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连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481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连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ー种发动机构件,具体地说是ー种发动机连杆。
背景技术
作为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连杆由小头、杆身和大头组成,其功用是将活塞承受的カ传给曲轴,并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连杆小头与活塞销连接,同活塞一起作往复运动;连杆大头与曲柄销连接,同曲轴一起作旋转运动,因此在发动机工作时连杆作复杂的平面运动。连杆主要承受压缩、拉伸和弯曲等交变负荷,要求连杆必须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结构刚度。 目前,高速发动机上连杆小头一般采用薄壁圆环结构,如图4、图5所示,这种结构的连杆强度和刚度较低。随着发动机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连杆承受的负荷也越来越高,如果采用这种传统的薄壁圆环结构,在连杆小头受カ较大ー侧会出现强度和刚度不足,尤其是在小头与杆身过渡处会出现局部应カ较大的现象,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发动机的连杆断裂,影响发动机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常,可以通过加大连杆小头尺寸来加强连杆小头的强度和刚度,但这样不仅会増加连杆自身的尺寸和重量,紧凑性较好的发动机还可能要增加活塞压缩高度和缸体高度,活塞连杆组的质量就会大大增加;同吋,由于连杆既是传力件又是运动件,为了平衡活塞连杆组的往复惯性力,还必须増加曲轴和平衡轴的质量,不利于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和紧凑性。因此在进行发动机连杆设计时必须考虑如何在不加大连杆小头尺寸的前提下提高小头的强度和刚度,并避免应カ集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连杆,通过增加小头强度和刚度、能降低小头和杆身过渡处的应力,实现提高连杆强度的目的,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且成本低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连杆,包括小头、杆身和大头,小头和杆身过渡处设有自大头向小头方向延伸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于前后两面各有两处,每面的两处间左右对称设置且二者的总体结构呈W型。所述小头和杆身连接处为圆角过渡,圆角的半径为5 15mm。(能够降低两者过渡处的应力集中,提高了过渡部位的疲劳强度,降低薄弱环节存在断裂隐患的可能。)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还有加强筋由杆身エ字梁的腿部向外弯曲而成。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技术进步在干[0012]通过于小头和杆身过渡处设置加强筋、加大圆角半径的结构,有效增强连杆的强度和刚度,降低连杆小头和杆身过渡处的应力,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延长连杆的使用寿命,节省成本。本实用新型适用作各种车辆的发动机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ー步详细说明。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I所示实施例中小头及其与杆身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现有发动机连杆产品的小头及其与杆身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图中I—小头,2—杆身,3—大头,4ー加强筋,5—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图I所示为ー种发动机连杆,包括小头I、杆身2和大头3。如图2所示,小头I和杆身2过渡处设有加强筋4。加强筋4的延伸方向为自大头I向小头方向,由杆身2エ字梁的腿部向外弯曲而成。加强筋4于该发动机连杆的前后两面各有两处,每一面的两处左右对称间设置并且二者的总体结构呈W型。小头I和杆身2连接处为大半径圆角过渡,圆角的半径为5 15mm。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连杆,包括小头、杆身和大头,其特征在于小头和杆身过渡处设有自大头向小头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于前后两面各有两处,每面的两处间左右对称设置且二者的总体结构呈W型。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头和杆身连接处为圆角过渡,圆角的半直径为5 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连杆,包括小头、杆身和大头,小头和杆身过渡处设有自小头向大头方向延伸的加强筋;进一步地,上述过渡处为大半径圆角过渡。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增加小头强度和刚度、能降低小头和杆身过渡处的应力,实现提高连杆强度的目的,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高且成本低的特点。本实用新型适用作各种车辆的发动机连接杆。
文档编号F16C7/02GK202391940SQ20112048918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王占朋, 王鹏, 苏正杲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