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346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为ー种在三端轴式差动轮组输入侧作同输入转向驱动,而通过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及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使输出侧转向做相同转向或相反转向的输出,或作释放而不相传动,或使输入侧与输出侧皆呈锁住而不能回转的状态。
背景技术
传统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具有同转向及不同转向的变速轮系,通常设有正反转轮组,以通过轮组转向的改变,产生正转或反转的输出,其构造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为ー种在三端轴式差动轮组输入侧作同输入转向驱动,而通过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及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使输出侧转向做相同转向或相反转向的输出,或作释放而不相传动,或使输入侧与输出侧都呈锁住而不能回转的状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为ー种在三端轴式差动轮组输入侧作同输入转向驱动,而通过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及可操控离合装置CL101,使输出侧转向做相同转向或相反转向的输出,或作释放而不相传动,或使输入侧与输出侧皆呈锁住而不能回转的状态。进ー步,包括借由游星轮组DGlOl的太阳轮WlOl联结于转轴SlOl作为输出入端,而由外环轮W102结合于转轴S102,而游星轮组(DGlOl)的游星轮W103所牵动的游星轮摇臂A103’经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以及由另ー侧的游星轮摇臂A103经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旋转套合于转轴SlOl,而由游星轮摇臂A103或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ー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lOO,游星轮组DGlOl也为固设于机壳HlOO ;其主要构成如下。游星轮组DGlOl :含由太阳轮WlOl及外环轮W102及至少ー个游星轮W103所构成,包括由齿轮互相啮合形成游星轮组功能,或由摩擦轮互相作摩擦传动形成游星轮组的功能,及含转轴S101、转轴S102、游星轮摇臂A103、游星轮摇臂A103’及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及轴承所构成,供设置于游星轮组DGlOl的壳体,而游星轮组DGlOl为固设于机壳HlOO。游星轮摇臂A103 :为一端供游星轮W103旋转及牵动,另一端经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套合于转轴S101,以由游星轮摇臂A103或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一作动侧为固设于机壳H100。游星轮摇臂A103’ 为一端供游星轮W103旋转及牵动,另一端经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 ; 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为由人力或机力或液カ或气カ或电磁力所操控的制动装置,为具有作动侧,供作闭合的制动固锁状态或分离释放状态的运作,其一作动侧联结于游星轮摇臂A103或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另一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lOO ;
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 :含由人力或机力或液カ或气カ或电磁力所驱动的可操控离合装置或离心式离合装置所构成,供设置于转轴SlOl与转轴S102之间,以作闭合联结或释放的功能运作;
游星轮组DGlOl的太阳轮WlOl联结于转轴SlOl作为输出入端,游星轮组DGlOl的游星轮W103所牵动的游星轮摇臂A103及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供旋转套合转轴S101,而由前述游星轮摇臂A103或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一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100。外环轮W102为联结于转轴、S102,并与游星轮W103作传动耦合,而游星轮组DGlOl的游星轮(W103)的另ー侧所牵动的游星轮摇臂(A103’ )供驱动游星轮套筒式转轴 (AS103’),以及由游星轮摇臂(A103,)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
太阳轮(WlOl)为联结于转轴(SlOl),并与游星轮(W103)作传动耦合。进一歩,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释放,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闭合联结,则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闭合联结而作相同转向传动。进一歩,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制动固锁,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释放,则转轴(SlOl)与转轴(S102)的传动关系为呈反转向的传动功能。进一歩,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释放、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释放,则转轴(SlOl)及转轴(S102)为呈释放而不相传动。进一歩,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制动固锁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闭合联结,则转轴(SlOl)及转轴(S102)为锁住状态。进ー步,包括借由周转轮组(EG201)的输入轮(W201)联结于转轴(SlOl)作为输出入端,而由输出轮(W202)结合于转轴(S102),而周转轮组(EG201)的周转轮(W203)所牵动的周转轮摇臂(A203’ )经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 )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以及由另ー侧的周转轮摇臂(A203)经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旋转套合于转轴(SlOl),而由周转轮摇臂(A203)或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侦牝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一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100),周转轮组(EG201)也为固设于机壳(H100);其主要构成如下
