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481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气制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实现防止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同时作用,其制动管路系统主要有两种结构,一是在弹簧制动气室外附带差动式继动阀的制动管路,二是在弹簧制动气室外附带双通单向阀的制动管路;这两种结构的制动管路,都是通过在管路中弹簧制动气室外安装差动式继动阀或双通单向阀,来实现防止制动力叠加的目的。这样的管路存在的缺点是, 由于在制动管路中增加了阀,造成管路连接变得复杂,增加制动系统失效模式,因差动式继动阀或双通单向阀自身的故障造成制动系统的失效风险增加;且由于差动式继动阀或双通单向阀的接口较多,系统的管路连接变得复杂,使维护成本也有增加。因此需要一种制动管路,能够具备防止制动力叠加的功能的同时,使制动管路连接更简便,制动系统配置更经济,失效模式更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使用该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的制动管路,能够取消现有技术的制动管路中的弹簧制动气室需要匹配的差动式继动阀或双通单向阀,降低制动系统配置成本和制动元件的维护成本,具备防止制动力叠加的功能的同时,使制动管路连接更简便,制动系统配置更经济,失效模式更少。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包括弹簧制动气室及设置在所述弹簧制动气室内的旁通阀,所述旁通阀包括阀门座和单向阀。优选的是,所述旁通阀还包括回位弹簧。优选的是,所述弹簧制动气室为外呼吸结构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优选的是,所述弹簧制动气室为内呼吸结构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优选的是,所述弹簧制动气室为外呼吸结构双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优选的是,所述弹簧制动气室为内呼吸结构双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优选的是,所述旁通阀设置在弹簧制动器室的活塞轴处的中壳体上。优选的是,所述旁通阀设置在驻车制动口处的中壳体上。优选的是,所述旁通阀设置在储能活塞上。优选的是,所述旁通阀设置在驻车制动口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看出,上述各方案的任意组合都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弹簧制动气室内部设置的旁通阀,增加弹簧制动气室功能,能在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制动气室的基础上实现防止行车、驻车制动力叠加的功能,从而避免同时进行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时,制动器承受双重制动力矩;通过弹簧制动气室内部设置的旁通阀,减少制动管路系统元件,取消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制动气室需要匹配的差动式继动阀或双通单向阀,降低制动系统配置成本和制动元件的维护成本,减少了制动系统失效模式,节约整车安装空间、缩短了整车制动系统的安装时间和降低整车的重量;旁通阀可设置在各类型具备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功能的弹簧制动气室上,实现防制动力叠加功能。


图1 本发明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2、本发明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的第一实施例的旁通阀的剖视图; 图3 本发明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本发明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的第二实施例的旁通阀的剖视图; 图5、本发明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本发明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本发明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1、弹簧制动气室,2、旁通阀,3、阀门座,4、单向阀,5、回位弹簧,6、活塞轴,7、 驻车制动口,8、储能活塞,9、驻车制动腔,10、储能弹簧,11、旁通阀腔,12、通气口,13、行车制动腔。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包括弹簧制动气室1及设置在所述弹簧制动气室1内的活塞轴6处的中壳体上的旁通阀2,所述旁通阀2包括阀门座3、单向阀4和回位弹簧5。行车时,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驻车制动口 7 —直有气压作用在驻车制动腔 9,储能弹簧10在气压的作用下被压缩,处于驻车制动解除位置;同时驻车制动腔9的气压作用在旁通阀2的旁通阀腔11,气压作用在单向阀4上,单向阀4在驻车制动腔9的气压和回位弹簧5的作用下关闭通气口 12。
