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159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承重能力较强的载物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架。_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传统的制造业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人们的社会活动的需要,因此,各生产企业均朝着更高质量产品的方向迈进。在许多高质量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会需要用到承重能力较强的载物架,特别是重型机台的应用过程中,许多自动化机器的操作过程中会涉及到重型机台的应用,而一般支撑架难以承受强大的压力,进而灰度加工的产品产生极大影响,导致生产加工出的产品精度达不到要求,进而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因此,业界急需探索出一种方案,提供一种支撑架,以解决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用到承重能力较强的载物架,而一般支撑架难以承受强大压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架,以适应加工制造业中重型物件的放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支撑架,包括有立柱、横梁、辅助连接板以及辅助连接杆,其中所述立柱的高度一致,至少为三根;相邻的两立柱间以横梁连接,立柱两端附近为横梁连接点,即相邻两立柱之间有两根相互平行且连接点在立柱两端点附近的横梁。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八根,八根立柱分两组等间距平行排列构成一矩形。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包括有下横梁、上横梁,下横梁将两立柱的下端连接,而上横梁将立柱的上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与横梁间存在复数个三角形连接机构,其可以增强立柱与横梁间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与下横梁间的连接角处设置有强化支撑架稳定性的辅助连接板,所述辅助连接板呈一放倒的等腰梯形状。进一步地,在支撑架两头侧面有直接连接立柱的辅助连杆。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立柱的上、下端面为平面型,上端面、下端面的截面积相对立柱主体的截面积大。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为圆饼形,与地面接触的一侧为平面型,其通过螺杆结构固定在立柱的下端面上,与螺杆配合的有一固定螺丝,通过螺杆的旋动可以调节支撑架的高度,当调节到合适位置时,固定螺丝可以将支撑架高度固定。
本发明支撑架运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坚实耐用,能够满足高强度压力的支撑,在实际生产中能够较好的满足重型机台的支撑。


图1是本发明支撑架的立体图示,其中对辅助连接板进行局部放大。图2是本发明支撑架的另一角度立体图示,其中对支撑脚、立柱上端面进行局部放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请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支撑架包括有立柱11、横梁12、辅助连接板13以及辅助连接杆14。所述立柱11的高度一致,至少为三根,本发明实施例中为八根,八根立柱分两组等间距平行排列构成一矩形,相邻的两立柱11间以横梁12连接,立柱两端附近为横梁连接点,即相邻两立柱之间有两根相互平行且连接点在立柱两端点附近的横梁,如图1所示,所述横梁包括有下横梁121、上横梁122,下横梁121将两立柱11的下端连接,而上横梁122将立柱11的上端连接。立柱与横梁间存在复数个三角形连接机构,其可以增强立柱与横梁间稳定性,具体为在立柱11与下横梁间121的连接角处存在有强化支撑架稳定性的辅助连接板13,所述辅助连接板呈一放倒的等腰梯形状;而在支撑架两头侧面有直接连接立柱11的辅助连杆14。所述支撑架立柱11的上、下端面为平面型,如图2的局部放大部分所示,上端面111、下端面112的截面积相对立柱11主体的截面积大,在支撑架承受压力时,立柱11主体与端面111、112之间的连接点不会受到竖直方向的剪应力,从而保证支撑架的强压承受能力。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脚15,所述支撑脚可以是任何形状,本发明实施例中为圆饼形,与地面接触的一侧为平面型,其通过螺杆结构150固定在立柱11的下端面112上,与螺杆150配合的有一固定螺丝151。通过螺杆150的旋动可以调节支撑架的高度,当调节到合适位置时,固定螺丝151可以将支撑架高度固定。本发明支撑架结构由金属材料制得,其中各机构之间的连接优选为焊接方式连接,且大量运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几基本几何原理,具有很好的承压能力,且支撑柱的支撑脚高度可调,可以保证整个支撑架各部分受力均匀。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立柱、横梁、辅助连接板以及辅助连接杆,其中所述立柱的高度一致,至少为三根;相邻的两立柱间以横梁连接,立柱两端附近为横梁连接点,即相邻两立柱之间有两根相互平行且连接点在立柱两端点附近的横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八根,八根立柱分两组等间距平行排列构成一矩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有下横梁、上横梁,下横梁将两立柱的下端连接,而上横梁将立柱的上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与横梁间存在复数个三角形连接机构,其可以增强立柱与横梁间稳定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与下横梁间的连接角处设置有强化支撑架稳定性的辅助连接板,所述辅助连接板呈一放倒的等腰梯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两头侧面有直接连接立柱的辅助连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立柱的上、下端面为平面型,上端面、下端面的截面积相对立柱主体的截面积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为圆饼形,与地面接触的一侧为平面型,其通过螺杆结构固定在立柱的下端面上,与螺杆配合的有一固定螺丝,通过螺杆的旋动可以调节支撑架的高度,当调节到合适位置时,固定螺丝可以将支撑架高度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撑架,包括有立柱、横梁、辅助连接板以及辅助连接杆,其中所述立柱的高度一致,至少为三根;相邻的两立柱间以横梁连接,立柱两端附近为横梁连接点,即相邻两立柱之间有两根相互平行且连接点在立柱两端点附近的横梁。本发明支撑架运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坚实耐用,能够满足高强度压力的支撑,在实际生产中能够较好的满足重型机台的支撑。
文档编号F16M11/20GK103206598SQ20121000690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魏志凌, 高小平, 陈海波 申请人: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