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拨叉内置直滑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940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拨叉内置直滑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无拨叉内置直滑变速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速器,尤其涉及一种无拨叉内置直滑变速器。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重要部件之一,主要用于改变汽车行驶速度和驱动轮转矩大小,同时实现汽车倒车行驶和空挡行驶。通常,变速器分为手动变速器(MT)、 自动变速器(AT)、无级变速器(CVT)、手动/自动变速器,其中,自动变速器(AT)又分为液力自动变速器、液压传动自动变速器、电力传动自动变速器、有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在上述变速器中,手动变速器虽然在换挡前需要踩下离合器,换挡相对麻烦,但手动变速器在结构、成本、传送效率、油耗等诸多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且手动变速器能够给驾驶者带来操控的快感;自动变速器中最常见的是液力自动变速器,液力自动变速器虽然换挡时不用踩离合器,也用不着频繁换挡,运行平稳,但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复杂,价格较高,加速较慢,而且耗油,尚不能完全替代齿轮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相比传统的手动和自动变速器而言,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省油、传送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无级变速器是通过主动轮、传动带、从动轮来传递动力,而传动带容易损坏,无法承受较大的载荷,因此无级变速离合器只适用于小排量、低功率的汽车;手动/自动变速器结构复杂、成本高,多适用于高性能跑车。
综上分析,由于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和手动/自动变速器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手动变速器仍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手动变速器的原理如下手动变速器内设有若干组传动齿轮,用手拨动变速杆,改变换挡拨叉与变速器内不同内齿轮的啮合,实现传动比的变化。但换挡拨叉在与不同内齿轮啮合时存在撞击,容易对内齿轮的啮合面造成损坏,也就增加了手动变速器的维护次数。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手动变速器的设计思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 省油、传送效率高的无拨叉内置直滑变速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拨叉内置直滑变速器,包括档位轴,所述档位轴上设有若干档位齿槽,档位轴的端部固定有内拨叉,内拨叉外部套有与之配合的保持轴滑套; 保持轴滑套为中空结构,且保持轴滑套的外壁开有若干与内拨叉的各个叉部配合的滑槽, 内拨叉装配在保持轴滑套内孔中且内拨叉的各个叉部通过滑槽伸出保持轴滑套外与装配在保持轴滑套外部的若干变速齿轮啮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档位轴上设有若干档位齿槽,档位齿槽与保持轴滑套外装配的变速齿轮对应,若将档位杆锁定在某档位齿槽内,档位轴端部对应的内拨叉在保持轴滑套的滑槽内移动,直至内拨叉与对应的变速齿轮啮合,变速齿轮与内拨叉啮合后转动, 由于保持轴滑套外装配若干齿数不同的变速齿轮,因此,驾驶者通过操纵档位杆,即可实现内拨叉与不同变速齿轮的啮合,从而实现档位的切换。
相比现有手动变速器,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具有手动变速器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成本低、省油、传送效率高、能够给驾驶者带来操纵快感的优点,同时由于换挡拨叉设置在保持轴滑套内,并依靠在保持轴滑套滑槽内滑动实现对不同变速齿轮的啮合,因此此种变速器在换挡时不会对变速齿轮不会对变速齿轮造成冲击,也就不会损坏变速齿轮,减少了变速器的维护次数,当然,此种变速器相比现有手动变速器还具有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更便于维护的优点。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三维装配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施例未装配变速齿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3为本实施例保持轴滑套的三维结构示意图4为本实施例内拨叉的平面结构示意图5为一级变速齿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6为本实施例档位轴的结构示意图7为图6为背面结构示意图8为图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9为图8的C-C剖视图10为图9中I部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 图7所示,一种无拨叉内置直滑变速器,包括档位轴10,档位轴10的端部固定有内拨叉30,内拨叉30的外部套有保持轴滑套20,保持轴滑套20的外部装配有若干变速齿轮。在本实施例中,保持轴滑套外部装配有四个变速齿轮,其分别为一级齿轮210、二级齿轮220、三级齿轮230、四级齿轮M0,一级齿轮210的齿数为36,二级齿轮220的齿数为48,三级齿轮230的齿数为60,四级齿轮MO的齿数为72。
