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偏航、变桨调心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597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电偏航、变桨调心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基础零部件轴承的改进技术,尤其是一种风电偏航、变桨调心滚子轴承。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风电偏航、变桨减速器系统中的调心滚子轴承具有内圈6 和外圈1,在内外圈之间安装有铁保持架5和若干滚子4,且在铁保持架5与内圈6之间装有中隔圈7,在外圈壁面上还开有三个注油孔3,每个注油孔外端设计有梯形油槽2,参见图 1,现有的这种调心轴承存在的缺点是1、该结构带有活动中隔圈,故此轴承的接触角比较大,滚子长度比较短,一般设计为30. 8mm,致使轴承的整体承载能比较低,轴承寿命比较短。2、该结构外圈上的油槽为梯形油槽,油槽深度为1mm,在车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应力,在棱角边缘形成高的应力集中,成为疲劳源,导致剥落,缩短轴承使用寿命3、采用该结构的轴承保持架端面和内圈滚道间隙比较大一般在1 2 mm,对于受力情况复杂,工作环境恶劣的偏航轴承、变桨轴承,该间隙容易使得灰尘、颗粒进入轴承内部,造成滚子、内外圈滚道的早期剥落,易使轴承早期失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风电偏航、变桨调心轴承使用寿命短,可靠性能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寿命长,可靠性高的风电偏航、变桨调心滚子轴承。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针对现有风电偏航、变桨调心滚子轴承进行改进,它具有内圈和外圈,在内外圈之间安装有铁保持架和若干滚子,在外圈壁面上开有三个注油孔, 及一圈油槽,其特征是a.所述铁保持架的端面与内圈滚道面间隙控制在0. 3mm ;b.所述滚子长度设计为32mm ;c.所述外圈上的油槽壁面呈弧形面,油槽深度为0. 6mm。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优化,轴承可靠性加强,轴承外圈采用弧形油槽,边缘处增加倒角工艺消除局部应力产生,避免边缘应力的形成,同时减小油槽深度,有效的提高外圈该处的壁厚,使得轴承可靠性有所提升,并且外观美观。2、增加轴承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改进后的轴承结构,去掉中隔圈,在减小接触角,增加滚子长度尺寸的基础上,使得轴承承载能力提高到原先轴承1. 8倍的同时,减少了工厂采购配件的种类,有效的减少了轴承的生产成本,和配件采购周期。3、增强了轴承的可靠性,改进后的轴承保持架端面和内圈滚道间隙减小,使灰尘、 颗粒不易进入轴承内部,有效的保证了轴承使用的可靠性要求。同时使得轴承结构比较紧凑,减少了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噪音的产生。4、优化工艺通过以上结构的改进,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将工艺参数细化和固定化,保证质量稳定。

图1是现有风电偏航、变桨调心滚子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图中1-外圈,2-梯形油槽,3-注油孔,4-滚子,5-铁保持架,6-内圈,7_中隔圈,8-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3,本实用新型具有内圈6和外圈1,在内外圈6和1之间安装有铁保持架5和多个滚子4,在外圈1壁面上开有三个注油孔3,及一圈油槽8,特别是a.所述铁保持架5的端面与内圈6滚道面间隙控制在0. 3mm ;b.所述滚子4长度设计为32mm ;c.所述外圈1上的油槽8壁面呈弧形面,油槽8深度为0. 6mm。
权利要求1.风电偏航、变桨调心滚子轴承,具有内圈和外圈,在内外圈之间安装有铁保持架和若干滚子,在外圈壁面上开有三个注油孔,及一圈油槽,其特征是a.所述铁保持架的端面与内圈滚道面间隙控制在0.3mm ;b.所述滚子长度设计为32mm ;c.所述外圈壁面上的油槽壁面呈弧形面,油槽深度为0. 6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基础零部件轴承的改进技术,是一种风电偏航、变桨调心滚子轴承,它具有内圈和外圈,在内外圈之间安装有铁保持架和若干滚子,在外圈壁面上开有三个注油孔,及一圈油槽,其特征是a.所述铁保持架的端面与内圈滚道面间隙控制在0.3mm;b.所述滚子长度设计为32mm;c.所述外圈上的油槽壁面呈弧形面,油槽深度为0.6mm;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同类轴承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的问题,主要用于风电偏航、变桨减速器系统。
文档编号F16C33/66GK202040208SQ20112012495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樊海亮, 王愿愿 申请人:黄石人本轴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