周转轮组(EG201):含由输入轮(W201)及输出轮(W202)及至少ー个周转轮(W203)所构成,包括由伞形齿轮互相啮合形成周转轮组功能,或由伞形摩擦轮互相作摩擦传动形成周转轮组的功能,及含转轴(SlOl)、转轴(S102)、周转轮摇臂(A203)、周转轮摇臂(A203’ )及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 )及轴承所构成,供设置于周转轮组(EG201)的壳体,而周转轮组(EG201)为固设于机壳(H100);上述转轴(SlOl)与转轴(S102)之间的速比可为相同或不同。周转轮摇臂(A203):为一端供周转轮(W203)旋转及牵动,另一端经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套合于转轴(SlOl),以由周转轮摇臂(A203)或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一作动侧为固设于机壳(H100)。周转轮摇臂(A203’ ):为一端供周转轮(W203)旋转及牵动,另一端经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 )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为由人力或机力或液カ或气カ或电磁力所操控的制动装置,为具有作动侧,供作闭合的制动固锁状态或分离释放状态的运作,其一作动侧联结于周转轮摇臂(A203)或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另一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100)。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含由人力或机力或液カ或气カ或电磁力所驱动的可操控离合装置或离心式离合装置所构成,供设置于转轴(SlOl)与转轴(S102)之间,以作闭合联结或释放的功能运作。周转轮组(EG201)的输入轮(W201)联结于转轴(SlOl)作为输出入端,周转轮组(EG201)的周转轮(W203)所牵动的周转轮摇臂(A203)及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供旋转套合转轴(SlOl),而由前述周转轮摇臂(A203)或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一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100)。
输出轮(W202)为联结于转轴(S102),并与周转轮(W203)作传动耦合,而周转轮组(EG201)的周转轮(W203)的另ー侧所牵动的周转轮摇臂(A203’ )供驱动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以及由周转轮摇臂(A203’ )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输入轮(W201)为联结于转轴(SlOl),并与周转轮(W203)作传动耦合。进一歩,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释放,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闭合联结,则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闭合联结而作相同转向传动。进ー步,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制动固锁,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释放,则转轴(SlOl)与转轴(S102)的传动关系为呈反转向的传动功能。进一歩,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释放、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释放,则来自转轴(SlOl)及转轴(S102)为呈释放而不相传动。进ー步,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制动固锁,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闭合联结,则转轴(SlOl)及转轴(S102)呈锁住状态。本发明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为一种通过三端轴式差动轮组结合可操控制动装置、及可操控离合装置,以在输入侧作同输入转向驱动转轴时,通过操控可操控制动装置、可操控离合装置,以使输出侧作正转或反转的输出,或作释放而不相传动,或使输入侧与输出侧都呈锁住而不能回转的状态。


图I所示为本发明三端轴式差动轮组由游星轮组所构成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I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相同转向传动的运作状态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I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相反转向传动的运作状态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I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释放而不相传动的运作状态图。图5所示为图I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锁住的运作状态图。图6所示为本发明三端轴式差动轮组由周转轮组所构成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6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相同转向传动的运作状态示意图。图8所示为图6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相反转向传动的运作状态示意图。图9所示为图6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释放而不相传动的运作状态图。
图10所示为图6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锁住的运作状态图。A103、A103’ 游星轮摇臂 AS103、AS103’ 游星轮套筒式转轴 BKlOl :可操控制动装置
CLlOl :可操控离合装置
DGlOl :游星轮组
HlOO :机壳
SlOU S102 :转轴
WlOl :太阳轮
W102 :外环轮
W103 :游星轮
A203、A203’ 周转轮摇臂
AS203、AS203’ 周转轮套筒式转轴
EG201 :周转轮组
W201 :输入轮
W202 :输出轮
W203 :周转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传统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具有同转向及不同转向的变速轮系,通常设有正反转轮组,以通过轮组转向的改变,产生正转或反转的输出,其构造较为复杂。本发明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为ー种通过三端轴式差动轮组结合可操控制动装置BK101、及可操控离合装置CL101,以在输入侧作同输入转向驱动转轴SlOl时,通过操控可操控制动装置BK101、可操控离合装置CL101,以使输出侧作正转或反转的输出,或作释放而不相传动,或使输入侧与输出侧皆呈锁住而不能回转的状态。此项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其三端轴式差动轮组为具有三个输入回转输出入端,三者之间并呈互相作差动传动的耦合,其惯用构成结构包括游星轮组或周转轮组;
兹就以游星轮组构成此项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的实施例说明如

图I所示为本发明三端轴式差动轮组由游星轮组所构成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如图I中所示为借由游星轮组DGlOl的太阳轮WlOl联结于转轴SlOl作为输出入端,而由外环轮W102结合于转轴S102,而游星轮组DGlOl的游星轮W103所牵动的游星轮摇臂A103’经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以及由另ー侧的游星轮摇臂A103经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旋转套合于转轴SlOl,而由游星轮摇臂A103或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ー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100,游星轮组DGlOl也为固设于机壳HlOO ;其主要构成如下
