈容腔 (2),容腔(2)上端面设有盖板(3),容腔⑵内设有轴承带⑷以及相配合的惯性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设有与容腔(2)相通 的注油阀(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轴承带(4)设于容腔(2)的内圈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惯性体(5)上下端面设有凹槽 (8),凹槽(8)内设有相配合的限位圈(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油减振器,包括呈环状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一圈容腔,容腔上端面设有盖板,容腔内设有轴承带以及相配合的惯性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传动轴在内燃机的驱动下会发生扭转振动,此时直接安装在传动轴上的硅油减振器的惯性体与壳体和盖板产生相对运动,由于在壳体的容腔内注入有硅油,而利用硅油的粘滞作用产生对传动轴的扭转振动阻尼,从而改变传动轴的一阶振动频率,降低传动轴的扭转振动。
文档编号F16F15/173GK201779210SQ20102052200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6日
发明者张军, 曹向阳 申请人:杭州万向传动轴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