保持轴滑套20为中空结构,且保持轴滑套20的外壁开有若干滑槽,滑槽贯穿保持轴滑套20的内孔,内拨叉30装配在保持轴滑套20的内孔中,且内拨叉30的各个叉部通过滑槽伸出保持轴滑套20外,内拨叉30伸出保持轴滑套20的部分与保持轴滑套20外部的变速齿轮啮合。
为了实现内拨叉30与变速齿轮的啮合,四个变速齿轮的内孔处均设有相互对应的缺口,该缺口与内拨叉30伸出保持轴滑套20外的凸出部分啮合。在本实施例中,内拨叉 30为十字型拨叉,保持轴滑套20外部设有四个条形滑槽,十字型内拨叉的四个叉部分别伸出四个滑槽与保持轴滑套20外部装配的变速齿轮的十字型缺口啮合。
档位轴10上设有若干档位齿槽110,档位齿槽的背面设有键槽120。在本实施例中,档位轴10上设有四个档位齿槽110,四个档位齿槽110与保持轴滑套120外部装配的一级齿轮210、二级齿轮220、三级齿轮230、四级齿轮240匹配。换挡时,驾驶者操纵换挡杆, 由于换挡杆端部固定有与键槽120配合的键,因此在拨动换挡杆时,档位轴10从某档位齿4槽拨动到其他档位齿槽,同时档位轴10的端部固定的内拨叉30从与某变速齿轮啮合滑动到其他变速齿轮啮合,实现传动比的变化,进而达到切换档位的目的。
如图8 图10所示,为了减小变速器的内部摩擦,提高传送效率,因此内拨叉30 向两侧延伸方向均依次设有第一轴承40、若干滚珠60、保持架70、第二轴承50,其中,若干滚珠60呈圆形分布并固定在保持架70上设置的圆孔中,保持架70装夹在第一轴承40和第二轴承50之间,当然为了保证滚珠60装配牢固,在第一轴承40和第二轴承50的装夹面均设有圆环形凹槽。内拨叉30及内拨叉30两侧装夹的第一轴承40、滚珠60、保持架70、第二轴承50均固定在档位轴10的端部,为了保证内拨,30两侧装夹的第一轴承40、滚珠60、 保持架70、第二轴承50不会滑动,因此内拨叉30的两端面均设有环形凹槽,内拨叉30两侧装夹的第一轴承40部分装配在内拨叉30端面的环形凹槽中。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内拨叉30的档位轴10端面开有螺纹孔130,内拨叉30及内拨叉30两侧装夹的第一轴承40、滚珠60、保持架70、第二轴承50通过螺钉80锁紧在档位轴 10的端面上。当然,采用螺钉80将内拨叉30固定在档位轴10的端部,也具有利于拆卸,方便维护的优点。装配时,可先将第一轴承40、滚珠60、保持架70、第二轴承50装夹在内拨叉 30的两侧,完后再将内拨叉30套在档位轴10的端部,最后通过螺钉80将其锁紧。
综上所述,本发明改变了传统手动变速器的设计思路,将换挡拨叉设置在变速齿轮内部,利用无拨叉内置直滑的原理实现档位的切换,不仅具有传统手动变速器结构简单、 便于维护、成本低、省油、传送效率高、能够给驾驶者带来操纵快感的优点,而且在换挡时不会造成对变速齿轮的撞击,也就不会损坏变速齿轮,减少了变速器的维护次数,同时还具有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更便于维护的优点。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拨叉内置直滑变速器,包括档位轴,所述档位轴上设有若干档位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轴的端部固定有内拨叉,内拨叉外部套有与之配合的保持轴滑套;保持轴滑套为中空结构,且保持轴滑套的外壁开有若干与内拨叉的各个叉部配合的滑槽,内拨叉装配在保持轴滑套内孔中且内拨叉的各个叉部通过滑槽伸出保持轴滑套外与装配在保持轴滑套外部的若干变速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拨叉内置直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变速齿轮的内孔孔壁处均设有相互对应的缺口,该缺口与内拨叉的伸出部分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拨叉内置直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变速齿轮的内孔孔壁处设置的缺口为十字型缺口,内拨叉为“十”字型内拨叉,“十”字型内拨叉伸出保持轴滑套外与各个变速齿轮内孔孔壁处设置的十字型缺口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无拨叉内置直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轴滑套外装配有四个变速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拨叉内置直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拨叉向两侧延伸方向均依次设有第一轴承、若干滚珠、保持架、第二轴承,其中,若干滚珠呈圆形分布并固定在保持架上,保持架装夹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内拨叉及内拨叉两侧装夹的第一轴承、滚珠、保持架、第二轴承均固定在档位轴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拨叉内置直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轴一端的端面上开有螺纹孔,内拨叉及内拨叉两侧装夹的第一轴承、滚珠、保持架、第二轴承通过螺钉锁紧在档位轴的端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拨叉内置直滑变速器,包括档位轴,档位轴的端部固定有内拨叉,内拨叉外部套有与之配合的保持轴滑套,滑套外部装配若干齿数不同的变速齿轮;采用上述设计,改变了传统手动变速器的设计思路,将换挡拨叉设置在变速齿轮内部,利用无拨叉内置直滑的原理实现档位的切换,不仅具有传统手动变速器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成本低、省油、传送效率高、能够给驾驶者带来操纵快感的优点,而且在换挡时不会造成对变速齿轮的撞击,也就不会损坏变速齿轮,减少了变速器的维护次数,同时相比传统手动变速器而言,还具有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更便于维护。
文档编号F16H63/30GK102518755SQ2011104394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2日
发明者徐铭 申请人:徐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