游星轮组DGlOl :含由太阳轮WlOl及外环轮W102及至少ー个游星轮W103所构成,包括由齿轮互相啮合形成游星轮组功能,或由摩擦轮互相作摩擦传动形成游星轮组的功能,及含转轴S101、转轴S102、游星轮摇臂A103、游星轮摇臂A103’及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及轴承所构成,供设置于游星轮组DGlOl的壳体,而游星轮组DGlOl为固设于机壳HlOO ;
游星轮摇臂A103:为一端供游星轮W103旋转及牵动,另一端经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套合于转轴S101,以由游星轮摇臂A103或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一作动侧为固设于机壳HlOO ;
游星轮摇臂A103’ 为一端供游星轮W103旋转及牵动,另一端经游星 轮套筒式转轴AS103’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 ;
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 :为由人力或机力或液カ或气カ或电磁力所操控的制动装置,为具有作动侧,供作闭合的制动固锁状态或分离释放状态的运作,其一作动侧联结于游星轮摇臂A103或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另一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lOO ;
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 :含由人力或机力或液カ或气カ或电磁力所驱动的可操控离合装置或离心式离合装置所构成,供设置于转轴SlOl与转轴S102之间,以作闭合联结或释放的功能运作;
游星轮组DGlOl的太阳轮WlOl联结于转轴SlOl作为输出入端,游星轮组DGlOl的游星轮W103所牵动的游星轮摇臂A103及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供旋转套合转轴S101,而由前述游星轮摇臂A103或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一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lOO ;
外环轮W102为联结于转轴S102,并与游星轮W103作传动耦合,而游星轮组DGlOl的游星轮W103的另ー侧所牵动的游星轮摇臂A103’供驱动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以及由游星轮摇臂A103’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 ;
太阳轮WlOl为联结于转轴S101,并与游星轮W103作传动耦合;
此项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在图I所示实施例其运作含以下ー种或ー种以上的功能
图2所示为图I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相同转向传动的运作状态示意图。如图2中所示,其运作状态如下
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释放,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闭合联结,则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闭合联结而作相同转向传动;
图3所示为图I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相反转向传动的运作状态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其运作状态如下
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制动固锁,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释放,则转轴SlOl与转轴S102的传动关系为呈反转向的传动功能;
图4所示为图I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释放而不相传动的运作状态图。如图4中所示,其运作状态如下
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释放、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释放,则转轴SlOl及转轴S102为呈释放而不相传动。图5所示为图I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锁住的运作状态图。如图5中所示,其运作状态如下
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制动固锁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闭合联结,则转轴SlOl及转轴S102为锁住状态。此项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其三端轴式差动轮组为具有三个输入回转输出入端,三者之间并呈互相作差动传动的耦合,其惯用构成结构包括游星轮组或周转轮组; 兹就以周转轮组构成此项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的实施例说明如

图6所示为本发明三端轴式差动轮组由周转轮组所构成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如图6中所示为借由周转轮组EG201的输入轮W201联结于转轴SlOl作为输出入端,而由输出轮W202结合于转轴S102,而周转轮组EG201的周转轮W203所牵动的周转轮摇臂A203’经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以及由另ー侧的周转轮摇臂A203经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旋转套合于转轴SlOl,而由周转轮摇臂A203或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ー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100,周转轮组EG201也为固设于机壳HlOO ;其主要构成如下
周转轮组EG201 :含由输入轮W201及输出轮W202及至少ー个周转轮W203所构成,包括由伞形齿轮互相啮合形成周转轮组功能,或由伞形摩擦轮互相作摩擦传动形成周转轮组的功能,及含转轴S101、转轴S102、周转轮摇臂A203、周转轮摇臂A203’及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及轴承所构成,供设置于周转轮组EG201的壳体,而周转轮组EG201为固设于机壳HlOO ;上述转轴SlOl与转轴S102之间的速比可为相同或不同;周转轮摇臂A203 :为一端供周转轮W203旋转及牵动,另一端经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套合于转轴S101,以由周转轮摇臂A203或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一作动侧为固设于机壳HlOO ;
周转轮摇臂A203’ 为一端供周转轮W203旋转及牵动,另一端经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 ;
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 :为由人力或机力或液カ或气カ或电磁力所操控的制动装置,为具有作动侧,供作闭合的制动固锁状态或分离释放状态的运作,其一作动侧联结于周转轮摇臂A203或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另一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lOO ;
