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597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单向阀。
背景技术
旋转蒸发器能在恒温加热、负压条件下旋转形成薄膜,高效蒸发,然后再冷凝回收溶媒,特别适合对热敏感物料、结晶、分离、溶媒回收等作业中,是生物、医药、化工、食品行业科研生产的重要仪器设备。经旋转蒸发器上冷凝管处理后的样品,低沸点与高沸点的溶液分离,低沸点溶液输入收集瓶内。实际使用时,低沸点的溶液进入收集瓶后,由于在冷凝器与收集瓶之间没有任何防护装置,导致进入收集瓶中的低沸点样品有可能会倒流而污染高沸点的样品,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收集瓶中的低沸点溶液倒流进入冷凝器的新型单向阀。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新型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筒,阀筒设置有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第一阀腔与第二阀腔连通;第一阀腔内设置有空心柱,空心柱设置有管腔;第二阀腔内设置有圆球, 圆球直径大于管腔直径;第二阀腔底端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分散孔,分散孔与第二阀腔位置相对应;阀筒两端分别设置有顶塞和底塞;顶塞设置有第一通孔;底塞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管腔、第一阀腔、第二阀腔、分散孔及第二通孔依次连通。优选地是,所述空心柱为圆柱形,第一阀腔形状与空心柱形状相同。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单向阀,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可限制低沸点溶液仅沿单向流动,可避免倒流污染高沸点溶液,尤其适合多肽及其它化工产品的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新型单向阀,包括阀筒1,阀筒1设置有第一阀腔11和第二阀腔12 ; 第一阀腔11与第二阀腔12连通。第一阀腔11与第二阀腔12均为圆柱形。第一阀腔11 直径大于第二阀腔12直径。空心柱2为圆柱形。空心柱2设置有管腔21。空心柱2设置在第一阀腔11内。 第一阀腔11形状与空心柱2形状相同。由于第一阀腔11直径大于第二阀腔12直径,因此, 空心柱2被限制在第一阀腔11内。[0012]第二阀腔12内设置有圆球3,圆球3直径大于管腔21的直径。第二阀腔12底端设置有底座4,底座4上设置有三个分散孔41,分散孔41与第二阀腔12位置相对应。分散孔41数目为三个,可使经第二阀腔12的液体经分散孔41分散流出。阀筒1两端分别设置有顶塞5和底塞6。顶塞5设置有第一通孔51。底塞6设置有第二通孔61。第一通孔51、 管腔21、第一阀腔11、第二阀腔12、分散孔41及第二通孔61依次连通。使用时,新型单向阀安装于冷凝器与收集瓶之间;冷凝器处理后的样品,低沸点溶液依次经第一通孔51、管腔21、第一阀腔11、第二阀腔12、分散孔41及第二通孔61进入收集瓶内。如收集瓶内的溶液倒流,则会将圆球3冲向空心柱2从而堵住管腔21,因此可避免倒流。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新型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筒,阀筒设置有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第一阀腔与第二阀腔连通;第一阀腔内设置有空心柱,空心柱设置有管腔;第二阀腔内设置有圆球,圆球直径大于管腔直径;第二阀腔底端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分散孔,分散孔与第二阀腔位置相对应;阀筒两端分别设置有顶塞和底塞;顶塞设置有第一通孔;底塞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管腔、第一阀腔、第二阀腔、分散孔及第二通孔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为圆柱形,第一阀腔形状与空心柱形状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筒,阀筒设置有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第一阀腔与第二阀腔连通;第一阀腔内设置有空心柱,空心柱设置有管腔;第二阀腔内设置有圆球,圆球直径大于管腔直径;第二阀腔底端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分散孔,分散孔与第二阀腔位置相对应;阀筒两端分别设置有顶塞和底塞;顶塞设置有第一通孔;底塞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管腔、第一阀腔、第二阀腔、分散孔及第二通孔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单向阀,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可限制低沸点溶液仅沿单向流动,可避免倒流污染高沸点溶液,尤其适合多肽及其它化工产品的生产。
文档编号F16K15/00GK202056358SQ2011201248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
发明者余荣熹, 黄敏 申请人:上海肽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