当进行行车制动时,来自行车制动腔13的气压作用在单向阀4上,由于旁通阀腔11的横截面积大于行车制动腔13的通气口 12的横截面积,使行车制动腔13与旁通阀腔11的孔径存在横截面积差,故作用在旁通阀腔11的气压力大于行车制动腔13作用在单向阀4 的气压力,加上回位弹簧5的作用力,因此单向阀4仍然会处于关闭状态,不影响正常的行车制动。当车辆同时进行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动作时,驻车制动口 7的气压被排出,驻车制动腔9的气压降低直至排空;行车制动腔13的气压作用在单向阀4上,随着行车制动腔 13气压上升,气压克服回位弹簧5的力,单向阀4开启,打开单向阀4处的通气口 12,行车制动腔13的气压经由单向阀4侧壁的间隙,由驻车制动口 7排出,避免了行车制动力与驻车制动力的叠加;单向阀4的开启气压大小可以通过改变回位弹簧5的力来进行调节,可具备在车辆同时进行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动作时适当增加制动力的功能,而又不至于使制动气室全负荷双重叠加作用在制动器上。当车辆处于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同时作用的状态,此时进行解除驻车制动动作, 气压由驻车制动口 7进入驻车制动腔9,并作用在旁通阀腔11,气压作用在单向阀4上,单向阀4在驻车制动腔9的气压和回位弹簧5的作用下关闭通气口 12。
当车辆解除制动后,处于行车状态,旁通阀2恢复初始行车状态。实施例2
如图3和4所示,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包括弹簧制动气室1及设置在所述弹簧制动气室1内的活塞轴6处的中壳体上的旁通阀2,所述旁通阀2包括阀门座3和单向阀4。行车时,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驻车制动口 7 —直有气压作用在驻车制动腔 9,储能弹簧10在气压的作用下被压缩,处于驻车制动解除位置;同时驻车制动腔9的气压作用在旁通阀2的旁通阀腔11,气压作用在单向阀4上,单向阀4在驻车制动腔9的气压作用下关闭通气口 12。
当进行行车制动时,来自行车制动腔13的气压作用在单向阀4上,由于旁通阀腔11的横截面积大于行车制动腔13的通气口 12的横截面积,使行车制动腔13与旁通阀腔11的孔径存在横截面积差,故作用在旁通阀腔11的气压力大于行车制动腔13作用在单向阀4 的气压力,因此单向阀4仍然会处于关闭状态,不影响正常的行车制动。当车辆同时进行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动作时,驻车制动口 7的气压被排出,驻车制动腔9的气压降低直至排空;行车制动腔13的气压作用在单向阀4上,单向阀4开启,打开单向阀4处的通气口 12,行车制动腔13的气压经由单向阀4侧壁的间隙,由驻车制动口 7排出,避免了行车制动力与驻车制动力的叠加;无回位弹簧5的旁通阀2设置是目的是完全避免行车制动与驻车制动的叠加作用,即同时进行制动时,行车制动腔13 —有气压即由间隙从驻车制动口 7排出;
当车辆处于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同时作用的状态,此时进行解除驻车制动动作,气压由驻车制动口 7进入驻车制动腔9,并作用在旁通阀腔11,气压作用在单向阀4上,单向阀 4在驻车制动腔9的气压作用下关闭通气口 12。当车辆解除制动后,处于行车状态,旁通阀2恢复初始行车状态。实施例3
如图5所示,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包括弹簧制动气室1及设置在所述弹簧制动气室1内的驻车制动口 7处的中壳体上的旁通阀2,所述旁通阀2包括阀门座3、单向阀4和回位弹簧5。实施例4
如图6所示,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包括弹簧制动气室1及设置在所述弹簧制动气室1内的储能活塞8上的旁通阀2,所述旁通阀2包括阀门座3、单向阀4和回位弹黃5。实施例5
如图7所示,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包括弹簧制动气室1及设置在所述弹簧制动气室1内的驻车制动口 7内的旁通阀2,所述旁通阀2包括阀门座3、单向阀4和回位弹簧5。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包括弹簧制动气室(1)及设置在所述弹簧制动气室(1)内的旁通阀(2),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2)包括阀门座(3)和单向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2)还包括回位弹簧(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制动气室(1)为外呼吸结构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制动气室(1)为内呼吸结构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制动气室(1)为外呼吸结构双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制动气室(1)为内呼吸结构双膜片式弹簧制动气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设置在弹簧制动器室(1)的活塞轴(6 )处的中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设置在驻车制动口(7)处的中壳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设置在储能活塞(8)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设置在驻车制动口(7)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在弹簧制动气室内设置旁通阀,所述旁通阀包括阀门座和单向阀,可选择性的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弹簧制动气室为外呼吸结构弹簧制动气室或内呼吸结构弹簧制动气室;所述旁通阀设置在弹簧制动器室的活塞轴处的中壳体上、驻车制动口处的中壳体上、储能活塞上、或驻车制动口内;使用所述防制动力叠加弹簧制动气室,取消了常规的差动式继动阀或双通单向阀,具备防止制动力叠加的功能,同时使制动管路连接更简便,制动系统配置更经济,失效模式更少。
文档编号F16D65/14GK102410320SQ201110231988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杨帆, 王伟, 黄万义 申请人: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