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 :含由人力或机力或液カ或气カ或电磁力所驱动的可操控离合装置或离心式离合装置所构成,供设置于转轴SlOl与转轴S102之间,以作闭合联结或释放的功能运作;
周转轮组EG201的输入轮W201联结于转轴SlOl作为输出入端,周转轮组EG201的周转轮W203所牵动的周转轮摇臂A203及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供旋转套合转轴S101,而由前述周转轮摇臂A203或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一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lOO ;
输出轮W202为联结于转轴S102,并与周转轮W203作传动耦合,而周转轮组EG201的周转轮W203的另ー侧所牵动的周转轮摇臂A203’供驱动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以及由周转轮摇臂A203’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 ;
输入轮W201为联结于转轴S101,并与周转轮W203作传动耦合;
此项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在图6所示实施例其运作含以下ー种或ー种以上的功能图7所示为图6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相同转向传动的运作状态示意图。如图7中所示,其运作状态如下
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释放,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闭合联结,则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闭合联结而作相同转向传动;
图8所示为图6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相反转向传动的运作状态示意图。如图8中所示,其运作状态如下
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制动固锁,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释放,则转轴SlOl与转轴S102的传动关系为呈反转向的传动功能;
图9所示为图6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释放而不相传动的运作状态图。
如图9中所示,其运作状态如下
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释放、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释放,则来自转轴SlOl及转轴S102为呈释放而不相传动;
图10所示为图6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锁住的运作状态图。如图10中所示,其运作状态如下
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制动固锁,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闭合联结,则转轴SlOl及转轴S102呈锁住状态。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其特征是,为一种在三端轴式差动轮组输入侧作同输入转向驱动,而通过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及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使输出侧转向做相同转向或相反转向的输出,或作释放而不相传动,或使输入侧与输出侧皆呈锁住而不能回转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其特征是,包括借由游星轮组(DGlOl)的太阳轮(WlOl)联结于转轴(SlOl)作为输出入端,而由外环轮(W102)结合于转轴(S102),而游星轮组(DGlOl)的游星轮(W103)所牵动的游星轮摇臂(A103’)经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 )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以及由另一侧的游星轮摇臂(A103)经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旋转套合于转轴(SlOl),而由游星轮摇臂(A103)或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一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100),游星轮组(DGlOl)也为固设于机壳(H100);其主要构成如下 游星轮组(DGlOl):含由太阳轮(WlOl)及外环轮(W102)及至少一个游星轮(W103) 所构成,包括由齿轮互相啮合形成游星轮组功能,或由摩擦轮互相作摩擦传动形成游星轮组的功能,及含转轴(SlOl)、转轴(S102)、游星轮摇臂(A103)、游星轮摇臂(A103’ )及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 )及轴承所构成,供设置于游星轮组(DGlOl)的壳体,而游星轮组(DGlOl)为固设于机壳(H100); 游星轮摇臂(A103):为一端供游星轮(W103)旋转及牵动,另一端经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套合于转轴(SlOl),以由游星轮摇臂(A103)或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一作动侧为固设于机壳(H100); 游星轮摇臂(A103’ ):为一端供游星轮(W103)旋转及牵动,另一端经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 )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 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为由人力或机力或液力或气力或电磁力所操控的制动装置,为具有作动侧,供作闭合的制动固锁状态或分离释放状态的运作,其一作动侧联结于游星轮摇臂(A103)或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另一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100); 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含由人力或机力或液力或气力或电磁力所驱动的可操控离合装置或离心式离合装置所构成,供设置于转轴(SlOl)与转轴(S102)之间,以作闭合联结或释放的功能运作; 游星轮组(DGlOl)的太阳轮(WlOl)联结于转轴(SlOl)作为输出入端,游星轮组(DGlOl)的游星轮(W103)所牵动的游星轮摇臂(A103)及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供旋转套合转轴(SlOl),而由前述游星轮摇臂(A103)或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一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100); 外环轮(W102)为联结于转轴(S102),并与游星轮(W103)作传动耦合,而游星轮组(DGlOl)的游星轮(W103)的另一侧所牵动的游星轮摇臂(A103’ )供驱动游星轮套筒式转轴(AS103’),以及由游星轮摇臂(A103’ )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 太阳轮(WlOl)为联结于转轴(SlOl),并与游星轮(W103)作传动耦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其特征是,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释放,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闭合联结,则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闭合联结而作相同转向传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其特征是,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制动固锁,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释放,则转轴(SlOl)与转轴(S102)的传动关系为呈反转向的传动功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其特征是,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释放、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释放,则转轴(SlOl)及转轴(S102)为呈释放而不相传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其特征是,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制动固锁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闭合联结,则转轴(SlOl)及转轴(S102)为锁住状态。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其特征是,包括借由周转轮组(EG201)的输入轮(W201)联结于转轴(SlOl)作为输出入端,而由输出轮(W202)结合于转轴(S102),而周转轮组(EG201)的周转轮(W203)所牵动的周转轮摇臂(A203’)经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 )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以及由另一侧的周转轮摇臂(A203)经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旋转套合于转轴(SlOl),而由周转轮摇臂(A203)或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一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100),周转轮组(EG201)也为固设于机壳(H100);其主要构成如下 周转轮组(EG201):含由输入轮(W201)及输出轮(W202)及至少一个周转轮(W203)所构成,包括由伞形齿轮互相啮合形成周转轮组功能,或由伞形摩擦轮互相作摩擦传动形成周转轮组的功能,及含转轴(SlOl)、转轴(S102)、周转轮摇臂(A203)、周转轮摇臂(A203’ )及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 )及轴承所构成,供设置于周转轮组(EG201)的壳体,而周转轮组(EG201)为固设于机壳(H100);上述转轴(SlOl)与转轴(S102)之间的速比可为相同或不同; 周转轮摇臂(A203):为一端供周转轮(W203)旋转及牵动,另一端经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套合于转轴(SlOl),以由周转轮摇臂(A203)或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一作动侧为固设于机壳(H100); 周转轮摇臂(A203’ ):为一端供周转轮(W203)旋转及牵动,另一端经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 )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 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为由人力或机力或液力或气力或电磁力所操控的制动装置,为具有作动侧,供作闭合的制动固锁状态或分离释放状态的运作,其一作动侧联结于周转轮摇臂(A203)或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另一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100); 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含由人力或机力或液力或气力或电磁力所驱动的可操控离合装置或离心式离合装置所构成,供设置于转轴(SlOl)与转轴(S102)之间,以作闭合联结或释放的功能运作; 周转轮组(EG201)的输入轮(W201)联结于转轴(SlOl)作为输出入端,周转轮组(EG201)的周转轮(W203)所牵动的周转轮摇臂(A203)及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供旋转套合转轴(SlOl),而由前述周转轮摇臂(A203)或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联结于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一作动侧,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的另一作动侧固设于机壳(H100); 输出轮(W202)为联结于转轴(S102),并与周转轮(W203)作传动耦合,而周转轮组(EG201)的周转轮(W203)的另一侧所牵动的周转轮摇臂(A203’ )供驱动周转轮套筒式转轴(AS203’),以及由周转轮摇臂(A203’ )旋转套合于转轴(S102); 输入轮(W201)为联结于转轴(SlOl),并与周转轮(W203)作传动耦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其特征是,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释放,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闭合联结,则转轴(SlOl)与转轴(S102)呈闭合联结而作相同转向传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其特征是,当操作可 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制动固锁,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释放,则转轴(SlOl)与转轴(S102)的传动关系为呈反转向的传动功能。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其特征是,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释放、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释放,则来自转轴(SlOl)及转轴(S102)为呈释放而不相传动。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其特征是,当操作可操控制动装置(BKlOl)呈制动固锁,而可操控离合装置(CLlOl)呈闭合联结,则转轴(SlOl)及转轴(S102)呈锁住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操控转向及刹车的三端轴式差动轮组,为一种通过三端轴式差动轮组结合可操控制动装置(BK101)、及可操控离合装置(CL101),以在输入侧作同输入转向驱动转轴(S101)时,通过操控可操控制动装置(BK101)、可操控离合装置(CL101),以使输出侧作正转或反转的输出,或作释放而不相传动,或使输入侧与输出侧都呈锁住而不能回转的状态。
文档编号F16H48/38GK102734425SQ20121009914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4日
发明者杨泰和 申请人:杨泰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